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化妆品牌美宝莲(Maybelline),你会不会立马想起时不时更新换代的睫毛膏?或者那号称隔离城市脏空气的底妆?
其实,在中国把专柜都开到了县城超市的美宝莲,不仅是进军中国市场最早的彩妆品牌之一,也称得上是彩妆界的古董品牌。是美宝莲创造了睫毛膏这个彩妆界的物种,它在中国出售的粉底液也常年位居同类产品销量的第一名。
今年是美宝莲成立的第100年,美宝莲为此公布了几张旧时的广告图片。这些复古的产品画报可以被看成一部小小的化妆品进化史,也可以看到眉毛的画法从又细又弯,逐渐变粗变平。
1915-1920年代
美宝莲是靠睫毛膏起家的。1915年,创始人Tom Lyle Williams爱美的妹妹Mabel Wiiliams突发奇想,将煤渣和凡士林混合起来,涂抹在自己的睫毛上。Williams受到启发,将这种基本配方调试后,便生产出名为Lash-Brow-Ine的专涂睫毛的产品来,并通过邮购的渠道卖给女性顾客,很快就流传开来。Williams于是给公司起名为Maybelline(妹妹Mabel的名字跟凡士林Vaseline的结合),美宝莲由此诞生。
有点讽刺意味的是,这种煤炭渣渣跟矿物油组成的凡士林混合物在广告中被称作“纯净的,无害的”,标榜得好像吃进肚子里都不会有事一样。看来装无害早已是化妆品广告的意识本能。
1930年代
1930年代,美宝莲官方推出蛋糕形壳子包装的睫毛膏,并为产品更名为“eye lash darkener”,嗲嗲地配上了一支小刷子。而涂睫毛类的产品一度在风靡的过程中由于成分不当,导致顾客失明。这种“问题睫毛膏”虽不是美宝莲生产的,但公司的公关对此还是异常小心,反复强调产品中没有化学染料,是“安全的”。
美宝莲的眉笔和眼影也都在同期开始流行,和睫毛膏一起并称为化妆教程的鼻祖。当时最流行的广告歌曲里都唱着,大萧条时期的女人们买不起新裙子,“但是她们买得起眼影”。
1940-1950年代
在1940-1950年代,美宝莲推出了彩虹眼影棒和眼线液,广告的画风也似乎变了。1959年,美宝莲又推出了第一款“自动”睫毛膏,螺旋式的刷头让睫毛蹭蹭地迅速翘起来。也是在这个时候,美宝莲开始走向海外。
1960-1970年代早期
在这一时期,美宝莲已经在眼妆界称王称霸,从眼线笔到眼影个个都是卖得火热的招牌。在60年代后期,公司被卖给了制药公司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
1970年代
1974年,美宝莲推出了第一个唇部产品系列,包括Kissing Sticks,Kissing Koolers和Kissing Potion。Kissing系列作为美宝莲在产品研发上从女人的眼睛挪向嘴巴的尝试,再一次卖红了70年代。
1980年代
美宝莲终于拉起了包括唇膏和粉底在内的全套彩妆产品线。主演《神奇女侠》的琳达·卡特(Lynda Carter)也成为美宝莲广告的王牌代言人。
1990年代
1990年代美宝莲有了三个比较大的变化:1990年7月1日,美宝莲被投资集团瓦塞斯特恩-佩雷拉公司(Wasserstein Perella & Co)收购;随后的一年,美宝莲便唱响了红极一时的广告语——“美来自内心,美来自美宝莲(Maybe she’s born with it. Maybe it’sMaybelline.)”;1992年12月11日,美宝莲首次公开上市。广告模特也是换了又换:Jourdan Dunn,Gigi Hadid, Adriana Lima,Freja Beha Erichsen,Jessica White,Charlotte Free以及Shu Pei Qi…在这20年期间,品牌还赞助过全球时尚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