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报 赵瑞利
2月16日下午3时,西安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
大会由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春雁主持。大会应到代表563人,实到代表515人,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听取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办法;表决通过了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设立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变更内务司法委员会名称的决定;表决通过了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市十六届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的表决办法。
昨日下午3时,西安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润泽作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去年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3部,今年将制定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促进条例,修订《西安市秦岭生态保护条例》。
去年:对15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
胡润泽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委会会议10次、主任会议36次,制定地方性法规3部、修改8部、废止1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8项,对15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组织视察17项、督查10项,开展专题询问4次,进行满意度测评21项,作出决议决定17个,审查规范性文件14件,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5人次,完成民主法治领域改革任务3项,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2018年,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全力参与秦岭北麓违建别墅专项整治,及时向市委提出建立保护秦岭长效机制9条建议,作出《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赢秦岭保卫战的决议》《关于设立“西安生态日”的决定》,着手修改《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开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和工作视察,集中检查视察点位236个,梳理出7个方面66个问题反馈市政府整改,要求切实加强污染源头治理、强化网格化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推动大气质量不断改善。
集中清理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一次性打包修改《西安市城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制定《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倡导激励、严格规范文明行为。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修订《西安市旅游条例》。
关注市民出行,制定《西安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修订《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关注急救保障,修订《西安市急救医疗管理条例》,规范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关注特种设备安全,制定《西安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规范全程监管,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
坚持民主立法,在制定《西安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时征集到意见561条、采纳286条。
强化代表建议督办,在督办“加强城市道路信号灯管理”的建议中,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绩效评估、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推进建议有效办理,截至目前,769处设置不合理的道路信号灯已改造760处。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386件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
今年:将制定4部地方性法规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各项部署,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助推大西安追赶超越,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在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上下功夫,重点从一个城、一座山、一条河流、一处文明古迹的建设、治理和保护进行立法。”胡润泽说,今年将制定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促进条例、社区教育促进条例、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对制定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修订《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16件立法项目进行调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