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松发易主,大佬接盘:陶瓷大王跨界教育的伤与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松发易主,大佬接盘:陶瓷大王跨界教育的伤与痛

在接连错过精锐教育、创显科教之后,上市公司松发股份的路越走越窄,最终难逃卖壳命运。「林道藩,懂陶瓷,不懂教育」,也许正是一句中肯的评语。

文 |传习邦 Bugle X

编辑 | Ron

上市第一年,业绩就变脸;上市三年,实控人就易主,松发股份在创造国内A股的纪录。

在林道藩「交枪」之后,一路收获证监当局黄牌、红牌无数的并购高手徐鸣镝,在巨无霸民企恒力集团的延请下,空降松发股份,担任董事长。在股价一个月上涨四成的市场注目下,松发股份「陶瓷+教育」双主业的路怎么走下去,顿时成为二级市场多空博弈的焦点。

- 1 -

遍地是窑的瓷都,跨界过冬

2014-2015年,在持续十年的扩产、迁移运动之后,遍地是窑的潮州瓷遭遇凛冽的寒冬。「过冬」的对策——

一是上市,把盲目扩产的「问题」上交给股民:在2010年上市的文化长城之后,2015年3月、7月,松发股份、四通股份分别以小盘明星股的灵巧姿态,登陆国内A股。

一是跨界,三大潮州瓷上市公司不约而同,把陶瓷之外的全副身家交托给教育。在2016-2017年的潮州瓷教育跨界并购风暴中,文化长城剑指水晶球教育、联讯教育、翡翠教育,松发股份投戈精锐教育、创显科教、金商祺,四通股份则豪放地扔出45亿元,要把启德教育迎娶回家……

陶瓷+教育,一时间风光无两,引无数韭菜竞折腰。当然,声音很大,股价很高,最后的斩获,却是冷暖自知,各有千秋。

在三大潮州瓷上市公司当中,只有文化长城分别斥资6.2亿元、15.8亿元完成了联讯教育、翡翠教育两大热门标的的并购,陶瓷+职教,看上去挺美。2017年,上市公司跨界教育的热疯症退烧,四通股份知难而退,明智地终止并购启德教育。

作为潮州瓷的带头大哥,松发股份的跨界之旅先后折戟精锐、创显科教、金商祺三大标的,退也不是,进也不是,恍惚间,跨界跨进了大坑,教育变成了鸡肋。

- 2 -

这个陶瓷大师,也是带头大哥

瓷都潮州,一城三大陶瓷上市公司,林道藩为陶瓷协会会长,公认的业界大佬。

松发股份董事长林道藩

在松发股份的官网上,林道藩一般不称董事长,称「大师」。作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袂评出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林道藩的代表作《花开富贵》,红彤彤一套杯碗茶碟,寓意「红」是中国的颜色,喜气洋洋、吉祥如意。

当然,让潮州瓷业心服口服的是擅长「炒作」的大师气魄。在各种各样的运作下,松发的杯碗茶碟,走进东盟博览会,成为国礼,走进人民大会堂,用于国宴,自称「现代官窑」。

2008年,松发的瓷片做成徽章,搭载「神舟七号」,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第一块飞上太空的瓷片。

林道藩的「匠心」,让国内A股的屌丝+韭菜欣喜若狂。作为只有9000万流通股的袖珍公司,松发一炒就飞,成为瓷界股王。2015年3月,松发股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9个月内,股价飙升5倍,最高飙升至73.09元。

盛名之下,不少人情不自禁忘掉「官窑」气概之下的基本面:上市之前的2011-2014年,松发分别实现营收2.8亿元、3.1亿元、2.9亿元、3.1亿元,增长一年下跌一年,基本无增长;同期净利润0.44亿元、0.46亿元、0.43亿元、0.49亿元,从未超过5000万元。

上市当年,松发一点也不羞涩地亮出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报表:营收2.9亿元,同比下降5.2%;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24.2%。

- 3 -

两次大并购,两次不欢而散

带伤上市,如何疗救?

林大师的办法,一是加法,斥资2.1亿元,收购同城瓷企联骏陶瓷80%的股份,加码主业;二是乘法,约齐瓷业同仁,跨界教育。一时间潮州瓷业协会,也变成教育行会,不搞教育,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潮州瓷大佬。

第一步,打造平台。2015年8月,松发设立松发创赢产业并购基金,总规模8亿元,首期3000万元,上市公司出资2970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LP),深圳前海联合创赢投资出资30万元作为普通合伙人(GP)。2016年12月、2017年3月,松发创赢两次出手明师教育,以1.1亿元的代价,拿下明师14.6%的股份。

第二步,选择明星标的,实现战略重组。2016年3月,上市正好一年的松发策划重大战略重组,标的为著名的K12教培机构精锐教育。

几轮谈判,精锐想的是借壳,松发想的是脱困,3个月后不欢而散。借壳不成,失意A股的精锐转战美股,在2018年3月成功上市,成为市值一度高达22亿美元的业界大牛。

又过了一次,又一次重大战略重组。这次两个标的,一是接下来还要错过齐心文具收购的EdTech公司金商祺,一是正在酝酿摘牌、申报IPO的新三板EdTech公司创显科教。停牌谈判几个月,无疾而终。

两次停牌,两次并购不成,并购的标的又是正在酝酿IPO的业界明星,让人不禁疑虑:「官窑」松发到底是「真跨界」求脱困,还是「假跨界」真卖壳?

提起松发,一位与之有过深度合作的并购专家不屑地说:林道藩,不懂教育。

在传习邦(ID:chuanxibang)看来,松发的跨界,在半真半假之间:跨界教育,万一碰到优质标的,陶瓷+教育双主业未尝不可;万一碰到出价合适的买家,真的把壳卖掉,现金落袋为安也不错.....

另外一方面,从两次不成功的大并购也可以看出,松发跨界的前线操盘手、董事兼投资部总监游沙,一下为松发规划了两条赛道——K12 + 教育信息化,与同一时期跨界的长方集团、勤上股份思路一致。

在并购精锐失败之后,游沙的K12之心未死,转而瞄上广州的K12区域龙头明师教育。教育信息化赛道,并购创显科教失败之后,醍醐兄弟成为游沙退而求其次的「备份」。

- 4 -

只收获一只跛脚的「醍醐」

上市三年,跨界两年。两次停牌重组,两次铩羽而归。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5月,在跨界路上跌跌撞撞的松发股份总算有了斩获,斥资2.3亿元,并购李开复创新工场孵化的明星项目醍醐兄弟。

醍醐兄弟,公司名类似华纳兄弟、华谊兄弟,在直播+教育的圈子里游走,为多贝网的母公司。多贝网,一块业务2C,通过在线平台分销网络课件,CEO陈广涛说,「在线教育的未来,即UGC模式」。

另一块业务不怎么宣传:为在线英语巨头VIPKID提供在线直播技术服务、音视频互动直播技术。通俗一点理解,就是教育圈的YY、Skype。

多贝网CEO陈广涛

CEO陈广涛出身HP销售,CTO出身IBM,为高大上的外企范儿,COO出身阶梯英语(You & Me)的英语老师,三个人+两个实习生,办起每晚一百多人听课的网校。在获得创新工场汪华、李开复融资后,醍醐转型在线卖课的多贝网,成为「在线教育的淘宝」。

醍醐-多贝的创意,把YY、QQ用在社区娱乐的道具,引入在线教育的课堂,打破音频+视频+打字+白板的在线教育常规,为老师营造「舒服」的虚拟化教学环境。刚一问世,让人耳目一新。当然,给在线教室加虚拟道具、互动工具几乎没有技术门槛,竞品实际一学就会。

在「卖身」松发之际,醍醐兄弟承诺,2017-2020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500万元、3250万元、4225万元、5225万元,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52亿元。

要完成业绩对赌,留住单一最大客户VIPKID为关键。但是,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醍醐在最要命的时刻偏偏就是失去了VIPKID这个单一最大客户。业绩承诺首年的2017年,醍醐实现净利润837万元,完成率仅为33.5%。

除了醍醐兄弟,松发在2017年9月斥资2000万元,参股儿童阅读平台凡学教育,持股比例仅为2.22%。

2016年,松发股份实现营收3.5亿元,净利润0.39亿元,基本面几无改变。2017年,联骏陶瓷、醍醐兄弟双双并表之后,松发实现营收5.7亿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0.46亿元,为历史最高值,但也乏善可陈。跨界两年,松发的在线教育收入不足1800万元,占总收入的3%。

- 5 -

玩不动了,那就不玩了吧

玩不动陶瓷,也玩不动教育,在松发股价跌去七成之后,林道藩大师决定——不玩了。实际上,也玩不下去了。

2018年6月22日,松发股份放量大跌,盘中触达股价最低点11.93元,洪峰一样的巨额成交量预示着,有人已经爆仓。有传言指,爆仓的,正是一再被动质押股权、质押比例接近100%的林道藩。

半个月之后,林道藩大师成为股权质押危机的最新牺牲品,一纸公告,林道藩、陆巧秀夫妇拱手让出上市公司控制权。

接盘者——中国民企500强排名第九、财富500强排名235位的中国化纤大王恒力集团。恒力集团成立于1994年,主营业务横跨石化、聚酯新材料、纺织,贸易、金融、热电多元化发展,为江苏民企巨无霸,旗下拥有A股上市公司恒力股份、新三板公司同里旅游两大上市平台。

恒力集团,中国民企500强排名第9

恒力的业务,既无陶瓷,也无教育,同样为跨界。只不过相对于恒力3079亿元的总营收(2017年),松发像一粒芝麻,小到看不见。

根据协议,林道藩、陆巧秀夫妇合计出让3742万股,占总股本29.91%,交易价格21.91元/股,较前一交易日15.80元溢价38.70%,交易总价不超过8.2亿元。

面对爆仓的惨淡,恒力不但驰援,还愿意给高额溢价,可说是志在必得、满满的诚意。

林道藩则承诺,此后三年,松发利润不低于3000万,醍醐兄弟完不成业绩承诺,他同样承担连带责任。

- 6 -

空降一个「凶猛」的投行大佬

在人事安排上,恒力为林道藩大师保留了最后的颜面,直接从恒力集团派出的高管只有两名,一为集团总助李静,出任董事兼董秘,一为恒力石化财务总监、集团副总经理林峥,出任松发董事兼财务总监,林道藩则担任董事兼总经理。

从新的高管阵容可以看出,松发跨界教育的操盘手游沙,已然出局。

董事长之位则引入了一位空降的投行大佬,原上市公司西南证券副总裁兼董秘徐鸣镝。

徐鸣镝,出身中国证监会主任科员,「下海」之后,长期任职国企西南证券,一手打造西南证券凶悍的投行业务,以投行、并购不分家的财技,独步江湖。2014年,西南证券并购业务进入爆发期,完成再融资项目11个,并购重组项目20家,行业排名第一。

2015、2016两年,西证的并购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分别录得6.29亿元、5.32亿元的FA收入。

当然,西证凶猛的业务作风,也收到证监会罚单一堆,一度被暂停投行业务。

2015-2016年,作为国企的西证严厉限薪,投行大佬徐鸣镝两年每年降薪88万元,薪水只剩35万,加上投行业务遭遇证监会立案调查,正好选择辞职不干。

分析人士指出,徐鸣镝既不是恒力的人,又不是松发的人,而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有利于平衡两大股东的利益,作为投行大佬的资历,又为松发的资本运作带来无限遐想。二级市场上,松发股票12月一度上涨四成。

虽然跨界教育的操盘手游沙出局董事会,至少在目前,「巩固和发展教育+陶瓷双主业」,仍为松发的既定方针。

跨界教育两年,只斩获一个跛脚的醍醐。这时候,加入一个独步并购江湖的投行大佬,在跨越的路上,松发股份要走多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松发易主,大佬接盘:陶瓷大王跨界教育的伤与痛

在接连错过精锐教育、创显科教之后,上市公司松发股份的路越走越窄,最终难逃卖壳命运。「林道藩,懂陶瓷,不懂教育」,也许正是一句中肯的评语。

文 |传习邦 Bugle X

编辑 | Ron

上市第一年,业绩就变脸;上市三年,实控人就易主,松发股份在创造国内A股的纪录。

在林道藩「交枪」之后,一路收获证监当局黄牌、红牌无数的并购高手徐鸣镝,在巨无霸民企恒力集团的延请下,空降松发股份,担任董事长。在股价一个月上涨四成的市场注目下,松发股份「陶瓷+教育」双主业的路怎么走下去,顿时成为二级市场多空博弈的焦点。

- 1 -

遍地是窑的瓷都,跨界过冬

2014-2015年,在持续十年的扩产、迁移运动之后,遍地是窑的潮州瓷遭遇凛冽的寒冬。「过冬」的对策——

一是上市,把盲目扩产的「问题」上交给股民:在2010年上市的文化长城之后,2015年3月、7月,松发股份、四通股份分别以小盘明星股的灵巧姿态,登陆国内A股。

一是跨界,三大潮州瓷上市公司不约而同,把陶瓷之外的全副身家交托给教育。在2016-2017年的潮州瓷教育跨界并购风暴中,文化长城剑指水晶球教育、联讯教育、翡翠教育,松发股份投戈精锐教育、创显科教、金商祺,四通股份则豪放地扔出45亿元,要把启德教育迎娶回家……

陶瓷+教育,一时间风光无两,引无数韭菜竞折腰。当然,声音很大,股价很高,最后的斩获,却是冷暖自知,各有千秋。

在三大潮州瓷上市公司当中,只有文化长城分别斥资6.2亿元、15.8亿元完成了联讯教育、翡翠教育两大热门标的的并购,陶瓷+职教,看上去挺美。2017年,上市公司跨界教育的热疯症退烧,四通股份知难而退,明智地终止并购启德教育。

作为潮州瓷的带头大哥,松发股份的跨界之旅先后折戟精锐、创显科教、金商祺三大标的,退也不是,进也不是,恍惚间,跨界跨进了大坑,教育变成了鸡肋。

- 2 -

这个陶瓷大师,也是带头大哥

瓷都潮州,一城三大陶瓷上市公司,林道藩为陶瓷协会会长,公认的业界大佬。

松发股份董事长林道藩

在松发股份的官网上,林道藩一般不称董事长,称「大师」。作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袂评出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林道藩的代表作《花开富贵》,红彤彤一套杯碗茶碟,寓意「红」是中国的颜色,喜气洋洋、吉祥如意。

当然,让潮州瓷业心服口服的是擅长「炒作」的大师气魄。在各种各样的运作下,松发的杯碗茶碟,走进东盟博览会,成为国礼,走进人民大会堂,用于国宴,自称「现代官窑」。

2008年,松发的瓷片做成徽章,搭载「神舟七号」,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第一块飞上太空的瓷片。

林道藩的「匠心」,让国内A股的屌丝+韭菜欣喜若狂。作为只有9000万流通股的袖珍公司,松发一炒就飞,成为瓷界股王。2015年3月,松发股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9个月内,股价飙升5倍,最高飙升至73.09元。

盛名之下,不少人情不自禁忘掉「官窑」气概之下的基本面:上市之前的2011-2014年,松发分别实现营收2.8亿元、3.1亿元、2.9亿元、3.1亿元,增长一年下跌一年,基本无增长;同期净利润0.44亿元、0.46亿元、0.43亿元、0.49亿元,从未超过5000万元。

上市当年,松发一点也不羞涩地亮出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报表:营收2.9亿元,同比下降5.2%;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24.2%。

- 3 -

两次大并购,两次不欢而散

带伤上市,如何疗救?

林大师的办法,一是加法,斥资2.1亿元,收购同城瓷企联骏陶瓷80%的股份,加码主业;二是乘法,约齐瓷业同仁,跨界教育。一时间潮州瓷业协会,也变成教育行会,不搞教育,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潮州瓷大佬。

第一步,打造平台。2015年8月,松发设立松发创赢产业并购基金,总规模8亿元,首期3000万元,上市公司出资2970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LP),深圳前海联合创赢投资出资30万元作为普通合伙人(GP)。2016年12月、2017年3月,松发创赢两次出手明师教育,以1.1亿元的代价,拿下明师14.6%的股份。

第二步,选择明星标的,实现战略重组。2016年3月,上市正好一年的松发策划重大战略重组,标的为著名的K12教培机构精锐教育。

几轮谈判,精锐想的是借壳,松发想的是脱困,3个月后不欢而散。借壳不成,失意A股的精锐转战美股,在2018年3月成功上市,成为市值一度高达22亿美元的业界大牛。

又过了一次,又一次重大战略重组。这次两个标的,一是接下来还要错过齐心文具收购的EdTech公司金商祺,一是正在酝酿摘牌、申报IPO的新三板EdTech公司创显科教。停牌谈判几个月,无疾而终。

两次停牌,两次并购不成,并购的标的又是正在酝酿IPO的业界明星,让人不禁疑虑:「官窑」松发到底是「真跨界」求脱困,还是「假跨界」真卖壳?

提起松发,一位与之有过深度合作的并购专家不屑地说:林道藩,不懂教育。

在传习邦(ID:chuanxibang)看来,松发的跨界,在半真半假之间:跨界教育,万一碰到优质标的,陶瓷+教育双主业未尝不可;万一碰到出价合适的买家,真的把壳卖掉,现金落袋为安也不错.....

另外一方面,从两次不成功的大并购也可以看出,松发跨界的前线操盘手、董事兼投资部总监游沙,一下为松发规划了两条赛道——K12 + 教育信息化,与同一时期跨界的长方集团、勤上股份思路一致。

在并购精锐失败之后,游沙的K12之心未死,转而瞄上广州的K12区域龙头明师教育。教育信息化赛道,并购创显科教失败之后,醍醐兄弟成为游沙退而求其次的「备份」。

- 4 -

只收获一只跛脚的「醍醐」

上市三年,跨界两年。两次停牌重组,两次铩羽而归。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5月,在跨界路上跌跌撞撞的松发股份总算有了斩获,斥资2.3亿元,并购李开复创新工场孵化的明星项目醍醐兄弟。

醍醐兄弟,公司名类似华纳兄弟、华谊兄弟,在直播+教育的圈子里游走,为多贝网的母公司。多贝网,一块业务2C,通过在线平台分销网络课件,CEO陈广涛说,「在线教育的未来,即UGC模式」。

另一块业务不怎么宣传:为在线英语巨头VIPKID提供在线直播技术服务、音视频互动直播技术。通俗一点理解,就是教育圈的YY、Skype。

多贝网CEO陈广涛

CEO陈广涛出身HP销售,CTO出身IBM,为高大上的外企范儿,COO出身阶梯英语(You & Me)的英语老师,三个人+两个实习生,办起每晚一百多人听课的网校。在获得创新工场汪华、李开复融资后,醍醐转型在线卖课的多贝网,成为「在线教育的淘宝」。

醍醐-多贝的创意,把YY、QQ用在社区娱乐的道具,引入在线教育的课堂,打破音频+视频+打字+白板的在线教育常规,为老师营造「舒服」的虚拟化教学环境。刚一问世,让人耳目一新。当然,给在线教室加虚拟道具、互动工具几乎没有技术门槛,竞品实际一学就会。

在「卖身」松发之际,醍醐兄弟承诺,2017-2020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500万元、3250万元、4225万元、5225万元,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52亿元。

要完成业绩对赌,留住单一最大客户VIPKID为关键。但是,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醍醐在最要命的时刻偏偏就是失去了VIPKID这个单一最大客户。业绩承诺首年的2017年,醍醐实现净利润837万元,完成率仅为33.5%。

除了醍醐兄弟,松发在2017年9月斥资2000万元,参股儿童阅读平台凡学教育,持股比例仅为2.22%。

2016年,松发股份实现营收3.5亿元,净利润0.39亿元,基本面几无改变。2017年,联骏陶瓷、醍醐兄弟双双并表之后,松发实现营收5.7亿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0.46亿元,为历史最高值,但也乏善可陈。跨界两年,松发的在线教育收入不足1800万元,占总收入的3%。

- 5 -

玩不动了,那就不玩了吧

玩不动陶瓷,也玩不动教育,在松发股价跌去七成之后,林道藩大师决定——不玩了。实际上,也玩不下去了。

2018年6月22日,松发股份放量大跌,盘中触达股价最低点11.93元,洪峰一样的巨额成交量预示着,有人已经爆仓。有传言指,爆仓的,正是一再被动质押股权、质押比例接近100%的林道藩。

半个月之后,林道藩大师成为股权质押危机的最新牺牲品,一纸公告,林道藩、陆巧秀夫妇拱手让出上市公司控制权。

接盘者——中国民企500强排名第九、财富500强排名235位的中国化纤大王恒力集团。恒力集团成立于1994年,主营业务横跨石化、聚酯新材料、纺织,贸易、金融、热电多元化发展,为江苏民企巨无霸,旗下拥有A股上市公司恒力股份、新三板公司同里旅游两大上市平台。

恒力集团,中国民企500强排名第9

恒力的业务,既无陶瓷,也无教育,同样为跨界。只不过相对于恒力3079亿元的总营收(2017年),松发像一粒芝麻,小到看不见。

根据协议,林道藩、陆巧秀夫妇合计出让3742万股,占总股本29.91%,交易价格21.91元/股,较前一交易日15.80元溢价38.70%,交易总价不超过8.2亿元。

面对爆仓的惨淡,恒力不但驰援,还愿意给高额溢价,可说是志在必得、满满的诚意。

林道藩则承诺,此后三年,松发利润不低于3000万,醍醐兄弟完不成业绩承诺,他同样承担连带责任。

- 6 -

空降一个「凶猛」的投行大佬

在人事安排上,恒力为林道藩大师保留了最后的颜面,直接从恒力集团派出的高管只有两名,一为集团总助李静,出任董事兼董秘,一为恒力石化财务总监、集团副总经理林峥,出任松发董事兼财务总监,林道藩则担任董事兼总经理。

从新的高管阵容可以看出,松发跨界教育的操盘手游沙,已然出局。

董事长之位则引入了一位空降的投行大佬,原上市公司西南证券副总裁兼董秘徐鸣镝。

徐鸣镝,出身中国证监会主任科员,「下海」之后,长期任职国企西南证券,一手打造西南证券凶悍的投行业务,以投行、并购不分家的财技,独步江湖。2014年,西南证券并购业务进入爆发期,完成再融资项目11个,并购重组项目20家,行业排名第一。

2015、2016两年,西证的并购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分别录得6.29亿元、5.32亿元的FA收入。

当然,西证凶猛的业务作风,也收到证监会罚单一堆,一度被暂停投行业务。

2015-2016年,作为国企的西证严厉限薪,投行大佬徐鸣镝两年每年降薪88万元,薪水只剩35万,加上投行业务遭遇证监会立案调查,正好选择辞职不干。

分析人士指出,徐鸣镝既不是恒力的人,又不是松发的人,而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有利于平衡两大股东的利益,作为投行大佬的资历,又为松发的资本运作带来无限遐想。二级市场上,松发股票12月一度上涨四成。

虽然跨界教育的操盘手游沙出局董事会,至少在目前,「巩固和发展教育+陶瓷双主业」,仍为松发的既定方针。

跨界教育两年,只斩获一个跛脚的醍醐。这时候,加入一个独步并购江湖的投行大佬,在跨越的路上,松发股份要走多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