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戛纳涉嫌女性歧视 高跟鞋成了“导火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戛纳涉嫌女性歧视 高跟鞋成了“导火索”

里希特称,当她穿着平底鞋抵达电影节现场时,红毯现场工作人员对她说:“你不可以进!这样子不可以!”

据外媒报道,正在法国进行的如火如荼的第68届戛纳电影节,除了红毯、众星、电影话题之外,出席盛典的嘉宾的鞋子忽然间也成为了一个争议点:参加电影节的女性嘉宾如果穿平底鞋,就会被电影节主办方拒绝入场。一双高跟鞋忽然被赋予了某种“戛纳邀请函”的重大意义,引起争端也是必然。左脚局部截肢的电影制片人瓦莱利亚·里希特表示,她因为没有穿高跟鞋而被戛纳电影节拒之门外。里希特称,当她穿着平底鞋抵达电影节现场时,红毯现场工作人员对她说:“你不可以进!这样子不可以!”

回顾戛纳,因为最权威最有价值,所以这个电影节引起的政治争端从来都不在少数。而其中女性歧视的争议最经常性的爆发。第63届戛纳电影节,入围主竞赛单元的19部影片,均出自男性导演之手,似乎没有女性导演的作品能够被评审团瞧得上。事实上,历史上只有简·坎皮恩这位澳洲女导演,在1993年凭借《钢琴课》拿到过金棕榈大奖,戛纳电影节“重男轻女”的做法开始被人诟病。于是在2010年,英国女导演罗丝·托尤森征集了一份千人签名的请愿书,抗议第63届戛纳电影节有性别歧视的嫌疑。

 

 然而历史总是会重演,有时候会以比较滑稽的方式。虽然主办方否认高跟鞋是“入场标配”,也称早就提醒过工作人员这点,意思就是穿平底鞋的妇女是可以入场的。然而,这样的声明并不能让眼尖的观众一笑而过,因为他们确确实实看到了有穿平底鞋的女士“被不让进”。戛纳电影节总监蒂埃里·弗雷莫急了,说戛纳对高跟鞋的要求是完全的造谣生事。他在社交网站上说,“对于走红毯来说,我们要求正装出席,不准吸烟。但没有说过能不能穿高跟鞋。”

当时的罗丝·托尤森通过自己的努力,联名1000人的支持,发起了抗议戛纳电影节性别歧视的活动。而这次,谁会是新一个对于女性歧视勇敢站出来说不得人。戛纳作为国际电影节,这样的穿着禁令无论如何都是没有一丝一毫正确的地方。说俗点,人家想穿啥穿啥,管得着吗?

本来戛纳电影节的记者证件就有等级之分、辈分之论,而今如果作为出席活动的女星会因为不穿高跟鞋而被拒之门外,实在会遭到全世界的讪笑。如果记者尚且如此(仅仅作为一个报道者),那么以后会不会有“为了配合个子矮的男演员一律不准穿高跟鞋”或者“因为戛纳某赞助商喜欢XX颜色所以出席女星必须一律XX裙装亮相”的恶劣规定。这样试图制造“清一色”效果,无论是对于女人,对于戛纳,都是一种胡来的做法。

在对女性的重视度方面,戛纳表示一直在做出最大的努力消除这种歧视现象,但每届都会有令人瞠目结舌的“新规定”让人费解和质疑。戛纳有一个单元叫做“一种关注”,这样的做法恰好不是引发该单元关注度的good way,要知道消除歧视现象,首先,得消除歧视思维。对谁都不做特殊要求,才是给予最好的“一种关注”。

一位20岁的戛纳粉丝说,希望对于我们没有“have to”这个词,真的让人很不舒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戛纳涉嫌女性歧视 高跟鞋成了“导火索”

里希特称,当她穿着平底鞋抵达电影节现场时,红毯现场工作人员对她说:“你不可以进!这样子不可以!”

据外媒报道,正在法国进行的如火如荼的第68届戛纳电影节,除了红毯、众星、电影话题之外,出席盛典的嘉宾的鞋子忽然间也成为了一个争议点:参加电影节的女性嘉宾如果穿平底鞋,就会被电影节主办方拒绝入场。一双高跟鞋忽然被赋予了某种“戛纳邀请函”的重大意义,引起争端也是必然。左脚局部截肢的电影制片人瓦莱利亚·里希特表示,她因为没有穿高跟鞋而被戛纳电影节拒之门外。里希特称,当她穿着平底鞋抵达电影节现场时,红毯现场工作人员对她说:“你不可以进!这样子不可以!”

回顾戛纳,因为最权威最有价值,所以这个电影节引起的政治争端从来都不在少数。而其中女性歧视的争议最经常性的爆发。第63届戛纳电影节,入围主竞赛单元的19部影片,均出自男性导演之手,似乎没有女性导演的作品能够被评审团瞧得上。事实上,历史上只有简·坎皮恩这位澳洲女导演,在1993年凭借《钢琴课》拿到过金棕榈大奖,戛纳电影节“重男轻女”的做法开始被人诟病。于是在2010年,英国女导演罗丝·托尤森征集了一份千人签名的请愿书,抗议第63届戛纳电影节有性别歧视的嫌疑。

 

 然而历史总是会重演,有时候会以比较滑稽的方式。虽然主办方否认高跟鞋是“入场标配”,也称早就提醒过工作人员这点,意思就是穿平底鞋的妇女是可以入场的。然而,这样的声明并不能让眼尖的观众一笑而过,因为他们确确实实看到了有穿平底鞋的女士“被不让进”。戛纳电影节总监蒂埃里·弗雷莫急了,说戛纳对高跟鞋的要求是完全的造谣生事。他在社交网站上说,“对于走红毯来说,我们要求正装出席,不准吸烟。但没有说过能不能穿高跟鞋。”

当时的罗丝·托尤森通过自己的努力,联名1000人的支持,发起了抗议戛纳电影节性别歧视的活动。而这次,谁会是新一个对于女性歧视勇敢站出来说不得人。戛纳作为国际电影节,这样的穿着禁令无论如何都是没有一丝一毫正确的地方。说俗点,人家想穿啥穿啥,管得着吗?

本来戛纳电影节的记者证件就有等级之分、辈分之论,而今如果作为出席活动的女星会因为不穿高跟鞋而被拒之门外,实在会遭到全世界的讪笑。如果记者尚且如此(仅仅作为一个报道者),那么以后会不会有“为了配合个子矮的男演员一律不准穿高跟鞋”或者“因为戛纳某赞助商喜欢XX颜色所以出席女星必须一律XX裙装亮相”的恶劣规定。这样试图制造“清一色”效果,无论是对于女人,对于戛纳,都是一种胡来的做法。

在对女性的重视度方面,戛纳表示一直在做出最大的努力消除这种歧视现象,但每届都会有令人瞠目结舌的“新规定”让人费解和质疑。戛纳有一个单元叫做“一种关注”,这样的做法恰好不是引发该单元关注度的good way,要知道消除歧视现象,首先,得消除歧视思维。对谁都不做特殊要求,才是给予最好的“一种关注”。

一位20岁的戛纳粉丝说,希望对于我们没有“have to”这个词,真的让人很不舒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