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房多多回应质疑:2018年盈利,正在筹备上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房多多回应质疑:2018年盈利,正在筹备上市

房多多没有堕入深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罗强

房地产服务平台公司房多多能否成功上市?房多多会成为下一个资本败局吗?加盟房多多的原万科高级副总裁肖莉离职了吗?自2015年来,这是笼罩在房多多头上的三大“疑云”。

这些疑云本不应该有,段毅、曾熙、李建成三位创始人号称“三个人就值两个亿”,在资本市场圈金无数。2011年创立房多多,其后的2012年至2015年,房多多分别获得天使轮600万元、A轮6000万元、B轮5250万美元、C轮2.23亿美元的融资。

一切都奔着上市去的,有着万科“金牌董秘”称号的肖莉加盟房多多,轰动房地产界,她甚至直言加盟就是为了助力其上市。在那一时刻,所有人都相信,这将是一场改变行业的创新商业模式实践,也是一场改变个人命运的资本盛宴。

创立三年后,房多多平台的注册经纪人数就已高达30多万,交易额一度超过2500亿元,那时候万科销售额才突破2000亿元。因此段毅在2014年与今日头条张一鸣、饿了么张旭豪等一起,被评为当年度十大创业家,这三家公司彼时的估值都是5亿美金,谁都期待自己成为下一个百亿美金奇迹。

2015年底最后一次融资后,剧本好像换了人写,房多多进入了沉默的三年,偶尔传出的上市消息后来也均被证伪,更多的消息是关于高管离职、欠薪裁员的坏消息。房多多和段毅,也似乎进入了“闭关”状态,少有公开回应发出。

对于房多多和段毅的怀疑,在互联网O2O资本热潮消退之时逐渐生成,在爱屋吉屋成为相同领域资本败局后达到最大音量。贴在房多多身上的标签,瞬间从资本的宠儿、创新的商业模式变成了可能是下一个百亿教训。

作为房地产行业连续创业者,段毅崇尚阿里巴巴文化,他给自己取了个花名叫“阿甘”,以明在房地产行业坚持创新之志。有着山西人“外向开拓、内敛自守”的双重思维定势,段毅坦诚曾经犯过的错误、交过的学费,但也从不在乎外界给予房多多的任何标签。

以至于手下的高管和员工都有点打抱不平,直言在市场下行的背景下,房多多活得很好,肖莉没有离职,2018年房多多营收和利润都不错。当然,上市也是在筹备之中。

教训

牛仔裤搭配黑色西装,不系领带、带着黑框眼镜的段毅再次出现在公共视野,是房多多举办的一场名为“趋势与掘金、行业流动性紧缩下的房地产服务新机遇”峰会,同时也是房多多最新一次产品发布会。

段毅心情不错,看不出有委屈之意,也并没有急于向外界袒露这三年的心路历程,反而一口气讲了9个坚持,以及三个承诺:承诺做独立平台,不自雇一个经纪人,不开一个线下店;捍卫每一个平台商户的正当利益;不侵占任何一个商户的私有数据。

明眼人都知道,这些承诺才是段毅强调的重点,是他用三年时间买来的教训,只是这个教训的代价太大。

从苏州科技大学房地产专业毕业后,段毅没有进入地产公司,而是在苏州成立了一家叫做“博思堂”新房代理公司,曾熙是段毅的大学校友,也是在博思堂公司的拍档,这家做了10年是新房代理公司在当地市占率位列前茅。

2011年创立房多多,段毅和曾熙虽然退出了博思堂,但业务仍然是从新房代理起步,好似是将传统的新房代理公司升级为线上平台,即由房多多与开发商签订代理协议,再由入驻到房多多平台上的经纪人去分销,本质上即“一二手联动”。

尽管也有存在截留客户的质疑,但互联网化的降维打击,效率实质上提高,加上新房销售面积逐年攀升,成功掩盖了瑕疵,房多多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即,拿得巨额融资的房多多,野心勃勃的介入二手房交易市场,并打出了“直买直卖、一键直约”模式,全程服务费仅2999元。

这可以说是一次对中介行业的“珍珠港偷袭”,房多多让买卖双方直接洽谈,只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专业支持,只收取相当于十分之一佣金的服务费。2015-2017年,房多多投入了大量资金、2000名二手房员工去打这一场战役。

现在看来,结果已经很明了。段毅在一次私下与媒体接触的过程中坦言,房多多为这个错误买了单。

产业互联网的救赎

正如段毅所承诺的那样,房多多不会雇佣一个自己的经纪人,意味着放弃二手房“直买直卖”的模式。目前在房多多APP二手房频道中,点击每一套房源的详情页,都有几个入驻房多多平台的经纪人可以选择,同时这些房源与图片均为经纪人上架和拍摄。

与新房业务相同,房多多变成了一个分发渠道平台,二手房业务则演变成了撮合经纪人合作销售的模式。整体而言,房多多APP的Slogan也变成了“全网经纪人直卖平台”。

房多多彻底的明白了一件事情:在房地产交易行业,经纪人是最重要的角色,经纪人的老板其次。这句话如此的熟悉,这也一直是链家以及现在贝壳找房所强调的。

与此同时,马化腾的产业互联网思维点化了房多多。从资讯、搜索、电商、社交等消费互联网,转变到互联网与各个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从流量思维转向服务思维,即如何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各个生产环节,提高生产力,更好的实现资源配置,更好的服务客户。

为服务在线的70多万经纪人和其背后的经纪公司,房多多开发跌代了十多款产品,比如说新房领域的“本城通”、“跨城通”、“旅居通”,通过这些工具与运营机制,帮助经纪人将客户资源与本地楼盘、外地楼盘以及全国的旅游楼盘实现匹配和交易。

再如一款“网商卡”的产品,可以让经纪人拥有新房分销、二手房网店展示、新房网店展示、小区专家认证位等权益,并提供大数据的分析工具支持。这款“经纪人的全网真房源获客神器”产品分为四个版本,价格介于199元/季度和1688元/季度之间,可以对经纪人个人出售也可以对公司出售。

“房多多的产品就像是一个菜单,你爱吃哪一盘就点哪一盘,也不强制打包出售。”房多多一位管理人员透露,房多多曾经为了服务整个行业,为每一个参与角色都做了互联网产品,比如购房客户、经纪人、经纪人老板、销售经理、项目总等,最后看哪一款的产品的迭代速度最快,说明这款产品拥有真正的需求,最终结果是经纪人。

抛却资本的捧吹,房多多回归到商业的本质,找到了成为以技术和数据驱动互联网服务平台的目标,用产业互联网的思维持续不断的提升房产交易效率,实现资源重新配置,这是房多多的价值和使命,也是贝壳找房的使命,只是产品模式与方式略有不同。

这几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趋势改变以及行业竞争的变化,所有中介公司和经纪人的改变意愿在加强,房多多唯一要做的事情是,针对交易的各个环节,以及经纪人、中介公司处于的不同发展阶段,研发出提升效率的工具,并在他们能够接受的时候快速推向市场变现。

“创业黑马2017年上市,房多多晚了两年。”创业黑马创始人牛文文在峰会中无意之间泄露了房多多上市进程。似乎,房多多这一次上市的进程完成度已经很高了。

但对于现在的房多多而言,上市已然不是故事的终点,行业声誉、交易效率、客户体验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房多多仍然要在激烈竞争力,持续贡献价值,以求不被经纪人、开发商、购房者抛弃,或是甘于沦为资本的附庸。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房多多回应质疑:2018年盈利,正在筹备上市

房多多没有堕入深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罗强

房地产服务平台公司房多多能否成功上市?房多多会成为下一个资本败局吗?加盟房多多的原万科高级副总裁肖莉离职了吗?自2015年来,这是笼罩在房多多头上的三大“疑云”。

这些疑云本不应该有,段毅、曾熙、李建成三位创始人号称“三个人就值两个亿”,在资本市场圈金无数。2011年创立房多多,其后的2012年至2015年,房多多分别获得天使轮600万元、A轮6000万元、B轮5250万美元、C轮2.23亿美元的融资。

一切都奔着上市去的,有着万科“金牌董秘”称号的肖莉加盟房多多,轰动房地产界,她甚至直言加盟就是为了助力其上市。在那一时刻,所有人都相信,这将是一场改变行业的创新商业模式实践,也是一场改变个人命运的资本盛宴。

创立三年后,房多多平台的注册经纪人数就已高达30多万,交易额一度超过2500亿元,那时候万科销售额才突破2000亿元。因此段毅在2014年与今日头条张一鸣、饿了么张旭豪等一起,被评为当年度十大创业家,这三家公司彼时的估值都是5亿美金,谁都期待自己成为下一个百亿美金奇迹。

2015年底最后一次融资后,剧本好像换了人写,房多多进入了沉默的三年,偶尔传出的上市消息后来也均被证伪,更多的消息是关于高管离职、欠薪裁员的坏消息。房多多和段毅,也似乎进入了“闭关”状态,少有公开回应发出。

对于房多多和段毅的怀疑,在互联网O2O资本热潮消退之时逐渐生成,在爱屋吉屋成为相同领域资本败局后达到最大音量。贴在房多多身上的标签,瞬间从资本的宠儿、创新的商业模式变成了可能是下一个百亿教训。

作为房地产行业连续创业者,段毅崇尚阿里巴巴文化,他给自己取了个花名叫“阿甘”,以明在房地产行业坚持创新之志。有着山西人“外向开拓、内敛自守”的双重思维定势,段毅坦诚曾经犯过的错误、交过的学费,但也从不在乎外界给予房多多的任何标签。

以至于手下的高管和员工都有点打抱不平,直言在市场下行的背景下,房多多活得很好,肖莉没有离职,2018年房多多营收和利润都不错。当然,上市也是在筹备之中。

教训

牛仔裤搭配黑色西装,不系领带、带着黑框眼镜的段毅再次出现在公共视野,是房多多举办的一场名为“趋势与掘金、行业流动性紧缩下的房地产服务新机遇”峰会,同时也是房多多最新一次产品发布会。

段毅心情不错,看不出有委屈之意,也并没有急于向外界袒露这三年的心路历程,反而一口气讲了9个坚持,以及三个承诺:承诺做独立平台,不自雇一个经纪人,不开一个线下店;捍卫每一个平台商户的正当利益;不侵占任何一个商户的私有数据。

明眼人都知道,这些承诺才是段毅强调的重点,是他用三年时间买来的教训,只是这个教训的代价太大。

从苏州科技大学房地产专业毕业后,段毅没有进入地产公司,而是在苏州成立了一家叫做“博思堂”新房代理公司,曾熙是段毅的大学校友,也是在博思堂公司的拍档,这家做了10年是新房代理公司在当地市占率位列前茅。

2011年创立房多多,段毅和曾熙虽然退出了博思堂,但业务仍然是从新房代理起步,好似是将传统的新房代理公司升级为线上平台,即由房多多与开发商签订代理协议,再由入驻到房多多平台上的经纪人去分销,本质上即“一二手联动”。

尽管也有存在截留客户的质疑,但互联网化的降维打击,效率实质上提高,加上新房销售面积逐年攀升,成功掩盖了瑕疵,房多多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即,拿得巨额融资的房多多,野心勃勃的介入二手房交易市场,并打出了“直买直卖、一键直约”模式,全程服务费仅2999元。

这可以说是一次对中介行业的“珍珠港偷袭”,房多多让买卖双方直接洽谈,只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专业支持,只收取相当于十分之一佣金的服务费。2015-2017年,房多多投入了大量资金、2000名二手房员工去打这一场战役。

现在看来,结果已经很明了。段毅在一次私下与媒体接触的过程中坦言,房多多为这个错误买了单。

产业互联网的救赎

正如段毅所承诺的那样,房多多不会雇佣一个自己的经纪人,意味着放弃二手房“直买直卖”的模式。目前在房多多APP二手房频道中,点击每一套房源的详情页,都有几个入驻房多多平台的经纪人可以选择,同时这些房源与图片均为经纪人上架和拍摄。

与新房业务相同,房多多变成了一个分发渠道平台,二手房业务则演变成了撮合经纪人合作销售的模式。整体而言,房多多APP的Slogan也变成了“全网经纪人直卖平台”。

房多多彻底的明白了一件事情:在房地产交易行业,经纪人是最重要的角色,经纪人的老板其次。这句话如此的熟悉,这也一直是链家以及现在贝壳找房所强调的。

与此同时,马化腾的产业互联网思维点化了房多多。从资讯、搜索、电商、社交等消费互联网,转变到互联网与各个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从流量思维转向服务思维,即如何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各个生产环节,提高生产力,更好的实现资源配置,更好的服务客户。

为服务在线的70多万经纪人和其背后的经纪公司,房多多开发跌代了十多款产品,比如说新房领域的“本城通”、“跨城通”、“旅居通”,通过这些工具与运营机制,帮助经纪人将客户资源与本地楼盘、外地楼盘以及全国的旅游楼盘实现匹配和交易。

再如一款“网商卡”的产品,可以让经纪人拥有新房分销、二手房网店展示、新房网店展示、小区专家认证位等权益,并提供大数据的分析工具支持。这款“经纪人的全网真房源获客神器”产品分为四个版本,价格介于199元/季度和1688元/季度之间,可以对经纪人个人出售也可以对公司出售。

“房多多的产品就像是一个菜单,你爱吃哪一盘就点哪一盘,也不强制打包出售。”房多多一位管理人员透露,房多多曾经为了服务整个行业,为每一个参与角色都做了互联网产品,比如购房客户、经纪人、经纪人老板、销售经理、项目总等,最后看哪一款的产品的迭代速度最快,说明这款产品拥有真正的需求,最终结果是经纪人。

抛却资本的捧吹,房多多回归到商业的本质,找到了成为以技术和数据驱动互联网服务平台的目标,用产业互联网的思维持续不断的提升房产交易效率,实现资源重新配置,这是房多多的价值和使命,也是贝壳找房的使命,只是产品模式与方式略有不同。

这几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趋势改变以及行业竞争的变化,所有中介公司和经纪人的改变意愿在加强,房多多唯一要做的事情是,针对交易的各个环节,以及经纪人、中介公司处于的不同发展阶段,研发出提升效率的工具,并在他们能够接受的时候快速推向市场变现。

“创业黑马2017年上市,房多多晚了两年。”创业黑马创始人牛文文在峰会中无意之间泄露了房多多上市进程。似乎,房多多这一次上市的进程完成度已经很高了。

但对于现在的房多多而言,上市已然不是故事的终点,行业声誉、交易效率、客户体验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房多多仍然要在激烈竞争力,持续贡献价值,以求不被经纪人、开发商、购房者抛弃,或是甘于沦为资本的附庸。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