正在阅读:

别再用“暖男”一词为家暴洗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别再用“暖男”一词为家暴洗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暴力的恶果早在施暴者动手之前就种下了。

文|橙雨伞公益 黄婷婷

最近,“知乎”上一名姑娘的遭遇吸引到了我的注意。

“我的前任多疑、小心眼、有点自卑。他平时都是温文尔雅、礼貌体贴,可只要一提‘分手’,就开始撕心裂肺,总说他可以为我付出一切。

过去吵架吵得凶时,他会往死里打我,而且是停不下来的那种。

当时,我觉得他发火只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且第二天如果我不理他,他还会说‘以后不会这样了,他会改’之类的话。

而且他为我付出了特别多。我发脾气时,他也特别包容我。

可是他生气时真的很吓人,就像把我当仇人一样;可他发泄完了,又变得特别温和、特别好。”

我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故事。

在很多家暴案件中,施暴方大都以所谓的“暖男”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以此来获得舆论的同情以及家暴受害人的原谅。

但是“暖男”二字,颇有给施暴者洗白的意味。

这种洗白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暖男”和“家暴”

怎么扯上关系的?

“家暴型暖男”严格来说没有科学定义,是心理咨询师根据客户案例提炼出来的概念:

家庭暴力施暴的一方,对外树立了有责任感、温和待人、体贴细致的人设,唯独对伴侣暴力相待。

他在所有人的面前都是“暖男”,却是最亲密人的噩梦。

每每施暴后,受害者都会迎来短暂的“温柔”和“温暖”。

这种类型的施暴者,会找各种理由粉饰自己停不下来的拳头——“都是你做了某事让我失控了”、“我是太在乎你了才会这样”,让受害者变成莫须有的“过错方”。

更可怕的是,受害者真的会把过错归因于自己:

“可能是我脾气太差了”,“是我做的不好”,“是我不够听话”……

很认同是因为自己的“错误”,才点燃了对方的怒火和暴力。

最极端的例子是一名女子被男友在争吵中用榔头和菜刀连砍60多刀,导致她脑内出血,颅骨多处骨折,幸亏男子意识到犯下大错,赶忙拨打120求救才让女方捡回一条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受害人清醒过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下《谅解书》,为男友求情:

“他伤了我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很大的原因在于我。”

她认为是自己脾气不好,对方老是迁就她,是自己的错才让男友失控的。

这个理由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

男方最终被判刑3年6个月,女的坚决表示“等他出来”,男的说得更是煽情:

“除非黄土白骨,我愿意守她百岁无忧。”

喂喂!那人家差点被你变了白骨又算哪出?

为什么总是陷入“原谅Ta”的怪圈?

美国心理学家丽诺尔·沃克在上世纪70年代采访了1500名家暴受害者。

这些受害者的经历有着相似的套路,家暴的各个阶段构成了一个闭环,不断升级,沃克称其为“暴力的循环”。

这个循环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1.矛盾积累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开始发生细小的冲突,通常伴有攻击性行为和言论,比如发怒、批评、讥讽、责怪等,一般不会动手。

“你穿得这么骚,是想出去勾引谁?”

“又加班?我看你是和老板喝酒去了吧!”

“对对对,你是事业女性,我是家庭妇男行吧!”

双方交流出现阻碍,受害者感觉不安、焦虑,害怕自己的言行会触怒施暴者,因而极力取悦对方,避免矛盾出现,同时认为是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造成了施暴者的攻击性累积。

受暴者通常心理紧张,生怕自己的行为或言语触犯施暴者。

2.爆炸阶段

在某个导火线事件之后,暴力一触而发,形式多样,在多次暴力循环后伤害程度不断增加。

3.和解阶段

暴力发生之后,施暴者会承认错误、乞求原谅并表示不会再施暴了。

“老婆,别生我气行吗?我最近工作压力太大,再加上喝了点酒。今晚订了你最喜欢的旋转餐厅,下了班我就去接你,好吗?”

受害者此时心理状态极为脆弱,再加上“家丑不能外扬等糟粕思想;如果施暴者表达悔意、变得温柔体贴,受害者很可能因为强烈的不安全感而自我欺骗,与施暴者和解。

4.蜜月阶段

两人和解后会出现短暂的蜜月期,施暴者表现得特别温柔,买礼物、体贴照顾,双方关系显得非常甜蜜。

这些悔改态度、亲密言行让本来身处地狱的受害者看到希望,容易心软被控制,从而进一步自我催眠,觉得伴侣是爱自己的,之前的暴力只是偶然事故,于是容忍施暴者。

这也是很多家暴受害者在遭受虐待后选择“不离开”的其中一个原因,他们因为“蜜月期”的温存而陷入幻象,为了“爱”不断忍耐,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伴侣的心魔,不能弃之不顾,最终让自己陷于万劫不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暴力发生时,受害者总会认为“错在自己”,背后的缘由在暴力的循环中有迹可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暴力的恶果早在施暴者动手之前就种下了。

姐妹们,醒一醒!

TED上有一篇著名的关于家庭暴力的演讲:“为什么家暴的受害者不选择离开?”

主讲人莱斯利·斯坦纳说她在地铁上和前夫一见钟情。当时她觉得男人聪明、幽默、体贴,讨人喜欢,受过极佳的教育并在华尔街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莱斯利·斯坦纳在演说中讲述自己个人经历。图/TED.com

两人相处融洽,她感觉自己像女神一样被崇拜着,但随着交往的深入,男人开始对她进行精神控制,否定她、隔绝她,并在婚礼前5天第一次对她动手。

当时莱斯利正在赶稿子,非常烦躁,而男人以她的愤怒为借口,差点掐死她。

然而脖子上的指印刚刚消退,莱斯利就嫁了。

那时,她觉得他们是那么相爱,而且前夫表达了深深的悔意,还表示这次事件“只是一个意外”,“自己压力太大了”、“婚礼让他喘不过气”......

温柔只是假象,暴力才是实质.

更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温柔”只是把受害者留下来的一种手段,施暴者要让自己的猎物困在陷阱里。

有人说得更直白:

“他每次家暴后哄你,给你道歉不过就是为了不让你离开,让他还有机会对你家暴!”

无数个事实一再印证,每经历一次暴力的循环,施暴者的愧疚越少,蜜月期越短,暴力也更为升级。

至于开头提到的”对外人好,对家人暴力”的类型,他们的内心也是认为可以在家人面前卸掉假面,“家人不会离开”,于是无所顾忌。

因此千万不要被“家暴型暖男”的说法给蒙蔽,在家暴的世界里不存在真正的温柔。

面对“家暴型暖男”,

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大家要能识别自己正遭受亲密关系的暴力,才有可能打破暴力循环。

“家暴型暖男”尤其具有迷惑性,很多受害者都因为施暴者使用暴力之前或之后的温柔为其开罪,根本没能认识到这些暴力行为根本不是偶然事件,自己事实上就是家暴受害者。

其次,受害者需要重新建立自我认识,避免对方的洗脑和控制。

最典型的是要避免将对方的暴力行为归责于自己,不要总认为是自己的言行有失才让对方使用暴力。

要记住,谁使用暴力,谁承担责任。

即便双方的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有很多方式可以进行有效沟通,暴力绝不是其中之一。“爱”、“在乎”、“嫉妒”等等都不是正当化暴力的理由。

然后,要积极寻求帮助,获得家人、朋友、警方、社会机构的支持。

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教导过我们:

“忍让和迁就是不能感化一个心理变态的人的。迁就只能使暴力不断升级,让暴力成为一种习惯。

因此,不要认为凭一己之力就能够“救赎”施暴者,必须有专业人士介入干预,积极治疗,帮助ta克服动物性,重塑社会性。

另外,也要懂得“及时止损”,选择在和解期离开较为安全,不要心存侥幸和“暴力的循环”对赌,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才是真爱的表现。

这些都是家暴受害者个人可以做的努力,但家庭暴力绝不只是个人问题。

我国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对于家庭暴力的司法干预、保护受害者利益等原则,这只是一个开始。

要从根本上预防和制止家暴,社会援助与支持体系的完善、社会观念的转变也必须出现在画面中。

惩罚是威慑,治疗和教育才是希望。

作者黄婷婷,瑞典隆德大学人权法硕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别再用“暖男”一词为家暴洗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暴力的恶果早在施暴者动手之前就种下了。

文|橙雨伞公益 黄婷婷

最近,“知乎”上一名姑娘的遭遇吸引到了我的注意。

“我的前任多疑、小心眼、有点自卑。他平时都是温文尔雅、礼貌体贴,可只要一提‘分手’,就开始撕心裂肺,总说他可以为我付出一切。

过去吵架吵得凶时,他会往死里打我,而且是停不下来的那种。

当时,我觉得他发火只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且第二天如果我不理他,他还会说‘以后不会这样了,他会改’之类的话。

而且他为我付出了特别多。我发脾气时,他也特别包容我。

可是他生气时真的很吓人,就像把我当仇人一样;可他发泄完了,又变得特别温和、特别好。”

我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故事。

在很多家暴案件中,施暴方大都以所谓的“暖男”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以此来获得舆论的同情以及家暴受害人的原谅。

但是“暖男”二字,颇有给施暴者洗白的意味。

这种洗白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暖男”和“家暴”

怎么扯上关系的?

“家暴型暖男”严格来说没有科学定义,是心理咨询师根据客户案例提炼出来的概念:

家庭暴力施暴的一方,对外树立了有责任感、温和待人、体贴细致的人设,唯独对伴侣暴力相待。

他在所有人的面前都是“暖男”,却是最亲密人的噩梦。

每每施暴后,受害者都会迎来短暂的“温柔”和“温暖”。

这种类型的施暴者,会找各种理由粉饰自己停不下来的拳头——“都是你做了某事让我失控了”、“我是太在乎你了才会这样”,让受害者变成莫须有的“过错方”。

更可怕的是,受害者真的会把过错归因于自己:

“可能是我脾气太差了”,“是我做的不好”,“是我不够听话”……

很认同是因为自己的“错误”,才点燃了对方的怒火和暴力。

最极端的例子是一名女子被男友在争吵中用榔头和菜刀连砍60多刀,导致她脑内出血,颅骨多处骨折,幸亏男子意识到犯下大错,赶忙拨打120求救才让女方捡回一条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受害人清醒过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下《谅解书》,为男友求情:

“他伤了我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很大的原因在于我。”

她认为是自己脾气不好,对方老是迁就她,是自己的错才让男友失控的。

这个理由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

男方最终被判刑3年6个月,女的坚决表示“等他出来”,男的说得更是煽情:

“除非黄土白骨,我愿意守她百岁无忧。”

喂喂!那人家差点被你变了白骨又算哪出?

为什么总是陷入“原谅Ta”的怪圈?

美国心理学家丽诺尔·沃克在上世纪70年代采访了1500名家暴受害者。

这些受害者的经历有着相似的套路,家暴的各个阶段构成了一个闭环,不断升级,沃克称其为“暴力的循环”。

这个循环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1.矛盾积累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开始发生细小的冲突,通常伴有攻击性行为和言论,比如发怒、批评、讥讽、责怪等,一般不会动手。

“你穿得这么骚,是想出去勾引谁?”

“又加班?我看你是和老板喝酒去了吧!”

“对对对,你是事业女性,我是家庭妇男行吧!”

双方交流出现阻碍,受害者感觉不安、焦虑,害怕自己的言行会触怒施暴者,因而极力取悦对方,避免矛盾出现,同时认为是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造成了施暴者的攻击性累积。

受暴者通常心理紧张,生怕自己的行为或言语触犯施暴者。

2.爆炸阶段

在某个导火线事件之后,暴力一触而发,形式多样,在多次暴力循环后伤害程度不断增加。

3.和解阶段

暴力发生之后,施暴者会承认错误、乞求原谅并表示不会再施暴了。

“老婆,别生我气行吗?我最近工作压力太大,再加上喝了点酒。今晚订了你最喜欢的旋转餐厅,下了班我就去接你,好吗?”

受害者此时心理状态极为脆弱,再加上“家丑不能外扬等糟粕思想;如果施暴者表达悔意、变得温柔体贴,受害者很可能因为强烈的不安全感而自我欺骗,与施暴者和解。

4.蜜月阶段

两人和解后会出现短暂的蜜月期,施暴者表现得特别温柔,买礼物、体贴照顾,双方关系显得非常甜蜜。

这些悔改态度、亲密言行让本来身处地狱的受害者看到希望,容易心软被控制,从而进一步自我催眠,觉得伴侣是爱自己的,之前的暴力只是偶然事故,于是容忍施暴者。

这也是很多家暴受害者在遭受虐待后选择“不离开”的其中一个原因,他们因为“蜜月期”的温存而陷入幻象,为了“爱”不断忍耐,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伴侣的心魔,不能弃之不顾,最终让自己陷于万劫不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暴力发生时,受害者总会认为“错在自己”,背后的缘由在暴力的循环中有迹可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暴力的恶果早在施暴者动手之前就种下了。

姐妹们,醒一醒!

TED上有一篇著名的关于家庭暴力的演讲:“为什么家暴的受害者不选择离开?”

主讲人莱斯利·斯坦纳说她在地铁上和前夫一见钟情。当时她觉得男人聪明、幽默、体贴,讨人喜欢,受过极佳的教育并在华尔街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莱斯利·斯坦纳在演说中讲述自己个人经历。图/TED.com

两人相处融洽,她感觉自己像女神一样被崇拜着,但随着交往的深入,男人开始对她进行精神控制,否定她、隔绝她,并在婚礼前5天第一次对她动手。

当时莱斯利正在赶稿子,非常烦躁,而男人以她的愤怒为借口,差点掐死她。

然而脖子上的指印刚刚消退,莱斯利就嫁了。

那时,她觉得他们是那么相爱,而且前夫表达了深深的悔意,还表示这次事件“只是一个意外”,“自己压力太大了”、“婚礼让他喘不过气”......

温柔只是假象,暴力才是实质.

更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温柔”只是把受害者留下来的一种手段,施暴者要让自己的猎物困在陷阱里。

有人说得更直白:

“他每次家暴后哄你,给你道歉不过就是为了不让你离开,让他还有机会对你家暴!”

无数个事实一再印证,每经历一次暴力的循环,施暴者的愧疚越少,蜜月期越短,暴力也更为升级。

至于开头提到的”对外人好,对家人暴力”的类型,他们的内心也是认为可以在家人面前卸掉假面,“家人不会离开”,于是无所顾忌。

因此千万不要被“家暴型暖男”的说法给蒙蔽,在家暴的世界里不存在真正的温柔。

面对“家暴型暖男”,

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大家要能识别自己正遭受亲密关系的暴力,才有可能打破暴力循环。

“家暴型暖男”尤其具有迷惑性,很多受害者都因为施暴者使用暴力之前或之后的温柔为其开罪,根本没能认识到这些暴力行为根本不是偶然事件,自己事实上就是家暴受害者。

其次,受害者需要重新建立自我认识,避免对方的洗脑和控制。

最典型的是要避免将对方的暴力行为归责于自己,不要总认为是自己的言行有失才让对方使用暴力。

要记住,谁使用暴力,谁承担责任。

即便双方的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有很多方式可以进行有效沟通,暴力绝不是其中之一。“爱”、“在乎”、“嫉妒”等等都不是正当化暴力的理由。

然后,要积极寻求帮助,获得家人、朋友、警方、社会机构的支持。

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教导过我们:

“忍让和迁就是不能感化一个心理变态的人的。迁就只能使暴力不断升级,让暴力成为一种习惯。

因此,不要认为凭一己之力就能够“救赎”施暴者,必须有专业人士介入干预,积极治疗,帮助ta克服动物性,重塑社会性。

另外,也要懂得“及时止损”,选择在和解期离开较为安全,不要心存侥幸和“暴力的循环”对赌,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才是真爱的表现。

这些都是家暴受害者个人可以做的努力,但家庭暴力绝不只是个人问题。

我国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对于家庭暴力的司法干预、保护受害者利益等原则,这只是一个开始。

要从根本上预防和制止家暴,社会援助与支持体系的完善、社会观念的转变也必须出现在画面中。

惩罚是威慑,治疗和教育才是希望。

作者黄婷婷,瑞典隆德大学人权法硕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