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瑞
后IP时代,IP大战消耗了大量网文资源,为了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突破,吸引全新的受众,许多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开始寻求新的IP蓝海。而漫画IP正是其中受众最广,且最具有潜力的,所以,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者将广受欢迎的高人气漫画进行影视化改编。
中国漫改剧其实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漫改剧大多来自于港台,比如堪称无数90后童年回忆的《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等,均是改编自日本著名漫画。随后的《风云雄霸天下》、《粉红女郎》中虽然有一部分内地演员参与,但主导依然是台湾影视制作者。
大陆真正意义上的首部漫改剧是2009年由选秀艺人们参演的《网球王子》,这一部翻拍让诸多漫画粉丝大失所望,不但不尊重原著的人设,剧情不符合漫画原著,道具也十分廉价,造成了大陆漫改剧品质低劣的第一印象。再加上当时二次元文化还是小众文化,漫改剧的幼苗还未萌发,就近乎夭折了。
那么,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后,如今的漫改剧又是怎样一种模样呢?
大陆漫改剧的现状
去年12月18日,猫眼研究院发布《2018年电视剧市场观察》,指出经典剧、漫画、电影已经成为IP改编的新蓝海。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剧市场的确涌现出不少漫改剧的身影,多家业内头部公司也纷纷宣布了自己的漫改剧计划。虽然数量不少,但难出精品。据统计,在已经播出的漫改剧作品中,口碑最好的是《端脑》,豆瓣评分高达7.6分;最低的是《甜蜜暴击》,豆瓣得分仅2.7分,其他作品的豆瓣评分大多在3-5分之间,6分以上已经算是高质量佳作了。
2019年开年的第一部漫改大剧《火王》可以说是折的轰轰烈烈,这部号称投资3亿的漫改巨制,在不少网剧的受众中甚至查无此剧。虽然劣作数量远高于良作,但依然不能否认2018年-2019年是漫改剧崛起的一年,到目前为止,依然待播的漫改剧,如:《南烟斋笔录》、《一人之下》、《长歌行》等。从这样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漫改剧会是影视剧行业中重要的一部分。
漫改剧因何而崛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二次元用户有望增至3.28亿人。近些年,互联网公司注重对日本动漫正版版权收购,同时增强国产动漫IP的开发,并与游戏、电影等产业联动发展,推动中国泛二次元用户群体扩大,且保持稳定增长。
作为ACG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漫画也受到广大二次元受众的欢迎,优质的漫画IP在圈子内甚至一呼百应,因此,当这些IP改编成影视剧时,影视剧本身就自带天然的热度,无论是喜爱还是争议,对剧集的声量都是很大的提升。
此外,二次元用户本身具有归属感强、忠诚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他们多为24岁以下的年轻人,且男女比例较为均衡。互联网在推动二次元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为受众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渠道。视频弹幕、贴吧、同人平台等渠道,使二次元受众内部具有充足的活性,激发受众的创作欲望,从而产生次生文化圈,进一步拔高作品本体的热度。活跃度超强的用户,也正是影视剧领域最需要的。
因此,直接将动漫IP进行影视剧改编,既拥有了一群高忠诚度、高活跃度的用户,又具有广大的受众市场,自然就会吸引资本的进入。
如何拍好漫改剧?
二次元群体的忠诚度和活跃度对于漫改剧作品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他们既会毫不隐藏地对作品表达称赞和期待,但是当作品不符合他们的想象时,他们也会毫不留情地攻讦作品,成为原著最大的黑粉。
那么怎样才能制作一部优秀的漫改剧作品呢?第一要义一定是忠于原著。也就是在兼顾原著粉对漫画“还原度”的要求。所谓的忠于原著一定不是每一个分镜都要进行照搬,而是故事主线以及经典场景一定不能随意魔改,人物角色的性格和人设更是要符合原著。在这一层面,2016年的《画江湖之不良人》堪称漫改剧的教科书。上线首日播放量破3000万,收官时获得近7亿的播放量,正得益于“神还原”吸引了大量原著粉围观。而第二季惨遭滑铁卢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剧情魔改伤害了原著粉的感情。
除了忠于原著外,漫改剧作品还要符合生活现实,从而引发受众的共鸣。这一点,在早期港台的漫改剧中表现更明显,在近些年却消失了。《恶作剧之吻》中的天才直树和笨蛋湘琴的恋情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是因为它并不是一味对原著进行模仿,而是在保证剧情方向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现实进行细节处的改造,让人觉得影视剧中的剧情就仿佛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分生活化的细节让《恶作剧之吻》既具有漫改剧的天然热度,对于非原著粉丝来说,也没有观看壁垒,所以《恶作剧之吻》能成为现象级的经典偶像剧。
韩国的爆款剧集《未生》也是如此,虽然是一部漫改剧,却在剧中展现了一个个真实的人生。所以,虽然有些观众并没有看过原著漫画,却被剧中的真实引发了共鸣。由此看来,依靠漫画,却不局限于漫画,才是让漫改剧走向成功的钥匙。
优质漫改剧的诞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虽然漫改剧开启了影视行业的全新蓝海,但这条路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漫改剧依然要在负重中不断前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