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货币流动角度看A股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货币流动角度看A股市场

因为资金是最聪明的,资金最终会流向能够让她自由繁殖(钱生钱)的地方。 资金持续流入的地方,沙漠可以变繁华城市,比如拉斯维加斯;货币持续流出的地方,繁华城市也会衰落,比如底特律。 这就是货币流动,非常的天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连政府也只能做引导,不能控制,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黑市和见不得光的交易。

图片来源:网络

文|吾股舵手

如果问,看股票市场的角度有多少种?

可多啦。

当菜市场的大妈都津津乐道谈论股票的时候,说明股票市场正处牛市的泡沫阶段,这是一个角度;

当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人员门可罗雀的时候,说明股票市场正处于熊市阶段,这是一个角度;

有的股民用技术分析得出A股市处于下跌趋势,依然是熊市,这是一个角度;

有的股民用整体市场PE来评估,得出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这是一个角度;

。。。。。。

这些都有道理,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参考。

我们不要觉得有些道理非常的浅显就不屑,更不要因为说道理的人的学历低就嗤之以鼻,从来都是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我们以为的高深可能也是一种故弄玄虚,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多好。

多一个角度就多看懂了一种风险和机会。

刚刚开始接触股票的市场时候,舵手眼里只有股票和账户盈亏,更不懂货币知识,直觉是:货币与炒股半毛钱关系没有。

但是在财经网站上经常看到货币政策对股市影响怎样怎样,什么降准降息、什么麻辣粉(MLF)、酸辣粉(SLF)、MO、M1、M2、Shibor、看的一脸懵逼。

既然这么无知,那就学呗,反正时间精力有的是。

遇见不懂的知识学习一下多好,舵手现在又多了一个看股票市场的角度。

舵手就从最近的一次降准事件聊聊目前的货币环境以及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一周之前,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此次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1.5万亿,净投放资金约8000亿元。

如果把股市比做水池,央行就是总水库,水库放水可能会向股市流一些。

因此,降准释放流动性解读为股市利好消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实质影响几何就不知道了,如果觉得当前的货币环境宽松就不太合适了。

下面舵手就用数据对比说明一下2018年每次降准之后股市的表现以及当前的货币环境。

1、2018年四次降准之后股市的表现。

2018年度有四次降准,分别净投放基础货币4500亿、4000亿、7000亿和7500亿,合计投放基础货币3.65万亿,净投放2.3万亿。

投放的货币真不少,但是2018年大盘跌25%,如果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惨”。

2018年降准的时间是1月25日、4.25日、7.5日、10.15日,我们看看降准日之后股市的具体走势。

从2018年四次降准之后股市的走势来看,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好像一点都没有流向股市。

可见,降准释放流动性这个利好对于股市没有明显的作用,起码2018年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我们不仅要问,这么多钱都流哪去了?

我们等会再探讨释放的流动性流向了哪里,为什么不流向股市。

先看一下当前的货币环境。

2、当前的货币环境

如果是高层的观点,我们永远都是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

我们还得看数据,用数据说话。

首先,衡量货币宽松还是收紧,不能只看降准释放了多少流动性,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M2。M2是货币供给总量。

我们先来看一下,2007年、2008年、2009号称稳健货币政策的时候的M2和M2的增速。

由此可知,2007年是18%,2009年三四季度高峰的时候接近30%。

再看一下2016年、2017年、2018年的M2及增速。

首先我们看到是这两年货币发行速度一直在下降。

2016年1月份M2是14%,2017年还有11%,2018年底只有8%!

2017年至2018年货币发行速度由11%降至8%,降了3%,货币总量我们取中间值170万亿,大概少发行了5.1万亿。

2018年四次降准净投放才2.3万亿!

货币环境到底是宽松、稳健还是收缩就一目了然吧!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降准只是理论上释放流动性,如果银行不愿意放贷,这个流动性是释放不出来的,而M2增速降低,可是实实在在的供给减少。

那么,银行有没有把这些钱贷出去?

我们要看一下Shibor。

如果银行放款意愿强,想放款给企业和个人,但是资金不够,上海同业拆借短期利率一定是上涨的,反之短期利率走低。

而现在的利率明显是走低的,说明银行并没有流动性释放出去,或者释放的不多,很多资金在银行间打转。

银行为什么不把钱放出去呢?

银行是金融系统里最保守的,银行永远都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

晴天的时候,银行对借伞人说:借伞吧,利率低,未雨绸缪,以备后用。

突然下暴雨了,银行说:把伞还给我!

借伞人:没看正用着嘛!可以给你加利息!

银行:加利息事小,万一雨大,伞坏了,我们可承受不起呀!

这样来看,银行也太阴险小人了吧!

错!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银行这样做是对的,不然银行早倒闭了。

经济不好的时候,银行放款是非常小心的,企业和个人也不会轻易的借贷。

如果不是太明白,就以咱们股民熟悉的语言来表达:如果你是股市高手,你对银行说,现在A股市历史大底,正是时机,你把钱贷给我,5年翻十倍!银行会让你滚;如果你向有钱的企业家游说,他们可能会给精神病院打电话;如果你给亲戚朋友说,他们会告诉你,人要踏踏实实工作最重要!别整天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是从出资方的角度来看的,如果是从资金需求方呢?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为证,2018年死了很多配资公司(就是贷款给股民炒股的公司),2019年依然会死很多配资公司,因为借钱炒股的人在不断减少。

如果大家形成了当下的共识和对未来的预期,流动性就释放不出来。

即便是释放了一部分资金,也不可能流向股市。

因为股市没有赚钱效应,说白了,股市不能钱生钱,不光不能生钱,还吞钱。

因为资金是最聪明的,资金最终会流向能够让她自由繁殖(钱生钱)的地方。

资金持续流入的地方,沙漠可以变繁华城市,比如拉斯维加斯;货币持续流出的地方,繁华城市也会衰落,比如底特律。

这就是货币流动,非常的天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连政府也只能做引导,不能控制,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黑市和见不得光的交易。

好,现在我们可得出两个结论:

1、目前的货币环境依然是偏紧的,降准对企业和市场都是利好,但是银行放贷意愿,企业、个人贷款意愿都不强,流动性释放不出来。

2、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场外资金不入场,场内资金博弈的情况下最乐观的是结构性行情,除此之外就是跌跌不休和盘底。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货币流动角度看A股市场

因为资金是最聪明的,资金最终会流向能够让她自由繁殖(钱生钱)的地方。 资金持续流入的地方,沙漠可以变繁华城市,比如拉斯维加斯;货币持续流出的地方,繁华城市也会衰落,比如底特律。 这就是货币流动,非常的天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连政府也只能做引导,不能控制,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黑市和见不得光的交易。

图片来源:网络

文|吾股舵手

如果问,看股票市场的角度有多少种?

可多啦。

当菜市场的大妈都津津乐道谈论股票的时候,说明股票市场正处牛市的泡沫阶段,这是一个角度;

当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人员门可罗雀的时候,说明股票市场正处于熊市阶段,这是一个角度;

有的股民用技术分析得出A股市处于下跌趋势,依然是熊市,这是一个角度;

有的股民用整体市场PE来评估,得出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这是一个角度;

。。。。。。

这些都有道理,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参考。

我们不要觉得有些道理非常的浅显就不屑,更不要因为说道理的人的学历低就嗤之以鼻,从来都是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我们以为的高深可能也是一种故弄玄虚,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多好。

多一个角度就多看懂了一种风险和机会。

刚刚开始接触股票的市场时候,舵手眼里只有股票和账户盈亏,更不懂货币知识,直觉是:货币与炒股半毛钱关系没有。

但是在财经网站上经常看到货币政策对股市影响怎样怎样,什么降准降息、什么麻辣粉(MLF)、酸辣粉(SLF)、MO、M1、M2、Shibor、看的一脸懵逼。

既然这么无知,那就学呗,反正时间精力有的是。

遇见不懂的知识学习一下多好,舵手现在又多了一个看股票市场的角度。

舵手就从最近的一次降准事件聊聊目前的货币环境以及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一周之前,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此次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1.5万亿,净投放资金约8000亿元。

如果把股市比做水池,央行就是总水库,水库放水可能会向股市流一些。

因此,降准释放流动性解读为股市利好消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实质影响几何就不知道了,如果觉得当前的货币环境宽松就不太合适了。

下面舵手就用数据对比说明一下2018年每次降准之后股市的表现以及当前的货币环境。

1、2018年四次降准之后股市的表现。

2018年度有四次降准,分别净投放基础货币4500亿、4000亿、7000亿和7500亿,合计投放基础货币3.65万亿,净投放2.3万亿。

投放的货币真不少,但是2018年大盘跌25%,如果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惨”。

2018年降准的时间是1月25日、4.25日、7.5日、10.15日,我们看看降准日之后股市的具体走势。

从2018年四次降准之后股市的走势来看,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好像一点都没有流向股市。

可见,降准释放流动性这个利好对于股市没有明显的作用,起码2018年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我们不仅要问,这么多钱都流哪去了?

我们等会再探讨释放的流动性流向了哪里,为什么不流向股市。

先看一下当前的货币环境。

2、当前的货币环境

如果是高层的观点,我们永远都是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

我们还得看数据,用数据说话。

首先,衡量货币宽松还是收紧,不能只看降准释放了多少流动性,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M2。M2是货币供给总量。

我们先来看一下,2007年、2008年、2009号称稳健货币政策的时候的M2和M2的增速。

由此可知,2007年是18%,2009年三四季度高峰的时候接近30%。

再看一下2016年、2017年、2018年的M2及增速。

首先我们看到是这两年货币发行速度一直在下降。

2016年1月份M2是14%,2017年还有11%,2018年底只有8%!

2017年至2018年货币发行速度由11%降至8%,降了3%,货币总量我们取中间值170万亿,大概少发行了5.1万亿。

2018年四次降准净投放才2.3万亿!

货币环境到底是宽松、稳健还是收缩就一目了然吧!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降准只是理论上释放流动性,如果银行不愿意放贷,这个流动性是释放不出来的,而M2增速降低,可是实实在在的供给减少。

那么,银行有没有把这些钱贷出去?

我们要看一下Shibor。

如果银行放款意愿强,想放款给企业和个人,但是资金不够,上海同业拆借短期利率一定是上涨的,反之短期利率走低。

而现在的利率明显是走低的,说明银行并没有流动性释放出去,或者释放的不多,很多资金在银行间打转。

银行为什么不把钱放出去呢?

银行是金融系统里最保守的,银行永远都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

晴天的时候,银行对借伞人说:借伞吧,利率低,未雨绸缪,以备后用。

突然下暴雨了,银行说:把伞还给我!

借伞人:没看正用着嘛!可以给你加利息!

银行:加利息事小,万一雨大,伞坏了,我们可承受不起呀!

这样来看,银行也太阴险小人了吧!

错!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银行这样做是对的,不然银行早倒闭了。

经济不好的时候,银行放款是非常小心的,企业和个人也不会轻易的借贷。

如果不是太明白,就以咱们股民熟悉的语言来表达:如果你是股市高手,你对银行说,现在A股市历史大底,正是时机,你把钱贷给我,5年翻十倍!银行会让你滚;如果你向有钱的企业家游说,他们可能会给精神病院打电话;如果你给亲戚朋友说,他们会告诉你,人要踏踏实实工作最重要!别整天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是从出资方的角度来看的,如果是从资金需求方呢?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为证,2018年死了很多配资公司(就是贷款给股民炒股的公司),2019年依然会死很多配资公司,因为借钱炒股的人在不断减少。

如果大家形成了当下的共识和对未来的预期,流动性就释放不出来。

即便是释放了一部分资金,也不可能流向股市。

因为股市没有赚钱效应,说白了,股市不能钱生钱,不光不能生钱,还吞钱。

因为资金是最聪明的,资金最终会流向能够让她自由繁殖(钱生钱)的地方。

资金持续流入的地方,沙漠可以变繁华城市,比如拉斯维加斯;货币持续流出的地方,繁华城市也会衰落,比如底特律。

这就是货币流动,非常的天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连政府也只能做引导,不能控制,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黑市和见不得光的交易。

好,现在我们可得出两个结论:

1、目前的货币环境依然是偏紧的,降准对企业和市场都是利好,但是银行放贷意愿,企业、个人贷款意愿都不强,流动性释放不出来。

2、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场外资金不入场,场内资金博弈的情况下最乐观的是结构性行情,除此之外就是跌跌不休和盘底。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