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王健林的2019:什么是万达文化产业的小目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王健林的2019:什么是万达文化产业的小目标?

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整体收入占万达集团收入比重超过了32.3%,被王健林称为万达第一大产业。

文|麻辣娱投 林易恒

编|张潇

审核|刘乐乐

经历了2018年债务缠身、变卖资产、争议不断的艰难时期,如今的万达集团已经初步完成了“去地产化”和“去文旅化”的大变身。

每年一度的万达集团年会如期而来。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了解到,1月12日,万达年会在青岛东方影都举行,王健林在2018年会中宣布,万达集团当年收入为2142.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6%,但同比下降5.7%。

同时,本届年会最引人瞩目的,是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整体收入占万达集团收入比重超过了32.3%,被王健林称为万达第一大产业。

同时,王健林正式表态:房地产收入占比不到四分之一,应该说,万达集团已不是房地产企业。

可以说,万达集团是2018年“去地产化”身份标识中第一家实现了收入结构根本性转型的房地产巨头。

而从王健林在年会上没有延续之前多年的唱歌一事可以看出,王健林的心情并不那么美丽。

显然,大变身虽然有着主动调整的战略规划,但也有着外界环境的巨大压力下遇到的重重险阻。

也许还有着进入2019,王健林心里巨大压力仍在继续。

1、文化产业成第一大产业,背后有什么秘密?

王健林讲话中表示,2018年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整体收入达69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3%,同比增长9.2%,收入占万达集团收入比重达32.3%,首次超过商管、金融、地产,成为万达第一大产业。

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立于2017年6月,下设了三个业务集团:

一、新成立万达文化旅游创意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文旅集团),下辖文旅规划院、文旅项目建设中心、酒店管理公司、主题娱乐公司、儿童娱乐公司、IP产品公司。文旅集团级格与文化集团相同。

二、成立万达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影视集团),下辖万达电影、影视公司、五洲发行、青岛东方影都管理公司、AMC、传奇影业、圣汐游艇等;

三、体育控股公司更名为万达体育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体育集团),下辖瑞士盈方、世界铁人公司、万达体育中国公司。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对王健林在内部会议上对万达集团业绩的讲话进行了梳理,以下是万达集团在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年度收入情况。

2016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641.1亿元,同比增长25%。包括电影产业收入391.9亿元,旅游产业收入174.3亿元,体育产业收入64亿元,儿童娱乐收入5.2亿元,其它收入5.7亿元。

2017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637.8亿元,同比增长32.6%。影视集团收入532亿元,同比增长35.9%。2017年,万达文化产业收入占万达集团收入比重升至28.1%,接近30%,已成为万达另一个支柱产业。

根据网上资料,对于2018年,王健林内部讲话中规划的目标为,文化集团收入733亿元,其中影视集团收入581亿元;体育集团收入94.3亿元;文旅集团收入30.7亿元;宝贝王集团收入26.4亿元。

而2018年实现完成的数字是文化集团收入69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3%,同比增长9.2%。去年收入达580.6亿元,同比增长也是9.2%。

从数字对比可以看出,2018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完成情况并没有实现王健林心中的期望,而影视产业则是非常接近心里目标。

但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则是更为引人关注的。

2016年、2017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增长率高达25%、32.6%,而2018年只有9.2。2016年和2017年,影视收入的增长分别是31.4%和35.9%,2018年同样仅为9.2%。

这显示出万达影视产业和文化集团已经渡过了高度增长期,进入到了中低速增长阶段。

对于正在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从房地产业向服务业转型下半场的万达集团来说,这一切并不让人乐观。

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卖掉收益率较低的资产和业务,向着拥有更大发展空间且增长率高、企业能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的新业务领域,是转型较为理想的情况。

而对于万达集团来说,目前只能说前半场转型基本成功,但如果万达文化集团等核心产业收入和净利润无法保持高速增长,则下半场可能暴露出很多问题。

去年底星美院线关门事件,就给所有的电影院线敲响了警钟。

2015-2018年,中国影院的平均上座率由最早的的17.4%下滑至了2018年时的12.9%,其中排名前十的院线、影投,上座率和场均人次均出现了明显下滑。规模越大的院线下降幅度越大,常年全国第一的的万达,上座率从23.7%跌至15.3%,场均人次则从40锐减至25。

2018年三季度,万达电影营业收入109.05亿元,同比上升7.06%,净利润12.68亿元,同比上升仅0.31%。特别是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双双下滑。上市前的2014年,公司院线收入的毛利率为19.68%,此后一路下滑,到2017年仅为12.06%。

2、进入2019,万达文化集团的小目标是什么?

年会中王健林表示,2019年文化集团收入计划是743.1亿元。其中:影视公司收入623.7亿元。

如能实现,则文化集团收入同比增长7.3%,影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为7.4%。显然,王健林对万达文化集团的小目标较2018年有所降低。

这充分说明在王健林心中,2019年仍然会是较为艰难的一年。

2018年,新开业影城114家,新增屏幕1009块,其中国内新开业影城105家,新增屏幕889块。累计万达开业影城1641家,屏幕16576块。

而2019年的规划则计划新开业影城104家,新增屏幕903块;国内新开影城81家,新增屏幕674块。

新开业影院和新增屏幕数继续下降,是面对影院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收入率下降的自然结果。

在万达文化集团中,2019年有几个大事件备受关注。

首当其冲的万达电影对万达影视的收购案。

截至目前,这场收购已经经历了近两年的辗转腾挪、一次中止和三次公告。

2016年2月,当时的万达院线推出过一份重组计划,拟以372亿元收购万达影视100%股权,包括美国电影公司传奇影业。而就在不久前的2016年1月12日,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23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100%股权,成为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的文化产业并购案。

也就是说,372亿元=万达影视+传奇影视。同年8月,这场收购中止。

2018年2月,为了推动新的并购和长期发展战略考虑,万达电影引入阿里、北京文投70亿元投资,分别成为万达电影第二、第三大股东。

2018年6月,万达电影再次抛出收购重组方案,剔除了盈利能力不稳定的传奇影业,总估值降低至116.19亿元。

11月4日发布的重组交易方案又做了调整,包括将标的万达影视的价格再下调至106.51亿元。

11月26日晚间,万达电影再次发布了修改后的重大资产交易预案,万达投资、莘县融智、林宁将业绩承诺期延长到2021年。

这一切,都显示出王健林期望的“影视全产业生态”的不顺利。

另一方面,王健林表示,2019年,万达体育和传奇影业都要开展资本运作,今年要出成绩。

万达体育IPO动作已经开始。1月11日,据路透社报道,消息人士表示,大连万达集团已秘密为其旗下体育部门提交了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融资金额至多5亿美元。消息人士表示,该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上市申请,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进行。

在传奇影业方面,据悉,2018年5月来自王健林本人透露,未来两年将海外上市。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中,万达旗下的AMC引进了5亿美元新投资,新投资者银狐资本是美国很有名的文投基金,万达保持了控股权。

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万达集团整体状态在2019年仍然延续着2018年核心关键词:缺钱。

2018年依靠卖卖卖的大变身好不容易过了寒冬第一关,而2019年要依靠IPO和资本运作度过寒冬第二关。

2019年,对于王健林,仍将会是一个不平凡、不容易的年份。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万达集团

4.1k
  • 万达继续甩卖:拟2.4亿出售快钱金融30%股权
  • 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A/C:021687/021688) 标的指数强势涨超1.7%,专精特新标的有望逐步走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王健林的2019:什么是万达文化产业的小目标?

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整体收入占万达集团收入比重超过了32.3%,被王健林称为万达第一大产业。

文|麻辣娱投 林易恒

编|张潇

审核|刘乐乐

经历了2018年债务缠身、变卖资产、争议不断的艰难时期,如今的万达集团已经初步完成了“去地产化”和“去文旅化”的大变身。

每年一度的万达集团年会如期而来。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了解到,1月12日,万达年会在青岛东方影都举行,王健林在2018年会中宣布,万达集团当年收入为2142.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6%,但同比下降5.7%。

同时,本届年会最引人瞩目的,是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整体收入占万达集团收入比重超过了32.3%,被王健林称为万达第一大产业。

同时,王健林正式表态:房地产收入占比不到四分之一,应该说,万达集团已不是房地产企业。

可以说,万达集团是2018年“去地产化”身份标识中第一家实现了收入结构根本性转型的房地产巨头。

而从王健林在年会上没有延续之前多年的唱歌一事可以看出,王健林的心情并不那么美丽。

显然,大变身虽然有着主动调整的战略规划,但也有着外界环境的巨大压力下遇到的重重险阻。

也许还有着进入2019,王健林心里巨大压力仍在继续。

1、文化产业成第一大产业,背后有什么秘密?

王健林讲话中表示,2018年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整体收入达69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3%,同比增长9.2%,收入占万达集团收入比重达32.3%,首次超过商管、金融、地产,成为万达第一大产业。

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立于2017年6月,下设了三个业务集团:

一、新成立万达文化旅游创意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文旅集团),下辖文旅规划院、文旅项目建设中心、酒店管理公司、主题娱乐公司、儿童娱乐公司、IP产品公司。文旅集团级格与文化集团相同。

二、成立万达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影视集团),下辖万达电影、影视公司、五洲发行、青岛东方影都管理公司、AMC、传奇影业、圣汐游艇等;

三、体育控股公司更名为万达体育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体育集团),下辖瑞士盈方、世界铁人公司、万达体育中国公司。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对王健林在内部会议上对万达集团业绩的讲话进行了梳理,以下是万达集团在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年度收入情况。

2016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641.1亿元,同比增长25%。包括电影产业收入391.9亿元,旅游产业收入174.3亿元,体育产业收入64亿元,儿童娱乐收入5.2亿元,其它收入5.7亿元。

2017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637.8亿元,同比增长32.6%。影视集团收入532亿元,同比增长35.9%。2017年,万达文化产业收入占万达集团收入比重升至28.1%,接近30%,已成为万达另一个支柱产业。

根据网上资料,对于2018年,王健林内部讲话中规划的目标为,文化集团收入733亿元,其中影视集团收入581亿元;体育集团收入94.3亿元;文旅集团收入30.7亿元;宝贝王集团收入26.4亿元。

而2018年实现完成的数字是文化集团收入69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3%,同比增长9.2%。去年收入达580.6亿元,同比增长也是9.2%。

从数字对比可以看出,2018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完成情况并没有实现王健林心中的期望,而影视产业则是非常接近心里目标。

但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则是更为引人关注的。

2016年、2017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增长率高达25%、32.6%,而2018年只有9.2。2016年和2017年,影视收入的增长分别是31.4%和35.9%,2018年同样仅为9.2%。

这显示出万达影视产业和文化集团已经渡过了高度增长期,进入到了中低速增长阶段。

对于正在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从房地产业向服务业转型下半场的万达集团来说,这一切并不让人乐观。

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卖掉收益率较低的资产和业务,向着拥有更大发展空间且增长率高、企业能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的新业务领域,是转型较为理想的情况。

而对于万达集团来说,目前只能说前半场转型基本成功,但如果万达文化集团等核心产业收入和净利润无法保持高速增长,则下半场可能暴露出很多问题。

去年底星美院线关门事件,就给所有的电影院线敲响了警钟。

2015-2018年,中国影院的平均上座率由最早的的17.4%下滑至了2018年时的12.9%,其中排名前十的院线、影投,上座率和场均人次均出现了明显下滑。规模越大的院线下降幅度越大,常年全国第一的的万达,上座率从23.7%跌至15.3%,场均人次则从40锐减至25。

2018年三季度,万达电影营业收入109.05亿元,同比上升7.06%,净利润12.68亿元,同比上升仅0.31%。特别是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双双下滑。上市前的2014年,公司院线收入的毛利率为19.68%,此后一路下滑,到2017年仅为12.06%。

2、进入2019,万达文化集团的小目标是什么?

年会中王健林表示,2019年文化集团收入计划是743.1亿元。其中:影视公司收入623.7亿元。

如能实现,则文化集团收入同比增长7.3%,影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为7.4%。显然,王健林对万达文化集团的小目标较2018年有所降低。

这充分说明在王健林心中,2019年仍然会是较为艰难的一年。

2018年,新开业影城114家,新增屏幕1009块,其中国内新开业影城105家,新增屏幕889块。累计万达开业影城1641家,屏幕16576块。

而2019年的规划则计划新开业影城104家,新增屏幕903块;国内新开影城81家,新增屏幕674块。

新开业影院和新增屏幕数继续下降,是面对影院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收入率下降的自然结果。

在万达文化集团中,2019年有几个大事件备受关注。

首当其冲的万达电影对万达影视的收购案。

截至目前,这场收购已经经历了近两年的辗转腾挪、一次中止和三次公告。

2016年2月,当时的万达院线推出过一份重组计划,拟以372亿元收购万达影视100%股权,包括美国电影公司传奇影业。而就在不久前的2016年1月12日,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23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100%股权,成为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的文化产业并购案。

也就是说,372亿元=万达影视+传奇影视。同年8月,这场收购中止。

2018年2月,为了推动新的并购和长期发展战略考虑,万达电影引入阿里、北京文投70亿元投资,分别成为万达电影第二、第三大股东。

2018年6月,万达电影再次抛出收购重组方案,剔除了盈利能力不稳定的传奇影业,总估值降低至116.19亿元。

11月4日发布的重组交易方案又做了调整,包括将标的万达影视的价格再下调至106.51亿元。

11月26日晚间,万达电影再次发布了修改后的重大资产交易预案,万达投资、莘县融智、林宁将业绩承诺期延长到2021年。

这一切,都显示出王健林期望的“影视全产业生态”的不顺利。

另一方面,王健林表示,2019年,万达体育和传奇影业都要开展资本运作,今年要出成绩。

万达体育IPO动作已经开始。1月11日,据路透社报道,消息人士表示,大连万达集团已秘密为其旗下体育部门提交了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融资金额至多5亿美元。消息人士表示,该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上市申请,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进行。

在传奇影业方面,据悉,2018年5月来自王健林本人透露,未来两年将海外上市。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中,万达旗下的AMC引进了5亿美元新投资,新投资者银狐资本是美国很有名的文投基金,万达保持了控股权。

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万达集团整体状态在2019年仍然延续着2018年核心关键词:缺钱。

2018年依靠卖卖卖的大变身好不容易过了寒冬第一关,而2019年要依靠IPO和资本运作度过寒冬第二关。

2019年,对于王健林,仍将会是一个不平凡、不容易的年份。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