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个人意见】《波西米亚狂想曲》:流于表面的“皇后”,离经典还差一口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个人意见】《波西米亚狂想曲》:流于表面的“皇后”,离经典还差一口气

这终究是不容错过的音乐电影,仅仅当作对于这支传奇乐队的致敬与回顾也无妨,毕竟还有音乐和演唱会可以看。

《波西米亚狂想曲》剧照

作者:德卡的羊

编辑:骑屋顶少年

自从拿下第76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以及最佳男主角之后,期许《波西米亚狂想曲》进击奥斯卡最高奖的呼声便越来越热烈。作为皇后乐队的传记片,这部电影自然值得更多人的追捧,豆瓣高达8.9分便是最好的明证。甚至有乐迷直言,冲着皇后乐队,我就必须打五星。

与此同时,也不乏有理性的声音出现。有人说,尽管皇后乐队值满分,但作为电影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终究有点不尽如人意,剧情流水账、人物立不住、篡改部分事实等等。但无论如何,最后那段嗨翻全场神还原的Live Aid,又让很多影迷忍不住打出高分。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测国内公映的可能性不大。

关于《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的风波可谓是一直没有停过,从拍摄期间就发生了换导演的状况,拍摄时间也因此拖延很久。在临近上映时,媒体口碑的出炉又让本片蒙上了一层阴影,最初的票房预期同样也不如人意。

然而,之后出炉的两波预告片却完全吊足了大家胃口,因为这是Queen啊,这是弗莱迪·默克里的音乐传记片啊!

皇后乐队主唱弗莱迪·默克里

 

电影上映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并且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年度票房榜上名列前茅,全球突破7亿美元大关,更是于近日成功拿下日本的年度票房冠军宝座,还斩获了美国金球奖的最佳影片与最佳男演员。

皇后乐队成员Brian May和Roger Taylor、Rami Malek合影

电影的故事其实很简单的,就是讲述了皇后乐队从偶然成军,到确立风格,再到大放异彩的故事。影片的剧本由专门撰写传记的安东尼·麦卡腾和皮特·摩根操刀,《至暗时刻》《万物理论》都是出自麦卡腾之手。

因此整个故事的完成度无疑是出色的,并且非常扎实,故事的起伏与节奏都很到位,有必要的嗨点,也有足以感动之处,有冲突亦有温情。只不过,对于众所期待的皇后乐队的传记片而言,这样的剧作终究称不上优秀。

影片选取了几条故事线来组合:Queen从最初组建到走向辉煌再到分裂与回归的历程,弗莱迪·默克里与妻子的关系,弗莱迪·默克里作为同性恋与周围人的关系。

本来是非常不错的叙事架构,但结果哪一条线都没有完全讲好,或者说,都没能真正置入人物的灵魂。如果能够有所侧重地强化某几条线,填入更多细节,肯定会好很多。

影片对于事件的挑选与组合还是过于碎片化,有浮光掠影之感,就如同播放PPT,每个事件彼此是分裂的,缺少某种必要的连贯性,显得乏力。于是,俯瞰整体架构就显得异常平庸了,唯独成功撑起了目标人物。

要说本片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人物分配上有点处于失衡状态。对主角“牙叔”弗莱迪·默克里的刻画固然是比较细致入微的,也有一个完整的成长链条。

但其他作为配角的乐队成员和身边人物,都完完全全立不起来,犹如提线木偶,仅仅是出现在该出现的场景里,作为道具去推动情节,甚至只为了辅助主角的塑造,连Queen的崛起史都是如此走马观花。除却主角之外,看完电影你还记得他们吗?

而影片后半部分,通过对主角的性取向问题,乃至种种“花边新闻”的探讨来塑造人物,虽然是有效果的,但落到部分细节处,则是违背现实的。而且,还相当程度地弱化了主角的“同性恋”身份,避重就轻。要知道,“牙叔”的孤独与经历的重点就是于此。

纵观影史上的音乐传记片,已然有太多珠玉在前,而《波西米亚狂想曲》却选择了相对俗套的方式来呈现这样一支伟大的乐队,终究离成为经典还差几口气。所幸,通过导演对于整体情绪的把控,影片还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强的代入感。毕竟,这部电影的立足点即在于还原,以及对皇后乐队的情怀。

而从表演层面来看,饰演“牙叔”的拉米·马雷克着实足够出彩。虽然单看面部,其实他并没有多像“牙叔”,但每当镜头切换至中景乃至更大景别时,你会觉得他就是“牙叔”本人,尤其肢体动作的模仿非常到位。不得不承认,本片能够如此成功的原因,离不开拉米·马雷克的表现;他在影片中贡献的演技,完全配得上一座最佳男主角奖杯。

抛开剧作上的不足,整部电影也足以用华丽来形容,前半部分主要讲乐队的成长,其间穿插了他们大大小小的数场表演,对每一场表演的布置与呈现,都是相当还原。而其中的每一首歌曲更是原音呈现,力求最真实的效果。

真正引爆观影高潮的,是最后那20分钟堪称全片高光时刻的“Live Aid”演唱会,对视听语言的运用无疑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沸腾的人浪,还是舞台上纵情高歌的弗莱迪·默克里,他的每一次挥拳与舞动,都在导演的场面调度下得到完美再现。当镜头滑过整个体育场上空的那一刻,我想,恐怕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从演员的装束,到现场的布置,甚至小到一杯可乐的位置摆放,都致力于当年的情景再现,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出“牙叔”弗莱迪·默克里在舞台上的纵情燃烧。那份无可比拟的气势,从屏幕上席卷至所有人。

要知道这可是一场汇集了包括迈克尔·杰克逊、大卫·鲍伊、鲍勃·迪伦、麦当娜等全球音乐巨星的慈善演唱会,无论你是多大的大牌,都只能获得20分钟的演唱时间。而作为天生表演者的弗莱迪·默克里,通过这短短的20分钟,就将这一整场演唱会变成了他的个人表演秀,无人可挡的魅力,来自于目标人物得天独厚的魅力。

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啊!即便从影迷的角度而言,我并不觉得《波西米亚狂想曲》有任何成为经典的可能。但在最后这一刻,我依然为这部电影而震撼感动,直至热泪盈眶。

从《Killer Queen》到《Bohemian Rhapsody》,从《We Will Rock You》到《We Are The Champions》,一首首超越时代的金曲响彻我们的耳膜,我们得已聆听弗莱迪·默克里那横跨四个八度的天赐嗓音,我相信每个人在观看时都会起一身鸡皮疙瘩。

电影在这里戛然而止,意犹未尽,这也是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以生命的高潮时刻作为结尾自然没什么问题,但从塑造人物层面而言,我们终究只看到了表面的辉煌,那么“牙叔”的孤独呢?或许更值得被进一步深挖。而且,弗莱迪·默克里并不是就此而陨落,在1985之后,他还是带领乐队发表了3张的专辑并进行了许多演出。

所以,为什么这部电影在评论界口碑两极、而观众们却热情高涨,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很多人觉得震撼、觉得精彩,都是因为Queen,成为“Champions”的也是Queen乐队,而终究不是这部电影本身。

但是,我们都应该感谢这部电影,是这部电影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这个传奇乐队曾经那样辉煌过,也得以重现了那场精彩绝伦的演唱会。

这终究是不容错过的音乐电影,仅仅当作对于这支传奇乐队的致敬与回顾也无妨,毕竟还有音乐和演唱会可以看。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

原标题:流于表面的“皇后”,离经典还差一口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个人意见】《波西米亚狂想曲》:流于表面的“皇后”,离经典还差一口气

这终究是不容错过的音乐电影,仅仅当作对于这支传奇乐队的致敬与回顾也无妨,毕竟还有音乐和演唱会可以看。

《波西米亚狂想曲》剧照

作者:德卡的羊

编辑:骑屋顶少年

自从拿下第76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以及最佳男主角之后,期许《波西米亚狂想曲》进击奥斯卡最高奖的呼声便越来越热烈。作为皇后乐队的传记片,这部电影自然值得更多人的追捧,豆瓣高达8.9分便是最好的明证。甚至有乐迷直言,冲着皇后乐队,我就必须打五星。

与此同时,也不乏有理性的声音出现。有人说,尽管皇后乐队值满分,但作为电影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终究有点不尽如人意,剧情流水账、人物立不住、篡改部分事实等等。但无论如何,最后那段嗨翻全场神还原的Live Aid,又让很多影迷忍不住打出高分。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测国内公映的可能性不大。

关于《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的风波可谓是一直没有停过,从拍摄期间就发生了换导演的状况,拍摄时间也因此拖延很久。在临近上映时,媒体口碑的出炉又让本片蒙上了一层阴影,最初的票房预期同样也不如人意。

然而,之后出炉的两波预告片却完全吊足了大家胃口,因为这是Queen啊,这是弗莱迪·默克里的音乐传记片啊!

皇后乐队主唱弗莱迪·默克里

 

电影上映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并且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年度票房榜上名列前茅,全球突破7亿美元大关,更是于近日成功拿下日本的年度票房冠军宝座,还斩获了美国金球奖的最佳影片与最佳男演员。

皇后乐队成员Brian May和Roger Taylor、Rami Malek合影

电影的故事其实很简单的,就是讲述了皇后乐队从偶然成军,到确立风格,再到大放异彩的故事。影片的剧本由专门撰写传记的安东尼·麦卡腾和皮特·摩根操刀,《至暗时刻》《万物理论》都是出自麦卡腾之手。

因此整个故事的完成度无疑是出色的,并且非常扎实,故事的起伏与节奏都很到位,有必要的嗨点,也有足以感动之处,有冲突亦有温情。只不过,对于众所期待的皇后乐队的传记片而言,这样的剧作终究称不上优秀。

影片选取了几条故事线来组合:Queen从最初组建到走向辉煌再到分裂与回归的历程,弗莱迪·默克里与妻子的关系,弗莱迪·默克里作为同性恋与周围人的关系。

本来是非常不错的叙事架构,但结果哪一条线都没有完全讲好,或者说,都没能真正置入人物的灵魂。如果能够有所侧重地强化某几条线,填入更多细节,肯定会好很多。

影片对于事件的挑选与组合还是过于碎片化,有浮光掠影之感,就如同播放PPT,每个事件彼此是分裂的,缺少某种必要的连贯性,显得乏力。于是,俯瞰整体架构就显得异常平庸了,唯独成功撑起了目标人物。

要说本片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人物分配上有点处于失衡状态。对主角“牙叔”弗莱迪·默克里的刻画固然是比较细致入微的,也有一个完整的成长链条。

但其他作为配角的乐队成员和身边人物,都完完全全立不起来,犹如提线木偶,仅仅是出现在该出现的场景里,作为道具去推动情节,甚至只为了辅助主角的塑造,连Queen的崛起史都是如此走马观花。除却主角之外,看完电影你还记得他们吗?

而影片后半部分,通过对主角的性取向问题,乃至种种“花边新闻”的探讨来塑造人物,虽然是有效果的,但落到部分细节处,则是违背现实的。而且,还相当程度地弱化了主角的“同性恋”身份,避重就轻。要知道,“牙叔”的孤独与经历的重点就是于此。

纵观影史上的音乐传记片,已然有太多珠玉在前,而《波西米亚狂想曲》却选择了相对俗套的方式来呈现这样一支伟大的乐队,终究离成为经典还差几口气。所幸,通过导演对于整体情绪的把控,影片还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强的代入感。毕竟,这部电影的立足点即在于还原,以及对皇后乐队的情怀。

而从表演层面来看,饰演“牙叔”的拉米·马雷克着实足够出彩。虽然单看面部,其实他并没有多像“牙叔”,但每当镜头切换至中景乃至更大景别时,你会觉得他就是“牙叔”本人,尤其肢体动作的模仿非常到位。不得不承认,本片能够如此成功的原因,离不开拉米·马雷克的表现;他在影片中贡献的演技,完全配得上一座最佳男主角奖杯。

抛开剧作上的不足,整部电影也足以用华丽来形容,前半部分主要讲乐队的成长,其间穿插了他们大大小小的数场表演,对每一场表演的布置与呈现,都是相当还原。而其中的每一首歌曲更是原音呈现,力求最真实的效果。

真正引爆观影高潮的,是最后那20分钟堪称全片高光时刻的“Live Aid”演唱会,对视听语言的运用无疑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沸腾的人浪,还是舞台上纵情高歌的弗莱迪·默克里,他的每一次挥拳与舞动,都在导演的场面调度下得到完美再现。当镜头滑过整个体育场上空的那一刻,我想,恐怕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从演员的装束,到现场的布置,甚至小到一杯可乐的位置摆放,都致力于当年的情景再现,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出“牙叔”弗莱迪·默克里在舞台上的纵情燃烧。那份无可比拟的气势,从屏幕上席卷至所有人。

要知道这可是一场汇集了包括迈克尔·杰克逊、大卫·鲍伊、鲍勃·迪伦、麦当娜等全球音乐巨星的慈善演唱会,无论你是多大的大牌,都只能获得20分钟的演唱时间。而作为天生表演者的弗莱迪·默克里,通过这短短的20分钟,就将这一整场演唱会变成了他的个人表演秀,无人可挡的魅力,来自于目标人物得天独厚的魅力。

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啊!即便从影迷的角度而言,我并不觉得《波西米亚狂想曲》有任何成为经典的可能。但在最后这一刻,我依然为这部电影而震撼感动,直至热泪盈眶。

从《Killer Queen》到《Bohemian Rhapsody》,从《We Will Rock You》到《We Are The Champions》,一首首超越时代的金曲响彻我们的耳膜,我们得已聆听弗莱迪·默克里那横跨四个八度的天赐嗓音,我相信每个人在观看时都会起一身鸡皮疙瘩。

电影在这里戛然而止,意犹未尽,这也是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以生命的高潮时刻作为结尾自然没什么问题,但从塑造人物层面而言,我们终究只看到了表面的辉煌,那么“牙叔”的孤独呢?或许更值得被进一步深挖。而且,弗莱迪·默克里并不是就此而陨落,在1985之后,他还是带领乐队发表了3张的专辑并进行了许多演出。

所以,为什么这部电影在评论界口碑两极、而观众们却热情高涨,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很多人觉得震撼、觉得精彩,都是因为Queen,成为“Champions”的也是Queen乐队,而终究不是这部电影本身。

但是,我们都应该感谢这部电影,是这部电影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这个传奇乐队曾经那样辉煌过,也得以重现了那场精彩绝伦的演唱会。

这终究是不容错过的音乐电影,仅仅当作对于这支传奇乐队的致敬与回顾也无妨,毕竟还有音乐和演唱会可以看。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

原标题:流于表面的“皇后”,离经典还差一口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