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热搜榜上一条“林清玄过世”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从小学开始陪伴我们的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了。
不过很快这条热搜就被其他的娱乐新闻替换了,翻了翻朋友圈也仅仅只有两个人提到这事,其中一个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确实因为林老先生逝世极少有人在意,感到有点失落和惋惜。
林清玄先生在2019年1月22日凌晨,于梦中与世长辞,享年65岁。
而就在早不久,他还分享了条关于“死亡”的微博:
“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好的我们会记住,你就安心去到那个世界和古龙喝酒吧。
他是从小就活在我们课本的人
如果你不太了解林清玄,不要紧。他写的文章你一定看过。
他的《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曾入选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
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和时间赛跑》,小学《语文》第六册(人教2003版)
《和时间赛跑》是我们当时的必背课文。
而课本里那句“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被懵懵懂懂的我们记到了现在。
《桃花心木》,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人教2006年版)
林清玄先生写的文章,小时候看以为自己看懂了,长大后再看发现又是另一番含义。
不同阶段读林清玄先生的文,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也难怪有人觉得是醍醐灌顶,有人觉得是无用鸡汤。
他总是爱用一些小比喻去阐述一些大道理。
就像关于最近让很多人难受的纪录片《人间世》,林清玄老先生还写了一篇杂感安慰小朋友们。
“因为,总有群星在天上”,这是林清玄先生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温柔。
面对人世间的失去和拥有,他总是把还拥有的看得更重些。
能写出温柔的文字,人也一定是极温柔的。
林清玄先生就曾用那温柔的一字一句,安抚或豁达人心。
对待失恋,他在《煮雪》里说:
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溶的时候,就放一把大火把雪屋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
面对贫穷,他回应:
穷人处处无家处处家,穷人的家乡在哪里,穷人的家乡在天空、在远方、在森林在河海交界的地方。你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何为浪漫?他在《人间最美是清欢》里说:
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说到故乡,他饱含深情:
他们之所以能卑微地活过人世的烽火,是因为在心底的深处有着故乡的骄傲。
面对不理解,他说:
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关于内在和外在,他说:
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谈起看待世界,他说:
人生无常,在老树的眼睛里,其实是很平常的。
我们如果心灵够高,也可以这样看着世界;
我们如果心情够细,也能体贴一棵树的心。
人和世界该如何相处?他回答: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
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人该如何获得成功?他的答案是:
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短暂,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
人该如何活着?他说: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他还说,活着不必特意迎合谁:
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林清玄先生总是能用最朴素的话语,传递最真挚的道理,直达你心底。
出身贫寒,无旁人支持
他却从8岁时便立志要当作家
林清玄这个名字非常有诗意,所以不少他的粉丝也自然他是一个白白净净的清秀男子。
其中有一件关于林清玄及粉丝的趣事流传甚广。
他有一次去外地演讲,收到一位女生送来的粉色信封。
原以为信封里写着的是赞誉和表白,没想到却是一封抱怨信:
“我从小就读你的文章,非常敬仰你,没想到今天看到你,很像《功夫》里的‘火云邪神’,真是相见不如怀念啊。”
林清玄一点儿没生气,还给这位女生回了封信:
“相见也美,怀念也美,你长什么样子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头皮里面的东西,如果你有东西,那你就可以活得很开心。”
可见林清玄先生拥有多么豁达的心胸和有趣的灵魂啊。
林清玄先生出生于一个偏僻农村,家中有18个小孩,孩子多饭少经常吃不饱。
而正是在这么一个条件艰苦、闭塞、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小山村,却有一个小孩每天都坚持写作,说自己要当作家。
林清玄儿时的作家梦没人当真,也遭过不少嘲笑。
但他可不管,依旧坚持自己干自己的,还跑到街上去四处收集素材。
有一次在街上看到一个小孩因为喝汽水而打嗝,他便也想试试,发现打嗝的感觉原来这么幸福,便有了《幸福的开关》这篇文章。
幸福的开关并不是你拥有很多的财宝,是你要打开心里的那个通往幸福的那种状态。
你一打开,即使非常微小的事情,你都可以感到幸福,你一打开,即使人生非常大的挫败,你也可以感觉到幸福。
林清玄与父亲的对话 /来源《开讲啦》
从8岁的林清玄决心要成为作家开始,他每天都坚持写作。
小学时每天写500字,初中1000字,高中2000字,大学开始保持每天至少写3000字。
即使他后来做搬运工、摆地摊,甚至白天去屠宰场杀猪,林清玄也没有放弃过写作。
林清玄先生对于写作的热爱和坚持,值得让浮躁的现代人进行反思。
后来林老先生真的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作家。
他20岁出了人生第一本书《莲花之路》,到30岁时已经拿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还连续10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
现实的种种残酷,都没能将这个心里真正装有热爱的人打败,有时候能打败自己的其实只有自己。
林清玄与母亲的对话 /来源《玲听两岸》
其实在早前,林清玄先生就谈论过”死亡“。
他说,“林清玄有一天一定会死,但我会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假如晚上会死,早上我还会在写作,我的书会和你们相伴。”
乐观豁达的你担心我们无法接受你的离去,早就给我们提前打了招呼。
但尽管如此,面对你的突然离去我们仍旧无法从容。
林清玄先生,感谢你曾带给我们的温暖,感谢你曾在我们年少时陪伴我们度过日日夜夜。
深知世故而不世故,是真正的可爱,这句话在你身上是多么的适用。
如今你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说不定还会遇见老友古龙,正在与他畅饮笑看人间,但仍旧希望你能保重。
人生一期一会,珍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