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橙雨伞公益 哈哈
在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我们看到各位红毯女星争奇斗艳,她们的身姿活跃在荧幕前,为我们带来一部部质量上乘的作品。
比如一举摘得三项大奖的《罗马》,就堪称是一部献给女性的赞歌!
但是镜头前衣着靓丽的女演员们却并不是所谓的“花瓶”,她们用行动证明:
电影从来不是只有男性才能涉足的领域。
从工资低、性骚扰再到逼婚生育,这些让当下无数姑娘们头疼的问题,好莱坞的女演员都曾遇到过。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们的勇敢发声。
凭啥男演员拿那么多钱?
还记得去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高潮之一,是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弗朗西丝·麦克多蒙德邀请在场所有获提名的女性电影工作者起立。
△弗朗西丝·麦克多蒙德在电影《三块广告牌》扮演女主。图/豆瓣
她说:
环顾四周吧,女士们先生们,我们都有故事要跟你们说,都有项目需要你们投资。
不要在今晚的派对上跟我们谈,过两天邀请我们到你的办公室里去谈,或者来我们的办公室,哪种方式最适合你就选哪种。
我们会把一切(指故事和资金需求)都告诉你们!
弗朗西丝·麦克多蒙德如此直白地为女性同行“招商引资”,生动反映了好莱坞女性电影人缺钱缺机会的尴尬现状。
更令人深思的是,她不是第一个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要求机会平等的女演员。
2015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的帕特丽夏·阿奎特在获奖致辞的最后说道:
致每一位生育过的女性,致这个国家的每一位纳税人与公民:
我们已经为了其他每个人的平等权利奋斗过了。
现在是时候,为美国的每一位女性一举实现薪酬平等和权利平等了。
△帕特丽夏·阿奎特是电影《少年时代》中母亲的扮演者。图/网易新闻
阿奎特发声前后,正是好莱坞女星要求同工同酬的声音愈加响亮、成效愈加明显的时候。
2015年1月,奥斯卡影后查理兹·塞隆成功地在拍电影《白雪公主与猎人》时,为自己争取到和男主角同样的片酬。
在接受《ELLE》杂志采访时,她说:
我必须认可他们(片方)的表现,因为我一开口,他们就答应了。
他们没有和我争论。
也许这是一个讯息:我们需要坚定起来。
同年10月,詹妮弗·劳伦斯撰文袒露她遭遇同工不同酬的心路历程。她分析自己当时不争片酬,是因为不想被认为“难搞”或“被宠坏了”。
但是,黑客泄露了索尼公司的片酬信息后,她才恍然大悟:
我已经受够那种找一个“可爱”的方式来表达我的观点、然后继续被人喜爱的生活了。去他的!
我觉得,我为之工作过的男性掌权者中,从来没有一个会思考,他要用什么方式发声,才能被听到。他们总是一发声,就被听见了。
就在这篇采访发表后第二天,西耶娜·米勒自曝,她曾因酬劳不足同剧男演员的一半,而推掉了一个戏剧的邀约。
△西耶娜·米勒曾因《金发缪斯》获金球奖提名。图/豆瓣
到了2016年,克里斯汀·贝尔(编者注:《善地》女主角)与《赫芬顿邮报》合作,拍了一个名为《粉包》的喜剧短视频,讽刺薪酬差距的怪象:
为什么要大老远地找外包公司?
我们美国不是有最廉价、最优质的劳动力——女人吗?
雇用她们极划算,价值一美元的劳动,你只要付她们77美分就够了!
去年8月,超过3000名好莱坞从业者联名发表公开信,要求解决男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在追求薪酬性别平等的道路上,好莱坞的经验是越发声,越有效!
拍出真正的“大女主”
近年来,好莱坞女星对于拍“大女主”的戏,理解越来越深刻。
梅丽尔·斯特里普一直号召好莱坞缩小幕后工作者的性别差距,给女导演更多的机会,拍她们想拍的故事。
△梅姨的经典角色之一《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图/豆瓣
2016年在接受《好莱坞报道》采访时,她曾说:
我们需要40到50岁的白人男性对他们妻子和母亲的故事产生兴趣。
我们的行业将一直受到会议室里的多样性程度影响,因为会议室才是资本的所在。
如果资本和决策权还是掌握在同一类人手里,他们的口味还是会决定最后组建什么样的公司。
而行业低层关于平等和多样性的讨论,无论多么卖力,都无法改变现状。
2017年,杰西卡·查斯坦(编者注:《火星救援》女主角)在戛纳电影节的记者见面会上坦言,担任评审的10天里,她看了20部电影。
这些电影对于女性角色的展现方式,常常令她感到“不适”。
她说:
我真心希望,当我们接纳更多的女性故事叙述者到这个行业时,我们能看到更多我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的女性形象——那些积极进取的女性。
她们有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只会对周围的男性作出反应。
她们有自己的观点。
娜塔莉·波特曼则是另一位对女性角色多样性提出过犀利观点的女星。
《黑天鹅》女主角。图/豆瓣
她认为好莱坞试图把女权主义搬到银幕上时,犯了一个错误:
好莱坞错在认为如果你要拍一个“女权”故事,里面的女性就必须很了不起,必须是赢家。
那不是女权主义。那是大男子主义。
一部描述一个弱小的、脆弱的女性的电影也可以是女权主义的,只要它展现了一个我们可以共情的、真实的人。
以上观点,也许还没有在现实中完全开花结果,但是从近年来好莱坞涌现出的大女主影视作品来看,前景可期。
瑞茜·威瑟斯彭和妮可·基德曼参与执行制片并出演的《大小谎言》,讲述了三个年轻母亲被卷入一桩谋杀案后的故事。
△豆瓣评分8.9嗷,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图/豆瓣
该剧荣获黄金时段艾美奖、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等23个机构的大奖或提名肯定。
同样横扫各大颁奖典礼的《使女的故事》,在呈现被剥夺权利的女性方面,传递出摄人心魄的力量。
其他的电影或剧集,如《杰茜驾到》、《极品老妈》、《处女情缘》《伯德小姐》等都在塑造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未来好莱坞如果想拍出有新意的大女主作品,估计要好好研究一下吉娜·戴维斯的努力成果——吉娜·戴维斯媒体性别研究所(GDI)。
△GDI成立于2006年,目的是为监测荧幕上的性别代表状况,倡导女性角色多元化。图/GDI
2018年,该研究所最新的调查报告讨论媒体中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女性形象,报告指出:
在影视作品中塑造更多的科研女性楷模,对鼓励女性投身相关领域,有极大的影响力。
这个研究成果会不会影响未来好莱坞作品中的女性职业,我们拭目以待。
打破潜规则
无论是像米兔这样大规模的反性侵与性骚扰运动,还是好莱坞女星在采访中对各式潜规则的吐槽,都有助于消灭性别暴力。
电影《在云端》女主安娜·肯德里克在试镜时发现,有剧组要求她等到片方选好所有的男演员后再参与讨论。
她说:
我一方面可以理解他们的做法,但另一方面,我的感觉是:搞什么XX?你要让女演员来配合男演员?
在我看来唯一的解释是,超有才华的女孩太多了。
喜剧女王艾米·舒默则时常在她的喜剧作品中抨击强奸文化、性别双重标准、和常见的好莱坞性别歧视。
△艾米·舒默在《女孩,你不需要化妆》和《最没法X的一天》等讽刺性小品中,一次次地向性别偏见宣战。
2015年主持《周六夜现场》时,她在开场独白时说:
“人们一直问我,‘艾米,当下的好莱坞对女性来说,是不是个特别令人激动的时期?’我说:‘才不是。’”
这个答案,估计会得到金球奖史上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唯一女性——芭芭拉·史翠珊(编者注:获奖电影是《燕特尔》)的认同。
《泰迪熊》女主米拉·库尼斯曾撰文爆料,当她拒绝为一个男性杂志拍摄半裸封面照宣传电影后,她受到了一名好莱坞制片人的威胁。
米拉·库尼斯。图/豆瓣
她还写道: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被羞辱,被冷落,在薪酬方面被亏待,
在艺术方面被无视,或是因为我的性别而被贬低。
而我总是带着好意揣测别人:
也许他们知道得比较多,也许他们更有经验,也许我漏考虑了什么。
受够了“男孩俱乐部”的规矩之后,2014年,她终于与另外三名女性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
这些抱怨和醒悟,正在改变潮水的方向,激励全球女性突破她们生活中的潜规则。
结婚生子本该是种自由
2016年,詹妮弗·安妮斯顿在《赫芬顿邮报》发文抨击媒体对女性婚育权的践踏:
詹妮弗·安妮斯顿,《老友记》主演之一
过去的一个月向我展示了,我们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女性的婚姻和生育状况来衡量她的价值。
如今的媒体,单单在尝试揭露我是否怀孕这件事上投入了资源,指向了这样一种固定认知——女性如果没有结婚生育,就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完整的,不成功的,或不幸福的。
她坚定地写道:
我们是完整的,无论有没有伴侣,无论有没有孩子。
涉及我们的身体时,我们有权决定什么是美。
这个决定权属于我们,而且只属于我们。
好莱坞有不少未婚或未育的女明星。她们谈到这个话题时也是落落大方。
贝蒂·怀特
现年97岁,四次提名金球奖最佳音乐及喜剧类女主角的贝蒂·怀特曾说:
不,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我是如此严重的强迫症,我知道自己一旦怀孕,那必定会成为我的全部焦点。
但是,我没有选择生孩子,因为我专注于事业。
我不觉得强迫症这么严重的我能够,做到二者兼顾。
曾获得东尼奖、艾美奖、格莱美奖和奥斯卡提名的莉莉·汤姆林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今年80岁的莉莉·汤姆林
我真的很喜欢孩子,但我的生活中没有空间可以用来养育孩子。
我忙于事业,但(如果有孩子)我将不得不放弃一大部分的事业,因为我不可能亏待孩子……
养育孩子、有道德地养育孩子很难。
此外,世界上已经有太多孩子了。人口也太多了。
所有为了婚育自由发声过的好莱坞女星们,都将在一个对女性更友好的未来,庆幸自己曾为这个结局出过一份力。
写在最后
《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曾说:
麻木与颓废不一定是信息时代的常态;
依然有很多人为自由与公平发声,在娱乐中走向新生。
好莱坞的女明星,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很多女明星一样,也在忍受性别暴力的花式摧残。
和中国的女明星相比,她们似乎更喜欢通过写作和采访直抒己见。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她们的言行中获得鼓舞和启发。
姑娘们,未来可期!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20714/cc14zhanzhongle/
https://www.nytimes.com/2018/10/05/us/me-too-movement-women.html
https://ew.com/gallery/celebrity-feminists/#girlpower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lists/international-womens-day-2017-feminist-quotes-25-celebrities-983702/item/uzo-aduba-international-womens-day-2017-984410
https://graziadaily.co.uk/celebrity/news/jennifer-aniston-open-letter-childless/
https://graziadaily.co.uk/celebrity/news/jennifer-aniston-body-shaming-pregnancy-rumours/
https://www.huffingtonpost.com/entry/for-the-record_us_57855586e4b03fc3ee4e626f
https://seejane.org/research-informs-empowers/
https://www.thewrap.com/welcome/2560822/single/~rachel-brosnahan-encourages-emmy-viewers-vote-lead-actress-acceptance-speech~/
https://www.bbc.com/news/entertainment-arts-34527407
https://www.glamour.com/story/open-letter-equal-pay-in-hollywood
https://www.eonline.com/news/857818/jessica-chastain-disturbed-by-representation-of-women-in-film-at-cannes-film-festival
http://www.sohu.com/a/253748025_114911
作者
哈哈
喜欢娱乐新闻,9岁入坑,传播学研究硕士,关注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暴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