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看,硬件在变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看,硬件在变软

对Fitbit 的用户来说,尽管Fitbit Premium 数据报告服务能够帮助用户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在如何变得更健康问题上,却并未提供持续帮助。在用户健康上,Fitbit 只起到了监控的角色。

似乎,智能硬件终于快熬出头了。

数天之前,智能硬件厂商Fitbit 向SEC递交了IPO材料。在这份材料中,Fitbit 充分展示了这家成立了8年的智能硬件厂商所积蓄的实力:全美68%的市场份额(2014年),累计销售2080万台设备,7.4亿销售额以及1.3亿利润(2014年)。

相比体量,Fitbit更耀眼的还在于其增长速度。材料显示,在过去四年中,这家以硬件销售为主的公司无论是销量还是营收都以超过200%的速度在增长。在2014年,Fitbit完成1090万台设备销售,这一数字是2013年的两倍。

显然,作为一家准上市公司,Fitbit 成绩足够优秀。但有意思的,在上市材料中,Fitbit 依然将自己看成是一家初创公司。在材料中,它如此定义自己:作为一家年营收尚未达到10美元的公司,根据乔布斯法案的定义,Fitbit 完全符合一家“新兴成长企业”的标准。

然而,这并不能算作是谦逊之词。

就在一个月之前,苹果的Apple Watch正式发售,开始正式进军智能设备市场,这导致外界对于智能设备创业公司的普遍担忧。尽管Apple Watch 的定价与Fitbit 的用户消费价格区间并不相同,但就像iPhone一样,谁能保证它不能成为街机呢?而对拥有近70%市场的Fitbit 来说,这就是威胁,来自巨头红果果的威胁。

尝试变软的Fitbit

在Fitbit 提交的材料中,有一笔大额支出用于对Fitstar的收购。这笔交易发生在今年3月,按照描述,这笔交易花费了Fitbit 价值1360万美元的股份,1150万美元现金。如果加上770万美元的收购对价,这笔交易价格达到了3280万美元。

那么,为什么Fitbit 愿意花费如此大的价钱来完成对FitStar 的收购?

对Fitbit 的用户来说,尽管Fitbit Premium 数据报告服务能够帮助用户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在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健康这件事上,却并未提供持续帮助(而且这项服务一年需要用户花费49.99美元)。在用户健康上,Fitbit 只起到了监控的角色。

倘若只作为一家身体监测公司,Fitbit 的价值显然不足以支撑。而尤其是苹果在2014年6月推出了HealthKit 之后,用户可以用更多设备和更多纬度来看到自己的身体情况,Fitbit 此前纯数据采集分析的模式,其生存空间正在被压缩 。实际上,不用苹果来挤压,Fitbit 活跃用户度已经或多或少说明了这个问题。

所幸的是,FitStar 能补足Fitbit 的缺憾。成立于2012年4月的FitStar 是一个健身教学应用,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通过视频和简单的身体测试就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健身课程。除此之外,FitStar 还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训练服务,用户只需要支付7.99/月或者39.99/年即可。

也正源于此,我们能看到,在IPO之前的两个月时间之前,Fitbit “紧急”收购了这家曾被Google Ventures、Trinity Ventures投资的创业公司。不仅如此,从财务角度看,这也使得其Fitbit 看上去更具前途了。

其中,最直接的是用户量的增加。由于在收购之时,FitStar 已拥有超过300万的下载量。所以无论是注册用户还是付费活跃,Fitbit 在2015年截至3月31日之前的增长都比之前更加迅速。

而对应的,由于FitStar 拥有一部分付费活跃用户,这也给Fitbit 带来了一定的活跃付费用户增长。当然,从理论上说,FitStar 能给Fitbit 带来更高的用户活跃度,但尚需要时日验证。

实际上,不只是FitStar ,Fitbit 想要做的还有更多。在提及未来的成长策略时,Fitbit 材料上写到,将积极开发甚至是收购那些更具价值的软件应用。未来,他们还可能会收购更多类似公司。

无论如何,看上去Fitbit 这家硬件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看,硬件在变软

对Fitbit 的用户来说,尽管Fitbit Premium 数据报告服务能够帮助用户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在如何变得更健康问题上,却并未提供持续帮助。在用户健康上,Fitbit 只起到了监控的角色。

似乎,智能硬件终于快熬出头了。

数天之前,智能硬件厂商Fitbit 向SEC递交了IPO材料。在这份材料中,Fitbit 充分展示了这家成立了8年的智能硬件厂商所积蓄的实力:全美68%的市场份额(2014年),累计销售2080万台设备,7.4亿销售额以及1.3亿利润(2014年)。

相比体量,Fitbit更耀眼的还在于其增长速度。材料显示,在过去四年中,这家以硬件销售为主的公司无论是销量还是营收都以超过200%的速度在增长。在2014年,Fitbit完成1090万台设备销售,这一数字是2013年的两倍。

显然,作为一家准上市公司,Fitbit 成绩足够优秀。但有意思的,在上市材料中,Fitbit 依然将自己看成是一家初创公司。在材料中,它如此定义自己:作为一家年营收尚未达到10美元的公司,根据乔布斯法案的定义,Fitbit 完全符合一家“新兴成长企业”的标准。

然而,这并不能算作是谦逊之词。

就在一个月之前,苹果的Apple Watch正式发售,开始正式进军智能设备市场,这导致外界对于智能设备创业公司的普遍担忧。尽管Apple Watch 的定价与Fitbit 的用户消费价格区间并不相同,但就像iPhone一样,谁能保证它不能成为街机呢?而对拥有近70%市场的Fitbit 来说,这就是威胁,来自巨头红果果的威胁。

尝试变软的Fitbit

在Fitbit 提交的材料中,有一笔大额支出用于对Fitstar的收购。这笔交易发生在今年3月,按照描述,这笔交易花费了Fitbit 价值1360万美元的股份,1150万美元现金。如果加上770万美元的收购对价,这笔交易价格达到了3280万美元。

那么,为什么Fitbit 愿意花费如此大的价钱来完成对FitStar 的收购?

对Fitbit 的用户来说,尽管Fitbit Premium 数据报告服务能够帮助用户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在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健康这件事上,却并未提供持续帮助(而且这项服务一年需要用户花费49.99美元)。在用户健康上,Fitbit 只起到了监控的角色。

倘若只作为一家身体监测公司,Fitbit 的价值显然不足以支撑。而尤其是苹果在2014年6月推出了HealthKit 之后,用户可以用更多设备和更多纬度来看到自己的身体情况,Fitbit 此前纯数据采集分析的模式,其生存空间正在被压缩 。实际上,不用苹果来挤压,Fitbit 活跃用户度已经或多或少说明了这个问题。

所幸的是,FitStar 能补足Fitbit 的缺憾。成立于2012年4月的FitStar 是一个健身教学应用,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通过视频和简单的身体测试就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健身课程。除此之外,FitStar 还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训练服务,用户只需要支付7.99/月或者39.99/年即可。

也正源于此,我们能看到,在IPO之前的两个月时间之前,Fitbit “紧急”收购了这家曾被Google Ventures、Trinity Ventures投资的创业公司。不仅如此,从财务角度看,这也使得其Fitbit 看上去更具前途了。

其中,最直接的是用户量的增加。由于在收购之时,FitStar 已拥有超过300万的下载量。所以无论是注册用户还是付费活跃,Fitbit 在2015年截至3月31日之前的增长都比之前更加迅速。

而对应的,由于FitStar 拥有一部分付费活跃用户,这也给Fitbit 带来了一定的活跃付费用户增长。当然,从理论上说,FitStar 能给Fitbit 带来更高的用户活跃度,但尚需要时日验证。

实际上,不只是FitStar ,Fitbit 想要做的还有更多。在提及未来的成长策略时,Fitbit 材料上写到,将积极开发甚至是收购那些更具价值的软件应用。未来,他们还可能会收购更多类似公司。

无论如何,看上去Fitbit 这家硬件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