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多个城市拟将电子烟纳入禁烟范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多个城市拟将电子烟纳入禁烟范围

作为电子烟的全球主要生产基地,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要将电子烟纳入禁烟的范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梁宙

深圳烟民胡建民(化名)四年前第一次接触到电子烟后,就对这种会冒烟的电子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完全接受这种新鲜事物后,他从以前吸卷烟彻底转为吸电子烟,并在宝安区西乡街道开了一家电子烟商店。

胡建民店里卖的电子烟价格多在两百到上千元之间,消费者一般倾向选择200元到800元价位的电子烟。如今,胡建民的身边聚集了一群玩电子烟的朋友,电子烟也成为他们见面时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电子烟已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寄托,如开车的时候吸几口电子烟,可以帮助提神。”他对界面新闻说。

在中国,电子烟正在越来越受到烟民欢迎,尤其在多个城市施行“史上最严禁烟令”后,因为电子烟并不在禁烟范围内,电子烟卖家以“香烟替代品”、“帮助戒烟”等作为广告语,吸引着众多消费者。

国内和胡建民一样吸电子烟的消费人数在2017年达到了736.59万人,电子烟销售额达到40.09亿元,这两个数据记录在《中国烟草学报》中。

中国不仅是电子烟的发明国,还是全球电子烟生产的第一大国。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制造的电子烟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其中有83.7%都出口欧美市场。

近几年,电子烟在国内的城市流行开来,但引起的争议也不小。查询网上电子烟广告可以发现,商家往往在广告中标注“零焦油”,但极少公布电子烟添加油的成分、安全摄取量、危害性等。不少青少年成为电子烟消费者,这也引起专家学者的担忧,于是一些城市开始计划将电子烟纳入禁烟的范围。

2019年1月28日,作为国内电子烟最大生产基地的深圳市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正式提出将电子烟纳入禁烟的范围。

该《征求意见稿》规定,吸烟是指使用电子烟或者持有点燃的其他烟草制品,烟草制品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烟草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供抽吸、吸吮、咀嚼或者鼻吸的制品以及电子烟。而电子烟是指汽化并向使用者的肺部输送由尼古丁(或者无尼古丁)、丙二醇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一种装置。

《征求意见稿》还扩大了禁烟场所,将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出租汽车、客运火车、地铁、轻轨、船舶、民用航空器等公共交通工具室外站台和等候队伍所在区域列入禁烟场所。同时规定,地铁出入口外侧5米范围内禁止吸烟。

实际上,深圳并不是国内最早提出将电子烟纳入禁烟范围的城市。2019年1月1日,杭州市最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吸烟是指吸入、呼出烟草的烟雾或有害电子烟气雾,禁止吸烟场所不仅禁止点燃烟草制品和吸传统卷烟,也禁止吸电子烟。

此外,还有多个城市也计划将电子烟纳入禁止行列。2018年10月,张家口市发布《张家口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也提出“吸烟”是指包括拥有支配点燃的烟草制品或电子类烟制品,而无论是否实际吸入或呼出烟雾,并要求烟草制品和电子烟制品销售者应当在销售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吸烟有害健康和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明显标识。

河北省秦皇岛市发布征求《秦皇岛市控烟管理办法》意见稿,也提到“吸烟”是指拥有或支配点燃的烟草制品或电子类烟制品,而不论是否实际吸入或呼出烟雾。在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和上海,也有人大代表和专家发出应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的呼吁。

在深圳对面的香港,对电子烟的管制则更为严格。2019年2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向特区立法会提交《2019年吸烟(公众卫生)(修订)条例草案》,建议禁止进口、制造、销售、分发、宣传电子烟等另类吸烟产品,违例者最高可判罚款5万港元和监禁6个月。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主任郑频频对界面新闻表示,社会提倡的无烟环境就应该禁止所有烟草类型的使用,也包括电子烟。现在电子烟越来越多了,而且电子烟存在长期的危害性,在大家还不太清楚其长期危害的情况下,对电子烟进行监管显得特别重要。

“电子烟跟传统卷烟相比,它不含有焦油,但是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等成分,尼古丁是一个成瘾性的物质,也是一种剧毒的物质,所以使用电子烟需要非常谨慎。”郑频频说。

现实中,公众对于电子烟的认知更多仍停留在辅助戒烟上。

“不吸电子烟就会想吸卷烟,相比卷烟,电子烟对身体的危害没那么大。”胡建民也曾担心电子烟对身体的危害问题,“其实我比其他人都怕出问题,我做这一行的,如果电子烟有问题的话,我就成为了千古罪人。”

吸电子烟的这几年,胡建民没有察觉身体有什么不适,他选择定期去献血,把每次献血当成一次检查身体。每次检查合格,胡建民会把这个结果看成电子烟对身体伤害小的结论。

郑频频则指出,已经证实使用电子烟会给呼吸系统等带来短期危害,还可能带来很多潜在的风险,儿电子烟诞生至今才十几年的时间,对于长期吸电子烟的危害现在还缺乏研究,这需要对大量的吸电子烟人群进行长达几十年时间的研究、追踪,因此我们现在还无法掌握长期使用电子烟和慢性病之间的确切关联证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关联。

“电子烟在公共场所随意使用,对青少年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现在很多电子烟都强调大功率、酷以及各种口味,并以这种时尚作为一个卖点,很多青少年可能从比较喜欢酷开始吸电子烟,然后到吸卷烟。”她说。

在电子烟的危害性以及能否帮助于戒烟的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据新华社2016年1月报道,英国公共医疗体系的统计数据显示,那些同时使用电子烟和其他治疗方式的吸烟人士中,三分之二的人在一年时间中能成功戒烟。英国癌症研究会资助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最受欢迎的戒烟辅助手段就是电子烟。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在国内,对于电子烟对戒烟的作用,很多控烟专家持着悲观的态度。资深控烟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宜群对界面新闻表示,吸电子烟有助于戒烟的证据不足,电子烟里面含有尼古丁,吸烟成瘾的机制还会发挥作用,通过吸电子烟戒烟,只是以电子烟的烟瘾来替代卷烟的烟瘾。

胡建民也坦言,对于很多人而言,电子烟是一种新鲜的东西,年轻人比较能接受,中年以上的人群还是会觉得使用不方便。“很多人都想通过吸电子烟来戒烟,但是由于使用电子烟麻烦,一些人觉得还是算了。”他说。

吸电子烟对不吸烟者带来的影响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已经有证据证明吸烟对不吸烟的人来说是有危害的,公共场所禁烟的原因就是不让吸烟的人吐出烟来,或者拿在手上的侧流烟影响到不吸烟的人。”吴宜群建议,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包括交通工具也不能吸电子烟。

在电子烟的监管上,各国监管政策差异较大,关键在于是将电子烟归类为普通消费品、烟草制品还是医用药品。各国立法可分为五类,分别是按普通消费品监管、统一纳入烟草制品监管、按药用产品监管、禁止销售和禁止销售、使用。

目前,中国对于电子烟的属性定位并没有定论,仍然缺乏有效监管,也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郑频频认为,国家应该尽快明确电子烟的属性定位、标准、标签,以及列入哪一类监管范围。

“我们仍要加强对电子烟的研究,尤其是长期危害方面,获得更多的证据。”郑频频提出,现在的无烟政策都是各地出台的,我们应尽快出台一个国家层面的无烟政策,不管是城市人群还是农村人群,都应该得到保护。很多人希望通过吸电子烟来戒烟,也反映了现在的戒烟服务覆盖面不够广,尤其是戒烟药物很多还没有进入医保,如果能够进入医保,这个问题会相对容易解决。        

郑频频还指出,中国要控烟首先应该在烟草行业实施政企分开,政企不分会导致很多控烟政策都没有办法落实到位,“卫生经济学研究已经证明,烟草引起疾病导致的经济负担和烟草税收相比是入不敷出的,而且这个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为了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烟草行业必然需要面临转型的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多个城市拟将电子烟纳入禁烟范围

作为电子烟的全球主要生产基地,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要将电子烟纳入禁烟的范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梁宙

深圳烟民胡建民(化名)四年前第一次接触到电子烟后,就对这种会冒烟的电子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完全接受这种新鲜事物后,他从以前吸卷烟彻底转为吸电子烟,并在宝安区西乡街道开了一家电子烟商店。

胡建民店里卖的电子烟价格多在两百到上千元之间,消费者一般倾向选择200元到800元价位的电子烟。如今,胡建民的身边聚集了一群玩电子烟的朋友,电子烟也成为他们见面时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电子烟已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寄托,如开车的时候吸几口电子烟,可以帮助提神。”他对界面新闻说。

在中国,电子烟正在越来越受到烟民欢迎,尤其在多个城市施行“史上最严禁烟令”后,因为电子烟并不在禁烟范围内,电子烟卖家以“香烟替代品”、“帮助戒烟”等作为广告语,吸引着众多消费者。

国内和胡建民一样吸电子烟的消费人数在2017年达到了736.59万人,电子烟销售额达到40.09亿元,这两个数据记录在《中国烟草学报》中。

中国不仅是电子烟的发明国,还是全球电子烟生产的第一大国。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制造的电子烟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其中有83.7%都出口欧美市场。

近几年,电子烟在国内的城市流行开来,但引起的争议也不小。查询网上电子烟广告可以发现,商家往往在广告中标注“零焦油”,但极少公布电子烟添加油的成分、安全摄取量、危害性等。不少青少年成为电子烟消费者,这也引起专家学者的担忧,于是一些城市开始计划将电子烟纳入禁烟的范围。

2019年1月28日,作为国内电子烟最大生产基地的深圳市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正式提出将电子烟纳入禁烟的范围。

该《征求意见稿》规定,吸烟是指使用电子烟或者持有点燃的其他烟草制品,烟草制品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烟草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供抽吸、吸吮、咀嚼或者鼻吸的制品以及电子烟。而电子烟是指汽化并向使用者的肺部输送由尼古丁(或者无尼古丁)、丙二醇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一种装置。

《征求意见稿》还扩大了禁烟场所,将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出租汽车、客运火车、地铁、轻轨、船舶、民用航空器等公共交通工具室外站台和等候队伍所在区域列入禁烟场所。同时规定,地铁出入口外侧5米范围内禁止吸烟。

实际上,深圳并不是国内最早提出将电子烟纳入禁烟范围的城市。2019年1月1日,杭州市最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吸烟是指吸入、呼出烟草的烟雾或有害电子烟气雾,禁止吸烟场所不仅禁止点燃烟草制品和吸传统卷烟,也禁止吸电子烟。

此外,还有多个城市也计划将电子烟纳入禁止行列。2018年10月,张家口市发布《张家口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也提出“吸烟”是指包括拥有支配点燃的烟草制品或电子类烟制品,而无论是否实际吸入或呼出烟雾,并要求烟草制品和电子烟制品销售者应当在销售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吸烟有害健康和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明显标识。

河北省秦皇岛市发布征求《秦皇岛市控烟管理办法》意见稿,也提到“吸烟”是指拥有或支配点燃的烟草制品或电子类烟制品,而不论是否实际吸入或呼出烟雾。在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和上海,也有人大代表和专家发出应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的呼吁。

在深圳对面的香港,对电子烟的管制则更为严格。2019年2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向特区立法会提交《2019年吸烟(公众卫生)(修订)条例草案》,建议禁止进口、制造、销售、分发、宣传电子烟等另类吸烟产品,违例者最高可判罚款5万港元和监禁6个月。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主任郑频频对界面新闻表示,社会提倡的无烟环境就应该禁止所有烟草类型的使用,也包括电子烟。现在电子烟越来越多了,而且电子烟存在长期的危害性,在大家还不太清楚其长期危害的情况下,对电子烟进行监管显得特别重要。

“电子烟跟传统卷烟相比,它不含有焦油,但是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等成分,尼古丁是一个成瘾性的物质,也是一种剧毒的物质,所以使用电子烟需要非常谨慎。”郑频频说。

现实中,公众对于电子烟的认知更多仍停留在辅助戒烟上。

“不吸电子烟就会想吸卷烟,相比卷烟,电子烟对身体的危害没那么大。”胡建民也曾担心电子烟对身体的危害问题,“其实我比其他人都怕出问题,我做这一行的,如果电子烟有问题的话,我就成为了千古罪人。”

吸电子烟的这几年,胡建民没有察觉身体有什么不适,他选择定期去献血,把每次献血当成一次检查身体。每次检查合格,胡建民会把这个结果看成电子烟对身体伤害小的结论。

郑频频则指出,已经证实使用电子烟会给呼吸系统等带来短期危害,还可能带来很多潜在的风险,儿电子烟诞生至今才十几年的时间,对于长期吸电子烟的危害现在还缺乏研究,这需要对大量的吸电子烟人群进行长达几十年时间的研究、追踪,因此我们现在还无法掌握长期使用电子烟和慢性病之间的确切关联证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关联。

“电子烟在公共场所随意使用,对青少年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现在很多电子烟都强调大功率、酷以及各种口味,并以这种时尚作为一个卖点,很多青少年可能从比较喜欢酷开始吸电子烟,然后到吸卷烟。”她说。

在电子烟的危害性以及能否帮助于戒烟的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据新华社2016年1月报道,英国公共医疗体系的统计数据显示,那些同时使用电子烟和其他治疗方式的吸烟人士中,三分之二的人在一年时间中能成功戒烟。英国癌症研究会资助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最受欢迎的戒烟辅助手段就是电子烟。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在国内,对于电子烟对戒烟的作用,很多控烟专家持着悲观的态度。资深控烟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宜群对界面新闻表示,吸电子烟有助于戒烟的证据不足,电子烟里面含有尼古丁,吸烟成瘾的机制还会发挥作用,通过吸电子烟戒烟,只是以电子烟的烟瘾来替代卷烟的烟瘾。

胡建民也坦言,对于很多人而言,电子烟是一种新鲜的东西,年轻人比较能接受,中年以上的人群还是会觉得使用不方便。“很多人都想通过吸电子烟来戒烟,但是由于使用电子烟麻烦,一些人觉得还是算了。”他说。

吸电子烟对不吸烟者带来的影响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已经有证据证明吸烟对不吸烟的人来说是有危害的,公共场所禁烟的原因就是不让吸烟的人吐出烟来,或者拿在手上的侧流烟影响到不吸烟的人。”吴宜群建议,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包括交通工具也不能吸电子烟。

在电子烟的监管上,各国监管政策差异较大,关键在于是将电子烟归类为普通消费品、烟草制品还是医用药品。各国立法可分为五类,分别是按普通消费品监管、统一纳入烟草制品监管、按药用产品监管、禁止销售和禁止销售、使用。

目前,中国对于电子烟的属性定位并没有定论,仍然缺乏有效监管,也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郑频频认为,国家应该尽快明确电子烟的属性定位、标准、标签,以及列入哪一类监管范围。

“我们仍要加强对电子烟的研究,尤其是长期危害方面,获得更多的证据。”郑频频提出,现在的无烟政策都是各地出台的,我们应尽快出台一个国家层面的无烟政策,不管是城市人群还是农村人群,都应该得到保护。很多人希望通过吸电子烟来戒烟,也反映了现在的戒烟服务覆盖面不够广,尤其是戒烟药物很多还没有进入医保,如果能够进入医保,这个问题会相对容易解决。        

郑频频还指出,中国要控烟首先应该在烟草行业实施政企分开,政企不分会导致很多控烟政策都没有办法落实到位,“卫生经济学研究已经证明,烟草引起疾病导致的经济负担和烟草税收相比是入不敷出的,而且这个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为了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烟草行业必然需要面临转型的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