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这是一年什么样的全明星周末呢?截止至目前为止,大概是令人满意的。
我湖库兹马,又帅又能打,可惜技巧挑战赛比的是投篮,随机性很大,携新秀赛MVP之威也没用,很快就被刷下去,目睹塔图姆刷新凯尔特人队史。
和凯尔特人一样幸福的还有布鲁克林篮网和俄克拉荷马雷霆,由哈里斯与迪亚诺代表,分别在三分大赛和扣篮大赛上首次成功激活冠军模式。三分大赛虽然没有记录产生,过程却相当刺激,连令旁观者非常惊心动魄的库里使完劲都无法夺冠,只能说比赛质量真高。
尽管三分球大赛已经逐渐赶上热度看趋势好像快要实现超越的样子,但老同志还是稳坐头把交椅,扣篮大赛凭借自身本质仍然是全明星周末单项赛的压轴好戏。不过,联盟欠缺资本来丰富扣篮大赛。达标球员不是问题,能扣的人太多,问题是符合扣篮大赛娱乐至死游戏规则的参赛者是肉眼可见的稀缺资源。
本届扣篮大赛如何呢?尽管动作难度够,但区别不大。扣篮大赛其实没被玩够,现阶段选手们注重的还是秀身体素质,只发挥弹跳的话太难操作,虽然有扎克·拉文那样三连罚球线的神作出现,可开发起来太难。如果不加创意的话,很容易浪费扣篮大赛该有的丰富内容,毕竟纯爆发身体可能美其名曰致敬地涵盖有过往前辈留下的痕迹,这样夺冠也注定不到经典。
近期十年就有三位球员的扣篮结合身体和大脑用灵魂再玩扣篮,除了2016年惯坏球迷的拉文和戈登外,在扣篮大赛上拿得出手的人物就只剩下麦基了。其他选手最大极限只是在某个回合灵感超越现实地来上一下,比如去年骑士小南斯那次打板接扣实在刺激,却仅此而已。
而麦基和拉文、戈登一样,是从头高潮到尾,以至于他没夺冠反倒可以形容为奖杯配不上,虽然那时我支持的还是格里芬,却早已被圈粉。
因为扣篮大赛吃力不讨好,夺冠也不算成功,导致大佬们放弃报名,于是阵容越发寒酸,登场的都是小将,不断恶性循环。小将身体好,可从气场上就在降低效应,关键是他们的大脑没有多出什么灵感。邀约超巨坐镇是老套路,捞点感情分而已,使用道具也频繁,可操作起来没有体现优势,还是无创意。
只有麦基那一回,用个篮板甚至靠的是普通篮筐,居然玩出扣双板和扣三球这样惊世骇俗的花样。是不是他独立原创的想法?要是,我举手帮忙麦基砸掉奥尼尔颁发的五大囧MVP奖杯。麦基,太聪明了。
我认为,这才是扣篮大赛该有的模样。麦基那几回扣得不只是强调头脑,对身体素质要求还很严,否则他成功率会更高。联盟没有第二个麦基,而拉文和戈登的出现让这项赛事二次活跃,虽然时间很短。不过NBA可没办法催促,他们只能改革制度,增加娱乐元素,比如来点民间选手?著名的白乔丹,有过飞翔的牛仔裤一回,而私下作业更棒。
除扣篮大赛外,联盟正在努力。全明星正赛的混合选秀可以说是伟大的一步(这里也要感谢保罗),新秀赛分为美国对抗全世界也不错。而今年还有名宿三分和弹床经典扣篮等环节加入,可谓良心满格。至于被部分拥趸莫名其妙质疑为“用不着施舍”的外卡,则给足诺维茨基和韦德尊重。甚至刷掉罗斯和韦德票选首发的投票机制,同样符合时代发展,虽说还有一定局限,但肯定会继续调整。
看好亚当·萧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