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ower设计
在网络上关于对故宫的讨论异常热烈,从让大家感受到故宫红墙内,独韵的匠心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开始,如今,集历史、文化、趣味、创意、设计于一体的《上新了·故宫》也已经洋洋洒洒地出了两集。更不用说包含前段时间各大美妆博主狂推的故宫口红在内的故宫衍生文创产品了。
故宫自从2013开始涉足新媒体,便被网友戏称“走下神坛,称霸热搜榜”,淘宝店、表情包、H5轮番上演,不仅俘获了大众的眼球,更俘获了大众的钱包,简直是品牌逆袭大赢家。
去年热播的清宫剧《延禧攻略》,里面的配色更是让人让人眼前一亮,然后,很多不懂历史文化的人硬生生的冠之莫兰迪色,但实际上《延禧攻略》的配色根本不是莫兰迪,而是中国的传统色彩!
中国的传统色彩,融和了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乔治·莫兰迪生活在19世纪,而大清在17~18世纪,清朝的色彩系统在清初已经形成。
莫兰迪色属于亮灰调,在色彩里加白调出;而中国色偏沉稳,在色彩里加水加墨调出。看剧照对比就知道延禧攻略里色彩更沉稳,明显加了墨色而不是白色。
这些特别是对于向来对“中国风”有误解的外国人,可以好好了解一下了,要知道每年各大外国品牌为迎合中国春节而推出的限定产品基本也是“重灾区”,吐槽度堪比春晚节目了。
(据说是GUCCI为猪年春节特别推出的产品,就是这衣服画风......)
中国式审美,首先是浓烈的,是霸气的,是“舍我其谁”的。这首先就体现在用色上,而故宫色绝对是最好的配色教科书。
故宫,犹如一位穿越了600年而来的智者,它的建筑之美、构建之妙、色彩之韵,让世人为之折腰,更是经久不衰、永不干涸的灵感源泉。
建筑的色彩与装饰在建筑艺术中是重要的视觉表达元素,它渗透在政治、文化、历史等很多方面,它以最直接的方式传达着建筑的文化内涵及艺术情感。色彩,也常常构成建筑特有的艺术形象,给人们还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印象。
古代不管是皇室还是民间,从上到下都喜欢那种浓烈的颜色。因为颜色的寓意比色彩本身更重要,鲜艳的颜色让人觉得吉祥喜庆。
红黄两色是明清皇家建筑的专属色彩。红是火的象征,是先民一直崇拜的颜色;“天玄而地黄”,黄代表着土地,古人认为土居中,故黄色为中央正色,居诸色之上。帝王居所以红黄配色为主也就不难理解了。
故宫的整体配色体系:“朱红墙柱、黄绿瓦面、青绿梁枋、白色栏杆”。整体效果华丽庄重。
因为纯度高(也就是饱和度高),纯度高的色彩自然会显很纯净。古时色彩的等级制度是很森严的,最纯正的颜色一般只有皇室才能使用。所以你看不管古人多夸张地撞色,画面始终有一种明净感。
故宫内最大的戏台畅音阁的天井,配色秒杀一切西洋油画。
民间年画中的色彩纯度就低很多,颜色看着也没那么正。
大家知道大红大绿的特别容易俗。为什么故宫色能做到艳而不俗?另外搭配起来多而不乱的原因是:虽然这些颜色各不相同,但是纯度和明度都是一致的。
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纯度、明度。
纯度指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纯度越高颜色越正,越容易辨认。从左至右,纯度由高到低;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从左至右明度由高到低。
故宫色虽然浓艳,但不同颜色用的纯度和明度相似。这个原理能保证整体视觉效果协调统一,避免杂乱感。
故宫色最会撞色
除了鲜艳,故宫色还特喜欢撞色,尤其是喜欢用颜色反差较大的互补色、对比色撞色,非常抓人眼球。
可以看出互补色是色盘上反差最大的颜色,对比色次之。至于同类色,就很少出现在故宫抓马的配色中了。听听这古代民间流传的配色口诀你就知道了:“红搭绿,一块玉”
故宫的红墙绿瓦刻进了每个北京人的记忆里。
绿与黄的搭配也是皇家建筑的常用配色,两者都保持了明度偏暗,纯度很高的特点。墙壁上的浮雕花草装饰一般都会用绿色代表草木,黄色代表花卉。
“红配黄,亮晃晃;红间黄,喜煞娘。”
有些褪色的故宫屋顶。
“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
故宫的门窗。红门绿窗也是古人常用的色彩搭配了,再配上黄色棱线勾边,明艳动人富有诗意。
檐下青绿色系的彩画+宫墙的红+屋顶的黄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色彩系统。
图为太和殿檐下的金龙和玺彩画,典型的故宫式配色,用齐了红黄蓝绿。
故宫色的搭配秘诀:大量互补色、对比色撞色,和谐而有活力,让人看一眼就忘不了!青和紫、紫和黑、黄和白,这些在色盘上都是相近色。在故宫里你绝对看不到相近色的搭配。
素材来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属于中国人的故宫色,美到看一眼就忘不了!
华尔街见闻-《延禧攻略》的配色不是莫兰迪,而是中国传统色彩!
* 经派小沃编辑整理发出,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公众号:派沃设计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