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子微
上映4天的《阿丽塔:战斗天使》已经在内地收割了超过5亿元的票房,而大洋彼端的好莱坞重地——北美累计票房仅达到了6102.3万人民币,相差8倍。这部电影的编剧名单中的第一位:詹姆斯·卡梅隆的对影迷的号召力显然超过了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以及漫画原著《铳梦》。
卡梅隆是必须被载入影史的大神,你可以说他改变了电影技术的进程,也可以说他是当今最会花钱的导演。1997年他的无敌大作《泰坦尼克号》在公映期内收获了超过18亿美元的票房,海外票房占比69.9%。要知道,那个时候的院线还并不发达,而中国的电影市场距离井喷式爆发还差10年。
卡神之所以是卡神,是因为当所有人都认为奇迹难以再现后,他又在2009年推出了《阿凡达》,以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了至今未被超越的世界第一。就连另一位商业大神,斯皮尔伯格和他狂吸金的变形金刚,都望尘莫及。
顺便说一句,阿凡达在IMDb上的打分为7.8,而在豆瓣上的分数为8.7,可见卡神在重塑中国影迷的电影三观上面,造成了多大的而影响。
铺垫这么多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尽管卡神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电影世界里烧钱第一人,但他总是能很好的平衡商业回报和艺术创作,譬如阿凡达在82届奥斯卡中获得了9项提名。而泰坦尼克号更是炸裂天际,在70届奥斯卡中狂拦14项提名,还同时中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那么回到最新的《阿丽塔》,作为一部漫改电影,原著是绕不过去的槛。一般来说漫画影视化,是基于漫画著作已经积累了深厚的观众,他们怀着对时代、作者、经历、内容这一切的情节,会拉高电影票房的最低阈值。请你们自行想象漫威系列和他们的票房。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改编是件不讨巧的事情。出于对商业化或影视呈现的诸多考虑,编剧和导演们总会或多或少的进行增减,这能不能讨得漫迷的欢心就很难说了。但重点是,原著粉却是观众结构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漫画家木城雪户的经典漫画《铳梦》并不是一部大众的漫画,换句话说,他的群众基础不够优秀。
这里对《阿丽塔》的剧情做简要概述:一个少女打怪升级的进阶故事,中间插了段突如齐来的爱情。这里不再对情节做深入探讨,因为确实老套、逻辑混乱、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肤浅设定。
好像用语有些绝情。
无论如何,《阿丽塔》的视觉效果甩开了同题材作品十个档次。卡神是这样自我评价的:“拥有最先进的放映效果、最惊艳的视觉特效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声音”。
卡梅隆的老伙伴Weta Digital表示:“从脸部表情而言阿丽塔是目前我们最先进的一个类人类的角色,数字和真人实景同步,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之前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
用下面的数字大概会让你更有体会。
阿凡达用了1比特字节的数据空间,而阿丽塔是其四倍;
阿凡达用了1.5亿个小时,而阿丽塔的每个场景需要100个小时来渲染,所以总共用了5.5亿个小时的渲染时间。
譬如阿丽塔醒来的这个镜头,我们可以轻松的看到动画角色面部的纹理、发丝、唇纹,甚至是法令纹。
仅仅一个画面就可以反映出整部影片的CG技术已经达到了当今特效上的巅峰水平。从这点来说,卡神为我们带来的视觉体现已经赢回了票价。
但是,我还是要说但是。
结合北美的累计票房与IMDb打分,不难看出在电影质量整体向好的北美,观众们单纯为了视觉满足而付费的冲动在不断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好莱坞大制作电影会把更重要的市场预期放在中国,以此来对冲北美票房的不足。
最后要说的是,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往往是基于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没有芦苇编剧,没有哥哥和张丰毅的加持,《霸王别姬》一定成就不了陈凯歌。只要这部电影在某一方面对电影体系的发展有正向的溢出效应,我们都应当脱帽致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