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流浪地球》带出神秘产业园,还有影视园区95%不赚钱的尴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流浪地球》带出神秘产业园,还有影视园区95%不赚钱的尴尬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影视园区共有1000多家,包括影视主题公园、影视产业园、影视基地等。

文|创邑icity

春节以来,人们对电影《流浪地球》的关注度空前高涨,这部综合表现媲美好莱坞大片的国产硬核科幻电影,声势甚至完全盖住了央视春晚。

这不,已经有媒体扒出这部硬核科幻片的拍摄场地,是位于青岛的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

在这里,《流浪地球》剧组共搭建了8个摄影棚,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是实景搭建,道具超过10000件,置景延展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据了解,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定位为国内规划最超前、标准最高的工业电影基地,硬件配置达到国际一流标准,软件配套上也可以为剧组“一站式”服务。可以说,这种电影工业化发展思路,与国内绝大多数影视产业基地“外景地+影视旅游”发展模完全不同。

但就是这样一个投资500亿元,闪着光环的高大上影视园区,也并非只有光鲜:据时代财经报道,东方影都从“填海建岛”到开业,四年来赴青岛拍电影的剧组屈指可数。

紧随《流浪地球》的热度,北京市在2月15日发布了《关于推动北京影视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影视十条”推进影视产业发展,着重提出研究设立面向影视园区和企业的产业引导基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园区品牌。

影视园区是影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各地政府眼中的朝阳产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主任赵小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感慨道:“现在全国各地大到省会城市,小到地方县区,凡是搞文化产业园区的,几乎都有建设影视城的设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影视园区共有1000多家,包括影视主题公园、影视产业园、影视基地等。近年来随着特色小镇的兴起,很多影视园区披上了“特色小镇”的外衣,大量影视特色小镇冒了出来。

大干快上当然会出问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影视园区盈利的只有5%。涿州影视城副主任闫诚彬的估计更“悲观”,他认为实际上只有1%~2%可以盈利。

成功的园区都是相似的,失败的园区各有各的不幸。在这里,园区荟小编梳理了几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1 云南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位于云南大理,投资一亿元。这个始建于2002年,号称西部最大影视城的项目,寄托了大理想借助拍摄张纪中版《天龙八部》的机会做大文旅产业的美好愿望。因此,在建筑景观上,该项目主打以金庸长篇小说《天龙八部》为建筑蓝本和宋代、大理文化三结合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与国内大多数影视基地一样,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定位于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张纪中曾盛赞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堪称“中国一流、西部第一”。

但遗憾的是,在开放的两年时间内仅仅迎来3个剧组,目前已经基本沦为旅游景区。该影视城副总经理对媒体倒苦水称:“我们的影视城拍摄收入远远不够每年向银行贷款所支付的利息。”

失败原因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主打宋代建筑外景,虽然结合了《天龙八部》的内容元素,但仍旧在定位上陷入同质化竞争的窘境——拒不完全统计,国内仅汉城、宋城,就有几十家,对剧组来说明显供过于求。此外,剧组一般只是拍个外景就走了,而影视城一旦建成,就要承担高昂的维护费用,只能依靠发展旅游来弥补运营费用,但游客们显然也对泛滥全国的仿古建筑园区审美疲劳了。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并不是云南的个例,据媒体统计,截止到2017年,云南影视基地已有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元阳梯田影视基地、丽江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基地、保山哀牢王宫影视基地、元谋影视基地等10个影视基地。但大部分丧失了央视拍摄属性,很多影视基地都沦为旅游景区,靠接待游客维持生计。

2 湖北赤壁中华水浒城

赤壁中华水浒城景区位于湖北省赤壁市陆水湖景区,是中央视电视剧《水浒传》外景拍摄地之一,是典型的“以剧带建”的影视基地项目。该项目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2亿元。景区由义厅、梁山后寨、郊野一条街三大景区组成。

不过,耳熟能详的名号和经历并不能挽救中华水浒城的业绩。资料显示,湖北赤壁中华水浒城是一家老牌影视基地,不过经营业绩并不理想。2017年资产总计2557万元,但年度营业收入仅为12万元,亏损136万元,2018年前三季度依然持续亏损。

持续的亏损让该项目的股东丧失了信心。

近期,中华水浒城的大股东中国新兴广州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股东中国新兴上海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将所持中华水浒城的股权公开转让,二者股权占比分别为34.24%和13.7%,合计47.94%。在股权转让完毕后,两名股东都将宣告退出。

失败原因

作为“以剧带建”模式的代表,中华水浒城的没落是国内类似影视基地面临发展困境的缩影。所谓以剧带建”,就是为特定影视作品拍摄而建的影视基地。这类影视基地由于因类型单一、规模小等原因,其生命力几乎完全捆绑在相应的作品上,市场适应能力差,后续发展隐患重重。

3 诸暨影视城

诸暨影视城项目成立于2011年1月14日,计划总投资30亿元,是2011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有《隋唐英雄》、《武松》等多部电视剧在此地拍摄。

据媒体报道,项目自建成运营以来,运营状况一直不理想。2013年和2014年均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长城影视以3.35亿元现金从控股股股东长城集团和其他股东手中,将该影视城收入麾下。随即,在2016年开启转型建设,投资1.2亿元建设大型VR虚拟工程《西施吴越争霸》,并计划未来“成为国内首家以世界文化遗产博览为主题,集影视、网游、动漫、影视艺术教育四大基地和主题乐园于一体的创意产业集群基地”。但该项目的运营状况并未好转,2017年和2018年均出现亏损。

此次长城影视将诸暨影视这块烫手山芋折价卖出,不但折损了3500万元,还搭上了运营期间大笔翻新、维修等成本,可谓教训深刻。

失败原因

在在线旅行平台上,很多游客对诸暨影视城给出的评价是:景点老旧,道具和场景破败、缺乏维护,这无疑让剧组和游客的体验大打折扣。此外,诸暨影视城缺乏主题,难以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也是重要原因。

4 白鹿原影视基地

白鹿原影视城是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前卫镇,始建于2013年,项目整体占地1050亩,是陕西省政府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白鹿原影视城以陈忠实茅盾文学获奖作品《白鹿原》为依托而打造,在定位上,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

景区通过仿古建筑,美食特产,传统技艺表演大赛来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关中文化,在开业初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但是近来,该景区的口碑开始逆转,吸引力开始严重下降,最后的结果就是游客量持续下滑。

失败原因

近两年,在白鹿原上,主打关中民俗概念的类似景区扎堆开张迎客。比较知名的有三家景区:2016年5月,白鹿原民俗村试营业。2016年7月,白鹿原影视城试营业。2017年4月,白鹿仓景区又在白鹿原上诞生了。三家都以“白鹿原”为主要包装看点,同质化竞争严重,商铺招商困难,结果就是各地小吃的大杂烩。虽然和其它两家相比,“卖小吃”并不属于白鹿原影视城的主营业务,但过度商业化,以及剧烈的同质竞争,依然给白鹿原影视城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5 武汉万达电影乐园

武汉万达电影乐园是万达集团进军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山之作。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约38亿元,号称世界上唯一的室内电影主题乐园。

2014年12月20日,武汉万达电影乐园和汉秀剧场顶着“武汉双骄”的光环同日开门迎客,却在运营仅仅19个月的室内主题公园万达电影乐园于2016年7月31日暂停营业,并对外宣称要进行整体升级改造。许多市民调侃道,电影乐园还没去逛过一次就关门了!随后,该项目被改建为武汉首个室内滑雪场项目。

失败原因

主题乐园的生存之道是要有特色和文化内涵,尽管有着“世界上唯一的室内电影主题乐园”的名头,但是在产品内核上没有突破,娱乐项目也过于单调,价格又高出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此外,项目欠缺规划理念,在管理上也缺少一个懂得行业的核心领导团队,也是重要原因。

注: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流浪地球》带出神秘产业园,还有影视园区95%不赚钱的尴尬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影视园区共有1000多家,包括影视主题公园、影视产业园、影视基地等。

文|创邑icity

春节以来,人们对电影《流浪地球》的关注度空前高涨,这部综合表现媲美好莱坞大片的国产硬核科幻电影,声势甚至完全盖住了央视春晚。

这不,已经有媒体扒出这部硬核科幻片的拍摄场地,是位于青岛的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

在这里,《流浪地球》剧组共搭建了8个摄影棚,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是实景搭建,道具超过10000件,置景延展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据了解,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定位为国内规划最超前、标准最高的工业电影基地,硬件配置达到国际一流标准,软件配套上也可以为剧组“一站式”服务。可以说,这种电影工业化发展思路,与国内绝大多数影视产业基地“外景地+影视旅游”发展模完全不同。

但就是这样一个投资500亿元,闪着光环的高大上影视园区,也并非只有光鲜:据时代财经报道,东方影都从“填海建岛”到开业,四年来赴青岛拍电影的剧组屈指可数。

紧随《流浪地球》的热度,北京市在2月15日发布了《关于推动北京影视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影视十条”推进影视产业发展,着重提出研究设立面向影视园区和企业的产业引导基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园区品牌。

影视园区是影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各地政府眼中的朝阳产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主任赵小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感慨道:“现在全国各地大到省会城市,小到地方县区,凡是搞文化产业园区的,几乎都有建设影视城的设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影视园区共有1000多家,包括影视主题公园、影视产业园、影视基地等。近年来随着特色小镇的兴起,很多影视园区披上了“特色小镇”的外衣,大量影视特色小镇冒了出来。

大干快上当然会出问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影视园区盈利的只有5%。涿州影视城副主任闫诚彬的估计更“悲观”,他认为实际上只有1%~2%可以盈利。

成功的园区都是相似的,失败的园区各有各的不幸。在这里,园区荟小编梳理了几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1 云南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位于云南大理,投资一亿元。这个始建于2002年,号称西部最大影视城的项目,寄托了大理想借助拍摄张纪中版《天龙八部》的机会做大文旅产业的美好愿望。因此,在建筑景观上,该项目主打以金庸长篇小说《天龙八部》为建筑蓝本和宋代、大理文化三结合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与国内大多数影视基地一样,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定位于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张纪中曾盛赞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堪称“中国一流、西部第一”。

但遗憾的是,在开放的两年时间内仅仅迎来3个剧组,目前已经基本沦为旅游景区。该影视城副总经理对媒体倒苦水称:“我们的影视城拍摄收入远远不够每年向银行贷款所支付的利息。”

失败原因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主打宋代建筑外景,虽然结合了《天龙八部》的内容元素,但仍旧在定位上陷入同质化竞争的窘境——拒不完全统计,国内仅汉城、宋城,就有几十家,对剧组来说明显供过于求。此外,剧组一般只是拍个外景就走了,而影视城一旦建成,就要承担高昂的维护费用,只能依靠发展旅游来弥补运营费用,但游客们显然也对泛滥全国的仿古建筑园区审美疲劳了。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并不是云南的个例,据媒体统计,截止到2017年,云南影视基地已有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元阳梯田影视基地、丽江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基地、保山哀牢王宫影视基地、元谋影视基地等10个影视基地。但大部分丧失了央视拍摄属性,很多影视基地都沦为旅游景区,靠接待游客维持生计。

2 湖北赤壁中华水浒城

赤壁中华水浒城景区位于湖北省赤壁市陆水湖景区,是中央视电视剧《水浒传》外景拍摄地之一,是典型的“以剧带建”的影视基地项目。该项目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2亿元。景区由义厅、梁山后寨、郊野一条街三大景区组成。

不过,耳熟能详的名号和经历并不能挽救中华水浒城的业绩。资料显示,湖北赤壁中华水浒城是一家老牌影视基地,不过经营业绩并不理想。2017年资产总计2557万元,但年度营业收入仅为12万元,亏损136万元,2018年前三季度依然持续亏损。

持续的亏损让该项目的股东丧失了信心。

近期,中华水浒城的大股东中国新兴广州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股东中国新兴上海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将所持中华水浒城的股权公开转让,二者股权占比分别为34.24%和13.7%,合计47.94%。在股权转让完毕后,两名股东都将宣告退出。

失败原因

作为“以剧带建”模式的代表,中华水浒城的没落是国内类似影视基地面临发展困境的缩影。所谓以剧带建”,就是为特定影视作品拍摄而建的影视基地。这类影视基地由于因类型单一、规模小等原因,其生命力几乎完全捆绑在相应的作品上,市场适应能力差,后续发展隐患重重。

3 诸暨影视城

诸暨影视城项目成立于2011年1月14日,计划总投资30亿元,是2011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有《隋唐英雄》、《武松》等多部电视剧在此地拍摄。

据媒体报道,项目自建成运营以来,运营状况一直不理想。2013年和2014年均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长城影视以3.35亿元现金从控股股股东长城集团和其他股东手中,将该影视城收入麾下。随即,在2016年开启转型建设,投资1.2亿元建设大型VR虚拟工程《西施吴越争霸》,并计划未来“成为国内首家以世界文化遗产博览为主题,集影视、网游、动漫、影视艺术教育四大基地和主题乐园于一体的创意产业集群基地”。但该项目的运营状况并未好转,2017年和2018年均出现亏损。

此次长城影视将诸暨影视这块烫手山芋折价卖出,不但折损了3500万元,还搭上了运营期间大笔翻新、维修等成本,可谓教训深刻。

失败原因

在在线旅行平台上,很多游客对诸暨影视城给出的评价是:景点老旧,道具和场景破败、缺乏维护,这无疑让剧组和游客的体验大打折扣。此外,诸暨影视城缺乏主题,难以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也是重要原因。

4 白鹿原影视基地

白鹿原影视城是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前卫镇,始建于2013年,项目整体占地1050亩,是陕西省政府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白鹿原影视城以陈忠实茅盾文学获奖作品《白鹿原》为依托而打造,在定位上,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

景区通过仿古建筑,美食特产,传统技艺表演大赛来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关中文化,在开业初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但是近来,该景区的口碑开始逆转,吸引力开始严重下降,最后的结果就是游客量持续下滑。

失败原因

近两年,在白鹿原上,主打关中民俗概念的类似景区扎堆开张迎客。比较知名的有三家景区:2016年5月,白鹿原民俗村试营业。2016年7月,白鹿原影视城试营业。2017年4月,白鹿仓景区又在白鹿原上诞生了。三家都以“白鹿原”为主要包装看点,同质化竞争严重,商铺招商困难,结果就是各地小吃的大杂烩。虽然和其它两家相比,“卖小吃”并不属于白鹿原影视城的主营业务,但过度商业化,以及剧烈的同质竞争,依然给白鹿原影视城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5 武汉万达电影乐园

武汉万达电影乐园是万达集团进军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山之作。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约38亿元,号称世界上唯一的室内电影主题乐园。

2014年12月20日,武汉万达电影乐园和汉秀剧场顶着“武汉双骄”的光环同日开门迎客,却在运营仅仅19个月的室内主题公园万达电影乐园于2016年7月31日暂停营业,并对外宣称要进行整体升级改造。许多市民调侃道,电影乐园还没去逛过一次就关门了!随后,该项目被改建为武汉首个室内滑雪场项目。

失败原因

主题乐园的生存之道是要有特色和文化内涵,尽管有着“世界上唯一的室内电影主题乐园”的名头,但是在产品内核上没有突破,娱乐项目也过于单调,价格又高出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此外,项目欠缺规划理念,在管理上也缺少一个懂得行业的核心领导团队,也是重要原因。

注: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