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青崧:慢慢地就这样做了十年的眼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青崧:慢慢地就这样做了十年的眼镜

「眼镜,与其说是架在鼻梁上,我更喜欢说是抱在脸上的,如同情人一般的存在姿态相互拥抱,彼此需要。如果你也可以感受到,请你也爱上我。」

文|阑夕

在「在行」这个平台上,李青崧一年里约见了两百多个人,这个数字,比他的本职工作——在一年的时间内为客户定制生产的眼镜数量——还要多。

是的,每年只做200副眼镜,李青崧把这件事情做了十年。

他说自己做眼镜最开始是为了挣钱,却没想到无心插柳,从一份职业「退化」成了一门手艺,连工作室都倒闭了两次,现在连招牌和门号都没有,在东大街的胡同串里偏居一隅,靠着口口相传的推荐,竟然也接待了严彬、罗永浩和江疏影这样的大咖客户。

如果作为商业故事来进行讲述,李青崧的创业可能缺少性感之处,在这条本来应当和眼花缭乱的增长数字、恢弘澎湃的工业机器和气势如虹的零售概念做伴的道路上,他偏执的走入荒无人烟的原野,用经年累月的足迹,硬是踩出了一条新的羊肠小径。

壮美固然值得歌颂,但是于细微处的精彩,同样不应忽略。

在创建「青崧兄弟」的品牌时,李青崧自嘲「游离于眼镜行业边缘多年」,因为和其他的从业者相比,在对待眼镜的态度上存在根本差异。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GfK在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眼镜商品的零售规模在2017年已经超过700亿人民币,且在最近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7%。

稳中有涨的大盘,取决于近视人口的扩大和消费能力的上升,而这两种原因又都和经济结构关系密切——是的,在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环境,近视比例就越高——故而在销售市场,眼镜生产的需求一直庞大而旺盛。

在平均每家眼睛零售门店服务的消费者数量方面,韩国的数字是6400人,新加坡的数字7700人,而中国的数字则是14600人,这意味着开店空间巨大,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连锁性的眼镜专营店占比开始突飞猛进,到了2017年已经占到整个渠道的40%以上,并向大型购物中心靠拢。

换句话说,这早已不再是一个适合手艺人出没的行当。

在李青崧的理念里,「匹配」是最优先的关注内容,眼镜是他帮客户寻找到——而非制作出来——的作品。

这种说法颇有「玄学」的意味,很容易让人想到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德国法学家萨维尼的名言:「法律是被发现、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

客户造访李青崧的店里,首先都会被他盯着面部端详半晌,甚至是触摸,因为眼镜的设计、材料和配件,都取决于脸型,所以每一副眼镜成品,都只会对应一位主人,这是李青崧赖以为生的技艺原则。

这么一来,「青崧兄弟」的眼镜商品也就和量产无缘,只能按人造物,一件一件的手工生产,小到鼻托部件,都要靠人去打磨和粘合。

从客户的普遍反馈来看,在终于拿到眼镜的时候,通常并不能够一眼就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如果把它和另一副普通眼镜摆在一起,也不是那么容易区分,只是在佩戴之后,前所未有的舒适度才会经由鼻梁向两边舒展,亦会影响气质。

甚至是在化妆和着装方面,只要客户愿意,李青崧也不吝于给出一些建议,他自负在美学上有所造诣,能为眼镜商品衍生出额外的咨询服务。

李青崧在网上写过他的一些随笔:「玻璃这种东西,雍正年间才传入中国,但是眼镜的发明时间,却还早于玻璃,水晶的镜片或是玳瑁的镜框,最初都是从首饰楼里出现的,它就是最好的装饰品。」

这似乎在无意中契合了眼镜市场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对于个人形象的重视,眼镜本身在修饰五官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的价值也逐渐的从功能性上升为时尚性。

但是对于李青崧而言,一切都还是围绕着眼镜开始。

曾经做过记者的作家申赋渔写过一本题为《匠人》的书,她试着记录苏北村庄六百余年历史里的工匠命运:「据说,一个人失明的时间长了,就会忘记他所见过的一切,写下他们,是怕有一天,我会完全忘掉故乡的样子。」

尽管商业社会近来颇为推崇工匠精神,但是大多都是出于表态需要,继而为产品品质背书,在实际经营层面,原教旨的工匠主义其实是和工业文明追求的效率背道而驰。

合格的商人一定会对手工、定制和雕琢这些词语产生反感,这似乎并没有错,在具有更高等级的生产条件下坚持返璞归真,在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取悦廉价的自我感动。

但是就像契科夫所说的,「世界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他们各自用上帝给它的声音叫好了。」

工业化带来的福祉自然不必多言,但在这种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底下,能否允许一些不那么符合趋势的小生意存在,反倒能够体现社会对于多元化的宽容。

甚至可以说,这两种思潮本就是动态均衡的。

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Macintosh电脑,并将迄今为止仍然堪称伟大和经典的「1984》」主题广告投放市场,它讽刺IBM通知的个人电脑市场如同极权国家那样死气沉沉,而一个穿着短裤的叛逆姑娘则冲向昏昏欲睡的集会场所,把手中的铁锤掷向屏幕,惊醒众人。

三十多年过去,苹果成为智能手机行业毫无争议的「老大哥」,于是轮到三星又拍了一支同样具有反讽味道的广告,为受到白色智能设备控制的消费者贴上审美单调的标签,然后突出自家产品的特殊和不同。

说来说去,都是在抨击过于臃肿和雷同的商业结构,其实是一种不怎么时髦、也不怎么健康的现象。

李青崧承认他的活儿很慢,那些习惯于立等可取的客户,可能很难被他的卖点打动,但是手工精制的好处,不止是在于眼镜本身的特点,还有着对创造者自己的犒赏。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得上把作品托付给顾客的时刻更加满足。

他常对客人这样说道:「眼镜,与其说是架在鼻梁上,我更喜欢说是抱在脸上的,如同情人一般的存在姿态相互拥抱,彼此需要。如果你也可以感受到,请你也爱上我。」

真是活得自在通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青崧:慢慢地就这样做了十年的眼镜

「眼镜,与其说是架在鼻梁上,我更喜欢说是抱在脸上的,如同情人一般的存在姿态相互拥抱,彼此需要。如果你也可以感受到,请你也爱上我。」

文|阑夕

在「在行」这个平台上,李青崧一年里约见了两百多个人,这个数字,比他的本职工作——在一年的时间内为客户定制生产的眼镜数量——还要多。

是的,每年只做200副眼镜,李青崧把这件事情做了十年。

他说自己做眼镜最开始是为了挣钱,却没想到无心插柳,从一份职业「退化」成了一门手艺,连工作室都倒闭了两次,现在连招牌和门号都没有,在东大街的胡同串里偏居一隅,靠着口口相传的推荐,竟然也接待了严彬、罗永浩和江疏影这样的大咖客户。

如果作为商业故事来进行讲述,李青崧的创业可能缺少性感之处,在这条本来应当和眼花缭乱的增长数字、恢弘澎湃的工业机器和气势如虹的零售概念做伴的道路上,他偏执的走入荒无人烟的原野,用经年累月的足迹,硬是踩出了一条新的羊肠小径。

壮美固然值得歌颂,但是于细微处的精彩,同样不应忽略。

在创建「青崧兄弟」的品牌时,李青崧自嘲「游离于眼镜行业边缘多年」,因为和其他的从业者相比,在对待眼镜的态度上存在根本差异。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GfK在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眼镜商品的零售规模在2017年已经超过700亿人民币,且在最近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7%。

稳中有涨的大盘,取决于近视人口的扩大和消费能力的上升,而这两种原因又都和经济结构关系密切——是的,在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环境,近视比例就越高——故而在销售市场,眼镜生产的需求一直庞大而旺盛。

在平均每家眼睛零售门店服务的消费者数量方面,韩国的数字是6400人,新加坡的数字7700人,而中国的数字则是14600人,这意味着开店空间巨大,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连锁性的眼镜专营店占比开始突飞猛进,到了2017年已经占到整个渠道的40%以上,并向大型购物中心靠拢。

换句话说,这早已不再是一个适合手艺人出没的行当。

在李青崧的理念里,「匹配」是最优先的关注内容,眼镜是他帮客户寻找到——而非制作出来——的作品。

这种说法颇有「玄学」的意味,很容易让人想到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德国法学家萨维尼的名言:「法律是被发现、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

客户造访李青崧的店里,首先都会被他盯着面部端详半晌,甚至是触摸,因为眼镜的设计、材料和配件,都取决于脸型,所以每一副眼镜成品,都只会对应一位主人,这是李青崧赖以为生的技艺原则。

这么一来,「青崧兄弟」的眼镜商品也就和量产无缘,只能按人造物,一件一件的手工生产,小到鼻托部件,都要靠人去打磨和粘合。

从客户的普遍反馈来看,在终于拿到眼镜的时候,通常并不能够一眼就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如果把它和另一副普通眼镜摆在一起,也不是那么容易区分,只是在佩戴之后,前所未有的舒适度才会经由鼻梁向两边舒展,亦会影响气质。

甚至是在化妆和着装方面,只要客户愿意,李青崧也不吝于给出一些建议,他自负在美学上有所造诣,能为眼镜商品衍生出额外的咨询服务。

李青崧在网上写过他的一些随笔:「玻璃这种东西,雍正年间才传入中国,但是眼镜的发明时间,却还早于玻璃,水晶的镜片或是玳瑁的镜框,最初都是从首饰楼里出现的,它就是最好的装饰品。」

这似乎在无意中契合了眼镜市场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对于个人形象的重视,眼镜本身在修饰五官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的价值也逐渐的从功能性上升为时尚性。

但是对于李青崧而言,一切都还是围绕着眼镜开始。

曾经做过记者的作家申赋渔写过一本题为《匠人》的书,她试着记录苏北村庄六百余年历史里的工匠命运:「据说,一个人失明的时间长了,就会忘记他所见过的一切,写下他们,是怕有一天,我会完全忘掉故乡的样子。」

尽管商业社会近来颇为推崇工匠精神,但是大多都是出于表态需要,继而为产品品质背书,在实际经营层面,原教旨的工匠主义其实是和工业文明追求的效率背道而驰。

合格的商人一定会对手工、定制和雕琢这些词语产生反感,这似乎并没有错,在具有更高等级的生产条件下坚持返璞归真,在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取悦廉价的自我感动。

但是就像契科夫所说的,「世界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他们各自用上帝给它的声音叫好了。」

工业化带来的福祉自然不必多言,但在这种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底下,能否允许一些不那么符合趋势的小生意存在,反倒能够体现社会对于多元化的宽容。

甚至可以说,这两种思潮本就是动态均衡的。

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Macintosh电脑,并将迄今为止仍然堪称伟大和经典的「1984》」主题广告投放市场,它讽刺IBM通知的个人电脑市场如同极权国家那样死气沉沉,而一个穿着短裤的叛逆姑娘则冲向昏昏欲睡的集会场所,把手中的铁锤掷向屏幕,惊醒众人。

三十多年过去,苹果成为智能手机行业毫无争议的「老大哥」,于是轮到三星又拍了一支同样具有反讽味道的广告,为受到白色智能设备控制的消费者贴上审美单调的标签,然后突出自家产品的特殊和不同。

说来说去,都是在抨击过于臃肿和雷同的商业结构,其实是一种不怎么时髦、也不怎么健康的现象。

李青崧承认他的活儿很慢,那些习惯于立等可取的客户,可能很难被他的卖点打动,但是手工精制的好处,不止是在于眼镜本身的特点,还有着对创造者自己的犒赏。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得上把作品托付给顾客的时刻更加满足。

他常对客人这样说道:「眼镜,与其说是架在鼻梁上,我更喜欢说是抱在脸上的,如同情人一般的存在姿态相互拥抱,彼此需要。如果你也可以感受到,请你也爱上我。」

真是活得自在通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