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卫东
图丨陆颖
各个行业都讲“互联网+”的时代。
便利店最终或将会演变为一个综合型生活服务平台,以后在线下离不开便利店,线上离不开电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小小的便利店可以无限扩充它的品类。
未来,你所需要的,在30平方米的便利店里都有。
街头巷尾的便利店,已成为实体零售市场表现亮眼的“一枝独秀”。
早年前,传统的便利店由于超市的横空出世,市场空间被无限挤压。从2012年开始,便利店的销售额就以双位数的高速增长连续三年超过百货、超市、大型超市等所有大零售业态,成为中国实体零售业低迷景气下的“一枝独秀”。
各个行业都讲“互联网+”的时代,便利店最终或将会演变为一个综合型生活服务平台,以后在线下离不开便利店,线上离不开电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小小的便利店可以无限扩充它的品类。
未来,你所需要的,在30平方米的便利店里都有。
零售业在下沉,便利店在狂欢
面临经济下行和电商冲击的压力,中国实体零售业态增速普遍放缓。
2014年的中国零售业,增长最快的两个板块分别是网络零售和便利店,前者在2014年的增速是48.7%,规模达到了2.8万亿元;后者门店的同比增长达到了22%。而传统的百货和超市甚至首次出现“用工量”、“面积”双下滑的局面。
而便利店逆势增长,成为“万绿从中一点红”。2014年,便利店年销售同比增长达到25.12%,门店同比增长达到22%,增幅在整个零售业中位居榜首。而这,已经是便利店行业连续第三年在销售额增长上超过百货超市等大型零售业态。
根据红杉资本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每一天都将有3家新的便利店开业。行业高增长速度前所未有爆发。
“便利店由于面积小面临的成本压力会小些。同时,由于便利店网点密集、贴近社区的先天特性,再加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在慢慢转变,从即时性、便利性、体验性、服务性四个方面来讲,便利店跟其他零售实体店比起来确实优势巨大。”东莞市糖酒集团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振兴告诉深深。
作为深圳本土的传统零售业巨头,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自2014年开始涉足便利店行业,不仅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便利店“天虹微喔”,还斥资2909万元收购了万店通商贸有限公司及旗下153家“万店通”便利店。
不过,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自从2011年开始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后,净利润连续4年同比下滑,对此,当深深向天虹方面的负责人询问“在零售业整体下滑的今天,天虹的业务重心是否会有所调整?”,天虹商场便利店事业部副总裁马丽娟给出回答仍是“(实施)全渠道发展(策略)”。
在5月13、14日举行的首届中国便利店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指出,目前各大零售商纷纷涉足便利店抢占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国外便利店行业每2500名受众至4000名受众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依这个比例来看,中国便利店未来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4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来看,作为世界上便利店产业最发达的日本和台湾地区,便利店业态在高速成长之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其中店铺的服务功能的扩充和强化,对于提升客单价,增加来客数和来店频率,起到了难以取代的作用。
懂得消费者的便利店更有机会
“买单的时候还要重复您好欢迎光临,一共是十元,收您二十,找您十元,谢谢光临,欢迎再次光临。虽然是很简单的对话,但是相对于别的便利店给顾客的感觉就是比较好,有被服务到的感觉。”当深深随机问到某位消费者对“7-11”便利店印象最深的服务时对方说到。
“7-11”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一直稳居全球最大连锁便利店之宝座。目前,仅在中国台湾地区就有2690家“7-11”店,美国5756家,泰国1521家,日本有8478家。“7-11”便利店自1992年起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第一家“7-11”就是开在了深圳。
前“7-11”区域经理汪惟认为,零售行业是一个琐碎的行业,而“7-11”通过长时间的累积掌握了很多的经营诀窍。“例如,盛夏如何保证顾客能拿到冰饮料而不是店员刚刚放进冰箱的常温饮料?‘7-11’和‘全家’的解答——在店内设立巨大的人可以走进去的冰箱,从内部向外补货,和顾客拿饮料的顺序方向正好相反。现有的国产便利店恐怕只会觉得匪夷所思吧,而且在现有的店铺基础上改建也不太现实。”
“7-11”的确继承了日本人把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做到极致的纵向思维。深深调查发现,“7-11”为了让商品的陈列无限趋于完美,他们会根据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长时间观察分析。
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在店门口处左手边一般摆放杂志读物架及放冰淇淋等冷藏食品的雪柜; 迎门三排货架分别是日用品类、即食类及点心类;入门右手为收款台,旁边一般摆放热饮料及好炖和热包子;最里面一般是冷饮柜,一个提供饮料、啤酒等饮品;另一个放置寿司、饭团、便当等快餐。这些商品陈列设计最终会转化为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不少便利店会卖盒饭、风味小吃、热饮,并提供就餐场地。在便利店解决吃饭问题,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店员拿关东煮的时候必须佩戴口罩手套。所有的保鲜食品保质期一天的完全当晚拆毁扔掉,保温箱内饮料的保质期也是每天检查。关东煮的锅子豆浆机包子机都是每天清洗的。”在“7-11”兼职过的许鹏飞告诉深深。
“现在我虽然不在‘7-11’工作了,但我的早晚饭经常会选择在‘7-11’解决,吃着放心。而且我女朋友在外地工作,她工作的城市没有‘7-11’便利店,她每次回深圳最想吃的就是‘7-11’的自制乌冬面。”许鹏飞说。
“我们的日配商品的质量如何改进,进一步满足客人的需求可能是我们今后需要做的更重要的课题。”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福田达也在上周的中国便利店大会期间表示。
便利店的O2O模式依旧不明朗
本届中国便利店大会在便利店服务高度发达的太原召开,太原的唐久超市曾是较早开始和电商企业合作O2O的便利店企业,被视为便利店企业探索O2O全渠道的标杆。
“越来越看不明白(便利店的O2O全渠道)。”率先在O2O模式摸索一年后,唐久超市电商采购总监张丽芳在大会上坦言现在对便利店O2O全渠道模式的征途重新布满迷雾。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专家认为,现在有太多的企业“哪儿热干哪儿”,听说是风口就蜂拥而上,生怕自己错过什么,越是盲目就越容易走弯路。全然不考虑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也有企业表示看到了O2O全渠道试水的前景。河北国大连锁商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四剑雯介绍,国大便利店通过微信端等营销活动在每一期活动后粉丝增长量都能达2000-3000,活跃率在10%以上,转化率在80%以上。每次活动有近1/3的顾客会购买促销外的商品。
不过,深深调查发现,仍有大量消费者表示不会去花时间钻研便利店里面的新业务。
“流行了这么些年的淘宝网购,我都没有搞明白,我去便利店里无非就是买包烟买瓶水买个冰激凌,它有再多功能我其实也用不到。现在有的便利店会有送货上门的服务,但总觉得有点不靠谱,我还是比较信任自己的两条腿。”一位中年男性消费者对记者说到。
也有一些自称“宅男”、“宅女”的年轻消费者虽然很期待便利店的线上下单、线下送货到家的O2O模式,但他们均表示曾经尝试过的几次服务都不尽如人意。
“有一次我给小区便利店打电话叫了一包烟,结果他们用了五十分钟才给我送到。小区外面的那家比较知名的连锁便利店,让我关注他们的官方微信平台,说可以在里面选购商品并且送货上门,结果平台里的商品没几件,送货慢,广告倒是经常弹,我果断取消关注了。”一位较年轻的消费者告诉深深。
尝试做电商已有四五年的美宜佳便利店副总经理周振兴对深深说,尽管电商与便利店所具备的特征,让双方能够充分弥补不足和促进优势,这也就是便利店被O2O全渠道模式概念热炒的“最后一公里,能解决电商送货的成本问题”的原因,但在实现O2O模式后,还能否守住便利店的初衷——便利、即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深圳便利店企业如何布局未来
“我所了解的整个便利店行业走O2O模式,失败的比较多,成功的目前还没有见到过。相比其他便利店企业,七天优品由于起步早,目前取得的成效还算不错。”深圳市七天优品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旭免告诉深深。
由于对于便利店行业的定位较清晰,七天优品用了五年时间就在全国开起了1000多家分店。
早在2009年,王旭免就将公司定位为进口商品便利连锁,而那时候他就决定要把七天优品做成一个互联网化的便利店。当时七天优品的整个团队就是线上加线下的团队,线上的专业人才有来自淘宝大学的讲师以及百度和京东的互联网专业人士,线下的业务骨干都曾经供职于华润、屈臣氏、7-11等企业。
如今,七天优品已经成功搭建了手机端、PC端、智能终端还有实体店四位一体的平台。例如,消费者到便利店里消费之后,通过扫二维码的形式,除了可以用手机进行支付,消费者的用户数据也会随之进入七天优品用户管理系统。下次如果需要买什么东西,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微店直接在手机端下单,距离最近的小店就会收到这个订单,随后送货上门。
对于不擅长网上购物的中老年消费者,可以在七天优品的实体店里利用大型触摸屏智能终端购买机器选购想要的商品。选购之后只需要由店员帮助进行支付。
“消费者不仅可以买到日常的商品,而且我们在深圳蛇口自贸区、广州南沙自贸区都有免税店,也就是跨境电商。进入到我们平台之后,不管想买到我们店里的东西还是海外的东西都可以随时下单,我们会从免税仓库直接发货。而且顾客知道我们是一家实体店,商品一旦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到我们的实体店,我们来完成销售和售后的全程服务。这样就会给消费者一个非常好的保障。”王旭免说。
“美宜佳”便利店避开品牌聚集的闹市区,大多在居民区、工业区、城乡结合部等租金低廉的地方开店。
至于七天优品未来的市场扩张,王旭免认为,由于深圳的便利店服务已经非常发达,内地的市场空间会更大。的确,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发布的“2015中国城市便利店服务指数”显示,深圳和广州并列成为中国城市便利服务指数最高的两个城市。
“我们的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王旭免说。
尽管目前七天优品在农村的市场已经处于飞速扩张的状态,但七天优品需要面对的问题除了培养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是物流配送。
他们声称和几大物流公司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王旭免并不看好各大便利店全渠道的盲目扩张,他内心真正希望的是,七天优品未来能成为便利店行业的一个平台,如果7-11、美宜佳、百里臣等便利店企业进驻七天优品搭建的线上平台,七天优品来提供系统的改造协助他们,帮助他们完成线上线下的互通。他认为,足够分工明确的话,市场的蛋糕会越做越大。
“这是一个思维的问题了,互联网时代更注重开源性,以前的可能是你的就是你的,接下来的话是你的也不是你的,不是你的也可能是你的。”王旭免说。
(刘蕴一对此文亦有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