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都说是寒冬,为什么这几家化妆品集团却涨涨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都说是寒冬,为什么这几家化妆品集团却涨涨涨

与本土化妆品企业普遍遭遇成长天花板不同,国际巨头在过去一年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甚至录得十年最好成绩。

文|聚美丽 小小徐

二月份在业内也被称为财报季,春节期间不少的美妆巨头都发布了新一轮的财务数据。

资生堂、花王、爱茉莉太平洋、欧莱雅等都公布了2018年财务报告,科蒂、雅诗兰黛发布了2019财年上半年度财务数据。

这些企业无不例外的都在夸赞中国这位金主爸爸的强劲消费力,天猫、电子商务、高端品牌这三个跟中国紧密相关的中国元素成为这些外资企业财报上的常客。

中国成为关键先生

从下图的柱状图中,能明显看出欧莱雅作为超级巨头与其他几位的差距,2055亿元的全年销售额是美妆行业当之无愧的TOP1。

欧莱雅集团2018财年录得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年度销售增幅,经营利润率也创下历史新高。

在最近发布的财报中,资生堂、欧莱雅、雅诗兰黛这三大巨头都在财报中很次提及中国区对其整体业绩的影响。

资生堂集团财报显示:2018财年,日本和中国市场贡献了大部分销售额,占到总销售近60%。尤其是中国市场,去年成为资生堂集团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销售额同比增长32.3%,增幅仅次于旅游零售业务(34.7%)。并且首次公布了旗下十大品牌的年销售额。

除了资生堂之外,欧莱雅和雅诗兰黛这两个巨头也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强劲的中国区市场。

“销售额同比增长20.4%至74.06欧元,可比销售同比增幅高达24.1%。四大部门的市场份额都在增加,中国市场消费的需求强劲,高端品牌尤甚,东南亚其他市场也有满意表现。旅游零售也实现加速增长。”欧莱雅集团在2018年财报中这样写道。

雅诗兰黛最近也公布了2019财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因为中国区的强劲增长,也使得集团提高了全年利润预期。

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Fabrizio Freda在电话会议中指出,尽管经济不稳定,但中国消费者对集团奢华美妆产品的需求依旧旺盛。“迄今,我们没有受到任何负面影响,就长期的增长及中国高端美妆市场的抗跌能力持乐观态度。”而之前雅诗兰黛也因为与杨幂的成功合作,将其写入了2018财报当中。

而另外两个日韩企业,爱茉莉太平洋和花王从财报来看就不如预期。

自2017年被LG生活健康拉下韩妆TOP1的宝座之后,爱茉莉太平洋似乎就陷入了”一蹶不振“的沼泽中,今年爱茉莉太平洋的目标寄语是:Exciting Changes(巨变),爱茉莉太平洋在今年能否通过巨变,夺回第一宝座,就目前与LG生活健康的财务数据来看,有点悬。

花王2018财年全年净利润增长4.5%至1537亿日元(约为93.8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达到2077亿日元(约为126.7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增长1.2%至15.1万亿日元(约为921.5亿元人民币)。

虽然已经连续第九年实现利润增长。但是花王集团内部高管表示:“公司业绩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无独有偶,此前花125亿美元收购宝洁41个品牌的科蒂一直处于“消化不良”的状态中,数据显示,2019财年上半年科蒂销售额同比下跌6.8%至45.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7亿元)。

而有趣的是,在财报中反复提及中国区的三大巨头的财报,无一例外的亮眼,而很少提及中国市场的花王、科蒂处境就显得不是很乐观,中国这位金主爸爸用实打实的成绩说明:“跟着我,有肉吃。”

高端品牌成为集团获利的关键钥匙

下图是近期财报中提及的单个品牌的销售业绩,从图中就可以大致看出在过去财年中有比较不错成绩的资生堂、欧莱雅、雅诗兰黛都是因为旗下高端品牌的业绩拉动。而宝洁也就是因为OLAY的高端变身和SK-II的强势表现走出泥潭。

从柱状图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出,高端品牌,如Shiseido 、CPB和LaMer等高档品牌在销售额上的强劲势头。

资生堂财报首次公布了旗下十大品牌的年销售额,其中“SHISEIDO(资生堂)”、“Clé de Peau Beauté(肌肤之钥)”、“IPSA(茵芙莎)”、“NARS (纳斯)”等高端品牌在中国地区保持高增长态势。

欧莱雅奢华产品部门旗下的四大品牌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Lanc me(兰蔻)、Yves Saint Laurent (伊夫·圣洛朗)、Giorgio Armani (乔治·阿玛尼)、Kiehl’s(科颜氏)成为集团的四大金刚。

从雅诗兰黛来看,在2018年的财年当中,雅诗兰黛就透露La Mer成为旗下第四个销售额破10亿美元的品牌,而在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中,La Mer继续双位数的增长。

电子商务成为集团突围的关键利器

过去几年间,本土品牌不管是在双11还是其他的线上渠道,都占据着老大的位子,而随着各大国际品牌纷纷入驻天猫,本土品牌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而2018年的双11猫美妆类目TOP10中可以看到,连续多年被国货占据的冠军座,最终被推出“巨黑瓶”的兰蔻夺去。美妆类目的TOP10榜单的前面几位也渐渐被外资品牌占据。

资生堂在财报中指出,中国市场电商销售增长强势,得益于一系列数字营销活动以及与中国主要电商平台的合作。

电子商务方面,积极力推高端品牌和大众化妆品牌的商 品的同时,灵活运用数字化开展营销,以及强化和中国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增长。

而天猫和双11 这两个关键字都出现在了欧莱雅和雅诗兰黛最新的财报中。

2月5日,雅诗兰黛集团CEO Fabrizio Freda在2019财年Q2投资者分析师会议上说:“我们在天猫上表现很好。2018年,因为越来越多的天猫消费者对MAC感兴趣,MAC 已成为天猫上的第一美妆品牌,也成为雅诗兰黛集团高端化妆品的第二品牌。”雅诗兰黛中国电商渠道的总收入超过中国市场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欧莱雅集团也曾经两次提到天猫,第一次是2018上半财年,特意提到了“YSL 和Giorgio Armani在天猫的成功入驻拉动了集团在线渠道的业绩增速,在2月7日发布的全年财报中,再次肯定了天猫双11对其整个亚太市场生意的提振。

从最近扎堆的财报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高端美妆产品和亚太市场(中国市场为主)、电子商务已成为美妆集团的三驾增长马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都说是寒冬,为什么这几家化妆品集团却涨涨涨

与本土化妆品企业普遍遭遇成长天花板不同,国际巨头在过去一年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甚至录得十年最好成绩。

文|聚美丽 小小徐

二月份在业内也被称为财报季,春节期间不少的美妆巨头都发布了新一轮的财务数据。

资生堂、花王、爱茉莉太平洋、欧莱雅等都公布了2018年财务报告,科蒂、雅诗兰黛发布了2019财年上半年度财务数据。

这些企业无不例外的都在夸赞中国这位金主爸爸的强劲消费力,天猫、电子商务、高端品牌这三个跟中国紧密相关的中国元素成为这些外资企业财报上的常客。

中国成为关键先生

从下图的柱状图中,能明显看出欧莱雅作为超级巨头与其他几位的差距,2055亿元的全年销售额是美妆行业当之无愧的TOP1。

欧莱雅集团2018财年录得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年度销售增幅,经营利润率也创下历史新高。

在最近发布的财报中,资生堂、欧莱雅、雅诗兰黛这三大巨头都在财报中很次提及中国区对其整体业绩的影响。

资生堂集团财报显示:2018财年,日本和中国市场贡献了大部分销售额,占到总销售近60%。尤其是中国市场,去年成为资生堂集团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销售额同比增长32.3%,增幅仅次于旅游零售业务(34.7%)。并且首次公布了旗下十大品牌的年销售额。

除了资生堂之外,欧莱雅和雅诗兰黛这两个巨头也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强劲的中国区市场。

“销售额同比增长20.4%至74.06欧元,可比销售同比增幅高达24.1%。四大部门的市场份额都在增加,中国市场消费的需求强劲,高端品牌尤甚,东南亚其他市场也有满意表现。旅游零售也实现加速增长。”欧莱雅集团在2018年财报中这样写道。

雅诗兰黛最近也公布了2019财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因为中国区的强劲增长,也使得集团提高了全年利润预期。

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Fabrizio Freda在电话会议中指出,尽管经济不稳定,但中国消费者对集团奢华美妆产品的需求依旧旺盛。“迄今,我们没有受到任何负面影响,就长期的增长及中国高端美妆市场的抗跌能力持乐观态度。”而之前雅诗兰黛也因为与杨幂的成功合作,将其写入了2018财报当中。

而另外两个日韩企业,爱茉莉太平洋和花王从财报来看就不如预期。

自2017年被LG生活健康拉下韩妆TOP1的宝座之后,爱茉莉太平洋似乎就陷入了”一蹶不振“的沼泽中,今年爱茉莉太平洋的目标寄语是:Exciting Changes(巨变),爱茉莉太平洋在今年能否通过巨变,夺回第一宝座,就目前与LG生活健康的财务数据来看,有点悬。

花王2018财年全年净利润增长4.5%至1537亿日元(约为93.8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达到2077亿日元(约为126.7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增长1.2%至15.1万亿日元(约为921.5亿元人民币)。

虽然已经连续第九年实现利润增长。但是花王集团内部高管表示:“公司业绩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无独有偶,此前花125亿美元收购宝洁41个品牌的科蒂一直处于“消化不良”的状态中,数据显示,2019财年上半年科蒂销售额同比下跌6.8%至45.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7亿元)。

而有趣的是,在财报中反复提及中国区的三大巨头的财报,无一例外的亮眼,而很少提及中国市场的花王、科蒂处境就显得不是很乐观,中国这位金主爸爸用实打实的成绩说明:“跟着我,有肉吃。”

高端品牌成为集团获利的关键钥匙

下图是近期财报中提及的单个品牌的销售业绩,从图中就可以大致看出在过去财年中有比较不错成绩的资生堂、欧莱雅、雅诗兰黛都是因为旗下高端品牌的业绩拉动。而宝洁也就是因为OLAY的高端变身和SK-II的强势表现走出泥潭。

从柱状图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出,高端品牌,如Shiseido 、CPB和LaMer等高档品牌在销售额上的强劲势头。

资生堂财报首次公布了旗下十大品牌的年销售额,其中“SHISEIDO(资生堂)”、“Clé de Peau Beauté(肌肤之钥)”、“IPSA(茵芙莎)”、“NARS (纳斯)”等高端品牌在中国地区保持高增长态势。

欧莱雅奢华产品部门旗下的四大品牌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Lanc me(兰蔻)、Yves Saint Laurent (伊夫·圣洛朗)、Giorgio Armani (乔治·阿玛尼)、Kiehl’s(科颜氏)成为集团的四大金刚。

从雅诗兰黛来看,在2018年的财年当中,雅诗兰黛就透露La Mer成为旗下第四个销售额破10亿美元的品牌,而在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中,La Mer继续双位数的增长。

电子商务成为集团突围的关键利器

过去几年间,本土品牌不管是在双11还是其他的线上渠道,都占据着老大的位子,而随着各大国际品牌纷纷入驻天猫,本土品牌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而2018年的双11猫美妆类目TOP10中可以看到,连续多年被国货占据的冠军座,最终被推出“巨黑瓶”的兰蔻夺去。美妆类目的TOP10榜单的前面几位也渐渐被外资品牌占据。

资生堂在财报中指出,中国市场电商销售增长强势,得益于一系列数字营销活动以及与中国主要电商平台的合作。

电子商务方面,积极力推高端品牌和大众化妆品牌的商 品的同时,灵活运用数字化开展营销,以及强化和中国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增长。

而天猫和双11 这两个关键字都出现在了欧莱雅和雅诗兰黛最新的财报中。

2月5日,雅诗兰黛集团CEO Fabrizio Freda在2019财年Q2投资者分析师会议上说:“我们在天猫上表现很好。2018年,因为越来越多的天猫消费者对MAC感兴趣,MAC 已成为天猫上的第一美妆品牌,也成为雅诗兰黛集团高端化妆品的第二品牌。”雅诗兰黛中国电商渠道的总收入超过中国市场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欧莱雅集团也曾经两次提到天猫,第一次是2018上半财年,特意提到了“YSL 和Giorgio Armani在天猫的成功入驻拉动了集团在线渠道的业绩增速,在2月7日发布的全年财报中,再次肯定了天猫双11对其整个亚太市场生意的提振。

从最近扎堆的财报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高端美妆产品和亚太市场(中国市场为主)、电子商务已成为美妆集团的三驾增长马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