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601519.SH)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一事正持续发酵,这家公司与湘财证券的重组成功可能性越发渺茫。
5月11日晚,大智慧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中止审查通知书》(150294号),通知称“你公司于2015年5月1日公告,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调查通知书,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现对你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申请中止审查。”
“因为前几天大智慧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立案调查就涉及违法违规。根据上市公司重组管理办法,涉嫌违法违规的,重组是必然要中止的。”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证券部主任王智斌表示。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上市公司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在案件调查结论明确之前应当暂停重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二十二条也规定,在审查申请材料过程中,存在“申请人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行政机关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尚未结案,对其行政许可事项影响重大”情形的,应当作出中止审查的决定。
王智斌进一步指出,要等到监管部门调查结束并出具明确的调查结论,尚需时日。
“第一是因为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后多久需要出结果,第二也和大智慧涉及的违法违规事项有关,如果事情特别复杂的话,可能调查起来时间要长一些。”王智斌说,“我印象里泸天化是最快的,两个月多一点出结果,最慢的是宝硕股份,从立案调查到出结果的时间长达8年。最近几年,绝大部分案件是一年左右出调查结果。”
“如果调查之后大智慧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那就可以继续推进重组;如果确定公司存在违法行为,那么这个重组必然失败,因为存在法律上的障碍。”王智斌还表示,“我们所遇到的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的案件里,绝大部分最后都会有一个行政处罚,只有极个别被认定为不构成违规。”
自2015年4月30日大智慧披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后,5月4日和5月5日大智慧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一字跌停,市值蒸发了126亿元;5月6日,股价一度反弹近8%,但收盘时仍跌0.22%。目前大智慧处于停牌中,停牌前股价为25.82元,较公告被立案调查前(4月30日收盘价)下跌22.8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