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北京最新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深圳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已经超越香港,位居全国第一位。
《报告》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与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推出。《报告》显示,与2013年相比,本次变化最大就是深圳取代香港跃居综合经济竞争力榜首。
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全国第一
“深圳的地均GDP全国最高,万元GDP综合能耗全国最低,深圳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高新科技、信息产业方面取得的进步比较明显。”《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告诉深深。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
以今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的南山区为例:这片185平方公里的土地,2014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3464.09亿元,人均GDP达30.87万元。
“我们在城市综合经济里当中主要考量两个指标,一个是城市的经济增量,还有一个就是城市的综合效率。”《报告》副主编、博士王雨飞告诉深深,本次计算采用的数据是2012年的数据。
“近几年来香港过于看重贸易、金融、航运、旅游、专业服务这五大传统产业,而对不少规模较小、新兴但极有潜力的产业关注不足,从长远看缺乏新型产业业态的支撑和引领。”王雨飞说, “因此造成了香港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迹象,而深圳这几年得益于城市转型,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提升较快,完成了这次超越。”
2015年5月4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了深圳第一季度经济数据:GDP3494.4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953.25亿元,增长了7.8%。2015年深圳经济仍然保持稳步上升势头。
深圳转型“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香港的深圳当之无愧的老师。从市场经济,到法治,到社会组织……几乎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圳法制事业的开拓者,创造了中国法制数十个第一的深圳第一任法制局局长张灵汉在接受深深采访时曾表示,当年他无数次前往香港,向香港的律师界、立法会寻求支持。
但是随着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型的深圳,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内在动力,连续三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城市排行榜首位。
统计显示,虽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都较少,但是深圳的申请科研专利雄踞全国第一,2014年上半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725件,占全国44.6%。深圳已然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创新城市。
“我们今年提出一个说法,叫做深圳转型‘轻舟已过万重山’,实现了综合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新发城市,收到很明显的效果。”王雨飞表示。
不过,虽然香港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被深圳超越,但是香港的可持续竞争力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在《报告》里,香港在可持续竞争力六个分项里,知识城市、和谐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城市、权益城市和信息城市等六大分项竞争力方面,排名均比较靠前,综合排名第一位,深圳则位居第五位。
▲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标考虑的是GDP增速和效率,衡量的是短期的经济增长情况”王雨飞对深深表示,而可持续竞争力是第三个层次,衡量的是城市发展潜力,涵盖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所以虽然香港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被深圳超越了,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和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数:
(图源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