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管理架构师是一种角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管理架构师是一种角色

管理架构师的能力更多的还是纸上作业的能力,是设计和规划的能力,当然也需要推动能力,但不是直接的带兵的能力。

文 | 华夏基石e洞察 施炜

各位华夏基石e洞察管理思想分享群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今天晚上我对新书《管理架构师》的有关问题为大家做一个解答。

一、谁是管理架构师?

(1)管理架构师是一种角色

大家所提的问题里,有好几位都问到了:管理架构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或者说在企业里面谁来当管理架构师?这一点我在书里已经讲了,管理架构师是一个角色,在组织里面它不是一个职位。可以说企业里的管理者,人人都是管理架构师。企业并不非要设一个专门的总架构师。这个和软件架构师是不太一样的。

在企业里面,正如我在书里说的,纵向的直接管理线和权力线,比如说从车间主任到厂长、到总经理,承担管理责任,所以他们要对管理体系进行设计。辅助线、参谋线的人力资源、组织发展、运营管理、流程信息等部门的人员,要为直接管理线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这是从不同的管理条线上来讲。从层级上来看,微观的管理者可能做一些局部的架构设计,宏观的管理者即比较高层的管理者,他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整体设计。

(2)企业的CEO、总裁、COO、HR负责人是最重要的管理架构师

如果说得具体一些,企业里哪些职位承担的管理架构的责任更重一些?那无非就是公司的CEO或者总裁,或COO、运营主管。从职能线来说,主要就是 HR、组织发展、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职位。

如果有朋友非要追问,究竟谁是总架构师呢?那我只能这样说,最适合的是这个公司的CEO,他从宏观上来进行整体结构和功能的把握。还有就是人力资源经理,他们是重要的助理。

(3)本书的目标读者和特点

这本书究竟是写给谁看的?这本书实际上是写给我们广大的管理者看的,不光是HR。这本书的内容实际上是像一个导航,是管理大厦轮廓性、结构性的导航:管理体系分成哪些部分,各自之间的关系如何,哪些部分比较重要,等等。

这样一个比较简要的册子,它浓缩了一些管理知识和方法,是一个实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探幽索微,进一步了解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由于本书具有整体性、结构性以及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我们说读懂这本书,就读懂了整个企业。

(4)管理架构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这里涉及到另外一个朋友提出的问题:管理架构和公司治理是什么关系?我们通常讲到公司治理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司治理包括从公司的基本制度,一直到整体的管理框架。但实际上我们说公司治理时,往往是指企业治理结构这一部分,即股东会、董事会、经营班子三者之间的权利、责任的关系。

这本书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本书是在一定产权关系和治理框架前提下讨论管理架构的。我不考虑企业是民营还是国有,或是混合所有制。我只是考虑到这个企业已经成立了,而且有了一定的规模之后,作为经营班子所要考虑的架构设计。换句话说,我是站在和经营层的CEO、COO包括人力资源总监这些人同一个层面上,来思考管理架构的问题。所以合伙人机制、事业合伙人等这些内容书中都没有涉及,也没有涉及董事会的决策机制。这是对本书的视角的说明。

这个视角对不对、全不全?将来对这本书再来修改的时候,是不是要把诸如董事会流程之类的内容放进去,这个我们以后再考虑。当然现在书里也有一些流程,实际上已经涉及到董事会的权限。比如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董事会是要批的。

(5)管理架构师的能力要求

还有一些朋友问到,管理架构师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能力。我在书里写到了,第一个是两个能力的结合:一是要懂经营,二是要懂管理。这两者结合,能力需要比较全面。第二个是宏观上有框架,有大的结构,微观上要了解细节,知道具体方法,即宏观能力和微化能力要结合起来,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另外,管理架构师的能力更多的还是纸上作业的能力,是设计和规划的能力,当然也需要推动能力,但不是直接的带兵的能力。

作为管理架构师,第一要懂事理,即事情本身的道理和机理,要了解企业价值创造的全部过程,要懂企业价值活动的运行逻辑。对主流程的需求管理、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客户关系等这些端对端的价值创造活动要搞得很透彻。第二是要懂人性。因为事情确定之后,人和人怎么分工、怎么协同?利益机制、交易机制如何设计?这些都涉及对人性的理解。

二、企业的流程框架:价值活动流程化

(1)价值创造是管理体系构建的逻辑出发点

那么下面我就来回答书中关于流程的内容。我们思考所有管理架构和体系问题的逻辑出发点,是要去理解企业的价值创造。这其实也体现了顾客导向的思想。

本书的流程逻辑和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的逻辑是一样的,所以我也是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开始写起的。我经过反复的思考,认为可能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理论或框架能够替代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把价值链又分成了核心流程和辅助流程。大家都知道,像人力资源、财务等都属于辅助流程。我这次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意味着自己设立了一个流程框架的标准。当然这个标准不是说是非要大家都接受的,它也只是理论上的一个参考。所以,书中的流程框架标准和美国生产力中心的标准有了一些差异,和华为的17项流程也是不太一样的。

(2)牵引性活动

我把企业的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分成了4类,可以说这是对迈克尔·波特理论的一个创新。第一类叫做牵引性活动,这里包括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以及战略的分解,即年度经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年度经营计划里包括预算。这是牵引性活动中两个最核心的流程。除这两个流程外,我把投资流程——投资是战略实现的重要手段,以及企业文化理念架构的形成,包括理念架构的宣传落地,也作为牵引性的流程。

牵引性的活动即牵引企业其他所有活动的活动,它代表着战略导向,代表着价值观的导向。我想这是中国的国情。全世界可能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的企业这样重视理念架构的建设。所谓理念架构就是各种各样的文化大纲,这也是华夏基石目前最主要的咨询产品。为什么是这样的?它实际上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很多企业,在社会文化多元的时代,当它们成长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需要给自己立法,给自己立一套规矩。

(3)价值创造的主流程:价值流

牵引性活动之下,就是这个企业创造价值的主流程了,这个主流程,我们过去比较喜欢说研产销。从一般的制造型企业来说,主流程首先就是从需求到产品。这一大段,有一些企业叫做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从了解需求到形成产品概念、进行产品企划和研发。研发之后就到生产了。为什么叫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它包括产品进入和退出市场的策略。这段流程和华为的IPD集成研发基本是叠合的,只不过说法不一样。

主流程的第二大段是生产制造。这个流程现在全世界也基本上形成共识了,就叫供应链,也可以叫集成供应链。即集成上游、集成部品模块等,书里专门对集成有解释,我在这里不展开了。集成供应链的内容是从生产到交付,即生产出来之后,把成品交付到顾客手中。这里包括了物流配送,如果是消费品的话,也包括分销。

分销这一段比较复杂一点,分销既是营销范畴也属于集成供应链。这等于说就像广深高速公路,它既属于G04,又属于G15,两条高速公路是叠合的。

主流程的第三段我做了一些创新,我名之为顾客连接。很多企业叫做客户关系管理。这里的子流程非常多,包括品牌、传播、客户关系深化、沟通、服务、销售等等。

我这个主流程基本上描绘的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制造企业的价值流。我把它作为一个原型。因为写书的时候总要找一个原型,我想了想,还是主要针对制造型的企业,而且它的产品还是有点偏to C的消费品。书中营销流程这部分显得比较复杂,实际上工业品的营销没那么复杂。原型选择与目标读者定位有关。

有些朋友问这本书是不是适合服务型的企业。我想说我们学一个东西还是要注重从逻辑上、结构上、机理上把它学通。不一定非要拘泥于这本书是针对制造业的,我是做服务行业的,那我就不看了。其实,书中主流程如果改一改,也适合于零售等服务行业。因为零售企业也需要需求分析,也需要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也需要发展客户关系。我前几天见了一个在西贝莜面村任高管的朋友,跟他聊了一聊,我们的结论是,餐饮服务行业里面的流程在大的逻辑上和制造企业是相通的。

下面我再讲讲我们这个主流程和华为的主流程有什么差异?我在书中只对华为这个流程提了一下。客观地说,我的这个主流程,没有按照华为那个逻辑去做。华为作为一个电信的服务企业,实际上将主流程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个是直接跟用户交互这个层面的价值流程,第个二层面是帮助顾客实现价值的使能流程,包括采购、供应链等。而我是直接把这两个层面合起来变成一个创造价值的流程。另外实事求是地说,书的流程部分写完了,我才看到华为流程框架的。华为的流程也没有具体地在文件上解释和发布。这样的话,我们也要尊重华为的知识产权,所以这个部分就没有特别地细讲了。

(4)要素性活动

本书流程体系的第三大部分(要素性活动)也是个创新,我把支持性活动中的一部分变成了要素性流程。迈克尔·波特的理论有一个缺陷,它把财务、资金、人力资源等活动作为支持性、辅助性活动,降低了人力资源、资金这些要素的作用。这些要素的流程跟主价值流程是高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不认为人力资源是后台的流程。这样的话,我把资金、人才和技术这三个要素的开发利用,合在一起统称为要素性流程(当然,与产品有关的技术开发,放在了产品开发流程里面;而在要素性流程里面的技术开发,更多是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的开发。)。

(5)支持性活动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把那些支持性、辅助性的活动,包括具体的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公共关系、法务、审计活动等,作为第四类活动。有个朋友问了,企业设计流程及组织职责时,通常是把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合在一起的,但我们在本书中把它分开了,为什么?

一般企业的资金管理是和财务管理合在一起的,但在管理内容上两者是有差异的。不能说一个部门把两个事都管了,事情的差异就没有了。有一些企业设有专门的资金部。对金融企业而言,它是运作资金的,资金部门是直接的生产部门。很多制造类的、重资产的、需要很多资金的企业,它们的资金部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其资金流程包括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比如到什么地方去找钱,怎么样融资,怎么来控制债务风险等)。具体的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以及财务服务等,属于财务管理的范围。

(6)企业并非所有的价值创造活动都是流程活动

按照本书的逻辑,我们建立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叫做活动流程化。所有的活动可以统称为价值创造活动,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支持的。我们把这些活动流程化,并且还要层层分解:从一级流程、二级流程、三级流程,到四级流程、五级流程……。分解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流程体系,所以我在书里头借用了个歌名,就叫做“好大一棵树”。

在构建流程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即企业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流程化。有很多活动实际上是不确定的。所谓不确定,就是事先没有办法把这个活动完全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它们是弹性活动。

这种活动在企业里面非常多。比如说一些创意性的活动,大家一起讨论一个设计,你就很难用流程来规定和规范。一个小组若干人,在一种特定的场景中,在一种互动中把任务完成。再比如说我们去和客户交往,客户是外部的主体,所以也没有办法去规定客户的动作和行为。我们和客户交往时,可以有一个流程轮廓:先准备客户资料,然后拜访客户、和客户交流,介绍产品,与客户深化关系……大体上是可以的。但是细化到了某个环节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规范化了。这个道理跟一个小伙子去谈恋爱是一样的,他可能预先设计了一些规范性的动作:一见面要给人家送一束鲜花。结果见了面之后,姑娘说我最讨厌别人送花了。所以这个花呢你只能藏到包里,就不要再拿出来了。这时,这个小伙子需要随机应变。

在互动的情境下,流程通常是无法设计的。这种情境非常多,我举个例子大家就理解了。比如,我们在座很多朋友,我看他们年龄正好30多岁,两口子在家里辅导儿子或闺女做作业,这就是个典型的非流程活动。大概的分工是可以的,比如妈妈辅导语文,爸爸辅导数学。但实际上当遇到小孩不爱做作业的时候,一切设定都没有用了。父母给小孩辅导作业,必须在动态中根据小孩的反应、心情,两个人一人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斗智斗勇,把这个事情及任务完成。

企业里边有大量这样非确定性的工作,没有办法用流程来解决。不用流程来解决的,可能基本就靠小组协调了。有些工作是一个职位及个人做的,那就自己协调自己;如果涉及到几个职位,比如刚才讲的年轻父母辅导小孩作业,可能需要双方确定好角色,在过程中相互配合。就像演戏一样,两个人演戏,你来我往,互相要托住,这个戏才能演下去。这个时候可能主要是通过一些小组的讨论、协商机制来解决问题。所以从连接的角度来看,这不属于流程连接,而是属于权力连接(小组内部有协调人,即权力行使者)。

三、确定流程的责任主体:流程活动组织化

(1)“事”和“组织”的匹配

活动流程化之后,下一个构建管理体系的动作是流程组织化。很多的大的活动,可以分好多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有人来承担责任。大家都知道,流程可以分为从大到小多个层次。我们如果从微观角度,从非常细的颗粒度来看,有很多流程活动或流程环节,它只要一个职位来完成,可能只需要一个最小的组织单元来完成(职位是组织单元最小的组成部分)。有的流程可能需要一个群体,要职位的集合来完成,需要部门或机构来完成。

谁来完成流程的问题,也就是人和事的匹配问题。所谓人和事的匹配,首先不是具体的张三、李四和事的匹配,首先是组织和事的匹配。这里的组织就是指组织单元。一个五级流程、六级流程,由某一个职位来完成其中一个环节,再由下一个职位完成下一个环节,这几个职位协同起来变成流程链条。

如果流程比较宏观,比如预算和经营计划流程,需要运营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以及企业所有经营机构共同完成。这个时候,这个流程的责任主体就是组织机构(职位的集合)。

(2)组织的基本形态

组织设计的第一个层次是组织形态,即组织基本架构设计。企业比较小的时候,业务构成比较单一,只有一个主营业务的时候,组织形态基本上是直线职能制。如果是多业务了,这个时候可能就要采用事业部制,依据不同业务设立几个事业部。比如像美的,有的事业部做空调,有的事业部做冰箱,有的事业部做洗衣机,还有一些事业部去做电饭煲。业务多元时,组织形态也可以是矩阵式,既有大的平台性的部门、专业职能部门,比如说生产部门、研发部门、销售部门,同时又有若干产品的部门、若干个事业部(SBU)或若干个事业集群(BG)以及事业集团。事业部是一种内部的分权机制,矩阵式是企业内部的网络状态。

对于事业部式和矩阵式两种模式的优劣,我在书中做了一些比较,这里不展开说了。总的来说,矩阵式能够增加协同,但是效率比较低。它是纵横的双责任及双权力主体,如果说这个企业是多维的巨人,可能还有好几个维度的责任及权力主体,网络结构非常复杂。

(3)平台式和矩阵式有什么差异

有一个朋友问平台式和矩阵式有什么差异?平台式的模式是什么意思?某企业有若干个事业部,我们把一些通用的、共用的公共职能独立出来,变成服务各个事业部的平台。比如说资金平台,把各个事业部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理财;可能还有售后服务的平台,就是把各个事业部的售后服务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等等。

美的曾经做过一个“789”的组织架构改造,我大体上记得就是有7个事业部、8个平台、9个职能部门。平台包括物流平台、资金平台、售后服务平台、研发创新平台等。其他几个平台容易理解,研发创新平台是做一些基础性、前沿性、共享性的技术开发,为各事业部服务。

平台式和矩阵式的最大差异在于平台不是职能部门,不是权力部门,而是服务部门,它跟一线的事业部之间有可能是交易关系。对于事业部的委托,平台来做一些服务。如果收钱,它就是个经营机构。如果不收钱,按预算从总部获取一些管理费用来运行,就是内部公共服务机构。

平台机构是没有可能向事业部去行使职权的,事业部也没有必要向它们汇报,事业部只是在某些职能和项目上向它们求助,让其提供服务而已。要么花钱买。如果不买也是间接地买,为什么?因为平台的费用、所有的支出都是总部提供的,而这些钱其实也是事业部交上来的。

矩阵式有专业职能部门,但不属于平台部门。比如说有一个统一的市场部,那么它对下面事业部的业务产品是要统筹的,是要统一起来销售的。这才是矩阵式。现在从全世界企业的现状看,总体来说矩阵式不是主流。

在最近完成的新书《企业成长导航》中,我把平台组织叫做分合组织,即有分有合的组织。我不太赞同把它叫做平台组织,因为平台组织太强调平台了。

最近有些企业搞组织变革,强调什么小前台、大中台,其实我也不是非常赞同。大中台就是那些平台,并不贴近市场,把身体腰部搞那么大,其实有的时候也会出问题的。我比较认同美的的做法,就是有分有合:首先是分,分成事业部;对于公共的职能,再整合成平台。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合起来的部分,全部叫做中台。但把其他支持性部门称作后台,就不太合适了。所有机构都要面向市场和一线,都要成为前台。

(4)项目式组织形态

项目式组织形态,基本上是前面三种组织形态之下的第二层级的组织。也就是说,在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的基础上采用项目制。比如,在单一业务的情况下,组织架构是直线职能制。谷歌的主营业务是搜索业务,有研发部门,还有销售部门专门卖广告。整个大的研发部门是一个体系,内部分工严格,然后按项目来进行人员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小组。

在多业务的情况下,组织架构可能是事业部式,也可能是矩阵式的。例如,事业部架构下,事业部内部根据不同的任务,可以成立多个小组。在事业部体制之上还可以成立跨事业部的任务小组。

有的朋友问有没有可能来一个大的变革,什么职能分工都没有了,在一个大平台上根据需要组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暂时还不大可能,我们首先还是要有分工,例如有人做研发,有人做制造,有人做销售。在分工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弹性任务(项目)式组织。

(5)部门的设置

在组织架构基本形态确定之后,组织设计的下一个步骤是部门(机构)的设置。这是根据分工来的。流程设计完了之后,组织分工就比较容易了。不过有时候需要有些调整,包括有些模块的合并问题。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干部管理是合还是分;是不是把培训也独立出来,成立一个企业大学?这些职能上都是存在的,你怎么做调整,相当于是把三个萝卜堆齐算一个部门?还是把三个萝卜各算一个部门?这个不影响我们的分析逻辑,只不过需要在管理中根据各种各样的情境和场景进行设定。

有些企业希望内部分工细致一些,或者说有些老同志需要安排,还有各种具体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部门设计得多一些。如果有些企业是需要加强组织的协同,干部就不需要那么多,为了部门之间便于协同,我们可以设立大部门,设立得少一点,即所谓的大部制。这就是部门设计,这些也不太难。

(6)部门内部的职位设计

部门确定之后,组织设计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职位规划。尽管未来组织是弹性的,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职位是组织的基本单元,是组织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职位规划首先要横向分类,要分成职位的族群,例如管理类、技术类、专业类、销售类、作业类等;在族群内部还要细分为多个序列。其次要纵向分级。分级时有一些职务名称,需将其规范下来。大学生一进来是叫专员还是叫主管,还是叫别的什么?有些民营企业比较像国企,或者像机关,职务名称借鉴了公务员的叫法,其实也没关系,比如叫科长、处长,这都没关系。

管理层级多还是少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果这个企业是高科技企业,人才的更迭比较快,那么职级的设定尤其专业技术职级就可以少一些。

如果像纺织、服装等依赖于经验的传统行业的企业,可以把职位台阶搞得细碎一点,慢慢往上移,员工到50多岁的时候,可能做到一个中高管。管理层级多少还与文化有关系,美国的企业比较强调扁平,可以使一些年轻人比较快的得到提拔,日本的企业论资排辈,熬年头,组织层级就比较多。总的来说,职位层级将来肯定会更加灵活和扁平。

(7)职位和角色的关系

将来随着组织弹性化以及分工的日渐模糊,职位和角色将会一体化。组织内部大概有一个分工,每个人都承担一种乃至多种角色,就跟家庭一样。就是像前面举例说的父亲、母亲,两人有分工、有协同。弹性很大的这两个人,他们有的时候共同做一件事,有的时候要分开来做不同的事,这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依据情境的组合和反馈式协同。

现在大部分企业还是以职位为主,有少部分企业已经变成了以角色为主。后者更多是研发性、创意型、文化类的企业。例如我带一个小组去做咨询项目,一共3个人,他们不是按固定的职位而是按角色来分工。不可能一个人专门负责记录,一个人专门负责访谈……这几个人都要记录和访谈,也要出文案,只不过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方向上有所侧重,有些许的分工。

最能够体现角色分工特点的实际上是戏剧演员团队。一个戏剧团里面,对演员的方向、角色的分配是有事先的大体安排的。京剧有生旦净末丑这样的一些分工。但到真正演戏的时候,需要什么角色,演员必须上台就能演,需具备多种表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剧团生存下去。东北二人转的演员这方面能力就最强了。

四、组织的连接:让组织动起来

(1)组织连接、协同的3种机制:权力机制、流程机制和交易机制

组织连接、协同有三种机制。第一种是权力机制,用指挥的形式来实现配合。比如说公司里面两个部门,财务和人力资源,这两个部门的头儿还有点不对付。那么怎么实现配合?由公司某一个副总或者总裁亲自指挥,给他们下任务,比如必须完成人力资源预算。就算是这两个头儿关系很差,他们不情愿但也要做,因为上面的领导发出指令了。

权力机制中包括大权力连接和小权力连接。小权力连接就是一个团队、一个部门内部的指挥协同。一个人不多的项目小组,由组长来决定组内的事情。大权力连接就是整个企业的重要事情董事长或总裁说了算,他把各个部门协同起来。权力连接在企业里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越是重要的战略性层面的任务、越是不确定的任务,越是需要通过权力来动员、协调组织力量加以完成。

第二种是流程机制。很多事情按照流程的顺序走,不需要领导批准,到了哪个环节,相对应的主体来做这个事就可以了。

当然,流程连接和权力连接往往是融合、嵌合在一起的,有一些流程里面包含有审批和权力环节。随着数字化管理的到来,流程连接里面的权力因素将会越来越少;每个人在数据标准的驱动下,能够自主自发地运行。所谓的数字标准,以出差为例,什么层级的人员,住什么宾馆,有明确的数字化标准。员工出差之后报账时,只要符合标准就自动通过,不需要什么人再来审批了。这种方法可以延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很多环节,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优化管理、提高效率。

第三种是交易机制。就是内部的市场化,即是用购买的形式来实现。企业中有一些组织,由于信息不对称,其他部门、机构与它连接的时候,难以形成对事实的共识,也难以客观评价;同时,这些组织对外服务的情形、场景通常比较复杂,内部激励、管理很复杂很困难,干脆就用钱购买服务,这样管理就简化了。

(2)阿米巴模式不是交易机制

有位朋友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交易机制和阿米巴是什么关系?我在《管理架构师》这本书里面有一处提到阿米巴。我觉得大部分的企业,对阿米巴理解得都有问题。

交易连接机制跟阿米巴有点像,但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形似而神不似。阿米巴我觉得不能算是内部独立核算和交易机制,它实际上是内部数字化管理的一种手段。阿米巴可大可小,有大巴有小巴。一群人在共同作业的时候,为了完成一个任务,需要进行一些数据化的管理。大家都知道阿米巴有几个要求,比如说要计算利润和成本,还要考虑时间。有了这么几个变量,每一个员工或者每个小组的员工都知道自己创造了多少价值,耗费了多少成本,耗费了多少时间。

稻盛和夫说得很清楚:阿米巴不能用于激励,它不是一个激励机制。不是说核算之后有了利润,阿米巴的人就要来分享。阿米巴是日本文化下开出来的花,主旨在于精细化地进行管理,不断地改进,使这几个变量的标准越来越高。目标提升与利益激励是没有关系的,实际上是使命驱动的。

很多企业在推行阿米巴模式的时候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尤其是一些小规模的组织和团队。从动态看,阿米巴所能节约的成本,越来越少了。一开始管理很粗放的时候,通过加强核算和数字化管理,可能结余出一些利润,阿米巴里面的成员,大家可以分享。但是连续做了多年之后,阿米巴的利润潜力已经被挖掘尽了,可能就没有什么好分享的了。这种情形下,如何激励呢?其实,阿米巴主张的是敬天爱人的精神激励,不是利益激励。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3)交易机制中的核算数据

有朋友问,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之间采取交易机制时,核算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报表,有些什么数据?企业共有几套数据?从我接触的企业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企业还是用一套数据,就用会计核算的数据。

理论上应该采用不变价格核算,比如说原材料,去年是什么价,今年还用什么价。不变价格消除了外部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比如说现在一台空调成本是2000块,这里面有铜、塑料件等的价格在内,一台2000块空调的加工费是200块,这是工厂自身的实际收入。如果铜价涨了,塑料件价也涨了,原来的2200元的这个出厂价可能连生产成本都覆盖不了。但是,不变价格很难确定,企业很难建立这样一个数据库。同时,采用不变价格核算,也不利于生产系统优化供应链、在动态场景下节约成本。许多企业只能使用实际发生的数据。如果的确外部原材料供应价格波动了,原材料成本上升了,那就只能动态地处理这个问题了,也就是修改预算以及生产系统出厂价格。通过这样的操作,使整个预算动态地贴合实际。

反过来说,如果相关的变量如原材料、工人工资、水电气等的价格波动太大,非常不稳定,那这就意味着不太适合用交易机制了。交易机制的适用前提是,生产部门以及其他部门成本应该是能够核算的,是比较确定的。那么,给它这么一个机制,整个团队会有积极性。

如果原材料价格是波动不定的,可以直接用绩效考核,即你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产品品质的情况;或者大概有个预算框架。

(4)交易机制与交易规模

还有一个问题,有位朋友问得很好:企业里有一些活动或职能规模、流程太小,是不是不适合交易机制?比如说总共就两辆汽车,那么搞什么车队,搞什么市场化的机制,没有什么意义,直接考核司机就可以了——从驾驶的安全性、服务态度、油的消耗情况等维度。由此可见,市场化机制是要一定的交易规模与之匹配的,一个企业有几十辆车,用市场化的方式向车队购买服务才比较合适。

刚才我把《管理架构师》这本书从头到尾地串讲了一遍。对我自己所认为的主要问题,做了一些解答。作为作者,感谢有些朋友书看得很细致,问题在书的第几页都标注出来。希望这本书能够有更多的知音,我们共同讨论,以此来推动我国企业的管理进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管理架构师是一种角色

管理架构师的能力更多的还是纸上作业的能力,是设计和规划的能力,当然也需要推动能力,但不是直接的带兵的能力。

文 | 华夏基石e洞察 施炜

各位华夏基石e洞察管理思想分享群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今天晚上我对新书《管理架构师》的有关问题为大家做一个解答。

一、谁是管理架构师?

(1)管理架构师是一种角色

大家所提的问题里,有好几位都问到了:管理架构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或者说在企业里面谁来当管理架构师?这一点我在书里已经讲了,管理架构师是一个角色,在组织里面它不是一个职位。可以说企业里的管理者,人人都是管理架构师。企业并不非要设一个专门的总架构师。这个和软件架构师是不太一样的。

在企业里面,正如我在书里说的,纵向的直接管理线和权力线,比如说从车间主任到厂长、到总经理,承担管理责任,所以他们要对管理体系进行设计。辅助线、参谋线的人力资源、组织发展、运营管理、流程信息等部门的人员,要为直接管理线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这是从不同的管理条线上来讲。从层级上来看,微观的管理者可能做一些局部的架构设计,宏观的管理者即比较高层的管理者,他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整体设计。

(2)企业的CEO、总裁、COO、HR负责人是最重要的管理架构师

如果说得具体一些,企业里哪些职位承担的管理架构的责任更重一些?那无非就是公司的CEO或者总裁,或COO、运营主管。从职能线来说,主要就是 HR、组织发展、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职位。

如果有朋友非要追问,究竟谁是总架构师呢?那我只能这样说,最适合的是这个公司的CEO,他从宏观上来进行整体结构和功能的把握。还有就是人力资源经理,他们是重要的助理。

(3)本书的目标读者和特点

这本书究竟是写给谁看的?这本书实际上是写给我们广大的管理者看的,不光是HR。这本书的内容实际上是像一个导航,是管理大厦轮廓性、结构性的导航:管理体系分成哪些部分,各自之间的关系如何,哪些部分比较重要,等等。

这样一个比较简要的册子,它浓缩了一些管理知识和方法,是一个实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探幽索微,进一步了解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由于本书具有整体性、结构性以及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我们说读懂这本书,就读懂了整个企业。

(4)管理架构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这里涉及到另外一个朋友提出的问题:管理架构和公司治理是什么关系?我们通常讲到公司治理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司治理包括从公司的基本制度,一直到整体的管理框架。但实际上我们说公司治理时,往往是指企业治理结构这一部分,即股东会、董事会、经营班子三者之间的权利、责任的关系。

这本书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本书是在一定产权关系和治理框架前提下讨论管理架构的。我不考虑企业是民营还是国有,或是混合所有制。我只是考虑到这个企业已经成立了,而且有了一定的规模之后,作为经营班子所要考虑的架构设计。换句话说,我是站在和经营层的CEO、COO包括人力资源总监这些人同一个层面上,来思考管理架构的问题。所以合伙人机制、事业合伙人等这些内容书中都没有涉及,也没有涉及董事会的决策机制。这是对本书的视角的说明。

这个视角对不对、全不全?将来对这本书再来修改的时候,是不是要把诸如董事会流程之类的内容放进去,这个我们以后再考虑。当然现在书里也有一些流程,实际上已经涉及到董事会的权限。比如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董事会是要批的。

(5)管理架构师的能力要求

还有一些朋友问到,管理架构师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能力。我在书里写到了,第一个是两个能力的结合:一是要懂经营,二是要懂管理。这两者结合,能力需要比较全面。第二个是宏观上有框架,有大的结构,微观上要了解细节,知道具体方法,即宏观能力和微化能力要结合起来,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另外,管理架构师的能力更多的还是纸上作业的能力,是设计和规划的能力,当然也需要推动能力,但不是直接的带兵的能力。

作为管理架构师,第一要懂事理,即事情本身的道理和机理,要了解企业价值创造的全部过程,要懂企业价值活动的运行逻辑。对主流程的需求管理、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客户关系等这些端对端的价值创造活动要搞得很透彻。第二是要懂人性。因为事情确定之后,人和人怎么分工、怎么协同?利益机制、交易机制如何设计?这些都涉及对人性的理解。

二、企业的流程框架:价值活动流程化

(1)价值创造是管理体系构建的逻辑出发点

那么下面我就来回答书中关于流程的内容。我们思考所有管理架构和体系问题的逻辑出发点,是要去理解企业的价值创造。这其实也体现了顾客导向的思想。

本书的流程逻辑和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的逻辑是一样的,所以我也是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开始写起的。我经过反复的思考,认为可能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理论或框架能够替代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把价值链又分成了核心流程和辅助流程。大家都知道,像人力资源、财务等都属于辅助流程。我这次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意味着自己设立了一个流程框架的标准。当然这个标准不是说是非要大家都接受的,它也只是理论上的一个参考。所以,书中的流程框架标准和美国生产力中心的标准有了一些差异,和华为的17项流程也是不太一样的。

(2)牵引性活动

我把企业的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分成了4类,可以说这是对迈克尔·波特理论的一个创新。第一类叫做牵引性活动,这里包括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以及战略的分解,即年度经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年度经营计划里包括预算。这是牵引性活动中两个最核心的流程。除这两个流程外,我把投资流程——投资是战略实现的重要手段,以及企业文化理念架构的形成,包括理念架构的宣传落地,也作为牵引性的流程。

牵引性的活动即牵引企业其他所有活动的活动,它代表着战略导向,代表着价值观的导向。我想这是中国的国情。全世界可能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的企业这样重视理念架构的建设。所谓理念架构就是各种各样的文化大纲,这也是华夏基石目前最主要的咨询产品。为什么是这样的?它实际上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很多企业,在社会文化多元的时代,当它们成长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需要给自己立法,给自己立一套规矩。

(3)价值创造的主流程:价值流

牵引性活动之下,就是这个企业创造价值的主流程了,这个主流程,我们过去比较喜欢说研产销。从一般的制造型企业来说,主流程首先就是从需求到产品。这一大段,有一些企业叫做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从了解需求到形成产品概念、进行产品企划和研发。研发之后就到生产了。为什么叫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它包括产品进入和退出市场的策略。这段流程和华为的IPD集成研发基本是叠合的,只不过说法不一样。

主流程的第二大段是生产制造。这个流程现在全世界也基本上形成共识了,就叫供应链,也可以叫集成供应链。即集成上游、集成部品模块等,书里专门对集成有解释,我在这里不展开了。集成供应链的内容是从生产到交付,即生产出来之后,把成品交付到顾客手中。这里包括了物流配送,如果是消费品的话,也包括分销。

分销这一段比较复杂一点,分销既是营销范畴也属于集成供应链。这等于说就像广深高速公路,它既属于G04,又属于G15,两条高速公路是叠合的。

主流程的第三段我做了一些创新,我名之为顾客连接。很多企业叫做客户关系管理。这里的子流程非常多,包括品牌、传播、客户关系深化、沟通、服务、销售等等。

我这个主流程基本上描绘的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制造企业的价值流。我把它作为一个原型。因为写书的时候总要找一个原型,我想了想,还是主要针对制造型的企业,而且它的产品还是有点偏to C的消费品。书中营销流程这部分显得比较复杂,实际上工业品的营销没那么复杂。原型选择与目标读者定位有关。

有些朋友问这本书是不是适合服务型的企业。我想说我们学一个东西还是要注重从逻辑上、结构上、机理上把它学通。不一定非要拘泥于这本书是针对制造业的,我是做服务行业的,那我就不看了。其实,书中主流程如果改一改,也适合于零售等服务行业。因为零售企业也需要需求分析,也需要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也需要发展客户关系。我前几天见了一个在西贝莜面村任高管的朋友,跟他聊了一聊,我们的结论是,餐饮服务行业里面的流程在大的逻辑上和制造企业是相通的。

下面我再讲讲我们这个主流程和华为的主流程有什么差异?我在书中只对华为这个流程提了一下。客观地说,我的这个主流程,没有按照华为那个逻辑去做。华为作为一个电信的服务企业,实际上将主流程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个是直接跟用户交互这个层面的价值流程,第个二层面是帮助顾客实现价值的使能流程,包括采购、供应链等。而我是直接把这两个层面合起来变成一个创造价值的流程。另外实事求是地说,书的流程部分写完了,我才看到华为流程框架的。华为的流程也没有具体地在文件上解释和发布。这样的话,我们也要尊重华为的知识产权,所以这个部分就没有特别地细讲了。

(4)要素性活动

本书流程体系的第三大部分(要素性活动)也是个创新,我把支持性活动中的一部分变成了要素性流程。迈克尔·波特的理论有一个缺陷,它把财务、资金、人力资源等活动作为支持性、辅助性活动,降低了人力资源、资金这些要素的作用。这些要素的流程跟主价值流程是高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不认为人力资源是后台的流程。这样的话,我把资金、人才和技术这三个要素的开发利用,合在一起统称为要素性流程(当然,与产品有关的技术开发,放在了产品开发流程里面;而在要素性流程里面的技术开发,更多是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的开发。)。

(5)支持性活动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把那些支持性、辅助性的活动,包括具体的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公共关系、法务、审计活动等,作为第四类活动。有个朋友问了,企业设计流程及组织职责时,通常是把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合在一起的,但我们在本书中把它分开了,为什么?

一般企业的资金管理是和财务管理合在一起的,但在管理内容上两者是有差异的。不能说一个部门把两个事都管了,事情的差异就没有了。有一些企业设有专门的资金部。对金融企业而言,它是运作资金的,资金部门是直接的生产部门。很多制造类的、重资产的、需要很多资金的企业,它们的资金部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其资金流程包括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比如到什么地方去找钱,怎么样融资,怎么来控制债务风险等)。具体的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以及财务服务等,属于财务管理的范围。

(6)企业并非所有的价值创造活动都是流程活动

按照本书的逻辑,我们建立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叫做活动流程化。所有的活动可以统称为价值创造活动,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支持的。我们把这些活动流程化,并且还要层层分解:从一级流程、二级流程、三级流程,到四级流程、五级流程……。分解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流程体系,所以我在书里头借用了个歌名,就叫做“好大一棵树”。

在构建流程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即企业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流程化。有很多活动实际上是不确定的。所谓不确定,就是事先没有办法把这个活动完全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它们是弹性活动。

这种活动在企业里面非常多。比如说一些创意性的活动,大家一起讨论一个设计,你就很难用流程来规定和规范。一个小组若干人,在一种特定的场景中,在一种互动中把任务完成。再比如说我们去和客户交往,客户是外部的主体,所以也没有办法去规定客户的动作和行为。我们和客户交往时,可以有一个流程轮廓:先准备客户资料,然后拜访客户、和客户交流,介绍产品,与客户深化关系……大体上是可以的。但是细化到了某个环节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规范化了。这个道理跟一个小伙子去谈恋爱是一样的,他可能预先设计了一些规范性的动作:一见面要给人家送一束鲜花。结果见了面之后,姑娘说我最讨厌别人送花了。所以这个花呢你只能藏到包里,就不要再拿出来了。这时,这个小伙子需要随机应变。

在互动的情境下,流程通常是无法设计的。这种情境非常多,我举个例子大家就理解了。比如,我们在座很多朋友,我看他们年龄正好30多岁,两口子在家里辅导儿子或闺女做作业,这就是个典型的非流程活动。大概的分工是可以的,比如妈妈辅导语文,爸爸辅导数学。但实际上当遇到小孩不爱做作业的时候,一切设定都没有用了。父母给小孩辅导作业,必须在动态中根据小孩的反应、心情,两个人一人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斗智斗勇,把这个事情及任务完成。

企业里边有大量这样非确定性的工作,没有办法用流程来解决。不用流程来解决的,可能基本就靠小组协调了。有些工作是一个职位及个人做的,那就自己协调自己;如果涉及到几个职位,比如刚才讲的年轻父母辅导小孩作业,可能需要双方确定好角色,在过程中相互配合。就像演戏一样,两个人演戏,你来我往,互相要托住,这个戏才能演下去。这个时候可能主要是通过一些小组的讨论、协商机制来解决问题。所以从连接的角度来看,这不属于流程连接,而是属于权力连接(小组内部有协调人,即权力行使者)。

三、确定流程的责任主体:流程活动组织化

(1)“事”和“组织”的匹配

活动流程化之后,下一个构建管理体系的动作是流程组织化。很多的大的活动,可以分好多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有人来承担责任。大家都知道,流程可以分为从大到小多个层次。我们如果从微观角度,从非常细的颗粒度来看,有很多流程活动或流程环节,它只要一个职位来完成,可能只需要一个最小的组织单元来完成(职位是组织单元最小的组成部分)。有的流程可能需要一个群体,要职位的集合来完成,需要部门或机构来完成。

谁来完成流程的问题,也就是人和事的匹配问题。所谓人和事的匹配,首先不是具体的张三、李四和事的匹配,首先是组织和事的匹配。这里的组织就是指组织单元。一个五级流程、六级流程,由某一个职位来完成其中一个环节,再由下一个职位完成下一个环节,这几个职位协同起来变成流程链条。

如果流程比较宏观,比如预算和经营计划流程,需要运营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以及企业所有经营机构共同完成。这个时候,这个流程的责任主体就是组织机构(职位的集合)。

(2)组织的基本形态

组织设计的第一个层次是组织形态,即组织基本架构设计。企业比较小的时候,业务构成比较单一,只有一个主营业务的时候,组织形态基本上是直线职能制。如果是多业务了,这个时候可能就要采用事业部制,依据不同业务设立几个事业部。比如像美的,有的事业部做空调,有的事业部做冰箱,有的事业部做洗衣机,还有一些事业部去做电饭煲。业务多元时,组织形态也可以是矩阵式,既有大的平台性的部门、专业职能部门,比如说生产部门、研发部门、销售部门,同时又有若干产品的部门、若干个事业部(SBU)或若干个事业集群(BG)以及事业集团。事业部是一种内部的分权机制,矩阵式是企业内部的网络状态。

对于事业部式和矩阵式两种模式的优劣,我在书中做了一些比较,这里不展开说了。总的来说,矩阵式能够增加协同,但是效率比较低。它是纵横的双责任及双权力主体,如果说这个企业是多维的巨人,可能还有好几个维度的责任及权力主体,网络结构非常复杂。

(3)平台式和矩阵式有什么差异

有一个朋友问平台式和矩阵式有什么差异?平台式的模式是什么意思?某企业有若干个事业部,我们把一些通用的、共用的公共职能独立出来,变成服务各个事业部的平台。比如说资金平台,把各个事业部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理财;可能还有售后服务的平台,就是把各个事业部的售后服务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等等。

美的曾经做过一个“789”的组织架构改造,我大体上记得就是有7个事业部、8个平台、9个职能部门。平台包括物流平台、资金平台、售后服务平台、研发创新平台等。其他几个平台容易理解,研发创新平台是做一些基础性、前沿性、共享性的技术开发,为各事业部服务。

平台式和矩阵式的最大差异在于平台不是职能部门,不是权力部门,而是服务部门,它跟一线的事业部之间有可能是交易关系。对于事业部的委托,平台来做一些服务。如果收钱,它就是个经营机构。如果不收钱,按预算从总部获取一些管理费用来运行,就是内部公共服务机构。

平台机构是没有可能向事业部去行使职权的,事业部也没有必要向它们汇报,事业部只是在某些职能和项目上向它们求助,让其提供服务而已。要么花钱买。如果不买也是间接地买,为什么?因为平台的费用、所有的支出都是总部提供的,而这些钱其实也是事业部交上来的。

矩阵式有专业职能部门,但不属于平台部门。比如说有一个统一的市场部,那么它对下面事业部的业务产品是要统筹的,是要统一起来销售的。这才是矩阵式。现在从全世界企业的现状看,总体来说矩阵式不是主流。

在最近完成的新书《企业成长导航》中,我把平台组织叫做分合组织,即有分有合的组织。我不太赞同把它叫做平台组织,因为平台组织太强调平台了。

最近有些企业搞组织变革,强调什么小前台、大中台,其实我也不是非常赞同。大中台就是那些平台,并不贴近市场,把身体腰部搞那么大,其实有的时候也会出问题的。我比较认同美的的做法,就是有分有合:首先是分,分成事业部;对于公共的职能,再整合成平台。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合起来的部分,全部叫做中台。但把其他支持性部门称作后台,就不太合适了。所有机构都要面向市场和一线,都要成为前台。

(4)项目式组织形态

项目式组织形态,基本上是前面三种组织形态之下的第二层级的组织。也就是说,在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的基础上采用项目制。比如,在单一业务的情况下,组织架构是直线职能制。谷歌的主营业务是搜索业务,有研发部门,还有销售部门专门卖广告。整个大的研发部门是一个体系,内部分工严格,然后按项目来进行人员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小组。

在多业务的情况下,组织架构可能是事业部式,也可能是矩阵式的。例如,事业部架构下,事业部内部根据不同的任务,可以成立多个小组。在事业部体制之上还可以成立跨事业部的任务小组。

有的朋友问有没有可能来一个大的变革,什么职能分工都没有了,在一个大平台上根据需要组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暂时还不大可能,我们首先还是要有分工,例如有人做研发,有人做制造,有人做销售。在分工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弹性任务(项目)式组织。

(5)部门的设置

在组织架构基本形态确定之后,组织设计的下一个步骤是部门(机构)的设置。这是根据分工来的。流程设计完了之后,组织分工就比较容易了。不过有时候需要有些调整,包括有些模块的合并问题。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干部管理是合还是分;是不是把培训也独立出来,成立一个企业大学?这些职能上都是存在的,你怎么做调整,相当于是把三个萝卜堆齐算一个部门?还是把三个萝卜各算一个部门?这个不影响我们的分析逻辑,只不过需要在管理中根据各种各样的情境和场景进行设定。

有些企业希望内部分工细致一些,或者说有些老同志需要安排,还有各种具体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部门设计得多一些。如果有些企业是需要加强组织的协同,干部就不需要那么多,为了部门之间便于协同,我们可以设立大部门,设立得少一点,即所谓的大部制。这就是部门设计,这些也不太难。

(6)部门内部的职位设计

部门确定之后,组织设计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职位规划。尽管未来组织是弹性的,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职位是组织的基本单元,是组织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职位规划首先要横向分类,要分成职位的族群,例如管理类、技术类、专业类、销售类、作业类等;在族群内部还要细分为多个序列。其次要纵向分级。分级时有一些职务名称,需将其规范下来。大学生一进来是叫专员还是叫主管,还是叫别的什么?有些民营企业比较像国企,或者像机关,职务名称借鉴了公务员的叫法,其实也没关系,比如叫科长、处长,这都没关系。

管理层级多还是少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果这个企业是高科技企业,人才的更迭比较快,那么职级的设定尤其专业技术职级就可以少一些。

如果像纺织、服装等依赖于经验的传统行业的企业,可以把职位台阶搞得细碎一点,慢慢往上移,员工到50多岁的时候,可能做到一个中高管。管理层级多少还与文化有关系,美国的企业比较强调扁平,可以使一些年轻人比较快的得到提拔,日本的企业论资排辈,熬年头,组织层级就比较多。总的来说,职位层级将来肯定会更加灵活和扁平。

(7)职位和角色的关系

将来随着组织弹性化以及分工的日渐模糊,职位和角色将会一体化。组织内部大概有一个分工,每个人都承担一种乃至多种角色,就跟家庭一样。就是像前面举例说的父亲、母亲,两人有分工、有协同。弹性很大的这两个人,他们有的时候共同做一件事,有的时候要分开来做不同的事,这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依据情境的组合和反馈式协同。

现在大部分企业还是以职位为主,有少部分企业已经变成了以角色为主。后者更多是研发性、创意型、文化类的企业。例如我带一个小组去做咨询项目,一共3个人,他们不是按固定的职位而是按角色来分工。不可能一个人专门负责记录,一个人专门负责访谈……这几个人都要记录和访谈,也要出文案,只不过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方向上有所侧重,有些许的分工。

最能够体现角色分工特点的实际上是戏剧演员团队。一个戏剧团里面,对演员的方向、角色的分配是有事先的大体安排的。京剧有生旦净末丑这样的一些分工。但到真正演戏的时候,需要什么角色,演员必须上台就能演,需具备多种表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剧团生存下去。东北二人转的演员这方面能力就最强了。

四、组织的连接:让组织动起来

(1)组织连接、协同的3种机制:权力机制、流程机制和交易机制

组织连接、协同有三种机制。第一种是权力机制,用指挥的形式来实现配合。比如说公司里面两个部门,财务和人力资源,这两个部门的头儿还有点不对付。那么怎么实现配合?由公司某一个副总或者总裁亲自指挥,给他们下任务,比如必须完成人力资源预算。就算是这两个头儿关系很差,他们不情愿但也要做,因为上面的领导发出指令了。

权力机制中包括大权力连接和小权力连接。小权力连接就是一个团队、一个部门内部的指挥协同。一个人不多的项目小组,由组长来决定组内的事情。大权力连接就是整个企业的重要事情董事长或总裁说了算,他把各个部门协同起来。权力连接在企业里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越是重要的战略性层面的任务、越是不确定的任务,越是需要通过权力来动员、协调组织力量加以完成。

第二种是流程机制。很多事情按照流程的顺序走,不需要领导批准,到了哪个环节,相对应的主体来做这个事就可以了。

当然,流程连接和权力连接往往是融合、嵌合在一起的,有一些流程里面包含有审批和权力环节。随着数字化管理的到来,流程连接里面的权力因素将会越来越少;每个人在数据标准的驱动下,能够自主自发地运行。所谓的数字标准,以出差为例,什么层级的人员,住什么宾馆,有明确的数字化标准。员工出差之后报账时,只要符合标准就自动通过,不需要什么人再来审批了。这种方法可以延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很多环节,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优化管理、提高效率。

第三种是交易机制。就是内部的市场化,即是用购买的形式来实现。企业中有一些组织,由于信息不对称,其他部门、机构与它连接的时候,难以形成对事实的共识,也难以客观评价;同时,这些组织对外服务的情形、场景通常比较复杂,内部激励、管理很复杂很困难,干脆就用钱购买服务,这样管理就简化了。

(2)阿米巴模式不是交易机制

有位朋友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交易机制和阿米巴是什么关系?我在《管理架构师》这本书里面有一处提到阿米巴。我觉得大部分的企业,对阿米巴理解得都有问题。

交易连接机制跟阿米巴有点像,但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形似而神不似。阿米巴我觉得不能算是内部独立核算和交易机制,它实际上是内部数字化管理的一种手段。阿米巴可大可小,有大巴有小巴。一群人在共同作业的时候,为了完成一个任务,需要进行一些数据化的管理。大家都知道阿米巴有几个要求,比如说要计算利润和成本,还要考虑时间。有了这么几个变量,每一个员工或者每个小组的员工都知道自己创造了多少价值,耗费了多少成本,耗费了多少时间。

稻盛和夫说得很清楚:阿米巴不能用于激励,它不是一个激励机制。不是说核算之后有了利润,阿米巴的人就要来分享。阿米巴是日本文化下开出来的花,主旨在于精细化地进行管理,不断地改进,使这几个变量的标准越来越高。目标提升与利益激励是没有关系的,实际上是使命驱动的。

很多企业在推行阿米巴模式的时候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尤其是一些小规模的组织和团队。从动态看,阿米巴所能节约的成本,越来越少了。一开始管理很粗放的时候,通过加强核算和数字化管理,可能结余出一些利润,阿米巴里面的成员,大家可以分享。但是连续做了多年之后,阿米巴的利润潜力已经被挖掘尽了,可能就没有什么好分享的了。这种情形下,如何激励呢?其实,阿米巴主张的是敬天爱人的精神激励,不是利益激励。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3)交易机制中的核算数据

有朋友问,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之间采取交易机制时,核算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报表,有些什么数据?企业共有几套数据?从我接触的企业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企业还是用一套数据,就用会计核算的数据。

理论上应该采用不变价格核算,比如说原材料,去年是什么价,今年还用什么价。不变价格消除了外部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比如说现在一台空调成本是2000块,这里面有铜、塑料件等的价格在内,一台2000块空调的加工费是200块,这是工厂自身的实际收入。如果铜价涨了,塑料件价也涨了,原来的2200元的这个出厂价可能连生产成本都覆盖不了。但是,不变价格很难确定,企业很难建立这样一个数据库。同时,采用不变价格核算,也不利于生产系统优化供应链、在动态场景下节约成本。许多企业只能使用实际发生的数据。如果的确外部原材料供应价格波动了,原材料成本上升了,那就只能动态地处理这个问题了,也就是修改预算以及生产系统出厂价格。通过这样的操作,使整个预算动态地贴合实际。

反过来说,如果相关的变量如原材料、工人工资、水电气等的价格波动太大,非常不稳定,那这就意味着不太适合用交易机制了。交易机制的适用前提是,生产部门以及其他部门成本应该是能够核算的,是比较确定的。那么,给它这么一个机制,整个团队会有积极性。

如果原材料价格是波动不定的,可以直接用绩效考核,即你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产品品质的情况;或者大概有个预算框架。

(4)交易机制与交易规模

还有一个问题,有位朋友问得很好:企业里有一些活动或职能规模、流程太小,是不是不适合交易机制?比如说总共就两辆汽车,那么搞什么车队,搞什么市场化的机制,没有什么意义,直接考核司机就可以了——从驾驶的安全性、服务态度、油的消耗情况等维度。由此可见,市场化机制是要一定的交易规模与之匹配的,一个企业有几十辆车,用市场化的方式向车队购买服务才比较合适。

刚才我把《管理架构师》这本书从头到尾地串讲了一遍。对我自己所认为的主要问题,做了一些解答。作为作者,感谢有些朋友书看得很细致,问题在书的第几页都标注出来。希望这本书能够有更多的知音,我们共同讨论,以此来推动我国企业的管理进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