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没有概念设计,就没有《流浪地球》里的世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没有概念设计,就没有《流浪地球》里的世界

在初期为电影搭建世界观、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概念设计开始成为好莱坞电影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流浪地球》

文 | 符琼尹 编辑 | 吴燕雨

上海、北京都被厚厚的冰层给包裹住,成千上万的发动机喷射出火焰将地球推动,巨大的火柱冲天而起将木星点燃、引爆……看到这个画面,《流浪地球》概念艺术指导张勃差点在电影院落下泪来。作为一部硬科幻电影,电影中的关键场景、道具、角色能被一一呈现,离不开视觉概念设计的努力。早在剧本尚未完成时,张勃就已加入到项目中,设计出诸多概念以协助剧本进行实验和推导。

行星发动机(特效制作MORE VFX)

概念设计,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视觉的过程,它为电影奠定了美学基调和世界观,规划和设计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场景、道具、角色、生物。对于《流浪地球》的成功,剧本,美术,特效……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但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概念设计,是电影前期推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实际上,自1977年《星球大战》后,概念设计就成为好莱坞科幻与魔幻类电影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概念设计师们常常独立成组,与导演和艺术指导一起构建作品的底层逻辑。

而在中国,概念设计这一环节在2015年上映的《寻龙诀》中才首次实现,并逐渐被业内人所认知。然而,即使电影概念设计的认知度在此后有了显著提高,天何言工作室创始人、《寻龙诀》概念设计师徐天华仍在今年年初的一次业内分享会上表示:“我每次参加公开的活动,第一件事就是要跟大家解释概念设计是什么”。

《寻龙诀》概念设计团队

如今,随着《流浪地球》大爆,概念设计会更多从业者和观众熟知吗吗?行业是否将迎来新的节点?

为“创造不存在的世界”而生

《星球大战》里大反派银河帝国的终极武器死星;嘴炮担当C-3PO和卖萌担当R2-D2两个重要角色;造型经典的“千年隼”号货运飞船……这些《星球大战》的核心设定,都是概念设计师拉尔夫·麦克奎(Ralph McQuarrie)的作品。《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曾这样评价他的工作:“他推动和启发了老版《星球大战》三部曲所有的演职人员。当文字无法传递我的概念时,我总是指着一幅他的概念设计作品,说就照这个做。”

拉尔夫·麦克奎(Ralph McQuarrie)绘制的星战概念画,左起:汉 索洛、一位无名女孩(后来卢克 天行者的原型参考之一)、丘巴卡、第一稿的C-3PO和R2-D2。绘于1975年4月1日,背景包含了义军星际战机和死星。

按照电影制作的不同阶段,好莱坞大致将电影概念设计分为五种类别:创意探索期对美学主题的确立、正式筹备期的合理化落地设计、正式拍摄前的拆分设计、拍摄期的氛围设计、指导后期的特效设计。

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随着《太空登月记》《2001太空漫游》《人猿星球》等科幻电影出现,传统的电影美术从者很难胜任一些形象的设计塑造,于是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在当时被招募到好莱坞,为这类电影设计宇宙飞船、外星物种等。如《2001太空漫游》请来曾在NASA就职的工程师HarryLange设计飞船、著名广告人Roy Carnon绘制场景;《人猿星球》则请来前迪士尼设计师Don peters设定了最为核心的人猿形象。

就这样,在初期为电影搭建世界观、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概念设计开始成为好莱坞电影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1975年,乔治·卢卡斯为了制作《星球大战》成立了工业光魔(ILM),一批来自汽车设计、飞机设计等工业设计行业的设计师们被招揽到公司。随着《星球大战》的成功,其概念设计的流程也逐渐被好莱坞中等投资电影效仿——即由美术指导(production designer)组建成立概念设计团队,在前期为电影制作的诸多环节(如选景、选角、置景、特效)提供一个“模式宝典”。

好莱坞中等投资电影项目组织结构图(制图:凡影王义之)

经过多年发展,概念设计已经成为好莱坞科幻、魔幻电影等类型片的标配,《星球大战》《阿凡达》《指环王》《霍比特人》等科幻、魔幻影视作品都离不开概念设计。此外,几乎所有成熟电影公司都会配备相关团队,除工业光魔之外,几大特效公司(如微塔、索尼图像公司等)及好莱坞七大(现为六大)都有自己的概念设计团队。

尽管概念设计行业在好莱坞已存在多年、已被普遍应用,但是在国内仍然处在萌芽期。不同于概念设计在美国起源于科幻电影,国内对于概念设计最早的应用来源于奇幻类电影。2005年,陈凯歌的《无极》聘用了日本概念设计师正子公也来完成电影的概念设计,是国内最早引入概念设计的电影。

当时,国产大片的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以历史题材为主,概念设计能发挥的空间并不大。当时,即使出现了《赤壁》(2008年)这样的国产大片,国内也并没有影响较大的概念设计案例。UP studio创始人、《芳华》概念设计师郑成龙看来,对于概念设计行业而言,多数项目“都不太能留下印象,不足以成为一个转折点。”

《赤壁》

对此,乌尔善导演曾在去年的山下学堂分享时说道:“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古装片和现实主义较多。以类型片为主,没有幻想世界的建立,自然不需要概念艺术,剧情片只需要美术指导,将景色还原出来就可以了。它没有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的要求。”

2008年至2015年,大片“轰炸”了国内电影市场、占据票房榜TOP10,这一阶段,跨界资本大量涌入电影圈,高投资电影屡见不鲜(《谁杀死了中国大片》)。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概念设计被再次应用,如地产老板姜红宇出品的《人鱼帝国》,曾豪掷千金请来好莱坞团队和国内当时诸多的概念设计师,为电影构建世界观。

《人鱼帝国》片场照

对于当时的许多大片,接受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采访的多名概念设计师都婉转地表示,当时行业还在摸索、不断试错,难免有些错误的实验。一位概念设计师告诉毒眸,那时做概念设计,会在过程中被各环节从业者“指手画脚”,往往很难在最终版电影中看到原始设计的影子。此外,也有从业者对毒眸坦言:“很多大片所建构起来的世界观,离观众的现实生活太远了,很难让他们产生共鸣。”

这种情况直到2015年的《寻龙诀》才有所转变。 “《寻龙诀》是一个重要节点,让大家一下子知道原来这些形象和画面是需要设计的。”郑成龙表示,其设计的精良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重要场景设计都相当漂亮”“重要环节的工业化程度令人惊叹”等评价出现了豆瓣热评中。最终,该片拿下近17亿票房、豆瓣7.5分的成绩,也让一部电影的概念设计从幕后走向台前,备受瞩目。

《寻龙诀》概念设计图

然而,回看行业发展脉络,《寻龙诀》的成功只是个例,概念设计行业也并未迎来拐点。对于概念设计而言,其主要依托的科幻、奇幻类电影在国内缺少土壤,市场和观众也并没有持续为这两类电影买单。拓普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科幻和奇幻类国产电影的票房最低一年为19.3亿(2015年),最高一年为75.8亿(2016年),2018年票房仅有37.3亿。

缺乏行业土壤,概念设计离繁荣还有很远的距离。 “中国概念设计行业所处的阶段,就是90年代的美国。” 朱峰影业创始人、《动物世界》概念视觉总监朱峰对毒眸表示。

好莱坞的概念设计师,中国的美术工人?

不仅缺乏应用土壤,即使是需要应用概念设计的电影,很多从业者对概念设计的认知依然非常有限。虽然有了《寻龙诀》这个成功先例,但许多导演甚至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工种的存在。这带来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不少“概念设计师”还在做着传统美术的工作:一位在剧组以“概念设计师”身份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告诉毒眸,觉得自己只是“美术工人”,在剧组里只是渲染、绘图,而不是真正的设计。

一般来说,概念设计和美术部门都有设计权,优势互补,前者更侧重于前期的探索和开发,但是在国内,两者间的界限依然模糊。“之前国内的电影都是以美术作为主导,美术跟概念之间是如何协调和分配,现在依然还是没有分得太清楚。”末那工作室创始人、《寻龙诀》概念设计师四季这样对毒眸评价。

徐天华也曾在一篇撰文中提及:“传统美术在中国的电影设计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合理性和落地阶段的实施。这就意味着在大多数剧组里,概念设计只需要根据美术指导或者导演的方向,提供视觉风格和创意的初步表现和渲染能力。而进一步的合理化推敲,往往是传统美术部门来执行。”

从工作流程和习惯来看,与好莱坞电影将重心放在前期筹备不同,国内电影项目的前期准备并不充分、习惯将问题后置解决,这也为应在早期应用的概念设计工作带来困扰。在好莱坞有二十余年工作经验的朱峰对此感到不习惯:“在国外开前期会议时,概念设计师会先列出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在国内大家则是先不谈这些、先开工,后期遇到问题再解决。如果在前期提出太多问题,反而会让人质疑你的能力。”

不仅如此,国内还远未形成为概念设计付费的意识,很多从业者都认为概念设计收费高昂。但在多位概念设计师看来,压缩前期预算、到后期再进行救场,是一种短视且浪费的行为。郑成龙给毒眸列了一组数据举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花80万请概念设计团队贵,明明可以找个美工花几千块画几张效果图就能解决。但是如果概念设计没做好,置景时发现设计存在问题,返工的同时又影响了明星拍摄档期,可能损失400万都不止,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也是很多“五毛特效”出现的原因,在张勃看来,“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对前期概念设计重视不足,导致压力全部堆在了后期身上。”

做过的电影出不来、行业对概念设计又了解甚少,这让许多概念设计师连接活都成了难题。为了生存,诸多概念设计工作室会选择接一些副业,如影视美术、游戏类工作,或开设概念设计培训班。

除了在国内应用不成熟,国内高校对概念设计的专业教育也几乎一片空白,至今并没有几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这导致了概念设计行业目前人才供给上的不足,也让新人入行变得艰难。想入行的学生只能通过上培训班的方式学习技能、拓展思维,并通过老师的举荐进入行业。目前,基本上国内稍有名气、有作品压身的电影概念设计师都开设了自己的培训班,据郑成龙估计,全国每年培训班培养出来的概念设计就有至少600人。而这成了国内大多概念设计工作室的重要收入来源。

不过,高校教育的空白将在今年开始被填补:徐天华将于今年3月为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生讲授概念设计课程;郑成龙培训班与某艺术高校合作开设的影视概念设计培训班也初步计划于今年招生;多所高校也透露出想要开设影视概念设计相关课程的意愿、并在积极地与概念设计师们洽谈。“影视行业对概念设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自然就需要有组织有纪律的成熟团队来做这件事。在教学方面,随着行业需求方向变化的同时,要不断给学生做课程优化。”郑成龙说道。

人才培养问题被解决的同时,行业也迎来了《寻龙诀》之后的另一个高光时刻——《流浪地球》的出现,终于实现了概念设计在国产科电影中的应用,地下城广场、行星发动机、奇异天象、木星氢气爆炸冲击波、宇航服……这些元素的概念设计师纷纷在微博上晒出概念图、表达对呈现效果的惊喜。如今电影成为爆款,更是对概念设计最好的证明,也为行业做出了做好的示范——

多名参加了《流浪地球》的概念设计师在微博上的晒图

毒眸采访获悉,该项目在前期筹备时,就引入了概念设计工作,并将所有工作前置。导演郭帆对毒眸回忆,剧本上的每一个字都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剧本中的“窗外”二字,都能把大家的心纠起来。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团队要把好莱坞一线的科幻片都过一遍,确认窗户是这样的,再逐一确认材质、工艺,再盯着将其做出来。我们现场不要创意,我们就是施工队”。郭帆说。

作为概念设计师,张勃在剧本还未成形时便加入《流浪地球》项目,对他来说,给这部电影搭建世界观,需要通过诸多细节与中国人较熟悉的情感、感受做连接——如中国人对大工厂时代比较有亲切感,因此在部分设计上,尽可能去靠近那个时代;色调方面,也大量采用中国人最熟悉的红色,服装的设计仿照连体工装亦是如此......这样的细节在几千张张电影概念图还有很多。张勃表示,并不奢求所有细节都会被发现,好的概念设计更多是让观众能自然地融入世界,而不是处处感觉到设计的存在。

色调方面,大量采用中国人最熟悉的红色

但不可否认是,电影概念设计仍有一些可改进之处。如有概念设计师表示,部分设计如空间站的舱门设计上太过西化。张勃也对毒眸坦言,这次概念设计还不够成熟完善。

当然,《流浪地球》的意义是不可否认的。截至毒眸发稿,《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破32亿,这对概念设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但仅拿一部电影成功,来推断科幻电影及概念设计行业将因此繁荣,或许也为时尚早。张勃对此便持谨慎态度:“《流浪地球》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它只能说是一个开端。我们的工业化流程还是不够成熟,最终是靠整个项目每个人不计得失的努力拼搏、尽心竭力,来弥合工业水平的差距,最终有了今天的结果。希望经验能够沉淀下来、转变成电影工业化道路上一块块基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没有概念设计,就没有《流浪地球》里的世界

在初期为电影搭建世界观、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概念设计开始成为好莱坞电影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流浪地球》

文 | 符琼尹 编辑 | 吴燕雨

上海、北京都被厚厚的冰层给包裹住,成千上万的发动机喷射出火焰将地球推动,巨大的火柱冲天而起将木星点燃、引爆……看到这个画面,《流浪地球》概念艺术指导张勃差点在电影院落下泪来。作为一部硬科幻电影,电影中的关键场景、道具、角色能被一一呈现,离不开视觉概念设计的努力。早在剧本尚未完成时,张勃就已加入到项目中,设计出诸多概念以协助剧本进行实验和推导。

行星发动机(特效制作MORE VFX)

概念设计,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视觉的过程,它为电影奠定了美学基调和世界观,规划和设计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场景、道具、角色、生物。对于《流浪地球》的成功,剧本,美术,特效……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但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概念设计,是电影前期推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实际上,自1977年《星球大战》后,概念设计就成为好莱坞科幻与魔幻类电影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概念设计师们常常独立成组,与导演和艺术指导一起构建作品的底层逻辑。

而在中国,概念设计这一环节在2015年上映的《寻龙诀》中才首次实现,并逐渐被业内人所认知。然而,即使电影概念设计的认知度在此后有了显著提高,天何言工作室创始人、《寻龙诀》概念设计师徐天华仍在今年年初的一次业内分享会上表示:“我每次参加公开的活动,第一件事就是要跟大家解释概念设计是什么”。

《寻龙诀》概念设计团队

如今,随着《流浪地球》大爆,概念设计会更多从业者和观众熟知吗吗?行业是否将迎来新的节点?

为“创造不存在的世界”而生

《星球大战》里大反派银河帝国的终极武器死星;嘴炮担当C-3PO和卖萌担当R2-D2两个重要角色;造型经典的“千年隼”号货运飞船……这些《星球大战》的核心设定,都是概念设计师拉尔夫·麦克奎(Ralph McQuarrie)的作品。《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曾这样评价他的工作:“他推动和启发了老版《星球大战》三部曲所有的演职人员。当文字无法传递我的概念时,我总是指着一幅他的概念设计作品,说就照这个做。”

拉尔夫·麦克奎(Ralph McQuarrie)绘制的星战概念画,左起:汉 索洛、一位无名女孩(后来卢克 天行者的原型参考之一)、丘巴卡、第一稿的C-3PO和R2-D2。绘于1975年4月1日,背景包含了义军星际战机和死星。

按照电影制作的不同阶段,好莱坞大致将电影概念设计分为五种类别:创意探索期对美学主题的确立、正式筹备期的合理化落地设计、正式拍摄前的拆分设计、拍摄期的氛围设计、指导后期的特效设计。

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随着《太空登月记》《2001太空漫游》《人猿星球》等科幻电影出现,传统的电影美术从者很难胜任一些形象的设计塑造,于是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在当时被招募到好莱坞,为这类电影设计宇宙飞船、外星物种等。如《2001太空漫游》请来曾在NASA就职的工程师HarryLange设计飞船、著名广告人Roy Carnon绘制场景;《人猿星球》则请来前迪士尼设计师Don peters设定了最为核心的人猿形象。

就这样,在初期为电影搭建世界观、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概念设计开始成为好莱坞电影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1975年,乔治·卢卡斯为了制作《星球大战》成立了工业光魔(ILM),一批来自汽车设计、飞机设计等工业设计行业的设计师们被招揽到公司。随着《星球大战》的成功,其概念设计的流程也逐渐被好莱坞中等投资电影效仿——即由美术指导(production designer)组建成立概念设计团队,在前期为电影制作的诸多环节(如选景、选角、置景、特效)提供一个“模式宝典”。

好莱坞中等投资电影项目组织结构图(制图:凡影王义之)

经过多年发展,概念设计已经成为好莱坞科幻、魔幻电影等类型片的标配,《星球大战》《阿凡达》《指环王》《霍比特人》等科幻、魔幻影视作品都离不开概念设计。此外,几乎所有成熟电影公司都会配备相关团队,除工业光魔之外,几大特效公司(如微塔、索尼图像公司等)及好莱坞七大(现为六大)都有自己的概念设计团队。

尽管概念设计行业在好莱坞已存在多年、已被普遍应用,但是在国内仍然处在萌芽期。不同于概念设计在美国起源于科幻电影,国内对于概念设计最早的应用来源于奇幻类电影。2005年,陈凯歌的《无极》聘用了日本概念设计师正子公也来完成电影的概念设计,是国内最早引入概念设计的电影。

当时,国产大片的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以历史题材为主,概念设计能发挥的空间并不大。当时,即使出现了《赤壁》(2008年)这样的国产大片,国内也并没有影响较大的概念设计案例。UP studio创始人、《芳华》概念设计师郑成龙看来,对于概念设计行业而言,多数项目“都不太能留下印象,不足以成为一个转折点。”

《赤壁》

对此,乌尔善导演曾在去年的山下学堂分享时说道:“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古装片和现实主义较多。以类型片为主,没有幻想世界的建立,自然不需要概念艺术,剧情片只需要美术指导,将景色还原出来就可以了。它没有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的要求。”

2008年至2015年,大片“轰炸”了国内电影市场、占据票房榜TOP10,这一阶段,跨界资本大量涌入电影圈,高投资电影屡见不鲜(《谁杀死了中国大片》)。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概念设计被再次应用,如地产老板姜红宇出品的《人鱼帝国》,曾豪掷千金请来好莱坞团队和国内当时诸多的概念设计师,为电影构建世界观。

《人鱼帝国》片场照

对于当时的许多大片,接受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采访的多名概念设计师都婉转地表示,当时行业还在摸索、不断试错,难免有些错误的实验。一位概念设计师告诉毒眸,那时做概念设计,会在过程中被各环节从业者“指手画脚”,往往很难在最终版电影中看到原始设计的影子。此外,也有从业者对毒眸坦言:“很多大片所建构起来的世界观,离观众的现实生活太远了,很难让他们产生共鸣。”

这种情况直到2015年的《寻龙诀》才有所转变。 “《寻龙诀》是一个重要节点,让大家一下子知道原来这些形象和画面是需要设计的。”郑成龙表示,其设计的精良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重要场景设计都相当漂亮”“重要环节的工业化程度令人惊叹”等评价出现了豆瓣热评中。最终,该片拿下近17亿票房、豆瓣7.5分的成绩,也让一部电影的概念设计从幕后走向台前,备受瞩目。

《寻龙诀》概念设计图

然而,回看行业发展脉络,《寻龙诀》的成功只是个例,概念设计行业也并未迎来拐点。对于概念设计而言,其主要依托的科幻、奇幻类电影在国内缺少土壤,市场和观众也并没有持续为这两类电影买单。拓普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科幻和奇幻类国产电影的票房最低一年为19.3亿(2015年),最高一年为75.8亿(2016年),2018年票房仅有37.3亿。

缺乏行业土壤,概念设计离繁荣还有很远的距离。 “中国概念设计行业所处的阶段,就是90年代的美国。” 朱峰影业创始人、《动物世界》概念视觉总监朱峰对毒眸表示。

好莱坞的概念设计师,中国的美术工人?

不仅缺乏应用土壤,即使是需要应用概念设计的电影,很多从业者对概念设计的认知依然非常有限。虽然有了《寻龙诀》这个成功先例,但许多导演甚至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工种的存在。这带来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不少“概念设计师”还在做着传统美术的工作:一位在剧组以“概念设计师”身份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告诉毒眸,觉得自己只是“美术工人”,在剧组里只是渲染、绘图,而不是真正的设计。

一般来说,概念设计和美术部门都有设计权,优势互补,前者更侧重于前期的探索和开发,但是在国内,两者间的界限依然模糊。“之前国内的电影都是以美术作为主导,美术跟概念之间是如何协调和分配,现在依然还是没有分得太清楚。”末那工作室创始人、《寻龙诀》概念设计师四季这样对毒眸评价。

徐天华也曾在一篇撰文中提及:“传统美术在中国的电影设计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合理性和落地阶段的实施。这就意味着在大多数剧组里,概念设计只需要根据美术指导或者导演的方向,提供视觉风格和创意的初步表现和渲染能力。而进一步的合理化推敲,往往是传统美术部门来执行。”

从工作流程和习惯来看,与好莱坞电影将重心放在前期筹备不同,国内电影项目的前期准备并不充分、习惯将问题后置解决,这也为应在早期应用的概念设计工作带来困扰。在好莱坞有二十余年工作经验的朱峰对此感到不习惯:“在国外开前期会议时,概念设计师会先列出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在国内大家则是先不谈这些、先开工,后期遇到问题再解决。如果在前期提出太多问题,反而会让人质疑你的能力。”

不仅如此,国内还远未形成为概念设计付费的意识,很多从业者都认为概念设计收费高昂。但在多位概念设计师看来,压缩前期预算、到后期再进行救场,是一种短视且浪费的行为。郑成龙给毒眸列了一组数据举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花80万请概念设计团队贵,明明可以找个美工花几千块画几张效果图就能解决。但是如果概念设计没做好,置景时发现设计存在问题,返工的同时又影响了明星拍摄档期,可能损失400万都不止,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也是很多“五毛特效”出现的原因,在张勃看来,“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对前期概念设计重视不足,导致压力全部堆在了后期身上。”

做过的电影出不来、行业对概念设计又了解甚少,这让许多概念设计师连接活都成了难题。为了生存,诸多概念设计工作室会选择接一些副业,如影视美术、游戏类工作,或开设概念设计培训班。

除了在国内应用不成熟,国内高校对概念设计的专业教育也几乎一片空白,至今并没有几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这导致了概念设计行业目前人才供给上的不足,也让新人入行变得艰难。想入行的学生只能通过上培训班的方式学习技能、拓展思维,并通过老师的举荐进入行业。目前,基本上国内稍有名气、有作品压身的电影概念设计师都开设了自己的培训班,据郑成龙估计,全国每年培训班培养出来的概念设计就有至少600人。而这成了国内大多概念设计工作室的重要收入来源。

不过,高校教育的空白将在今年开始被填补:徐天华将于今年3月为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生讲授概念设计课程;郑成龙培训班与某艺术高校合作开设的影视概念设计培训班也初步计划于今年招生;多所高校也透露出想要开设影视概念设计相关课程的意愿、并在积极地与概念设计师们洽谈。“影视行业对概念设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自然就需要有组织有纪律的成熟团队来做这件事。在教学方面,随着行业需求方向变化的同时,要不断给学生做课程优化。”郑成龙说道。

人才培养问题被解决的同时,行业也迎来了《寻龙诀》之后的另一个高光时刻——《流浪地球》的出现,终于实现了概念设计在国产科电影中的应用,地下城广场、行星发动机、奇异天象、木星氢气爆炸冲击波、宇航服……这些元素的概念设计师纷纷在微博上晒出概念图、表达对呈现效果的惊喜。如今电影成为爆款,更是对概念设计最好的证明,也为行业做出了做好的示范——

多名参加了《流浪地球》的概念设计师在微博上的晒图

毒眸采访获悉,该项目在前期筹备时,就引入了概念设计工作,并将所有工作前置。导演郭帆对毒眸回忆,剧本上的每一个字都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剧本中的“窗外”二字,都能把大家的心纠起来。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团队要把好莱坞一线的科幻片都过一遍,确认窗户是这样的,再逐一确认材质、工艺,再盯着将其做出来。我们现场不要创意,我们就是施工队”。郭帆说。

作为概念设计师,张勃在剧本还未成形时便加入《流浪地球》项目,对他来说,给这部电影搭建世界观,需要通过诸多细节与中国人较熟悉的情感、感受做连接——如中国人对大工厂时代比较有亲切感,因此在部分设计上,尽可能去靠近那个时代;色调方面,也大量采用中国人最熟悉的红色,服装的设计仿照连体工装亦是如此......这样的细节在几千张张电影概念图还有很多。张勃表示,并不奢求所有细节都会被发现,好的概念设计更多是让观众能自然地融入世界,而不是处处感觉到设计的存在。

色调方面,大量采用中国人最熟悉的红色

但不可否认是,电影概念设计仍有一些可改进之处。如有概念设计师表示,部分设计如空间站的舱门设计上太过西化。张勃也对毒眸坦言,这次概念设计还不够成熟完善。

当然,《流浪地球》的意义是不可否认的。截至毒眸发稿,《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破32亿,这对概念设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但仅拿一部电影成功,来推断科幻电影及概念设计行业将因此繁荣,或许也为时尚早。张勃对此便持谨慎态度:“《流浪地球》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它只能说是一个开端。我们的工业化流程还是不够成熟,最终是靠整个项目每个人不计得失的努力拼搏、尽心竭力,来弥合工业水平的差距,最终有了今天的结果。希望经验能够沉淀下来、转变成电影工业化道路上一块块基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