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消金界
好友猪猪是个实在人,一回到老家就要去取钱。我问他干嘛用,他说小杰换新房子急用钱,他得赶紧给小杰送过去。
本来村里就很忌讳春节借钱的,再有现在不还钱的人太多了,猪猪赶着送钱去,这是脑子有问题吧?我说你再想想,小杰用钱换新房是真的急吗?买不起新的,现在的房子就先住着呗。
小杰是猪猪的发小,听我这么说,他有些犹豫,但第二天还是把钱借给小杰了:“关系那么好,他会还的。”
对借钱这件事儿,我是吃过亏的人。
有个同学之前说创业,问我借钱。我那时年轻,想着嘴上说支持的人都虚伪,关系好就得拿出真金白银,于是就答应了,爽快地转了账。同学也不含糊,说一年后一定还,还说要多给10%做为利息。
我不贪求利息,只求他创业顺利。然而后来的事却让人大跌眼镜。
他不仅没再提创业的事儿,两三个月后,倒是回村里盖了小楼,然后把婚结了。他结婚的时候不忘广而告之,我又贴进去了红包。
后来,几个同学聊天时,无意中发现都被借了钱。他所谓创业借钱是为结婚“圈钱”,这套路,让我这个天天分析报道骗局的都汗颜。
后来的后来,他生了孩子,不提还钱的事儿;他又生了二胎,还是没有动静。钱虽不多,但我们这些在城市打拼的人,钱都是刮来的吗?几个人先是商量着要钱,但碍于面子,都没有行动——撕破脸太难看。
看到猪猪借钱给他发小,我现在只想劝住他,也是为他和发小的感情考量,“谈钱伤感情”。就像最近马伊琍在节目中透露的,她和闺蜜之间从不借钱。
马伊琍说这是上海人的一贯做法。因为上海人认同的观点是:“借急不借穷,假如你有10块钱,那你就买8块钱的东西,根据自己的能力花钱”。如果家里人住院需要花钱或者是出门忘记带钱这种救急的事情,他们会借;如果不是救急,是救穷的话,他们绝对不会借。
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以后,我现在更倾向于这样的朋友关系。“救急不救穷”,有一定的道理。从这个角度看,猪猪发小换新房,是改善型买房,这跟有10块钱想买100块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呢?我借钱给同学创业,可能当初就是错误的决定。
借不借钱,可能真的困扰着和好多人。为了把这件事儿搞明白,我研究了下借钱的逻辑。
借钱本质是人际关系活动中的一种,要说清这点,得先说下人际关系。
在古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的,而且活动范围较小,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社会生产力较低,公共服务与福利差,遇到个天灾人祸,需要家族一起帮忙。社会学大家费孝通说过,这是中国人情社会的根源所在。
顺便说一句,这也是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原因。可以说,抱团取暖,是我们文化里的基因,一直延续到现在。
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金融服务,借钱主要在熟人或者就是族人间。借出钱,相当于家族里的人给了担保。一般也人敢不还,如果不还的话,家族里的人都会排斥他。
所以,有余力借出钱,增进族人间的感情,也是在为自己留后路,谁没有个三灾八难的。
但是,现代社会就不一样了。现代化的社会分工明确,公共福利好多了。比如,2017年,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再加上金融服务业兴起,大家借钱也容易。虽然族人也能提供帮助,但已不再是主流。
这也是现代金融业的逻辑所在,让大家可以更自由更独立。
所以借钱这件事儿,现在更多可以延展到陌生人之间。你把钱存到银行,银行把钱借给别人,再给你一点利息,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看来,借钱在人际关系中,与过去相比,在最重要的保障互助方面的作用,已经没有那么大了。而且,也因为大家更重视个人生活,反而和亲友之间有经济来往,往往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线。
我们个人的借钱史,还和宏观政策经济分不开。咱们可以讲讲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一开放,社会大发展,离家工作生活的人群剧增,传统的族群文化缓慢消融,不过普通人遇到的困难一点也不少,反而在社会剧变中增大了资金的需求,但当时的金融服务并不普及,求助亲友还很普遍,但亲友互助的功能已经开始降低了。
小时候,亲戚朋友间周转是常事儿,我就常会听见大人们谈论借钱的事儿,往往大家黑着脸,有时候还有争吵。
自1997年开始实行住房商品化、市场化之后,借钱买房的事儿又多了起来。不过,那时候,个人借钱主力,还主要是为了做生意。社会发展快,机会多,脑子活的人借钱生钱,开始了原始积累。
直到2002年,信用卡、消费贷款的借钱规模才实现超越。大家开始改善生活,追求生活质量。
之后,信用卡越来越普及,大家逐渐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除了银行提供车贷房贷外,新兴的金融公司,最重要的之后崛起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开始提供住房装修贷款、医疗贷款、旅游贷款、现金贷等等贷款产品。
到2017年时,整个国家个人借钱规模接近45万亿元。
来源:《中国个人融资四十年发展与创新报告》
借钱一下子变得容易,再加上今年经济形势陡然变化,周围朋友或超前消费停不下来,或借钱弥补窟窿,全民负债悄然开启。谁要是没有个贷款要还,还真成了稀缺动物。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给谁借钱呢?大家都欠着钱呢,要借找银行、找马云找马化腾去。
熟人借钱没有了那份绑定,也就不能成为依靠,可我们还都有缺钱的时候,所以陌生人借钱这条路可一定得守好了。
现在的金融体系,货币发行不再跟真金白银挂钩,而是由信用创造的。我们个人也是如此,从蚂蚁借钱,也要看个人的芝麻信用分。去年5月1日,国家出台法规,对长期不还钱的“老赖”,还限制了乘坐火车、飞机。
因此,珍惜自己的信用,是我们为可能的借钱积累财富。
至于熟人间的信用,在这个人情愈发冰冷的现代社会,更显珍贵。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再说,亲朋好友的感情,难道不值得更加珍惜吗?
小杰,记得还猪猪钱呦。
此文为消金界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