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哈佛教授最新报告:跨国食品巨头操控中国公共卫生政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哈佛教授最新报告:跨国食品巨头操控中国公共卫生政策

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公司巧妙地将自己置于幕后权力的位置,确保政府应对不断增长的肥胖流行病的政策不会损害其利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杨立赟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百胜等公司,通过一个科研机构影响中国应对肥胖问题的政策,以保护它们在这个市场的业绩。

根据《纽约时报》美联社CNBC等外媒报道,人类学家、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葛苏珊(Susan Greenhalgh)1月9日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和公共卫生政策期刊(Th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发表了她的报告,表明可口可乐和其他跨国食品公司通过一个名为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的组织,悄悄操纵中国的营养政策。 “这些公司巧妙地将自己置于幕后权力的位置,确保政府应对不断增长的肥胖流行病的政策不会损害其利益。”

这项研究是基于葛苏珊对中国官员和科学家的采访,以及对可口可乐和ILSI制作的公开文件的核查。

这个简称ILSI的组织遍布全世界,其总部设在华盛顿,由零食业的许多巨头资助,包括雀巢、麦当劳、百事可乐、百胜和可口可乐。它有17个分部,大多位于墨西哥、印度、南非、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对外宣传自己是科学家、政府官员和跨国食品公司之间的桥梁。

1978年,可口可乐成为首批获准进入中国的公司之一,ILSI随后很快进入中国。在中国,ILSI的办公室直接进驻了北京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它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密切程度,远超过在西方国家与政府关系。

葛苏珊表示,ILSI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在中国组织肥胖主题会议,支付参会中国科学家的行程费用,帮助打造一些针对肥胖问题的全国性健康活动。

在肥胖问题上,中国的公共卫生倡议一向都侧重锻炼,很少从饮食的角度,倡议减少热量摄入或减少摄入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但其实“吃什么”对于改善肥胖问题至关重要。

“你不能光靠身体活动摆脱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营养学教授Barry Popkin说。他在中国工作的几十年里,帮助制定营养指南和食品政策,但常常受到与ILSI相关的中国官员阻挠。

随着中国经济腾飞,肥胖问题和由于不良饮食引起的慢性病也随之而来。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超过42%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是1991年的两倍多;城市里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儿童肥胖。

2006年,为了改善当时1亿多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快乐十分钟”活动从北京开始推广。“快乐十分钟”是根据在美国小学内流行的“Take10”改编,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分班级组织孩子每天至少进行10分钟体育健康锻炼。

这个项目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12部委共同发起,官方强调“锻炼是最佳减肥方式”,却没有提及减少摄入高热量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的重要性。

可口可乐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认识到,太多的糖对任何人都不好”。近年来,可口可乐公司通过提供一系列新的无糖饮料和改善产品的营养标签,试图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肥胖问题。但是随着美国和欧洲含糖饮料消费量的下降,可口可乐越来越多地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视为维持利润的关键。

ILSI并不承认葛苏珊报告中的内容,其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君石在回应《纽约时报》查询时表示,该组织向来同时强调锻炼与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其活动“是基于科学,且不受任何企业的影响”。在一份声明中,ILSI称其致力于支持“基于证据的食品营养研究”,且不在所运营的国家开展游说活动或进行政策建议。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欧洲公共卫生教授Martin McKee则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片评论文章,支持葛苏珊的结论。他说,这类组织经常声称自己是独立的智库,但拒绝透露有关资金的详细信息。这些组织支持和宣传的科学研究有时会在吸烟、饮酒和汽水消费等有争议的问题上混淆视听。

实际上,葛苏珊揭露的问题并不罕见,尤其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已有媒体等公共机构进行监督和报道。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纽约时报》调查记者Michael Moss的《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卡夫、可口可乐、方便午餐盒、菲多利、雀巢、奥利奥、可沛利等食品公司,如何利用盐、糖、脂肪来“诱惑”消费者,让他们过量摄入身体所需的成分——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摄入33磅奶酪、70磅糖,8500克盐,是建议摄入量的两倍。

可口可乐公司曾在美国尝试过通过与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结为伙伴,并建立非营利组织全球能量平衡网(Global Energy Balance Network),宣传通过锻炼而非饮食来解决肥胖危机。但在2015年,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有关这些动作的文章,以及公共卫生倡导者后续进行谴责之后,该公司解散了这一组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哈佛教授最新报告:跨国食品巨头操控中国公共卫生政策

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公司巧妙地将自己置于幕后权力的位置,确保政府应对不断增长的肥胖流行病的政策不会损害其利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杨立赟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百胜等公司,通过一个科研机构影响中国应对肥胖问题的政策,以保护它们在这个市场的业绩。

根据《纽约时报》美联社CNBC等外媒报道,人类学家、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葛苏珊(Susan Greenhalgh)1月9日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和公共卫生政策期刊(Th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发表了她的报告,表明可口可乐和其他跨国食品公司通过一个名为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的组织,悄悄操纵中国的营养政策。 “这些公司巧妙地将自己置于幕后权力的位置,确保政府应对不断增长的肥胖流行病的政策不会损害其利益。”

这项研究是基于葛苏珊对中国官员和科学家的采访,以及对可口可乐和ILSI制作的公开文件的核查。

这个简称ILSI的组织遍布全世界,其总部设在华盛顿,由零食业的许多巨头资助,包括雀巢、麦当劳、百事可乐、百胜和可口可乐。它有17个分部,大多位于墨西哥、印度、南非、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对外宣传自己是科学家、政府官员和跨国食品公司之间的桥梁。

1978年,可口可乐成为首批获准进入中国的公司之一,ILSI随后很快进入中国。在中国,ILSI的办公室直接进驻了北京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它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密切程度,远超过在西方国家与政府关系。

葛苏珊表示,ILSI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在中国组织肥胖主题会议,支付参会中国科学家的行程费用,帮助打造一些针对肥胖问题的全国性健康活动。

在肥胖问题上,中国的公共卫生倡议一向都侧重锻炼,很少从饮食的角度,倡议减少热量摄入或减少摄入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但其实“吃什么”对于改善肥胖问题至关重要。

“你不能光靠身体活动摆脱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营养学教授Barry Popkin说。他在中国工作的几十年里,帮助制定营养指南和食品政策,但常常受到与ILSI相关的中国官员阻挠。

随着中国经济腾飞,肥胖问题和由于不良饮食引起的慢性病也随之而来。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超过42%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是1991年的两倍多;城市里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儿童肥胖。

2006年,为了改善当时1亿多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快乐十分钟”活动从北京开始推广。“快乐十分钟”是根据在美国小学内流行的“Take10”改编,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分班级组织孩子每天至少进行10分钟体育健康锻炼。

这个项目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12部委共同发起,官方强调“锻炼是最佳减肥方式”,却没有提及减少摄入高热量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的重要性。

可口可乐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认识到,太多的糖对任何人都不好”。近年来,可口可乐公司通过提供一系列新的无糖饮料和改善产品的营养标签,试图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肥胖问题。但是随着美国和欧洲含糖饮料消费量的下降,可口可乐越来越多地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视为维持利润的关键。

ILSI并不承认葛苏珊报告中的内容,其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君石在回应《纽约时报》查询时表示,该组织向来同时强调锻炼与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其活动“是基于科学,且不受任何企业的影响”。在一份声明中,ILSI称其致力于支持“基于证据的食品营养研究”,且不在所运营的国家开展游说活动或进行政策建议。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欧洲公共卫生教授Martin McKee则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片评论文章,支持葛苏珊的结论。他说,这类组织经常声称自己是独立的智库,但拒绝透露有关资金的详细信息。这些组织支持和宣传的科学研究有时会在吸烟、饮酒和汽水消费等有争议的问题上混淆视听。

实际上,葛苏珊揭露的问题并不罕见,尤其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已有媒体等公共机构进行监督和报道。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纽约时报》调查记者Michael Moss的《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卡夫、可口可乐、方便午餐盒、菲多利、雀巢、奥利奥、可沛利等食品公司,如何利用盐、糖、脂肪来“诱惑”消费者,让他们过量摄入身体所需的成分——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摄入33磅奶酪、70磅糖,8500克盐,是建议摄入量的两倍。

可口可乐公司曾在美国尝试过通过与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结为伙伴,并建立非营利组织全球能量平衡网(Global Energy Balance Network),宣传通过锻炼而非饮食来解决肥胖危机。但在2015年,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有关这些动作的文章,以及公共卫生倡导者后续进行谴责之后,该公司解散了这一组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