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宜信公司CEO唐宁:我更关注“千里马”,而非“独角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宜信公司CEO唐宁:我更关注“千里马”,而非“独角兽”

中国正迎来了财富管理的新时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张一诺

中国正迎来了财富管理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私人财富。同时随着中国以及全球金融形势的变化,过去多年间的投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形势。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这些聚集起来的财富亟须找到合适的方式实现新经济形势下的保值、增值以及传承。

在中国金融市场之上,正在崛起一个重要的创新模式“母基金”,这样一种新的方式,在传统经济和新经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已经成为了下一个“风口”。

2018年宜信财富的母基金频传捷报,被誉为“中国科创推动者”。近日,界面记者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8年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颁奖典礼上就此话题采访了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

界面记者:母基金的钱一般来自于哪里?

唐宁:这是这个模式的有趣之处,母基金的钱来自于传统经济的赢家。在过去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创一代、富一代,他们从事制造业、进出口、房地产等等各行各业,传统经济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企业也是科技的使用者。

界面记者:我们了解到宜信财富的投资主要通过直投基金和母基金的方式,您能否解释下这两者的区别?在宜信的投资中,这两者的比例各占多少?

唐宁:我们的直投主要是针对金融科技领域,非常聚焦,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在金融科技领域有多年的积累,相对比较了解,能够在这个领域把直投工作做好;其它领域来讲,结合客户的需求和公司战略,通过母基金的方式是最为合适的。

这两者中,母基金的比例要比直投基金大很多,直投基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界面记者:我们看到2018年很多的新进公司做IPO,宜信财富作为母基金也参与了不少明星项目的投资,请问您宜信财富在选择母基金合作伙伴的时候有怎样的标准?

唐宁:投出明星企业主要还是我们的那些合作伙伴牛,我们投资团队能够做好这些基金的识别,同时把这个组合搭建起来做长期的管理也同样的牛。

从所谓独角兽覆盖的角度上来讲,我们的效率还是相当高的,大概覆盖了1/4以上的独角兽。我们母基金的量在整个私募股权的市场上大概占0.6%,所以这个覆盖还是挺好的。

但是,我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观点想跟大家分享,就是我认为太过于关注独角兽是一种误导,因为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不可复制的。我更多看中的是这只基金能够系统性地创造出千里马。

这是我们投资团队识别顶级基金非常重要的逻辑,如果只看他过去投了一支独角兽使得基金回报非常好,我不会去投他。例如有两个基金,一只基金A的回报高于另一只B,虽然另一个基金B的回报也很好,但是第一只基金的回报是因为投了一支巨大无比的独角兽,其它都很平平,而另一支基金B大比例的是这种千里马,但是没有独角兽那么高回报,我仍旧会选择与第二支基金B合作。

很多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看一只基金的时候通常看的是过往业绩,这很重要,但过往基金业绩很好就意味着未来很好吗?完全不是这样的。

我们会看他过去做了什么,他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可持续的体系能够让他在下一个十年还同样好,我觉得这个是最关键的。所以我会关注于体系,关注可持续性,关注具有批量生产千里马能力的基金。

另一个方面,我们选择合作基金的时候会看重它自己的定位,例如它关注哪些行业,关注企业成长阶段是早期还是成长期,天使轮、A轮还是B轮等等,要有自己擅长的点。

因为我们的母基金是做组合,我们有先锋,有后卫,它当时承担的业务是有具体位置的。如果整个团队乱了阵脚,即使最终赢球了,但是这个“赢”不是一个可复制的事情,那就不行。

界面记者:宜信近期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中国地区科技创新推动者”,您能不能结合亲身经历谈一下为什么母基金是社会资本的归宿和科技创新最有效的方式?

唐宁:宜信在过去12年间向中国科技领域投入了40亿美元的长期资本,时间为10年期甚至更长。中国的科技生态系统有着众多高质量的创业者,以及诸多的创业公司,这个系统中缺失的是长期资本。中国的资本大多数时候都是很短期的,这种只能持续1-3年的资金对于传统经济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房地产、进出口、制造业等,但是不足以支撑科技创新。科技公司创新需要长期的资本,宜信在这方面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

前面讲过母基金的钱都来自在过去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创一代、富一代,他们从事制造业、进出口、房地产等等各行各业,是传统经济的成功人士。

以前他们选择一个项目,基本都是投一个自己团队中多年看着成起来的人去做的一个企业,风险很高。通过母基金的方式则可以分散风险投入到多支顶级基金之中,让他们去帮你识别优秀企业。

这样,通过母基金的方式,传统经济创造出来的巨大财富就可以与新经济渴望的能等待十年的资本实现完美对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宜信公司CEO唐宁:我更关注“千里马”,而非“独角兽”

中国正迎来了财富管理的新时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张一诺

中国正迎来了财富管理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私人财富。同时随着中国以及全球金融形势的变化,过去多年间的投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形势。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这些聚集起来的财富亟须找到合适的方式实现新经济形势下的保值、增值以及传承。

在中国金融市场之上,正在崛起一个重要的创新模式“母基金”,这样一种新的方式,在传统经济和新经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已经成为了下一个“风口”。

2018年宜信财富的母基金频传捷报,被誉为“中国科创推动者”。近日,界面记者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8年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颁奖典礼上就此话题采访了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

界面记者:母基金的钱一般来自于哪里?

唐宁:这是这个模式的有趣之处,母基金的钱来自于传统经济的赢家。在过去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创一代、富一代,他们从事制造业、进出口、房地产等等各行各业,传统经济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企业也是科技的使用者。

界面记者:我们了解到宜信财富的投资主要通过直投基金和母基金的方式,您能否解释下这两者的区别?在宜信的投资中,这两者的比例各占多少?

唐宁:我们的直投主要是针对金融科技领域,非常聚焦,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在金融科技领域有多年的积累,相对比较了解,能够在这个领域把直投工作做好;其它领域来讲,结合客户的需求和公司战略,通过母基金的方式是最为合适的。

这两者中,母基金的比例要比直投基金大很多,直投基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界面记者:我们看到2018年很多的新进公司做IPO,宜信财富作为母基金也参与了不少明星项目的投资,请问您宜信财富在选择母基金合作伙伴的时候有怎样的标准?

唐宁:投出明星企业主要还是我们的那些合作伙伴牛,我们投资团队能够做好这些基金的识别,同时把这个组合搭建起来做长期的管理也同样的牛。

从所谓独角兽覆盖的角度上来讲,我们的效率还是相当高的,大概覆盖了1/4以上的独角兽。我们母基金的量在整个私募股权的市场上大概占0.6%,所以这个覆盖还是挺好的。

但是,我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观点想跟大家分享,就是我认为太过于关注独角兽是一种误导,因为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不可复制的。我更多看中的是这只基金能够系统性地创造出千里马。

这是我们投资团队识别顶级基金非常重要的逻辑,如果只看他过去投了一支独角兽使得基金回报非常好,我不会去投他。例如有两个基金,一只基金A的回报高于另一只B,虽然另一个基金B的回报也很好,但是第一只基金的回报是因为投了一支巨大无比的独角兽,其它都很平平,而另一支基金B大比例的是这种千里马,但是没有独角兽那么高回报,我仍旧会选择与第二支基金B合作。

很多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看一只基金的时候通常看的是过往业绩,这很重要,但过往基金业绩很好就意味着未来很好吗?完全不是这样的。

我们会看他过去做了什么,他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可持续的体系能够让他在下一个十年还同样好,我觉得这个是最关键的。所以我会关注于体系,关注可持续性,关注具有批量生产千里马能力的基金。

另一个方面,我们选择合作基金的时候会看重它自己的定位,例如它关注哪些行业,关注企业成长阶段是早期还是成长期,天使轮、A轮还是B轮等等,要有自己擅长的点。

因为我们的母基金是做组合,我们有先锋,有后卫,它当时承担的业务是有具体位置的。如果整个团队乱了阵脚,即使最终赢球了,但是这个“赢”不是一个可复制的事情,那就不行。

界面记者:宜信近期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中国地区科技创新推动者”,您能不能结合亲身经历谈一下为什么母基金是社会资本的归宿和科技创新最有效的方式?

唐宁:宜信在过去12年间向中国科技领域投入了40亿美元的长期资本,时间为10年期甚至更长。中国的科技生态系统有着众多高质量的创业者,以及诸多的创业公司,这个系统中缺失的是长期资本。中国的资本大多数时候都是很短期的,这种只能持续1-3年的资金对于传统经济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房地产、进出口、制造业等,但是不足以支撑科技创新。科技公司创新需要长期的资本,宜信在这方面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

前面讲过母基金的钱都来自在过去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创一代、富一代,他们从事制造业、进出口、房地产等等各行各业,是传统经济的成功人士。

以前他们选择一个项目,基本都是投一个自己团队中多年看着成起来的人去做的一个企业,风险很高。通过母基金的方式则可以分散风险投入到多支顶级基金之中,让他们去帮你识别优秀企业。

这样,通过母基金的方式,传统经济创造出来的巨大财富就可以与新经济渴望的能等待十年的资本实现完美对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