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民投危机暂纾,“民投模式”何去何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民投危机暂纾,“民投模式”何去何从

此轮遭遇的流动性危机,正给中民投敲响警钟。疯狂扩张的同时,是否应该放缓脚步思考一下。

文|晨哨网

成立初高举高打,以“产融结合”为使命,如今怕是中民投已忘记设立的“初心”。

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民投”)30亿的私募债“技术性危机”,随着出售上海外滩区的董家渡地块暂时得以缓解。

作为国内唯一带有“国字头”的民营投资公司,中民投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注册资本高达500亿元,由59家股东发起设立,其中不乏有苏宁电器(苏宁易购)、泛海集团、巨人网络、亿达控股、红豆集团、宗申集团等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

“民投模式”的初心

2014年8月,外滩中山路100号金外滩国际广场,这座自称“雄踞百年外滩、鼎立时代中心”的外滩首席超甲级5A办公楼迎来中民投入驻办公。

从酝酿到成立,用时不足一年,组建过程之迅速,出乎各方预料。虽从筹备开始就备受争议,中民投试图通过民企“抱团”的形式,构建横跨实业和金融的产融平台。兼并重组过剩产能行业,以资本运作手段,打通各产业链环节,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民投模式”的逻辑也迅速得到市场认可,并被广泛复制,浙民投、苏民投、粤民投、厦民投等十多个省级、市级民投相继在各地开花,在国内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增长势头强劲。

中民投成立之初打算进入光伏、钢铁及船舶等产能过剩行业。2015年4月,中民投旗下中民新能在宁夏投资150亿元建设规模2GW的光伏发电项目, “争取五年内投资1500亿元,实现累计光伏装机容量20GW,实现光伏全产业龙头目标。”时任中民投总裁的李怀珍表达了愿景。

除了大手笔光伏产业落地外,中民投在钢铁领域也动作。2015年3月,中民投携国内龙头民企投资50亿美元投建印尼产业园,产业园囊括钢铁、电力、水泥等多个产能过剩产业。早在成立前,中民投陆续拉拢包括方大集团、德龙钢铁集团、建龙集团、川威集团等四家民营钢铁公司计划为钢铁产业并购和整合做准备。

如今,中民投深陷“光伏业务”,早前计划成立的钢铁联盟也不了了之。

2015年至2017年,中民投向多元化发展。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目前,中民投目前业务已涵盖资本管理与股权投资、保险业务、融资租赁、房地产及综合物业、公务机托管业务、新能源业务等六大板块。截止2018年三季度,中民投资产规模已逾3000亿元,增长超5倍。

中民投对此回应称,对成立初提出的战略设想,到业务落实时会根据实际来考虑。

不难看出,这些业务板块要么具有极高的牌照价值,要么需要丰富的资源,但归根结底还是“钱生钱”的游戏, “产融结合”的身影逐渐模糊。

而成立初以“整合过剩产能行业”为切入点的模式,争议不断。以光伏产业为例,光伏电站建设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成本普遍较高,盈利状况又差。

中民投切入光伏产业的重要原因是当时国务院提出的解决光伏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个切入点容易得到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来看,也极易受到政策的限制。

2018年6月,严苛的光伏政策出台,暂不安排普通光伏电站指标、下调新投运的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分布式光伏指标为10GW等政策,让中民投深陷其中。

意识到早前战略部署投资危机的中民投,也加快了对光伏产业布局的资本化脚步。

2018年2月,从事电池类新能源系统集成产品制造的圣阳股份(002580.SH)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中民投旗下投运光伏业务的中民新光100%股权。不过两个月后,圣阳股份表示,目前收购标的公司的条件尚不成熟。中民投光伏业务的上市计划宣告失败。

6个月后,中民投光伏业务继续向上市发出冲击。2018年11月,圣阳股份宣布,拟以12.33亿元收购中民投旗下另一家从事光伏电站的子公司——新能同心。

目前,这项收购还在推进之中,而此轮中民投爆发的资本困局,也可能给此次收购的前景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

银行系高管和分散的股权

“银行系”出身的掌门人对传统金融有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中民投是“民生银行系”出身的董文标一手创办。2014年,董文标卸任民生银行董事长一职,转身创办中民投。四年后,李怀珍接棒董文标掌权,李怀珍是董文标在民生银行任职期间的老搭档。“银行系”出身决定了两位大佬在金融领域“经验丰富”,资本运作能力相当,对于以“产融结合”或也存在对金融的路径依赖。旗下的产业涉及业务有物业管理、医疗健康、光伏等,也与当初的规划有所偏差。

另外,中民投股权相当分散,且经过多次股东的变更。根据中民投的报表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公司共有63位股东。除北京国信保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持股30%外,其余股东持股均不超过4%。而北京国信保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上一层是霍尔果斯市国信保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可以说是个“壳”,穿透后的股东仍是亿达控股、苏宁易购、巨人网络、宗申集团等这些巨头民企,与第一层的股东重合度非常高。

分散的结构保证董事会席次的分散 ,从而维护管理层施政的独立性。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无人对最终决策负责。

加上每个业务板块子公司也都有自己的股权融资,集团的股权结构和子公司的股权机构不匹配,集团各业务板块也未能发挥协同效应。

中民投何去何从?

此轮遭遇的流动性危机,正给中民投敲响警钟。疯狂扩张的同时,是否应该放缓脚步思考一下。

一是如何实现民营联合体步调一致?股东众多,而处于利益考虑,大家的诉求不完全一致。如何在众多股东间找到平衡,促使集体内部、各业务板块子公司等步调一致,发挥协同。

二是如何平衡杠杆?之所以爆发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归根结底是中民投的投融结构不匹配,以“短债”做“长投”。像光伏电站这种动辄20年的项目,加上补贴下调,严重影响公司现金流。

三是是否明确投资和实业的区别?调整业务布局未尝不可,重要的是明确投资与实业的差异。投资注重的是拿到收益,安全退出;而实业需要深耕细作,周期较长。中民投需要思考如何运用金融服务实业、实业支撑金融。

“作为国内第一家民投,并无模式可借鉴,这四年多来探索尝试,既有经验分享,也有不足。” 中民投总裁吕本献表示。目前,公司正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退出不符合战略转型方向的项目等。

其实,无论中民投,还是海航面临的危机,都只是当下经济现状的一个映射。过去,仰赖雄厚的股东背景、利用杠杆实现大规模扩张,依靠资产价格的上涨实现增值;如今,随着经济下行,金融去杠杆的深入,这种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民投

  • 未充分披露关联投资短期内连续大幅亏损事项的损失原因并提示风险,红豆股份及相关责任人遭上交所监管警示
  • 中民投资本所持2.69亿股长城人寿股权将被7折拍卖,起拍价2.27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民投危机暂纾,“民投模式”何去何从

此轮遭遇的流动性危机,正给中民投敲响警钟。疯狂扩张的同时,是否应该放缓脚步思考一下。

文|晨哨网

成立初高举高打,以“产融结合”为使命,如今怕是中民投已忘记设立的“初心”。

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民投”)30亿的私募债“技术性危机”,随着出售上海外滩区的董家渡地块暂时得以缓解。

作为国内唯一带有“国字头”的民营投资公司,中民投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注册资本高达500亿元,由59家股东发起设立,其中不乏有苏宁电器(苏宁易购)、泛海集团、巨人网络、亿达控股、红豆集团、宗申集团等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

“民投模式”的初心

2014年8月,外滩中山路100号金外滩国际广场,这座自称“雄踞百年外滩、鼎立时代中心”的外滩首席超甲级5A办公楼迎来中民投入驻办公。

从酝酿到成立,用时不足一年,组建过程之迅速,出乎各方预料。虽从筹备开始就备受争议,中民投试图通过民企“抱团”的形式,构建横跨实业和金融的产融平台。兼并重组过剩产能行业,以资本运作手段,打通各产业链环节,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民投模式”的逻辑也迅速得到市场认可,并被广泛复制,浙民投、苏民投、粤民投、厦民投等十多个省级、市级民投相继在各地开花,在国内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增长势头强劲。

中民投成立之初打算进入光伏、钢铁及船舶等产能过剩行业。2015年4月,中民投旗下中民新能在宁夏投资150亿元建设规模2GW的光伏发电项目, “争取五年内投资1500亿元,实现累计光伏装机容量20GW,实现光伏全产业龙头目标。”时任中民投总裁的李怀珍表达了愿景。

除了大手笔光伏产业落地外,中民投在钢铁领域也动作。2015年3月,中民投携国内龙头民企投资50亿美元投建印尼产业园,产业园囊括钢铁、电力、水泥等多个产能过剩产业。早在成立前,中民投陆续拉拢包括方大集团、德龙钢铁集团、建龙集团、川威集团等四家民营钢铁公司计划为钢铁产业并购和整合做准备。

如今,中民投深陷“光伏业务”,早前计划成立的钢铁联盟也不了了之。

2015年至2017年,中民投向多元化发展。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目前,中民投目前业务已涵盖资本管理与股权投资、保险业务、融资租赁、房地产及综合物业、公务机托管业务、新能源业务等六大板块。截止2018年三季度,中民投资产规模已逾3000亿元,增长超5倍。

中民投对此回应称,对成立初提出的战略设想,到业务落实时会根据实际来考虑。

不难看出,这些业务板块要么具有极高的牌照价值,要么需要丰富的资源,但归根结底还是“钱生钱”的游戏, “产融结合”的身影逐渐模糊。

而成立初以“整合过剩产能行业”为切入点的模式,争议不断。以光伏产业为例,光伏电站建设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成本普遍较高,盈利状况又差。

中民投切入光伏产业的重要原因是当时国务院提出的解决光伏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个切入点容易得到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来看,也极易受到政策的限制。

2018年6月,严苛的光伏政策出台,暂不安排普通光伏电站指标、下调新投运的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分布式光伏指标为10GW等政策,让中民投深陷其中。

意识到早前战略部署投资危机的中民投,也加快了对光伏产业布局的资本化脚步。

2018年2月,从事电池类新能源系统集成产品制造的圣阳股份(002580.SH)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中民投旗下投运光伏业务的中民新光100%股权。不过两个月后,圣阳股份表示,目前收购标的公司的条件尚不成熟。中民投光伏业务的上市计划宣告失败。

6个月后,中民投光伏业务继续向上市发出冲击。2018年11月,圣阳股份宣布,拟以12.33亿元收购中民投旗下另一家从事光伏电站的子公司——新能同心。

目前,这项收购还在推进之中,而此轮中民投爆发的资本困局,也可能给此次收购的前景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

银行系高管和分散的股权

“银行系”出身的掌门人对传统金融有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中民投是“民生银行系”出身的董文标一手创办。2014年,董文标卸任民生银行董事长一职,转身创办中民投。四年后,李怀珍接棒董文标掌权,李怀珍是董文标在民生银行任职期间的老搭档。“银行系”出身决定了两位大佬在金融领域“经验丰富”,资本运作能力相当,对于以“产融结合”或也存在对金融的路径依赖。旗下的产业涉及业务有物业管理、医疗健康、光伏等,也与当初的规划有所偏差。

另外,中民投股权相当分散,且经过多次股东的变更。根据中民投的报表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公司共有63位股东。除北京国信保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持股30%外,其余股东持股均不超过4%。而北京国信保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上一层是霍尔果斯市国信保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可以说是个“壳”,穿透后的股东仍是亿达控股、苏宁易购、巨人网络、宗申集团等这些巨头民企,与第一层的股东重合度非常高。

分散的结构保证董事会席次的分散 ,从而维护管理层施政的独立性。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无人对最终决策负责。

加上每个业务板块子公司也都有自己的股权融资,集团的股权结构和子公司的股权机构不匹配,集团各业务板块也未能发挥协同效应。

中民投何去何从?

此轮遭遇的流动性危机,正给中民投敲响警钟。疯狂扩张的同时,是否应该放缓脚步思考一下。

一是如何实现民营联合体步调一致?股东众多,而处于利益考虑,大家的诉求不完全一致。如何在众多股东间找到平衡,促使集体内部、各业务板块子公司等步调一致,发挥协同。

二是如何平衡杠杆?之所以爆发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归根结底是中民投的投融结构不匹配,以“短债”做“长投”。像光伏电站这种动辄20年的项目,加上补贴下调,严重影响公司现金流。

三是是否明确投资和实业的区别?调整业务布局未尝不可,重要的是明确投资与实业的差异。投资注重的是拿到收益,安全退出;而实业需要深耕细作,周期较长。中民投需要思考如何运用金融服务实业、实业支撑金融。

“作为国内第一家民投,并无模式可借鉴,这四年多来探索尝试,既有经验分享,也有不足。” 中民投总裁吕本献表示。目前,公司正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退出不符合战略转型方向的项目等。

其实,无论中民投,还是海航面临的危机,都只是当下经济现状的一个映射。过去,仰赖雄厚的股东背景、利用杠杆实现大规模扩张,依靠资产价格的上涨实现增值;如今,随着经济下行,金融去杠杆的深入,这种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