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探索边界、重塑生态,YY的未来要“更加贪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探索边界、重塑生态,YY的未来要“更加贪婪”

在2018年,通过直播造星,YY在直播体系之外寻求多元变现方式和额外的主播流量,在体系之内,YY也在不断重塑边界,寻求直播新的实现形式。

文|三声  张友发

“直播元年”概念提出已有三年,直播正从风口变成日渐成熟的产业。对于从千播大战中突围的几家头部公司,守业不比创业容易。当前的问题不再是从无到有地发展用户,而是如何增强用户黏性,扩大主播的全网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寻求模式的突破和创新。

这种思路下,直播早期的入局者YY再一次站到变革的前沿。最近在水立方举行的YY年度盛典可以窥出这种变革的端倪,在盛典上,31位主播带来20多个原创节目,年度TOP5主播则和曹格、品冠等明星同台演唱。

热闹的盛典显示出YY在主播艺人化运作上的成功,也显示出在过去的2018年,面对短视频等新的内容形式的冲击,YY对业务的重塑能力。这种重塑在两个维度展开:

在原有体系之外,通过对头部主播的运营,帮助他们在其他内容平台扩散影响力,进入主流的娱乐产业;原有直播体系之内,重塑过程更加复杂,YY希望让内容形式更多样,产品的落地区域突破以往的盲区,在线下开展变现尝试,并实现智能化。

体系内外的尝试,都意味着YY在成为一个更开放的容器。这里面不只承载单向度的直播形态,或者单向度的主播角色。在2018年的YY实验中,直播正在意味着更多的可能。

YY造星:好风凭借力

利用直播造星,让平台内的主播出圈,是几家头部的直播平台这几年都在尝试的事情。相较而言,在利用其他内容平台帮助主播扩大影响力这件事上,YY表现出更强的开放性。

欢聚时代CFO 金秉把视频内容分成三种模式:直播、短视频和长视频。在推广主播的过程中,YY注重根据内容平台的特性,在短视频和长视频平台因地制宜地打造主播的影响力。

从左到右依次为:欢聚时代COO李婷、欢聚时代董事长兼代理CEO李学凌、欢聚时代CFO金秉。

体现最明显的,是YY对短视频平台的态度。2018年,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被普遍认为对直播平台形成冲击。但欢聚时代COO 李婷认为,短视频也培养了用户对视频内容的消费习惯,并为旗下艺人提供了重要的分发出口。

后者对造星计划尤其重要。典型的例子是这次盛典上受到粉丝们明星般追捧的主播摩登兄弟。入驻短视频平台之前,摩登兄弟在YY平台就已经小有名气,在2016年被评为YY年度组合歌手第4名。

但摩登兄弟真正获得突破圈层的影响,是在翻唱流行金曲和入驻抖音之后。短视频平台让摩登兄弟成为了人气偶像,现在,摩登兄弟在抖音平台拥有了三千多万粉丝,是知名歌手邓紫棋粉丝数的三倍。

小潘潘是YY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主播的另一个例子。小潘潘是YY主播,也是神曲《学猫叫》的作者。《学猫叫》的调性和短视频十分契合,在抖音平台很快形成了裂变效应,小潘潘也因此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这是短视频对YY造星的另一重助力,帮助主播音乐作品流行。

在这个过程中,YY深度介入了主播的推广。一方面是人的运营,YY的艺人包装组和摩登兄弟以及他们的经纪公司进行了联动,帮助摩登兄弟打磨抖音作品的质量,增加原创歌曲比例。运营效果立竿见影,摩登兄弟的抖音粉丝三个月内从100万增长到了3000万。

另一方面是作品的运营。在《学猫叫》开始流行之后,为了避免热度消散过早,YY在站内、微博等社区采取了一系列运营措施,促进歌曲在渠道、明星和媒体的助力下实现二次传播,歌曲的热度也得以持续扩散。

在YY看来,短视频形式对主播是一种有机补充。李婷的观点是,主播需要更多长尾的时间去辅助非直播的时段去吸粉,抖音、微博对YY来说都是可以吸粉的地方。而这种长尾产品的碎片化特征让其能够迅速裂变,这是直播形式难以达到的。

最终短视频带来的粉丝效应会让新的流量来到直播平台。李婷认为,短视频是一种快餐式的内容消费,而直播更具有浸入感,更能满足粉丝和主播互动的要求。因此短视频带来的粉丝会流入到YY平台,观看主播的直播。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在摩登兄弟对外输出的两个月里,摩登兄弟在YY的粉丝数也翻了一番。

短视频扩大了主播的影响力,但要进入更主流的娱乐产业,长视频的参与必不可少。YY也帮助主播参加各种综艺节目,努力实现其从网红到艺人的转变。网综方面,YY女主播刘思纤参加了2018年现象级偶像综艺《创造101》。台综方面,小潘潘登上了《星光大道》,摩登兄弟则参加了《天天向上》。

无论是短视频还是长视频平台,优秀的作品是主播的敲门砖。为了帮助主播打造音乐作品,YY和网易云音乐推出了YY音乐人计划第二季,并和其他音乐平台达成了合作。当一名主播进入YY的造星计划时,YY会为其提供顶级的音乐人,帮助其打造具有流行度的音乐作品。

造星计划负责人贺雅佳曾向媒体介绍过YY 的造星逻辑:将有潜质的主播流量放大,运用资源推上更好的平台,用更好的内容吸引更多的人注意,最后带着更多的流量回归到 YY ,形成造星闭环。

对于YY来说,造星计划通过捧红主播,促进了在主播商务活动上的收入,有利于平台收入的多元化,也让主播的站外粉丝成为平台新流量的来源。但在直播红利消减的时代,YY还需要进一步寻找新流量,这一过程中,需要YY重新定义自身的边界。

产品扩张:重新定义边界

这种对自身边界的探索在直播体系之内完成,也因此重构着直播生态。

边界的突破首先体现在物理空间上。其一是民族国家的边界,这表现为海外直播产品BIGO LIVE的迅速发展。BIGO成立于2016年,由YY母公司欢聚时代孵化而成。在2017年,BIGO的全年营收超过3亿美金,在2018年上半年,BIGO 的月活跃用户达到四千万,收入超过2017年全年。

在2018年6月,欢聚时代以2.72亿美元领投了BIGO 的 D 轮融资,这显示了YY对海外市场的野心。在这次盛典的采访中,李学凌将海外市场的开拓视为2019年YY的核心任务。目前BIGO LIve在东南亚市场得到巩固,并继续深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欢聚时代在国际市场也推出了新产品,试图和YY、BIGO形成协同发展。

在国内,YY在下沉市场寻找新的机会。趣头条、拼多多在2018年的上市让互联网创业者们看到了下沉市场的潜力,这一市场对直播也还有很大的空间。在2018年,YY推出了极速版App,这款产品有助其获得下沉市场的用户。

除了物理空间,YY也试图突破产品形态的边界。在2018年下半年,YY增加了“亮点”板块,板块涵盖了小视频、神曲、歪阅三大频道。这年6月,YY直播在“主播团战”中推出了“跳棋”和“羊羊大作战”等新游戏。

这意味着YY将不仅仅是单一的直播平台。围绕着直播这条主线,YY融入小视频等碎片化的内容形式,用游戏增加用户的互动性。这些新的内容形式有助于满足平台用户多样化的内容需求,从而提高用户的黏性。

这种突破主要体现在线上,在线下,YY进行着拓展。直播之前已经证明了自身赋能线下的潜能。摩登兄弟将直播场景由室内移到室外,带火了直播地点安东老街,为后者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

YY推出了面向主播粉丝的线下演唱会。在演唱会的场景里,摩登兄弟和粉丝的交互延展到线下,这也为平台提供新的变现方式。演唱会也会在线上直播,增加直播内容的丰富度,平台活跃度也因此提高。李婷表示,YY希望“让大家在线下的熟悉的场景中对内容有更深的感知。”

在推行以上扩张措施时,AI将发挥重要作用。YY此前已经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了内容分发与监管,在采访中李学凌表示,新的一年YY将投入更多的资金到人工智能中来,并将人工智能看作下一个革命性节点的推动力。公司在人力构成上,7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这将是智能化实现的制度性基础。

空间上的国际化与下沉,内容上和其他内容形式以及线下场景的协同,面向未来的智能化尝试。在YY的实验里,这些举措将让直播更加具有想象力。

这项宏大的实验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YY的盈利能力支撑着扩张。财报显示,三季度YY欢聚时代总营收为人民币41.01亿元,同比增长32.6%。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人民币7.87亿元,同比增长19.7%。

金秉告诉记者,YY在已经到来的寒冬里粮草充足:“YY多年以来都是以现金为王的公司模式,因为我们直播模式太赚钱了,所以手上有大量的现金,利润率也很好。”

这让YY能够面向未来大胆布局,金秉透露,公司将会利用手中的资金积极扩张,手段包括收购与并购:“(公司)未来要更加贪婪,投入包括新的产品、新的研发、新的技术、新的运营,以及对未来的布局。”而在面向未来的博弈中“手中有现金是很奢侈的事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探索边界、重塑生态,YY的未来要“更加贪婪”

在2018年,通过直播造星,YY在直播体系之外寻求多元变现方式和额外的主播流量,在体系之内,YY也在不断重塑边界,寻求直播新的实现形式。

文|三声  张友发

“直播元年”概念提出已有三年,直播正从风口变成日渐成熟的产业。对于从千播大战中突围的几家头部公司,守业不比创业容易。当前的问题不再是从无到有地发展用户,而是如何增强用户黏性,扩大主播的全网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寻求模式的突破和创新。

这种思路下,直播早期的入局者YY再一次站到变革的前沿。最近在水立方举行的YY年度盛典可以窥出这种变革的端倪,在盛典上,31位主播带来20多个原创节目,年度TOP5主播则和曹格、品冠等明星同台演唱。

热闹的盛典显示出YY在主播艺人化运作上的成功,也显示出在过去的2018年,面对短视频等新的内容形式的冲击,YY对业务的重塑能力。这种重塑在两个维度展开:

在原有体系之外,通过对头部主播的运营,帮助他们在其他内容平台扩散影响力,进入主流的娱乐产业;原有直播体系之内,重塑过程更加复杂,YY希望让内容形式更多样,产品的落地区域突破以往的盲区,在线下开展变现尝试,并实现智能化。

体系内外的尝试,都意味着YY在成为一个更开放的容器。这里面不只承载单向度的直播形态,或者单向度的主播角色。在2018年的YY实验中,直播正在意味着更多的可能。

YY造星:好风凭借力

利用直播造星,让平台内的主播出圈,是几家头部的直播平台这几年都在尝试的事情。相较而言,在利用其他内容平台帮助主播扩大影响力这件事上,YY表现出更强的开放性。

欢聚时代CFO 金秉把视频内容分成三种模式:直播、短视频和长视频。在推广主播的过程中,YY注重根据内容平台的特性,在短视频和长视频平台因地制宜地打造主播的影响力。

从左到右依次为:欢聚时代COO李婷、欢聚时代董事长兼代理CEO李学凌、欢聚时代CFO金秉。

体现最明显的,是YY对短视频平台的态度。2018年,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被普遍认为对直播平台形成冲击。但欢聚时代COO 李婷认为,短视频也培养了用户对视频内容的消费习惯,并为旗下艺人提供了重要的分发出口。

后者对造星计划尤其重要。典型的例子是这次盛典上受到粉丝们明星般追捧的主播摩登兄弟。入驻短视频平台之前,摩登兄弟在YY平台就已经小有名气,在2016年被评为YY年度组合歌手第4名。

但摩登兄弟真正获得突破圈层的影响,是在翻唱流行金曲和入驻抖音之后。短视频平台让摩登兄弟成为了人气偶像,现在,摩登兄弟在抖音平台拥有了三千多万粉丝,是知名歌手邓紫棋粉丝数的三倍。

小潘潘是YY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主播的另一个例子。小潘潘是YY主播,也是神曲《学猫叫》的作者。《学猫叫》的调性和短视频十分契合,在抖音平台很快形成了裂变效应,小潘潘也因此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这是短视频对YY造星的另一重助力,帮助主播音乐作品流行。

在这个过程中,YY深度介入了主播的推广。一方面是人的运营,YY的艺人包装组和摩登兄弟以及他们的经纪公司进行了联动,帮助摩登兄弟打磨抖音作品的质量,增加原创歌曲比例。运营效果立竿见影,摩登兄弟的抖音粉丝三个月内从100万增长到了3000万。

另一方面是作品的运营。在《学猫叫》开始流行之后,为了避免热度消散过早,YY在站内、微博等社区采取了一系列运营措施,促进歌曲在渠道、明星和媒体的助力下实现二次传播,歌曲的热度也得以持续扩散。

在YY看来,短视频形式对主播是一种有机补充。李婷的观点是,主播需要更多长尾的时间去辅助非直播的时段去吸粉,抖音、微博对YY来说都是可以吸粉的地方。而这种长尾产品的碎片化特征让其能够迅速裂变,这是直播形式难以达到的。

最终短视频带来的粉丝效应会让新的流量来到直播平台。李婷认为,短视频是一种快餐式的内容消费,而直播更具有浸入感,更能满足粉丝和主播互动的要求。因此短视频带来的粉丝会流入到YY平台,观看主播的直播。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在摩登兄弟对外输出的两个月里,摩登兄弟在YY的粉丝数也翻了一番。

短视频扩大了主播的影响力,但要进入更主流的娱乐产业,长视频的参与必不可少。YY也帮助主播参加各种综艺节目,努力实现其从网红到艺人的转变。网综方面,YY女主播刘思纤参加了2018年现象级偶像综艺《创造101》。台综方面,小潘潘登上了《星光大道》,摩登兄弟则参加了《天天向上》。

无论是短视频还是长视频平台,优秀的作品是主播的敲门砖。为了帮助主播打造音乐作品,YY和网易云音乐推出了YY音乐人计划第二季,并和其他音乐平台达成了合作。当一名主播进入YY的造星计划时,YY会为其提供顶级的音乐人,帮助其打造具有流行度的音乐作品。

造星计划负责人贺雅佳曾向媒体介绍过YY 的造星逻辑:将有潜质的主播流量放大,运用资源推上更好的平台,用更好的内容吸引更多的人注意,最后带着更多的流量回归到 YY ,形成造星闭环。

对于YY来说,造星计划通过捧红主播,促进了在主播商务活动上的收入,有利于平台收入的多元化,也让主播的站外粉丝成为平台新流量的来源。但在直播红利消减的时代,YY还需要进一步寻找新流量,这一过程中,需要YY重新定义自身的边界。

产品扩张:重新定义边界

这种对自身边界的探索在直播体系之内完成,也因此重构着直播生态。

边界的突破首先体现在物理空间上。其一是民族国家的边界,这表现为海外直播产品BIGO LIVE的迅速发展。BIGO成立于2016年,由YY母公司欢聚时代孵化而成。在2017年,BIGO的全年营收超过3亿美金,在2018年上半年,BIGO 的月活跃用户达到四千万,收入超过2017年全年。

在2018年6月,欢聚时代以2.72亿美元领投了BIGO 的 D 轮融资,这显示了YY对海外市场的野心。在这次盛典的采访中,李学凌将海外市场的开拓视为2019年YY的核心任务。目前BIGO LIve在东南亚市场得到巩固,并继续深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欢聚时代在国际市场也推出了新产品,试图和YY、BIGO形成协同发展。

在国内,YY在下沉市场寻找新的机会。趣头条、拼多多在2018年的上市让互联网创业者们看到了下沉市场的潜力,这一市场对直播也还有很大的空间。在2018年,YY推出了极速版App,这款产品有助其获得下沉市场的用户。

除了物理空间,YY也试图突破产品形态的边界。在2018年下半年,YY增加了“亮点”板块,板块涵盖了小视频、神曲、歪阅三大频道。这年6月,YY直播在“主播团战”中推出了“跳棋”和“羊羊大作战”等新游戏。

这意味着YY将不仅仅是单一的直播平台。围绕着直播这条主线,YY融入小视频等碎片化的内容形式,用游戏增加用户的互动性。这些新的内容形式有助于满足平台用户多样化的内容需求,从而提高用户的黏性。

这种突破主要体现在线上,在线下,YY进行着拓展。直播之前已经证明了自身赋能线下的潜能。摩登兄弟将直播场景由室内移到室外,带火了直播地点安东老街,为后者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

YY推出了面向主播粉丝的线下演唱会。在演唱会的场景里,摩登兄弟和粉丝的交互延展到线下,这也为平台提供新的变现方式。演唱会也会在线上直播,增加直播内容的丰富度,平台活跃度也因此提高。李婷表示,YY希望“让大家在线下的熟悉的场景中对内容有更深的感知。”

在推行以上扩张措施时,AI将发挥重要作用。YY此前已经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了内容分发与监管,在采访中李学凌表示,新的一年YY将投入更多的资金到人工智能中来,并将人工智能看作下一个革命性节点的推动力。公司在人力构成上,7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这将是智能化实现的制度性基础。

空间上的国际化与下沉,内容上和其他内容形式以及线下场景的协同,面向未来的智能化尝试。在YY的实验里,这些举措将让直播更加具有想象力。

这项宏大的实验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YY的盈利能力支撑着扩张。财报显示,三季度YY欢聚时代总营收为人民币41.01亿元,同比增长32.6%。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人民币7.87亿元,同比增长19.7%。

金秉告诉记者,YY在已经到来的寒冬里粮草充足:“YY多年以来都是以现金为王的公司模式,因为我们直播模式太赚钱了,所以手上有大量的现金,利润率也很好。”

这让YY能够面向未来大胆布局,金秉透露,公司将会利用手中的资金积极扩张,手段包括收购与并购:“(公司)未来要更加贪婪,投入包括新的产品、新的研发、新的技术、新的运营,以及对未来的布局。”而在面向未来的博弈中“手中有现金是很奢侈的事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