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生意长期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故事或许一直是如何把事业传给下一代。但随着小型创业公司激增,而且通常是与公司创始人的子女同步成长,传给下一代的不仅仅是家族的事业,还有创业精神,也就是开创一家新公司的渴望。
越来越多成功的企业家都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创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有时起步早的甚至从中学阶段就开始了。
在弗罗里达州贝卡拉顿市齐茨一家晚餐的餐桌上,“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这个问题通常都要靠后,有时候甚至靠后很多,要等到某个孩子先问问他们的父亲山姆在TouchSuite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工作情况。
这家公司成立于2003年,面向小企业提供一系列金融和技术服务。到了2014年,它的年营收已经增长到2800万美元(约合1.74亿元人民币)。这家的孩子们——14岁的瑞秋(Rachel)、13岁的乔丹(Jordan)、甚至九岁的摩根都和她的哥哥姐姐们拥有一样的志向,说话的时候并不是甜言蜜语想晚点上床睡觉,也不是为了获得特别的偏爱。他们是真心实意地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感兴趣,比如TouchSuite最近收购了一家加拿大公司之后,这家家族企业除了美国的将近80名工人之外,又新增加了42名员工。
这家人最喜欢追的电视节目瑞秋刚刚过完十岁生日就开始看了。带着类似一位父亲手指着在冰场上完成了完美的前外两周半跳的孩子时才有的那种自豪,齐茨回忆起他年幼的女儿有一次在看完《创智赢家》(Shark Tank)一位企业家的融资演讲后宣布:
“这个人不会拿到投资。”
他问:“为什么?”
她说:“因为他甚至都没有掌握自己的IP。”她指的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我一直想当一位企业家。”现年47岁的齐茨解释说,他成了一名律师,专攻税务法和交易撮合才最终如愿以偿,“不像现在,80年代当一个企业家并不是什么拉风的事。那时候,如果你是一位企业家,原因只是因为你找不到工作。”(当然,有时候今天也可能是这么回事。)
他满怀疼爱地说,瑞秋跟他自己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把瑞秋放到美国任何一户人家,这个女孩可能都会是一位创业者。相反,我儿子可能就不会。他非常聪明,但他的基因里不具备企业家的技能,而瑞秋却有。但因为他是在我们家里长大,而我们聊的都是创业。”
“我知道企业家这个词是什么含义时大概只有五到七岁。”瑞秋说,“在学校里,他们问你,你父母是干什么的。他们不是医生,也不是牙医,你得知道怎么回答。我得说‘我父母都是企业家。意思是说,他们自己做生意’。”
“我把孩子们都当成年人对待,跟他们说话也是把他们当同龄人。”齐茨说,“我尽量跟他们分享这些年来我学到的每一件事。老话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现在就是在向他们传授知识,而他们则是在吸收知识、运用知识。”
确实如此。瑞秋预测,她12岁那年成立的创业公司角斗士曲棍球公司(Gladiator Lacrosse)今年的曲棍球球门和训练用反弹网销售额将突破100万美元(约合620.13万元人民币)。她从中国进口这些产品,放到网上销售。青年创业学院(Young Entrepreneurs Academy)在全美38个州运营着大约113个项目。当时,她参加了这个学院当地分支机构提供的一个为期30个星期的项目。项目结束的时候,她提交了自己的商业计划。她弟弟乔丹则已经掌握了App开发能力,创办了一家叫做GameReef的公司,即将进军租赁视频游戏系统、而不是视频游戏的开放利基市场。
他同样报名参加了青年创业学院的一个课余项目,这个项目帮助6年级到12年级的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及技能、找到商业创意、向一个包含本地公司老板的委员会推销自己的创意、最后开办公司——种子资金奖励给那些最有前途的商业计划。
这个学院的总部在纽约罗切斯特,盖尔·亚格尔(Gayle Jagel)是学院创业项目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她说,一半的创业学员都是企业家的子女,而且一半都是女孩。她对培养年青一代公司创始人有什么建议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孩子找出他们、而不是你自己的兴趣和激情所在。”贾格尔说,“关注点不要放在风险和消极的一面,而要放在可能性上。要创造一个允许成功的环境。多问问题,帮助他们思考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可以找谁帮忙?”
Kurbo Health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乔安娜·斯乔博(Joanna Strober)也提供了一些建议。Kurbo Health是一款移动应用,帮助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管理自己的体重,做出更健康的选择。她一年前在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市老家靠着三个孩子的帮助创办了这家公司。她的孩子们年龄都在7到15岁。她强调通过潜移默化来学习的原则去培养年青一代的创业者:“有一句老话,‘看到才能做到’。”
她最大的孩子莎拉已经找到了创业的门道。她已经搜集到了几千支鲜花,她在Instagram上的美食账号TasteslikeSF标记本地的餐厅和餐车,展示推荐菜肴,已经有了第一批能够产生收入的赞助商户。对于培养有创业精神的孩子,斯乔博的建议是:
——既要分享成功,也要分享挫折。要告诉他们,每一个“yes”后面可能将会有几百个“no”,特别是融资的时候。
——遭人拒绝的时候,鼓励孩子们问问反馈,了解一下为什么被拒绝,利用这种反馈来改进自己的表现。
——让他们参与家族生意,尝试大量不同的工作——不仅仅是社交媒体和App开发,还有客户服务以及人力资源任务。这样,他们才能看清,小公司的领导们需要什么事情都能干。
——鼓励他们走出家族生意,去外面的世界找工作,看看其他公司的经营之道。
萨伊利·戈苏拉(Saili Gosula)是一位单亲妈妈,一边抚养一双儿女,一边在加利福尼亚州经营一家新开的协同家庭护理(Synergy HomeCare)加盟店。她并不一定是在刻意激发孩子们的创业精神,但带着孩子们跟她一起工作却产生了这样的效果,这一点显然让她很高兴。
“刚开始的时候工作相当辛苦。”戈苏拉说,“我有意让孩子们待在我身边,因为我不希望他们对我的工作太陌生。自己经营生意其中一个好处就是,工作的时候可以把孩子带在身边。你知道吗?十几岁的孩子不爱搭理人,但他们跟我却很亲,我也因此能够看到一些否则就没法看到的东西。”
她让儿子加布里埃尔(Gabriel)对申请当看护的人进行初步的电话筛选,还给他分派了其他的一些办公任务,帮助她的70名员工。加布里埃尔刚刚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奇科分校毕业,获得了商科学位,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拥有自己的公司。戈苏拉打赌,她女儿伊莎贝拉(Isabela)也会走上相似的道路。
“我认为她喜欢宏观的公司管理。她是那种喜欢看到所有事情严丝合缝、成为一个整体的人。她现在14岁了,还没有开办自己的公司。我们讨论过这件事,但她还没有想出合适的点子。”
“我认为,”戈苏拉说,“我给孩子们留下了一个积极的观念,自己经营一家公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说起有一次母亲节,伊莎贝拉在送给自己的贺卡上这样写道,“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因为……”然后后面跟着长长一大串原因。最终极的原因,也是戈苏拉最珍惜的一个原因是:您是一位企业家。
那么,刚刚14岁、却已经拥有了一家营收达到七位数公司的瑞秋·齐茨如何定义如今的企业家精神呢?
“企业家是这样一种人,他们从自己热爱的事情、或者从现实的需求出发开创了自己的业务。他们工作勤奋,他们充满激情。当然,他们也争强好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