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球用户超15亿,出海“独角兽”SHAREit如何长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球用户超15亿,出海“独角兽”SHAREit如何长成?

2016年5月,SHAREit全球用户数破6亿;2017年3月,用户规模突破10亿;2018年6月,全球用户总量超过15亿,“双印”(印度、印尼)市场用户超5亿,全球月活用户超5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语言版本超39个,稳居Google Play全球总榜Top10。

文|好望观察 任娴颖

“在‘游泳池’边看了这么久,不想跳下来自己游一下吗?”2017年的一天,SHAREit(茄子快传)CEO仇俊问王超。

2017年8月,原竺道联合创始人王超正式加入SHAREit,全面负责SHAREit在印度的本地化拓展。

此时,SHAREit在全球的用户总量已经突破10亿,正在谋求从工具型产品向内容平台的转型;而在SHAREit的“主战场”印度,王超已在内容领域前后拥有五六年的职业经历。双方一拍即合。

SHAREit最早由联想内部孵化,2015年公司成立,专注出海。最初,作为一款跨平台的近场传输软件,SHAREit让用户无需Wi-Fi网络、不耗费流量,面对面即可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间快速传输文件。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6年5月,SHAREit全球用户数破6亿;2017年3月,用户规模突破10亿;2018年6月,全球用户总量超过15亿,“双印”(印度、印尼)市场用户超5亿,全球月活用户超5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语言版本超39个,稳居Google Play全球总榜Top10。

近日,现任SHAREit CBO(首席商务官)的王超接受了好望观察(ID:haowangguancha)专访。他表示,2017年下半年,团队正式提出“All in”在线内容的转型策略,致力于成为一个“为全球用户提供简单、平等、快速地获取优质数字内容的平台”。

SHAREit Android海外版界面图。(采访对象供图)

“如果说转型是一个从1.0到2.0的过程,那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迈到了1.5。我们团队所有人都非常坚定地认为,这件事情是一定可以成功的,用户的反馈也在印证这一点。”王超说。

“印度是一片能长出参天大树的土壤”

加入SHAREit,对于王超来说,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2015年6月,仇俊带着SHAREit义无反顾奔赴出海,发力的第一个海外市场就是印度。那一年,定位“桥接中印的科技媒体”的竺道也正式上线。

“我们都坐在印度这个市场上。并且我们都坚信,印度未来一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王超表示。

在创办竺道之前,王超已有近10年的海外工作经历,其中包括东南亚、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

在王超看来,印度的优势在于,它是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GDP增速处于世界前列,政治环境也相对稳定。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目前正在快速城市化,“大量年轻人在接受教育以后涌入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加速,跟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的时候非常像”。

而这一群年轻人,正是投资人和创业者们口中的“增量市场”所在。

王超认为,所谓“增量”,本质上是“谁来用你的东西”。

印度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社会”。“塔尖的这一小部分人,他们知道互联网的‘玩法’,这波人被无数产品‘清洗’,有无数公司试图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这是一个‘存量市场’;而中部甚至靠下的这绝大部分人群,他们没有经历过PC互联网时代,目前看来ARPU值(单个用户平均收入)也没有那么高,所以很好地去服务他们的公司也不多。”王超表示。

印度也是一个典型的“年轻化”社会,人口结构同样呈现金字塔形。

印度人口结构呈现金字塔形。

根据UN Population Division(联合国人口司)的数据,2017年,印度人口约13.39亿。

被称为“互联网女皇”的华尔街证券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其2017年5月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2015年,印度35岁以下(不含35岁)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64%,其中15-34岁人口占比35%;2017年,印度网民中,约72%的人年龄在35岁以下(不含35岁)。

在王超看来,年轻群体是互联网行业关注的重点:“用增量思维看,印度几亿年轻人群体没有接触过移动互联网服务,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同样用增量思维,印度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这波人是它增长的主力军,莫欺少年穷!”

王超表示,SHAREit的目标不是“Easy and quick money”(轻松赚快钱),而是希望在一块土壤上,种出一棵参天大树。

“在当前时间窗口期,我认为印度是最适合的土壤。”王超说。

“SHAREit的产品方法论,是抓需求缺口”

10亿用户,对于绝大多数移动互联网产品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2015年到2017年,SHAREit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推开了这扇“十亿俱乐部”的门。这扇门里,还有Google、Facebook、微信、YouTube……

仇俊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任何一个好产品的诞生,都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王超看来,SHAREit的产品方法论,就是抓“需求缺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之间的矛盾,是永恒的生产力进步的空间。”

王超表示,纵观SHAREit三年多的发展历程,抓住了两大“需求缺口”。

“2015年的时候,(印度)用户买一个智能手机,大概七八百块人民币,他觉得买得起;买了手机之后,他要听音乐、看电影、看电子书,但是一个G的手机流量却要几十块人民币,他觉得太贵了,用不起。这个时候矛盾来了,出现了第一个‘需求缺口’。”王超说。

在Wi-Fi和移动网络覆盖不完善、流量资费昂贵的背景下,SHAREit的使用场景出现了。

“对于没有经历过PC互联网时代的这些用户来说,SHAREit足够简单、易用,就两个按钮:发送、接收。这是SHAREit当时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它能很快发现周边的设备,同时传输成功率高、速度快。”王超表示。

除了用户线下面对面传输和新旧手机间的数据迁移,SHAREit团队还发现另一个有意思的场景。“用户在手机店买完手机,店主说,你装一个SHAREit,我给你传10个游戏、100首歌、5部电影……”王超说,“我们管这叫‘Day one app’,就是用户拥有智能手机的第一天,就装上了这个App。”

这一时期,印度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快速发展。

“互联网女皇”在其2016年6月和2017年5月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提到:

2015年,印度互联网用户数达到 2.77 亿,比上年增长 40%,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仅次于中国;

截至2016年6月,估计印度网民数量达3.55亿,互联网渗透率27%;

2017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约80%的上网流量由手机产生。

“互联网女皇”2017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截图。

印度移动与互联网协会(IAMAI)2017年3月发布的《印度互联网报告》称,到2017年6月,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预计将超过4.5亿。

与此同时,印度智能机出货量总体上升,售价和流量资费则呈下降趋势。

“互联网女皇”在2017年的《报告》中提到,从2014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印度年化每月1GB 费用(注:指如果每月用1GB流量,一年上网的费用),从53美元下降到23美元。

但《报告》同时提到,智能手机和流量成本虽然正在降低,然而对于13亿人口中的大多数,依然昂贵。

随着各项成本的降低和网速的提升,印度互联网用户数不断增长,移动网络流量消费猛增。

“SHAREit迎来了第二个‘需求缺口’,也是转型的契机。”王超说。

“一个不思进取的工具才会被抛弃”

从起步、奔跑、加速,再到转型,如果说一款产品踏出每一步的“底气”何在,最终无疑还是它身后站着的用户。

“互联网女皇”2017年的《报告》显示,在印度被下载次数最多的安卓App。根据Google Play Store 2017年5月29日的数据,SHAREit的排名从一年前(2016年5月30日)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超越阿里巴巴旗下UC浏览器和Facebook,仅次于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

“互联网女皇”2017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截图。

王超表示,SHAREit目前在印度拥有4亿用户,几乎覆盖了印度所有的互联网用户。

“这4亿用户中的活跃用户,身上最明显的标志,一是年轻,二是他们多居住在中小城市,类似我们所说的‘五环外青年’或‘小镇青年’。”王超说。

在王超看来,这一部分“小镇青年”用户,他们现在有了更好的硬件条件,获得了更好的网络服务,随之内容消费需求也迅猛增长。但因为暂时付费能力有限,能够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的产品依然匮乏,这便是SHAREit抓的第二个“需求缺口”。

从传输工具,到内容平台,2017年下半年,SHAREit团队正式“All in”转型。

王超认为,SHAREit的转型有其内在逻辑。

一方面,“工具”本身只会迭代,不会被抛弃。“一个不思进取的工具才会被抛弃。”王超说,“用户发现好内容、消费好内容、分享好内容的需求没有变,未来可能还会产生更多需求,我们的产品也会进一步迭代,但本质不会变,都是在满足用户的需求。”

另一方面,SHAREit虽然起步是一个工具,“但它是一个具备社交属性和内容属性的工具”。“大家用SHAREit传输什么?视频、音乐、游戏、App……它是和内容挂钩的。我为什么要把这个东西传给你?我们一定是在某种关系里面,可能是朋友、家人……所以它有社交属性。”王超说。

目前,用户在SHAREit App上,除了可以实现本地文件的传输,还能在线观看电影、综艺节目、短视频,以及本土语言内容等。

2018年6月,SHAREit宣布全球用户量超15亿,月活用户超5亿。

在王超看来,“转型”的路已经走了一半。用户的反馈则让团队更加坚定了行进的方向:“用户的使用时长、打开频次都在增加,这些是对团队最直接的激励。”

2018年5月,SHAREit宣布收购印度电影流媒体服务提供商FastFilmz,交易的具体细节没有对外公开。据了解,在被并购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中,FastFilmz市场公开估值约为1300万美元。

FastFilmz是印度南部最大的视频OTT服务商(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主要提供泰卢固语、泰米尔语等南印地方语言的视频内容。此外,SHAREit 还与Hungama、Viacom等当地OTT服务商建立了内容合作。

“本地化进入深水区,总有想不到的暗礁”

与工具型产品不同,内容型产品更多地涉及到文化属性,对团队和产品的本地化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地化是所有出海企业致胜过程中最难的一步。每天都在遇到新问题,每天都在解决问题,大到市场政策、宗教信仰、版权采买、跨文化团队管理,小到每一个用户的投诉、建议……”王超说。

出海企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往往就是语言。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邦使用的语言不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有超过1600种语言和方言。“互联网女皇”在2017年的《报告》中提到:在印度,使用人数大于100万的语言有29种,使用人数大于5000万的有6种(包括英语);2015年的数据显示,46%的网民主要消费当地语言内容。

“互联网女皇”2017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截图。

“印度一个用户可能要看4种语言的内容,比如马拉地语(Marathi)、印地语(Hindi)、英语(English)、旁遮普语(Punjabi),我们产品经理当时就跟我急了!”王超笑道,“你很难想象,看搞笑电影的时候,他可能要看泰米尔语(Tamil),看大制作电影的时候,要看印地语(Hindi)……”

收购FastFilmz,与Hungama、Viacom等合作,都是SHAREit对本土化内容的布局。“我们对(在线内容)这件事情有一个确定的判断,也愿意在这一块去做投入。”王超表示。

在本地化团队的建设和管理上,SHAREit也在持续探索。

2017年9月,团队在新德里设立办公室。2018年初,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办公室。

“印度的办公室文化与国内差异很大。比如,经理层级的人都要有单独的办公室,他们是不跟普通员工坐在一起的;泡一杯咖啡、接一个办公电话,都要有人来做,哪天我自己出去做了,那叫‘跌份儿’……”王超表示,在印度,阶层意识非常鲜明。

另一方面,相比中国团队,“印度团队的执行力较差,你让他做一件事他做不了,他宁可花10个小时找我做不了的原因,也不肯用10个小时把事做了;你加班到晚上11点,他6点下班准时走”。

在王超看来,跨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最难建立的,要打造一支优秀的“混血团队”,规章制度只能是底线而非手段,其他没有捷径,只能“同吃同住同劳动,以身作则”。

“公司任何人都不允许有独立封闭的办公空间,一个刚入职的大学生工位1.2米长,我的工位也1.2米长,大家加班吃一样的饭,每天在一起工作,绝不会说我把指令下给你们干,我翘着二郎腿,抽着雪茄喝着酒。”王超表示,SHAREit一直秉持“平等、高效、分享”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建立和凝聚团队。

SHAREit印度新德里办公室。(采访对象供图)

此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有一次,一位伊斯兰用户投诉一段体操比赛的视频“不清真”。“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王超笑言。

针对类似问题,SHAREit的解决方案,一是通过产品提供的反馈按钮,优化机器推荐,二是针对一些特定区域,加强内容的审核与分级。

“未来还会有新的问题,比如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欧盟2018年5月25日出台),看似跟我们没有关系,但我们也要先于当地监管,在数据隐私等方面进一步升级。本地化一旦进入深水区,总有你想不到的暗礁。除了问题来了去解决它,还得会未雨绸缪。”王超说。

“SHAREit的未来,由用户定义”

今天的SHAREit,团队近400人,用户15亿。

“经常有人问,SHAREit到底是啥?你是微信、爱奇艺,还是抖音、快手?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也很难用国内现有的模式去定义。就像一个坐在北京的产品经理,去定义一个印度小镇青年的需求。”王超说,“这不是扯淡嘛!”

SHAREit CBO王超(采访对象供图)

在王超看来,SHAREit是一个纯用户导向的产品,它的“现在”,是团队与用户共同描绘和铸就的。

“SHAREit是产品经理丢了一块泥巴到用户群里,用户有什么需求,它最后就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相比‘SHAREit要做成什么样子’,我们更多思考的是‘这个阶段用户有什么需求’。”王超说,“大家都在喊‘用户第一’,但SHAREit真正做到了。我们愿意为了用户一条反馈,投入整个研发团队半个月、一个月的精力,去改善那一点点用户体验。”

现阶段,SHAREit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体量,并且仍在持续增长。王超认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SHAREit要练“内功”,把“肥肉练成肌肉”,更多聚焦于内容品质、用户体验等方面。

对于很多互联网产品来说,变现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转型后的SHAREit,各项成本不可避免要增加,而新兴市场用户付费能力不足又是事实。但在王超看来,SHAREit在变现上并没有那么急迫。

“为什么很多公司陷入变现困境,因为他的用户获取是有成本的。但我们非常自豪地说,SHAREit 15亿用户完全是自然增长,我们用功能、服务和口碑传播去获取用户,没有花过一分钱。这是我们比别人有耐心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王超说。

目前,SHAREit的收入主要依靠广告,“付费订阅现在还早,零零星星冒出一些趋势,但这件事情还需要时间跟过程”。

至于未来的业务规划,王超表示,在持续聚焦印度,做深、做透首要市场的同时,也会放眼其他新兴市场,在用户需求和市场新趋势的指引下发展和创新。

“SHAREit会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你在印度看到的SHAREit,你在印尼、中东、南非看到的SHAREit,都会完全不一样。”王超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球用户超15亿,出海“独角兽”SHAREit如何长成?

2016年5月,SHAREit全球用户数破6亿;2017年3月,用户规模突破10亿;2018年6月,全球用户总量超过15亿,“双印”(印度、印尼)市场用户超5亿,全球月活用户超5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语言版本超39个,稳居Google Play全球总榜Top10。

文|好望观察 任娴颖

“在‘游泳池’边看了这么久,不想跳下来自己游一下吗?”2017年的一天,SHAREit(茄子快传)CEO仇俊问王超。

2017年8月,原竺道联合创始人王超正式加入SHAREit,全面负责SHAREit在印度的本地化拓展。

此时,SHAREit在全球的用户总量已经突破10亿,正在谋求从工具型产品向内容平台的转型;而在SHAREit的“主战场”印度,王超已在内容领域前后拥有五六年的职业经历。双方一拍即合。

SHAREit最早由联想内部孵化,2015年公司成立,专注出海。最初,作为一款跨平台的近场传输软件,SHAREit让用户无需Wi-Fi网络、不耗费流量,面对面即可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间快速传输文件。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6年5月,SHAREit全球用户数破6亿;2017年3月,用户规模突破10亿;2018年6月,全球用户总量超过15亿,“双印”(印度、印尼)市场用户超5亿,全球月活用户超5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语言版本超39个,稳居Google Play全球总榜Top10。

近日,现任SHAREit CBO(首席商务官)的王超接受了好望观察(ID:haowangguancha)专访。他表示,2017年下半年,团队正式提出“All in”在线内容的转型策略,致力于成为一个“为全球用户提供简单、平等、快速地获取优质数字内容的平台”。

SHAREit Android海外版界面图。(采访对象供图)

“如果说转型是一个从1.0到2.0的过程,那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迈到了1.5。我们团队所有人都非常坚定地认为,这件事情是一定可以成功的,用户的反馈也在印证这一点。”王超说。

“印度是一片能长出参天大树的土壤”

加入SHAREit,对于王超来说,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2015年6月,仇俊带着SHAREit义无反顾奔赴出海,发力的第一个海外市场就是印度。那一年,定位“桥接中印的科技媒体”的竺道也正式上线。

“我们都坐在印度这个市场上。并且我们都坚信,印度未来一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王超表示。

在创办竺道之前,王超已有近10年的海外工作经历,其中包括东南亚、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

在王超看来,印度的优势在于,它是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GDP增速处于世界前列,政治环境也相对稳定。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目前正在快速城市化,“大量年轻人在接受教育以后涌入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加速,跟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的时候非常像”。

而这一群年轻人,正是投资人和创业者们口中的“增量市场”所在。

王超认为,所谓“增量”,本质上是“谁来用你的东西”。

印度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社会”。“塔尖的这一小部分人,他们知道互联网的‘玩法’,这波人被无数产品‘清洗’,有无数公司试图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这是一个‘存量市场’;而中部甚至靠下的这绝大部分人群,他们没有经历过PC互联网时代,目前看来ARPU值(单个用户平均收入)也没有那么高,所以很好地去服务他们的公司也不多。”王超表示。

印度也是一个典型的“年轻化”社会,人口结构同样呈现金字塔形。

印度人口结构呈现金字塔形。

根据UN Population Division(联合国人口司)的数据,2017年,印度人口约13.39亿。

被称为“互联网女皇”的华尔街证券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其2017年5月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2015年,印度35岁以下(不含35岁)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64%,其中15-34岁人口占比35%;2017年,印度网民中,约72%的人年龄在35岁以下(不含35岁)。

在王超看来,年轻群体是互联网行业关注的重点:“用增量思维看,印度几亿年轻人群体没有接触过移动互联网服务,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同样用增量思维,印度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这波人是它增长的主力军,莫欺少年穷!”

王超表示,SHAREit的目标不是“Easy and quick money”(轻松赚快钱),而是希望在一块土壤上,种出一棵参天大树。

“在当前时间窗口期,我认为印度是最适合的土壤。”王超说。

“SHAREit的产品方法论,是抓需求缺口”

10亿用户,对于绝大多数移动互联网产品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2015年到2017年,SHAREit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推开了这扇“十亿俱乐部”的门。这扇门里,还有Google、Facebook、微信、YouTube……

仇俊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任何一个好产品的诞生,都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王超看来,SHAREit的产品方法论,就是抓“需求缺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之间的矛盾,是永恒的生产力进步的空间。”

王超表示,纵观SHAREit三年多的发展历程,抓住了两大“需求缺口”。

“2015年的时候,(印度)用户买一个智能手机,大概七八百块人民币,他觉得买得起;买了手机之后,他要听音乐、看电影、看电子书,但是一个G的手机流量却要几十块人民币,他觉得太贵了,用不起。这个时候矛盾来了,出现了第一个‘需求缺口’。”王超说。

在Wi-Fi和移动网络覆盖不完善、流量资费昂贵的背景下,SHAREit的使用场景出现了。

“对于没有经历过PC互联网时代的这些用户来说,SHAREit足够简单、易用,就两个按钮:发送、接收。这是SHAREit当时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它能很快发现周边的设备,同时传输成功率高、速度快。”王超表示。

除了用户线下面对面传输和新旧手机间的数据迁移,SHAREit团队还发现另一个有意思的场景。“用户在手机店买完手机,店主说,你装一个SHAREit,我给你传10个游戏、100首歌、5部电影……”王超说,“我们管这叫‘Day one app’,就是用户拥有智能手机的第一天,就装上了这个App。”

这一时期,印度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快速发展。

“互联网女皇”在其2016年6月和2017年5月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提到:

2015年,印度互联网用户数达到 2.77 亿,比上年增长 40%,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仅次于中国;

截至2016年6月,估计印度网民数量达3.55亿,互联网渗透率27%;

2017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约80%的上网流量由手机产生。

“互联网女皇”2017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截图。

印度移动与互联网协会(IAMAI)2017年3月发布的《印度互联网报告》称,到2017年6月,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预计将超过4.5亿。

与此同时,印度智能机出货量总体上升,售价和流量资费则呈下降趋势。

“互联网女皇”在2017年的《报告》中提到,从2014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印度年化每月1GB 费用(注:指如果每月用1GB流量,一年上网的费用),从53美元下降到23美元。

但《报告》同时提到,智能手机和流量成本虽然正在降低,然而对于13亿人口中的大多数,依然昂贵。

随着各项成本的降低和网速的提升,印度互联网用户数不断增长,移动网络流量消费猛增。

“SHAREit迎来了第二个‘需求缺口’,也是转型的契机。”王超说。

“一个不思进取的工具才会被抛弃”

从起步、奔跑、加速,再到转型,如果说一款产品踏出每一步的“底气”何在,最终无疑还是它身后站着的用户。

“互联网女皇”2017年的《报告》显示,在印度被下载次数最多的安卓App。根据Google Play Store 2017年5月29日的数据,SHAREit的排名从一年前(2016年5月30日)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超越阿里巴巴旗下UC浏览器和Facebook,仅次于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

“互联网女皇”2017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截图。

王超表示,SHAREit目前在印度拥有4亿用户,几乎覆盖了印度所有的互联网用户。

“这4亿用户中的活跃用户,身上最明显的标志,一是年轻,二是他们多居住在中小城市,类似我们所说的‘五环外青年’或‘小镇青年’。”王超说。

在王超看来,这一部分“小镇青年”用户,他们现在有了更好的硬件条件,获得了更好的网络服务,随之内容消费需求也迅猛增长。但因为暂时付费能力有限,能够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的产品依然匮乏,这便是SHAREit抓的第二个“需求缺口”。

从传输工具,到内容平台,2017年下半年,SHAREit团队正式“All in”转型。

王超认为,SHAREit的转型有其内在逻辑。

一方面,“工具”本身只会迭代,不会被抛弃。“一个不思进取的工具才会被抛弃。”王超说,“用户发现好内容、消费好内容、分享好内容的需求没有变,未来可能还会产生更多需求,我们的产品也会进一步迭代,但本质不会变,都是在满足用户的需求。”

另一方面,SHAREit虽然起步是一个工具,“但它是一个具备社交属性和内容属性的工具”。“大家用SHAREit传输什么?视频、音乐、游戏、App……它是和内容挂钩的。我为什么要把这个东西传给你?我们一定是在某种关系里面,可能是朋友、家人……所以它有社交属性。”王超说。

目前,用户在SHAREit App上,除了可以实现本地文件的传输,还能在线观看电影、综艺节目、短视频,以及本土语言内容等。

2018年6月,SHAREit宣布全球用户量超15亿,月活用户超5亿。

在王超看来,“转型”的路已经走了一半。用户的反馈则让团队更加坚定了行进的方向:“用户的使用时长、打开频次都在增加,这些是对团队最直接的激励。”

2018年5月,SHAREit宣布收购印度电影流媒体服务提供商FastFilmz,交易的具体细节没有对外公开。据了解,在被并购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中,FastFilmz市场公开估值约为1300万美元。

FastFilmz是印度南部最大的视频OTT服务商(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主要提供泰卢固语、泰米尔语等南印地方语言的视频内容。此外,SHAREit 还与Hungama、Viacom等当地OTT服务商建立了内容合作。

“本地化进入深水区,总有想不到的暗礁”

与工具型产品不同,内容型产品更多地涉及到文化属性,对团队和产品的本地化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地化是所有出海企业致胜过程中最难的一步。每天都在遇到新问题,每天都在解决问题,大到市场政策、宗教信仰、版权采买、跨文化团队管理,小到每一个用户的投诉、建议……”王超说。

出海企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往往就是语言。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邦使用的语言不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有超过1600种语言和方言。“互联网女皇”在2017年的《报告》中提到:在印度,使用人数大于100万的语言有29种,使用人数大于5000万的有6种(包括英语);2015年的数据显示,46%的网民主要消费当地语言内容。

“互联网女皇”2017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截图。

“印度一个用户可能要看4种语言的内容,比如马拉地语(Marathi)、印地语(Hindi)、英语(English)、旁遮普语(Punjabi),我们产品经理当时就跟我急了!”王超笑道,“你很难想象,看搞笑电影的时候,他可能要看泰米尔语(Tamil),看大制作电影的时候,要看印地语(Hindi)……”

收购FastFilmz,与Hungama、Viacom等合作,都是SHAREit对本土化内容的布局。“我们对(在线内容)这件事情有一个确定的判断,也愿意在这一块去做投入。”王超表示。

在本地化团队的建设和管理上,SHAREit也在持续探索。

2017年9月,团队在新德里设立办公室。2018年初,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办公室。

“印度的办公室文化与国内差异很大。比如,经理层级的人都要有单独的办公室,他们是不跟普通员工坐在一起的;泡一杯咖啡、接一个办公电话,都要有人来做,哪天我自己出去做了,那叫‘跌份儿’……”王超表示,在印度,阶层意识非常鲜明。

另一方面,相比中国团队,“印度团队的执行力较差,你让他做一件事他做不了,他宁可花10个小时找我做不了的原因,也不肯用10个小时把事做了;你加班到晚上11点,他6点下班准时走”。

在王超看来,跨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最难建立的,要打造一支优秀的“混血团队”,规章制度只能是底线而非手段,其他没有捷径,只能“同吃同住同劳动,以身作则”。

“公司任何人都不允许有独立封闭的办公空间,一个刚入职的大学生工位1.2米长,我的工位也1.2米长,大家加班吃一样的饭,每天在一起工作,绝不会说我把指令下给你们干,我翘着二郎腿,抽着雪茄喝着酒。”王超表示,SHAREit一直秉持“平等、高效、分享”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建立和凝聚团队。

SHAREit印度新德里办公室。(采访对象供图)

此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有一次,一位伊斯兰用户投诉一段体操比赛的视频“不清真”。“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王超笑言。

针对类似问题,SHAREit的解决方案,一是通过产品提供的反馈按钮,优化机器推荐,二是针对一些特定区域,加强内容的审核与分级。

“未来还会有新的问题,比如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欧盟2018年5月25日出台),看似跟我们没有关系,但我们也要先于当地监管,在数据隐私等方面进一步升级。本地化一旦进入深水区,总有你想不到的暗礁。除了问题来了去解决它,还得会未雨绸缪。”王超说。

“SHAREit的未来,由用户定义”

今天的SHAREit,团队近400人,用户15亿。

“经常有人问,SHAREit到底是啥?你是微信、爱奇艺,还是抖音、快手?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也很难用国内现有的模式去定义。就像一个坐在北京的产品经理,去定义一个印度小镇青年的需求。”王超说,“这不是扯淡嘛!”

SHAREit CBO王超(采访对象供图)

在王超看来,SHAREit是一个纯用户导向的产品,它的“现在”,是团队与用户共同描绘和铸就的。

“SHAREit是产品经理丢了一块泥巴到用户群里,用户有什么需求,它最后就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相比‘SHAREit要做成什么样子’,我们更多思考的是‘这个阶段用户有什么需求’。”王超说,“大家都在喊‘用户第一’,但SHAREit真正做到了。我们愿意为了用户一条反馈,投入整个研发团队半个月、一个月的精力,去改善那一点点用户体验。”

现阶段,SHAREit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体量,并且仍在持续增长。王超认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SHAREit要练“内功”,把“肥肉练成肌肉”,更多聚焦于内容品质、用户体验等方面。

对于很多互联网产品来说,变现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转型后的SHAREit,各项成本不可避免要增加,而新兴市场用户付费能力不足又是事实。但在王超看来,SHAREit在变现上并没有那么急迫。

“为什么很多公司陷入变现困境,因为他的用户获取是有成本的。但我们非常自豪地说,SHAREit 15亿用户完全是自然增长,我们用功能、服务和口碑传播去获取用户,没有花过一分钱。这是我们比别人有耐心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王超说。

目前,SHAREit的收入主要依靠广告,“付费订阅现在还早,零零星星冒出一些趋势,但这件事情还需要时间跟过程”。

至于未来的业务规划,王超表示,在持续聚焦印度,做深、做透首要市场的同时,也会放眼其他新兴市场,在用户需求和市场新趋势的指引下发展和创新。

“SHAREit会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你在印度看到的SHAREit,你在印尼、中东、南非看到的SHAREit,都会完全不一样。”王超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