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定投系列# 今年最好的指数型基金ETF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定投系列# 今年最好的指数型基金ETF

中证500指数,月线上来看,现在的点位是远高于2008年的最低点。但是从估值PE的角度来看,现在的估值PE已经跌到了2008年最低点的附近。

图片来源:网络

文 | 钓牛娃

近期各大指数上涨,涨幅最大的品种正好是今天要介绍的创业板指数ETF;

定投简单来说就是一张图:

每月固定/非固定金额,固定时间的投资,长时间的持续下去,定投不会亏钱。

而定投最好的模式是底部进场,高位离场。

这里的底部和顶部,指的是估值PE的底部和顶部,不是指数点位。

举个例子;

中证500指数,月线上来看,现在的点位是远高于2008年的最低点。

但是从估值PE的角度来看,现在的估值PE已经跌到了2008年最低点的附近。

看得出,估值是更先于“点位”看到真正的底部或者顶部。

正因为“估值提前于指数点位”的优势,才更有机会在指数估值低的吃到更多的筹码。

在估值极低的时候开始定投,指数低位的时候100大洋可能吃到100股,指数点位继续下跌,下个月可能就能买到110股,指数点位再下跌,后面就可能买的更多。

就像我在2018年9月份时候提到的“估值黄金区域”

几个月下来,这段时间吃到的筹码吃的够舒服。这段定投的黄金区间段,明年再来的话就更能知道它的价值。

当然指数不可能继续深跌;因为估值是中枢,点位跟着估值走。

估值见底,点位随后会见底。

但点位见底,估值仍偏高的话,点位反而可能会再创新低。

估值底的可靠性远高于点位底。

但高位的时候,100大洋却只能吃到20股。同样的资金更少的筹码,这部分筹码就算再翻一倍,赚钱的效果相比低位的筹码少的多。

估值极低的时候下手定投,就能够在指数低位的区间吃到足够多的筹码,这部分筹码就是等待获利的主力军。

关于估值的详细分析,我已经去年的《越跌越好,现在是“定投”的黄金期(2018年9月10日记);》文章中详细分析过;这里就不再多啰嗦了。

今天分享的是“2019年最好的指数基金——创业板指ETF”

先直奔核心观点

创业板指ETF相比其他指数基金(这里取沪深300指做比较)的优势在于

创业板指成分股的内生增长恢复增长,同时并购重组政策放宽后,创业板指在2019年能够继续保持高成长性;

沪深300指在2019年的净利润却有一个先“亏损”再“探底”最后才盈利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应在估值和指数点位 相比 创业板指,就是巨大的劣势。

这就像两家公司,创业板公司今年的净利润增长率预期在23%,但是沪深300公司今年的净利润预计是亏损。毫无疑问今年投资创公司更有戏。

下面谈具体原因

(1)创业板指2019年净利润增长速度

创业板指数由100只创业板股票组成,这100只股票叫做创业板指数成分股。

这100只股票在2019年的净利润增速,加权平均后得到创业板指数的净利润增速;

根据天风证券的数据统计,这100只股票的净利润增长由两部份构成;

(1)内生同比增长速度

内生同比增长速度就是“自身成长”的速度,一个公司不并购的自然成长。

从2011年至2017年内容增长速度多在20%左右。2012年和2017年内生增长速度极低的原因在于“创业板公司股价暴跌”,上市公司没有维护股价的内心。导致大量公司在经营没有恶化的情况下,用会计手法进行了大量的减值和提前计提;类似于今年1月份的“商誉减值”。

但当下创业板指已经暴跌,会计上该提前计提的已经做了很多。今年创业板指的内生增长该回复到正常年代的水平,也就是20%的净利润增长速度。

(2)外延式并购重组;

创业板公司在2013-2016年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并购重组,根据机构统计,被并购的公司对创业板业绩贡献在15%左右。

但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监管层大幅提高了“并购重组”的难度;

于是2017年创业板并购重组的规模大幅降低,外延式并购对创业板的增长贡献腰斩到了8%左右;

但2018年开始,并购重组的政策开始走向宽松

 

A股里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10-11月份ST板块的一波炒作;股价行为就是监管层对并购重组宽松态度的最佳印证。

从当下的支持民营经济的国策来看,监管层并购重组的宽松态度会在2019年持续下去。

创业板指外延时增长贡献速度就有望恢复到10%以上;

再排除创业板公司商誉减值和业绩承诺不达标的可能性,创业板指在2019年很容易就能够维持20%-25%的净利润增长速度。

(2)沪深300指数净利润增长速度却是先苦再甜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在2019年净利润增速的算法复杂;借用天风证券的一张图标说明

天风证券采用的是PPI的测试方式,得到的结论是对于沪深300指数,中性假设下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是4.0%和-1.1%;

Q1/Q2/Q3/Q4单季度的净利润增速分别是-1.4%/-9.3%/-3.7%/4.6%;

整体看2019年沪深300指的利润为负1.1%。

算法虽然比较复杂,但原理很容易理解。

主要原因是“还政策账”;

16-17年沪深300指数净利润能够维持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红利。

供给侧改革后,上市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产能利用率提高后成本就大幅下降,成本下降的速度高于毛利润降低的速度。中间的剪刀差使得净利润保持增长。

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持续,任何政策红利都有过期的时候。

18年开始,内部经济和外部压力都在增大。最严厉的环保时期正在过去,环保限产也开始出现了“一城一策,因地制宜”的情况。政策红利几乎耗尽。

再加上“在建工程”资本开支的加上,今年的业绩就会遇到一个“瓶颈周期”;这个周期体现在在净利润上就是“先负后正”;

而净利润的变化会对估值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常说的估值主要指的是市盈率(PE)

市盈率PE=总市值/净利润

当净利润降低后,市盈率就会变高。这不是好事儿。

对于指数来说,定投当然是估值PE越低越好。估值PE越高上涨的压力就越大。反过来估值PE越低上涨的动力就越强。

所以从“成长速度”的角度来说,创业板指数的定投赚钱概率在2019年远高于沪深300指数,也是目前当下所有指数里净利润增速确定性最高的品种。,

从赚钱速度的角度来看,创业板当然更有前途。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定投系列# 今年最好的指数型基金ETF

中证500指数,月线上来看,现在的点位是远高于2008年的最低点。但是从估值PE的角度来看,现在的估值PE已经跌到了2008年最低点的附近。

图片来源:网络

文 | 钓牛娃

近期各大指数上涨,涨幅最大的品种正好是今天要介绍的创业板指数ETF;

定投简单来说就是一张图:

每月固定/非固定金额,固定时间的投资,长时间的持续下去,定投不会亏钱。

而定投最好的模式是底部进场,高位离场。

这里的底部和顶部,指的是估值PE的底部和顶部,不是指数点位。

举个例子;

中证500指数,月线上来看,现在的点位是远高于2008年的最低点。

但是从估值PE的角度来看,现在的估值PE已经跌到了2008年最低点的附近。

看得出,估值是更先于“点位”看到真正的底部或者顶部。

正因为“估值提前于指数点位”的优势,才更有机会在指数估值低的吃到更多的筹码。

在估值极低的时候开始定投,指数低位的时候100大洋可能吃到100股,指数点位继续下跌,下个月可能就能买到110股,指数点位再下跌,后面就可能买的更多。

就像我在2018年9月份时候提到的“估值黄金区域”

几个月下来,这段时间吃到的筹码吃的够舒服。这段定投的黄金区间段,明年再来的话就更能知道它的价值。

当然指数不可能继续深跌;因为估值是中枢,点位跟着估值走。

估值见底,点位随后会见底。

但点位见底,估值仍偏高的话,点位反而可能会再创新低。

估值底的可靠性远高于点位底。

但高位的时候,100大洋却只能吃到20股。同样的资金更少的筹码,这部分筹码就算再翻一倍,赚钱的效果相比低位的筹码少的多。

估值极低的时候下手定投,就能够在指数低位的区间吃到足够多的筹码,这部分筹码就是等待获利的主力军。

关于估值的详细分析,我已经去年的《越跌越好,现在是“定投”的黄金期(2018年9月10日记);》文章中详细分析过;这里就不再多啰嗦了。

今天分享的是“2019年最好的指数基金——创业板指ETF”

先直奔核心观点

创业板指ETF相比其他指数基金(这里取沪深300指做比较)的优势在于

创业板指成分股的内生增长恢复增长,同时并购重组政策放宽后,创业板指在2019年能够继续保持高成长性;

沪深300指在2019年的净利润却有一个先“亏损”再“探底”最后才盈利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应在估值和指数点位 相比 创业板指,就是巨大的劣势。

这就像两家公司,创业板公司今年的净利润增长率预期在23%,但是沪深300公司今年的净利润预计是亏损。毫无疑问今年投资创公司更有戏。

下面谈具体原因

(1)创业板指2019年净利润增长速度

创业板指数由100只创业板股票组成,这100只股票叫做创业板指数成分股。

这100只股票在2019年的净利润增速,加权平均后得到创业板指数的净利润增速;

根据天风证券的数据统计,这100只股票的净利润增长由两部份构成;

(1)内生同比增长速度

内生同比增长速度就是“自身成长”的速度,一个公司不并购的自然成长。

从2011年至2017年内容增长速度多在20%左右。2012年和2017年内生增长速度极低的原因在于“创业板公司股价暴跌”,上市公司没有维护股价的内心。导致大量公司在经营没有恶化的情况下,用会计手法进行了大量的减值和提前计提;类似于今年1月份的“商誉减值”。

但当下创业板指已经暴跌,会计上该提前计提的已经做了很多。今年创业板指的内生增长该回复到正常年代的水平,也就是20%的净利润增长速度。

(2)外延式并购重组;

创业板公司在2013-2016年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并购重组,根据机构统计,被并购的公司对创业板业绩贡献在15%左右。

但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监管层大幅提高了“并购重组”的难度;

于是2017年创业板并购重组的规模大幅降低,外延式并购对创业板的增长贡献腰斩到了8%左右;

但2018年开始,并购重组的政策开始走向宽松

 

A股里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10-11月份ST板块的一波炒作;股价行为就是监管层对并购重组宽松态度的最佳印证。

从当下的支持民营经济的国策来看,监管层并购重组的宽松态度会在2019年持续下去。

创业板指外延时增长贡献速度就有望恢复到10%以上;

再排除创业板公司商誉减值和业绩承诺不达标的可能性,创业板指在2019年很容易就能够维持20%-25%的净利润增长速度。

(2)沪深300指数净利润增长速度却是先苦再甜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在2019年净利润增速的算法复杂;借用天风证券的一张图标说明

天风证券采用的是PPI的测试方式,得到的结论是对于沪深300指数,中性假设下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是4.0%和-1.1%;

Q1/Q2/Q3/Q4单季度的净利润增速分别是-1.4%/-9.3%/-3.7%/4.6%;

整体看2019年沪深300指的利润为负1.1%。

算法虽然比较复杂,但原理很容易理解。

主要原因是“还政策账”;

16-17年沪深300指数净利润能够维持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红利。

供给侧改革后,上市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产能利用率提高后成本就大幅下降,成本下降的速度高于毛利润降低的速度。中间的剪刀差使得净利润保持增长。

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持续,任何政策红利都有过期的时候。

18年开始,内部经济和外部压力都在增大。最严厉的环保时期正在过去,环保限产也开始出现了“一城一策,因地制宜”的情况。政策红利几乎耗尽。

再加上“在建工程”资本开支的加上,今年的业绩就会遇到一个“瓶颈周期”;这个周期体现在在净利润上就是“先负后正”;

而净利润的变化会对估值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常说的估值主要指的是市盈率(PE)

市盈率PE=总市值/净利润

当净利润降低后,市盈率就会变高。这不是好事儿。

对于指数来说,定投当然是估值PE越低越好。估值PE越高上涨的压力就越大。反过来估值PE越低上涨的动力就越强。

所以从“成长速度”的角度来说,创业板指数的定投赚钱概率在2019年远高于沪深300指数,也是目前当下所有指数里净利润增速确定性最高的品种。,

从赚钱速度的角度来看,创业板当然更有前途。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