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城伯爵L
上周五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提出了许多对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建议,其中“取消新股首日44%涨幅限制”这一条,引起了市场的格外关注。
需要说明的是,方星海为技术背景的副主席,在这个时候主动发出有关股市制度建设的声音,可以认为代表着决策层政策转向的一种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在这个时候提出“取消新股首日44%涨跌幅限制”,将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理解“游资打板”的深层逻辑。
从“供需”的角度来看待游资打板,其实可以有一番比较有意思的新认识。
首先,A股的“供给”,可以理解为能够为投资者创造的“总体增量财富”的多少,按年来看,长期复合收益率大致上与GDP是持平的。而由于投资者结构的原因,A股的“非理性需求”则是亿万散户投资者对于快速致富的渴望,其中大部分人的“需求预期”是远远超过“供给”的平均水平的,希望一年翻倍三年暴富的大有人在,这就给游资短线投机炒作提供了丰厚的沃土。
而游资打板实际上就成了一门“生意”,这门“生意”的出发点首先是必须满足散户渴望暴富的需求,即使这个被满足只是假象而已,因此眼花缭乱的连板、翻倍妖股层出不穷,且只要投资者结构不发生根本改变,游资和妖股就会永远活跃在这个市场。
但显然散户寻求暴富的需求是不可能被满足的(极少数幸运儿除外),所以游资打板这门“生意”最终就是给渴望暴富的荷尔蒙们创造了一个宣泄的通道。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游资打板确实满足了特定的市场需求,因此游资群体总体上也获得了相对应的正收益。
总体来看,游资打板是不创造“增量财富”的,而只是赌桌上筹码的存量转移,这一点比较好理解。然后大家再来看看历史上所有的新股开板后半年到一年的走势,几乎极少有开板后股价不跌回原形的,那些在新股首日开板买入的巨量资金,在此后股价的长期回调过程中,都将要忍受亏损,最终割肉离场。
而新股上市后的连板,实际上是“游资”利用VIP的通道优势,将股价连续封板拉高,让股价拉升至高位后再开板进行换手博弈,最终的结果就是,只有那些在新股未开板时,利用通道优势买入的资金在开板后大赚一笔,而高位开板后再买入博弈炒作的资金,到后来整体都是亏损的。所以,新股连板本质上就是利用通道优势+涨停板制度而打造的一个完全无风险的割韭菜神器,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而“取消新股首日44%涨幅限制”后,新股上市首日便会因为没有涨停限制而开板,从而出现大幅换手,此后也就失去了新股继续连板的基础,让股价首日便充分竞价,体现市场的有效性。
总体来看,这是一条能保护散户投资者的有用的建议。但短期来看,必然会对次新股整体的估值形成打压,因为“取消首日涨幅与限制”等同于彻底打断了新股连板的底层逻辑,未来次新股的博弈规则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次新股以往“割韭菜利器”的定位也将随之改变。
其实,管理层这个时候提出这一点,说明在A股全球化及股权融资功能逐渐丧失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形势已经极为紧迫。A股一直以来停步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制度的漏洞,此番市场处于底部区间,各类风险泡沫均极大的释放出清后,正是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期。管理层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未来或将会有更加全局性的改革举措推出,于股市、于散户,这都是利大于弊的良策。
最后,伯爵想说的是,A股的制度建设相比欧美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如果说未来的A股真的有慢牛市,那一定是建立在一个全新的相对公平、公正的股市规则之上的。而从目前管理层释放出的改革信号来看,我们似乎正在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天佑A股!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