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东莞时间网 冯欢
2019年两会,东莞市政协委员明晖特别开心。2018年两会期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开通摆渡校车的提案,希望此举能够消除光明、东华、翰林等学校周末上、放学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一年后的今天,明晖提出的这个建议已经有了细致的实施方案,而且将在春季新学期实施。
刚过去的2018年,同样让东莞市政协委员殷毓德感到欣喜——去年东莞集合了多个部门新组建了一个名为“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机构,频频出招接连治理和打通了数十个拥堵黑点。
眼看东莞的汽车保有量直逼300万辆关口,东莞治堵之路任重道远。让人欣慰的是,治理交通拥堵已经被提到了今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首的位置,而《政府工作报告》也透露了11个拥堵治理专项行动等具体治堵举措。
今年两会,治堵依然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寄宿学校上、放学易致拥堵
在东城住了十多年的李健,早就见识过光明、东华那一片逢周末必堵的状况。但为了孩子,他还是将儿子送去了光明小学读书。“学校离家不远,而且教学质量不错,也担心过接送不方便,为了孩子还是选了那里。”
2018年9月以来,李健夫妇每个周五、周日下午都要双双出动——一个人开车,一个人下车接送孩子。不仅学校门口那条大路车流排长龙,就连学校周边绵延数公里的道路都会变得行车缓慢。李健直言,平时接送孩子,他从家到学校只需要20分钟。但每周末接送孩子,单程就要耗费一个半小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塞在车流中。
李健和数万名寄宿生家长遭遇到的拥堵难题,早就引起市政协委员明晖的注意。在教育系统工作的明晖发现,诸如东华、光明、翰林等寄宿制学校校园周边的交通拥堵,主要是由于寄宿学生人数多、出行时间相对集中、出行路程相对较远造成的。虽然近年来教育部门和交警、交通等职能部门采取了如错峰放学、局部路段交通临时管控等应对措施,学生上放学时段寄宿制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拥堵严重。
于是在去年两会期间,明晖提出了一份名为《引入校车“摆渡” 缓解寄宿制学校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的提案,为校园周边的拥堵提供了一剂良方。而就在前几天,明晖提交的这份提案已经有了细化的可行性方案(详见本报1月14日A03版)。
全市的拥堵情况仍在加剧
东莞市政协委员殷毓德一直都十分关注治堵问题,也就此做了系列调研。他留意到,2018年,东莞集合交通、发改、交警、规划、城管、城建、公路、交投等部门的精干力量组建并成立了一个综合交通运输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交通联席办),开打“治堵硬战”。
一开始,交通联席办就打通了市区首批12个拥堵节点,其中不乏鸿福路、蛤地路、八一路、环莞快速路等被人诟病的拥堵黑点。
颇见成效后,交通联席办又揪出了34个分散在全市的拥堵黑点,一一改造。今年春节前,这46个拥堵黑点全部将改造完成,扫除拥堵。
“去年政府花了大力气治理、打通了这么多拥堵黑点,缓解了道路交通拥堵压力,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殷毓德坦言,拥堵节点的整治是短效的,从全市的情况看,东莞拥堵的情况仍在加剧。比如,刚刚扫除的东莞大道-鸿福路口拥堵黑点,刚畅通了没多久,就因国贸城的开业引来巨大人流、车流,再次成为拥堵黑点。
在殷毓德看来,政府应从顶层设计做好东莞道路的规划工作,修建高架桥、扩建改建道路,从源头上解决城市拥堵这块顽疾。
交通拥堵怎么破?
举措
开展11个拥堵治理专项行动
2019年,东莞将进一步提升城市拥堵治理水平,开展拥堵治理11个专项行动,力争拥堵问题年内有较明显改善。不仅如此,交通治堵已经提到了今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首的位置,可见东莞对治理交通拥堵的巨大决心。
《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这11个拥堵治理专项行动的具体内容:交通拥堵整治、品质公交创建、学生接送绿色通道、停车管理优化、智慧交通建设、货运物流精细管理、机动车维修行业监管、魅力慢行系统建设、安全行车礼让行人、交通秩序整治、客运市场治理专项行动。
此外,今年东莞将研究缓解东莞大道鸿福路口、几大学校周边、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虎岗高速和龙大高速交织路段等重点路段拥堵问题。除了即将于春季前完成的第二批34个拥堵节点,今年东莞还将梳理开展第三批拥堵节点治理,力争拥堵问题年内有较明显改善。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朱利民解释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11个拥堵治理专项行动分解下来一共有69项具体措施,都会在2019年逐渐落实。而第三批拥堵节点治理预计有20多个,也会在今年五一前后完成。
声音
东莞市政协委员李梦伟:开展全市智慧交通建设顶层规划设计。采取“互联网+人工智能+生态交通”的发展理念,采用先进的智能车联网终端数据采集手段、综合的数据处理算法、强大的信息融合预测与挖掘平台,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依托政府外部和内部优质资源,立足于推动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产业的蓬勃发展,探索实现交通管理“动态化、全局化、自动化、智能化”。
东莞市政协委员黄蔚然:推行定制公交,缓解交通压力。目前,定制公交已经在浙江、深圳等地使用,通过微信的方式定制公交线路极大地提高了公交选线和布点的合理性,避免公交的浪费,提升了公交分担率。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人们出行观念的改变等,定制公交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来源:东莞时间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