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8年东莞GDP达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8年东莞GDP达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

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生产总值(GDP)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增速高于同期全国(6.6%)、全省(6.8%)平均水平,总量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第4位,增速排第5位。

文 | 东莞时间网 杨圣沛

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优,GDP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1月31日,东莞市统计局发布了东莞市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2018年东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生产总值(GDP)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增速高于同期全国(6.6%)、全省(6.8%)平均水平,总量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第4位,增速排第5位。

经济总量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

经初步核算,2018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8.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增速高于同期全国(6.6%)、全省(6.8%)平均水平,总量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第4位,增速排第5位。

全市工业生产总体稳定,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入库后总数突破1万家,排名全省第一。据统计,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904.5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6.3%)高0.1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第10位。值得注意的是,手机“三巨头”合计实现工业增加值超600亿元,增长32.8%,增速快于全市26.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成为主要拉动力。

2018年,东莞市三大需求实现稳定增长。据统计,投资方面,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8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5.8%;消费方面,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5.6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出口方面,全市出口总额7955.6亿元,增长13.3%。

2018年,全市财政收支平稳,全年税收总额226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速高于全省(8.1%)平均水平。数据显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91亿元,增长9.8%,增速在珠三角九市中并列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1.71亿元,增长16.7%。

经济结构

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

2018年东莞市工业结构、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份额逐步提高。分产业看,东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4027.21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4226.34亿元,增长7.9%。

2018年,从工业结构看,全市规上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2043.77亿元,比上年增长8.6%;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52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两者增速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2个和4.6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2.3%和38.9%。

外贸出口方面,东莞市保持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一般贸易出口总额4094.6亿元,同比增长34.2%,占出口比重超过五成,达51.5%,比重同比提高8.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方面,东莞市民营经济持续向好,占全市比重进一步提高。2018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105.49亿元,比上年增长8.3%,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9.6%,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此外,东莞市服务业向现代产业体系迈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成为主要发展动力。据统计,2018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51.97亿元,同比增长20.2%。

镇域经济

虎门、长安首次进入“600亿元俱乐部”

镇域经济也有新突破。2018年,在全市32个镇街(不含松山湖)中,有7个镇街地区生产总值再上新台阶:虎门、长安首次进入“600亿元俱乐部”,东城进入“500亿元俱乐部”, 厚街、塘厦首次超过400亿元,大朗超过300亿元,石排超过100亿元。

据统计,在全市32个镇街(不含松山湖)中,全部镇街经济规模平均超过230亿元,600亿元以上镇街有虎门、长安2个,500亿-600亿元的镇街有东城1个,400亿-500亿元的镇街有南城、厚街、塘厦3个, 300亿-400亿元的镇街有常平、大朗2个,200亿-300亿元的镇街有凤岗、寮步、清溪、麻涌、大岭山5个,100亿-200亿元的镇街有黄江、石碣、莞城、桥头、沙田、高埗、万江、东坑、横沥、茶山、樟木头、石排、中堂、道滘、石龙15个,100亿元以下的镇街有4个。

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28个镇全部入围千强镇,数量居于全省之首,长安、虎门、厚街、塘厦、常平、寮步、风岗、大朗、大岭山、清溪、高埗、黄江、横沥、沙田、石碣15个镇跻身前100名,百强镇比去年多出两个。

城市品质

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2%

东莞市统计局表示,2018年,东莞不断优化改善民生,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2018年,东莞市大力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第一批次项目库中已有200个项目基本完成,广深高速沿线综合提升取得初步成效。2018年,东莞市推进30个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17个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公共服务增量提质。

据统计,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8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全市基础设施投资312.61亿元,增长17.2%。具体来看,交通建设方面,2018年,东莞市制定了治理行动计划,治理第一批交通拥堵节点12个,新修建人行天桥13座,对9处拥堵路段实行“微治理”,有效提高通行效率,实施虎门大桥保畅行动,一定程度缓解了拥堵情况。

教育方面扩容提质,新增中小学幼儿园53所、学位近7万个,创建教育集团7个,规划建设未来学校3所。新招收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和补贴学位15.6万人,增加129%。医疗方面打造健康东莞,加快建设5所区域中心医院,完成20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取消药品加成为群众减轻负担6350万元。

来源:东莞时间网

原标题:2018年东莞GDP达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8年东莞GDP达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

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生产总值(GDP)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增速高于同期全国(6.6%)、全省(6.8%)平均水平,总量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第4位,增速排第5位。

文 | 东莞时间网 杨圣沛

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优,GDP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1月31日,东莞市统计局发布了东莞市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2018年东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生产总值(GDP)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增速高于同期全国(6.6%)、全省(6.8%)平均水平,总量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第4位,增速排第5位。

经济总量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

经初步核算,2018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8.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增速高于同期全国(6.6%)、全省(6.8%)平均水平,总量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第4位,增速排第5位。

全市工业生产总体稳定,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入库后总数突破1万家,排名全省第一。据统计,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904.5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6.3%)高0.1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第10位。值得注意的是,手机“三巨头”合计实现工业增加值超600亿元,增长32.8%,增速快于全市26.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成为主要拉动力。

2018年,东莞市三大需求实现稳定增长。据统计,投资方面,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8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5.8%;消费方面,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5.6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出口方面,全市出口总额7955.6亿元,增长13.3%。

2018年,全市财政收支平稳,全年税收总额226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速高于全省(8.1%)平均水平。数据显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91亿元,增长9.8%,增速在珠三角九市中并列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1.71亿元,增长16.7%。

经济结构

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

2018年东莞市工业结构、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份额逐步提高。分产业看,东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4027.21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4226.34亿元,增长7.9%。

2018年,从工业结构看,全市规上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2043.77亿元,比上年增长8.6%;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52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两者增速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2个和4.6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2.3%和38.9%。

外贸出口方面,东莞市保持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一般贸易出口总额4094.6亿元,同比增长34.2%,占出口比重超过五成,达51.5%,比重同比提高8.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方面,东莞市民营经济持续向好,占全市比重进一步提高。2018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105.49亿元,比上年增长8.3%,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9.6%,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此外,东莞市服务业向现代产业体系迈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成为主要发展动力。据统计,2018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51.97亿元,同比增长20.2%。

镇域经济

虎门、长安首次进入“600亿元俱乐部”

镇域经济也有新突破。2018年,在全市32个镇街(不含松山湖)中,有7个镇街地区生产总值再上新台阶:虎门、长安首次进入“600亿元俱乐部”,东城进入“500亿元俱乐部”, 厚街、塘厦首次超过400亿元,大朗超过300亿元,石排超过100亿元。

据统计,在全市32个镇街(不含松山湖)中,全部镇街经济规模平均超过230亿元,600亿元以上镇街有虎门、长安2个,500亿-600亿元的镇街有东城1个,400亿-500亿元的镇街有南城、厚街、塘厦3个, 300亿-400亿元的镇街有常平、大朗2个,200亿-300亿元的镇街有凤岗、寮步、清溪、麻涌、大岭山5个,100亿-200亿元的镇街有黄江、石碣、莞城、桥头、沙田、高埗、万江、东坑、横沥、茶山、樟木头、石排、中堂、道滘、石龙15个,100亿元以下的镇街有4个。

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28个镇全部入围千强镇,数量居于全省之首,长安、虎门、厚街、塘厦、常平、寮步、风岗、大朗、大岭山、清溪、高埗、黄江、横沥、沙田、石碣15个镇跻身前100名,百强镇比去年多出两个。

城市品质

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2%

东莞市统计局表示,2018年,东莞不断优化改善民生,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2018年,东莞市大力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第一批次项目库中已有200个项目基本完成,广深高速沿线综合提升取得初步成效。2018年,东莞市推进30个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17个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公共服务增量提质。

据统计,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8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全市基础设施投资312.61亿元,增长17.2%。具体来看,交通建设方面,2018年,东莞市制定了治理行动计划,治理第一批交通拥堵节点12个,新修建人行天桥13座,对9处拥堵路段实行“微治理”,有效提高通行效率,实施虎门大桥保畅行动,一定程度缓解了拥堵情况。

教育方面扩容提质,新增中小学幼儿园53所、学位近7万个,创建教育集团7个,规划建设未来学校3所。新招收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和补贴学位15.6万人,增加129%。医疗方面打造健康东莞,加快建设5所区域中心医院,完成20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取消药品加成为群众减轻负担6350万元。

来源:东莞时间网

原标题:2018年东莞GDP达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