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货运版打车软件瞄准4万亿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货运版打车软件瞄准4万亿市场

运满满希望像滴滴、快的改变出租车市场一样,彻底撬动传统以“小黑板”为代表的货运市场。

图片来源:CFP

湖南的尹玉清是一位有十多年驾龄的货运司机,常年奔波在湖南、江浙等地。每次到一个地方送完货,他总要去当地的货运市场,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货可以拉回去,避免空跑一趟回去白白费油。有相同心态的货运司机不在少数。这种用来衡量货车司机在返程时能否拉到货的指标被称为“空返率”。空返率越低,司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

运满满盯上的就是这样一个市场。按照尹玉清的说法,这一产品可以让自己拉货时的空返率明显降低,平均一个月大概可以增加5-6单,这也意味着月收入可以增加3000-4000元。

针对货运垂直市场的运满满成立于2013年11月,创始人是前阿里高管张晖,就像滴滴撬动出租车市场一样,他想用运满满打开一般人并不了解的货运市场。

相比于出租车市场,货运市场其实更加复杂多样。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保守估计,全国长途货车3000万辆,95%都是个体司机,全国货运交易市场交易额达到4万亿元。

很难想象这么大的蓝海市场在运满满之前一直都采用“小黑板”的信息交流方式。小黑板悬挂在中介交易市场上,司机到这里寻找货源,交200元左右的信息费给中介,到服务台核实信息签订合同,然后发货凭回执单收钱。这是一个熟人市场,找一个“信得过”的司机是货主的需求,“中介”得以生存。

运满满就是为了撬动这样一个“小黑板”市场而生的,目前它还没有彻底抢去中介和黄牛的饭碗。

与一般互联网O2O“去中介化”不同,运满满把中介当作用户一样服务,而且给了他们一种新称呼,叫做“信息部”。

运满满市场部马桂珍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种操作方式主要因为货运物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目前还没有完成标准化过程。而一般的中介公司都有非常专业的物流人员,能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互联网的确是能改变过去信息不透明的现象,但中介的存在其实是让货主省去了找司机的烦恼。

运满满CEO张晖之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过,“厂家太分散了,这本是一万或者十万人才能干得事。而且真正的货主目前在识别陌生司机方面有风险。未来会解决这些痛点。当我们的信息量足够大,信用体系也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就放心把司机放到货主手里。”

南京的薛田就是信息部的第一批用户之一。85后的年轻身份也让他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去年这个时候,薛田就在手机上装了运满满。他之前在物流公司工作,司机和厂商都会找到他发货。

薛田说,他最开始愿意接受主要是因为运满满的地推做得好。“我也非常清楚这确实是趋势、未来,有可能这个APP做成气候以后我们就没饭吃了。但没有办法,我身边的人都在用,几乎没有人不用。而且我用过之后,确实效率已经有提升。”

虽然不能断言做到什么程度算“成气候”,但据运满满方面介绍,目前公司已经达到了百万的用户量(包括司机和货主)。在成立之初,运满满已经获得了由滴滴打车投资人王刚提供的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2014年3月,A轮融资完成,金额500万美元,投资方为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据福布斯中文版消息,运满满去年年底已经获得了来自红杉的B轮融资,目前C轮融资也已基本确定,具体融资金额尚未披露。

市场上当然少不了同类型的竞争对手,包括省省回头车、东风汽车与中国联通的“快召货车”、我要物流、货车在线等。根据公开数据统计,目前在国内物流领域,各类货运APP的数量已有近百种,除了各自的界面不同外,功能几乎没有太大差别。由于受到滴滴模式的影响,各方都在抢占这一市场。

运满满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地推能力和实名认证。百度贴吧“运满满吧”里有专门讨论地推的帖子,大家互相交流心得。张晖曾坚持在地推的时候,不采用补贴的形式,而是通过实打实好用的产品给用户带来方便。尹玉清也表示,减少司机的空返率比给“补贴”这种“小恩小惠”好太多了。

运满满的运营团队还曾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挨个儿对线下的司机、货主进行认证,包括核实身份、查看营业执照等,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交易的真实可靠。截至去年11月,运满满平台的实名认证司机超过10万,每天有上万的货主与司机撮合交易,累积的闭环交易记录、评价也超过了10万次。

运满满在注册时就要求用户输入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并要上传真实头像。除此之外,输入的资料还要包括公司名称和公司地址。只有完成真实信息注册、并通过运满满审核后,才有可能进入到交易界面。

薛田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作为信息中介,运满满最吸引他的就是信息的真实性,这让他很放心。他还给运满满运营部门提供过意见,比如加入电子合同、电子保险等,现在这些功能都已加进了产品。

目前,运满满并未有非常明确的盈利模式。和滴滴打车一样,“活下来”才是眼下最重要的。做信息平台、建立真实完善的信用机制、全力打通各大城市物流点,运满满正在努力提高用户量,完善服务。

基础的百万用户积累完成后,运满满下一步该如何走?张晖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完全消除“中介”的可能,但具体尚在摸索中。货运O2O是否会像出租行业一样产生一个百亿美元的公司?目前还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运满满的一个目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货运版打车软件瞄准4万亿市场

运满满希望像滴滴、快的改变出租车市场一样,彻底撬动传统以“小黑板”为代表的货运市场。

图片来源:CFP

湖南的尹玉清是一位有十多年驾龄的货运司机,常年奔波在湖南、江浙等地。每次到一个地方送完货,他总要去当地的货运市场,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货可以拉回去,避免空跑一趟回去白白费油。有相同心态的货运司机不在少数。这种用来衡量货车司机在返程时能否拉到货的指标被称为“空返率”。空返率越低,司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

运满满盯上的就是这样一个市场。按照尹玉清的说法,这一产品可以让自己拉货时的空返率明显降低,平均一个月大概可以增加5-6单,这也意味着月收入可以增加3000-4000元。

针对货运垂直市场的运满满成立于2013年11月,创始人是前阿里高管张晖,就像滴滴撬动出租车市场一样,他想用运满满打开一般人并不了解的货运市场。

相比于出租车市场,货运市场其实更加复杂多样。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保守估计,全国长途货车3000万辆,95%都是个体司机,全国货运交易市场交易额达到4万亿元。

很难想象这么大的蓝海市场在运满满之前一直都采用“小黑板”的信息交流方式。小黑板悬挂在中介交易市场上,司机到这里寻找货源,交200元左右的信息费给中介,到服务台核实信息签订合同,然后发货凭回执单收钱。这是一个熟人市场,找一个“信得过”的司机是货主的需求,“中介”得以生存。

运满满就是为了撬动这样一个“小黑板”市场而生的,目前它还没有彻底抢去中介和黄牛的饭碗。

与一般互联网O2O“去中介化”不同,运满满把中介当作用户一样服务,而且给了他们一种新称呼,叫做“信息部”。

运满满市场部马桂珍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种操作方式主要因为货运物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目前还没有完成标准化过程。而一般的中介公司都有非常专业的物流人员,能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互联网的确是能改变过去信息不透明的现象,但中介的存在其实是让货主省去了找司机的烦恼。

运满满CEO张晖之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过,“厂家太分散了,这本是一万或者十万人才能干得事。而且真正的货主目前在识别陌生司机方面有风险。未来会解决这些痛点。当我们的信息量足够大,信用体系也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就放心把司机放到货主手里。”

南京的薛田就是信息部的第一批用户之一。85后的年轻身份也让他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去年这个时候,薛田就在手机上装了运满满。他之前在物流公司工作,司机和厂商都会找到他发货。

薛田说,他最开始愿意接受主要是因为运满满的地推做得好。“我也非常清楚这确实是趋势、未来,有可能这个APP做成气候以后我们就没饭吃了。但没有办法,我身边的人都在用,几乎没有人不用。而且我用过之后,确实效率已经有提升。”

虽然不能断言做到什么程度算“成气候”,但据运满满方面介绍,目前公司已经达到了百万的用户量(包括司机和货主)。在成立之初,运满满已经获得了由滴滴打车投资人王刚提供的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2014年3月,A轮融资完成,金额500万美元,投资方为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据福布斯中文版消息,运满满去年年底已经获得了来自红杉的B轮融资,目前C轮融资也已基本确定,具体融资金额尚未披露。

市场上当然少不了同类型的竞争对手,包括省省回头车、东风汽车与中国联通的“快召货车”、我要物流、货车在线等。根据公开数据统计,目前在国内物流领域,各类货运APP的数量已有近百种,除了各自的界面不同外,功能几乎没有太大差别。由于受到滴滴模式的影响,各方都在抢占这一市场。

运满满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地推能力和实名认证。百度贴吧“运满满吧”里有专门讨论地推的帖子,大家互相交流心得。张晖曾坚持在地推的时候,不采用补贴的形式,而是通过实打实好用的产品给用户带来方便。尹玉清也表示,减少司机的空返率比给“补贴”这种“小恩小惠”好太多了。

运满满的运营团队还曾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挨个儿对线下的司机、货主进行认证,包括核实身份、查看营业执照等,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交易的真实可靠。截至去年11月,运满满平台的实名认证司机超过10万,每天有上万的货主与司机撮合交易,累积的闭环交易记录、评价也超过了10万次。

运满满在注册时就要求用户输入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并要上传真实头像。除此之外,输入的资料还要包括公司名称和公司地址。只有完成真实信息注册、并通过运满满审核后,才有可能进入到交易界面。

薛田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作为信息中介,运满满最吸引他的就是信息的真实性,这让他很放心。他还给运满满运营部门提供过意见,比如加入电子合同、电子保险等,现在这些功能都已加进了产品。

目前,运满满并未有非常明确的盈利模式。和滴滴打车一样,“活下来”才是眼下最重要的。做信息平台、建立真实完善的信用机制、全力打通各大城市物流点,运满满正在努力提高用户量,完善服务。

基础的百万用户积累完成后,运满满下一步该如何走?张晖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完全消除“中介”的可能,但具体尚在摸索中。货运O2O是否会像出租行业一样产生一个百亿美元的公司?目前还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运满满的一个目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