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垃圾三村”变形记:厨余变肥料,小区成花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垃圾三村”变形记:厨余变肥料,小区成花园

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从2011年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如今该小区的湿垃圾已实现了就地处理——湿垃圾在小区内就变成水或肥料,可再次循环利用——昔日的“垃圾三村”变成了“花园三村”。

摄影:范剑磊

记者 | 刘素楠

编辑 | 徐菲

“据说梅陇三村以前被称为‘垃圾三村’,真有这事吗?”2019年2月27日,界面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上海首批低碳示范社区之一的梅陇三村,询问环卫工人宋前法。

“大概15年前吧,路面坑坑洼洼,小区里面卖菜、摆摊设点的都有,到处都是垃圾,我们6个工作人员,每天早上4点出来扫地,要扫到上午10点左右。”宋前法在梅陇三村做了十几年环卫工作,对小区的环境卫生再了解不过。

梅陇三村隶属徐汇区凌云街道,从2011年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如今该小区的湿垃圾已实现了就地处理——湿垃圾在小区内就变成水或肥料,可再次循环利用。这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拥有2369户居民,其中出租户500多户,60岁以上老人1893人。走进小区,便能看到小区干净整洁,花草缤纷,每走数十步便有一张休息的长椅。可以说,“垃圾三村”早已变成了“花园三村”。

据梅陇三村党总支书记陈新垠介绍,2011年,梅陇三村先从干垃圾减量入手,回收居民家中的利乐包、塑料袋和马甲袋等无法变现的干垃圾。“居民把能卖钱的塑料瓶、报纸等物品拿去卖钱,不能卖钱的就由我们进行回收。”

为此,居委会推动成立了由10名社区内家庭主妇组成的志愿者团队“绿主妇”,发动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将分拣出的利乐包、塑料袋等废弃物,经过加工制作成围裙、帽子等生活用品。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四便是“回收日”,居民可带着积分卡来兑换一些小礼物。

2012年,梅陇三村引进了废旧衣物回收箱,居民干垃圾分类更加细化。这一年,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正式注册成立,并随后推出“家庭一平米菜园”,用废旧品种菜。2013年,梅陇三村成立了“绿主妇议事会”,“绿主妇”开始作为居民代表,参与社区自治。

梅陇三村党总支书记陈新垠展示志愿者用果皮制作的酵素。摄影:范剑磊

“湿垃圾的回收分为两个阶段,分成餐前和餐后。对于餐前的果皮、蔬菜等湿垃圾,我们成立了酵素坊志愿者团队;对于餐后的湿垃圾,我们成立了厨余宝志愿者团队,2014年引入EM菌处理设备。”陈新垠说。

酵素坊是志愿者利用餐前湿垃圾制作酵素的公共空间,就设在居委会一楼,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瓶子装满了酵素。与酵素坊相邻的便是小菜园,几十个白色的箱子里种满了当季的绿色蔬菜。在这里,居民可以看到果皮等湿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果皮变成酵素,酵素用于施肥,种出蔬菜。

餐后的厨余垃圾具有多油、多盐的特点,并不适合做酵素。梅陇三村尝试引入EM菌处理设备,选取了50-100户家庭,发放湿垃圾桶和EM菌,让他们在家里就把湿垃圾处理成肥料。EM菌是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等七大类微生物中的80种微生物构成,能非常有效地分解有机物。

“我们发现居民对湿垃圾变成肥料很感兴趣。”陈新垠回忆,2014年,居委会和“绿主妇”不断与环保社会组织、企业对接,开始全品回收试点,干湿垃圾分类后都可回收循环。“一开始我们采用的是粉碎机,在社区粉碎以后送到农场进行堆肥,种植绿色蔬菜。现在又引进了两天机器,一台可以把湿垃圾就地变成水,一台可以把湿垃圾变成有机肥,这样就减少了到农场的运输成本。目前,湿垃圾车不用到我们小区运送湿垃圾。”

标题环卫工人宋前法正在操作湿垃圾生化处理机器。摄影:范剑磊

垃圾处理的链条打通,让前端居民的分类动力更足了。居民自发成立了“厨余宝”志愿者团队,指导居民进行分类。

居民汤成龙从2011年开始参与干品回收,2016年退休后便发起成立“厨余宝”志愿者团队。团队一共18个志愿者,守着小区6个垃圾房,最初天天轮流值班,每天两班,早上7:00-8:30一次,下午17:00-19:00一次。“刚开始有点麻烦,居民搞不清楚分类,我们都是进行过专门培训的。”

他发现年轻人分得比老年人干净,宣传还是最主要的方式。“我们做示范给居民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能吃的就是湿垃圾,用的全部是干垃圾,能卖的就是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的垃圾比如电子产品、灯管、药品等。时间长了都知道。”

开头并不容易。那段时间,志愿者守着垃圾房,有些居民便把垃圾扔到楼道门口,东一包,西一包。环卫工人和志愿者们看到便随手捡起来。“培养习惯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最主要的是宣传一定要跟上。”汤成龙告诉记者。

75岁的吴全官也是“厨余宝”志愿者,在他一室户的家里一共有两个垃圾桶,都放在厨房里。“带盖的放湿垃圾,另一个放干垃圾。每天看的报纸捆成一捆,拿去回收。”如果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或者不破袋分类,他有一句最具“杀伤力”的规劝之语:“我70多岁了,都能做到。”

2月27日是周三,65岁的杨宝珍刚从儿子家提来了一大袋矿泉水瓶,准备第二天拿去回收。“你塑料袋不要扔,瓶子留好,我明天要回收。”她提前就跟儿子打好了招呼。隔壁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她每天下午都带着老人的垃圾袋去垃圾房投放。

她对自己生活的小区有一种自豪感:“我们家亲戚一来,都说我们小区好。我们的绿化弄得好,氛围好,连住商品房的亲戚都说我们这里建设得很好看。”

昔日的“垃圾三村”早就变成了“花园三村”。

梅陇三村居民把湿垃圾变成肥料后种出绿色蔬菜。摄影:范剑磊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谈及经验,催生梅陇三村“变形记”的党总支副书记(上任书记)尚艳华说:“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大家应该一起努力,垃圾分类不是为别人而做,而是为我们自己来做,为我们这个国度体现全民综合素养来做的。”

陈新垠指出,垃圾分类的第一步是宣传动员,但全民动员起来之后可能遇到瓶颈。“如果没有相应的加工坊,老百姓的兴趣可能会变淡,光物质激励还不够,大家的分类习惯养成之后,还要形成垃圾处理的循环链、技术迭代。所以我们经常带居民去参观垃圾处理的末端,看到了厨余加工,居民自己也得到了肥料、绿色食品等。”

她建议,除了宣传,社区还要多开发、引进一些环保实践课程,通过动手来提升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把环保做成一种文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垃圾三村”变形记:厨余变肥料,小区成花园

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从2011年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如今该小区的湿垃圾已实现了就地处理——湿垃圾在小区内就变成水或肥料,可再次循环利用——昔日的“垃圾三村”变成了“花园三村”。

摄影:范剑磊

记者 | 刘素楠

编辑 | 徐菲

“据说梅陇三村以前被称为‘垃圾三村’,真有这事吗?”2019年2月27日,界面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上海首批低碳示范社区之一的梅陇三村,询问环卫工人宋前法。

“大概15年前吧,路面坑坑洼洼,小区里面卖菜、摆摊设点的都有,到处都是垃圾,我们6个工作人员,每天早上4点出来扫地,要扫到上午10点左右。”宋前法在梅陇三村做了十几年环卫工作,对小区的环境卫生再了解不过。

梅陇三村隶属徐汇区凌云街道,从2011年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如今该小区的湿垃圾已实现了就地处理——湿垃圾在小区内就变成水或肥料,可再次循环利用。这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拥有2369户居民,其中出租户500多户,60岁以上老人1893人。走进小区,便能看到小区干净整洁,花草缤纷,每走数十步便有一张休息的长椅。可以说,“垃圾三村”早已变成了“花园三村”。

据梅陇三村党总支书记陈新垠介绍,2011年,梅陇三村先从干垃圾减量入手,回收居民家中的利乐包、塑料袋和马甲袋等无法变现的干垃圾。“居民把能卖钱的塑料瓶、报纸等物品拿去卖钱,不能卖钱的就由我们进行回收。”

为此,居委会推动成立了由10名社区内家庭主妇组成的志愿者团队“绿主妇”,发动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将分拣出的利乐包、塑料袋等废弃物,经过加工制作成围裙、帽子等生活用品。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四便是“回收日”,居民可带着积分卡来兑换一些小礼物。

2012年,梅陇三村引进了废旧衣物回收箱,居民干垃圾分类更加细化。这一年,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正式注册成立,并随后推出“家庭一平米菜园”,用废旧品种菜。2013年,梅陇三村成立了“绿主妇议事会”,“绿主妇”开始作为居民代表,参与社区自治。

梅陇三村党总支书记陈新垠展示志愿者用果皮制作的酵素。摄影:范剑磊

“湿垃圾的回收分为两个阶段,分成餐前和餐后。对于餐前的果皮、蔬菜等湿垃圾,我们成立了酵素坊志愿者团队;对于餐后的湿垃圾,我们成立了厨余宝志愿者团队,2014年引入EM菌处理设备。”陈新垠说。

酵素坊是志愿者利用餐前湿垃圾制作酵素的公共空间,就设在居委会一楼,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瓶子装满了酵素。与酵素坊相邻的便是小菜园,几十个白色的箱子里种满了当季的绿色蔬菜。在这里,居民可以看到果皮等湿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果皮变成酵素,酵素用于施肥,种出蔬菜。

餐后的厨余垃圾具有多油、多盐的特点,并不适合做酵素。梅陇三村尝试引入EM菌处理设备,选取了50-100户家庭,发放湿垃圾桶和EM菌,让他们在家里就把湿垃圾处理成肥料。EM菌是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等七大类微生物中的80种微生物构成,能非常有效地分解有机物。

“我们发现居民对湿垃圾变成肥料很感兴趣。”陈新垠回忆,2014年,居委会和“绿主妇”不断与环保社会组织、企业对接,开始全品回收试点,干湿垃圾分类后都可回收循环。“一开始我们采用的是粉碎机,在社区粉碎以后送到农场进行堆肥,种植绿色蔬菜。现在又引进了两天机器,一台可以把湿垃圾就地变成水,一台可以把湿垃圾变成有机肥,这样就减少了到农场的运输成本。目前,湿垃圾车不用到我们小区运送湿垃圾。”

标题环卫工人宋前法正在操作湿垃圾生化处理机器。摄影:范剑磊

垃圾处理的链条打通,让前端居民的分类动力更足了。居民自发成立了“厨余宝”志愿者团队,指导居民进行分类。

居民汤成龙从2011年开始参与干品回收,2016年退休后便发起成立“厨余宝”志愿者团队。团队一共18个志愿者,守着小区6个垃圾房,最初天天轮流值班,每天两班,早上7:00-8:30一次,下午17:00-19:00一次。“刚开始有点麻烦,居民搞不清楚分类,我们都是进行过专门培训的。”

他发现年轻人分得比老年人干净,宣传还是最主要的方式。“我们做示范给居民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能吃的就是湿垃圾,用的全部是干垃圾,能卖的就是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的垃圾比如电子产品、灯管、药品等。时间长了都知道。”

开头并不容易。那段时间,志愿者守着垃圾房,有些居民便把垃圾扔到楼道门口,东一包,西一包。环卫工人和志愿者们看到便随手捡起来。“培养习惯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最主要的是宣传一定要跟上。”汤成龙告诉记者。

75岁的吴全官也是“厨余宝”志愿者,在他一室户的家里一共有两个垃圾桶,都放在厨房里。“带盖的放湿垃圾,另一个放干垃圾。每天看的报纸捆成一捆,拿去回收。”如果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或者不破袋分类,他有一句最具“杀伤力”的规劝之语:“我70多岁了,都能做到。”

2月27日是周三,65岁的杨宝珍刚从儿子家提来了一大袋矿泉水瓶,准备第二天拿去回收。“你塑料袋不要扔,瓶子留好,我明天要回收。”她提前就跟儿子打好了招呼。隔壁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她每天下午都带着老人的垃圾袋去垃圾房投放。

她对自己生活的小区有一种自豪感:“我们家亲戚一来,都说我们小区好。我们的绿化弄得好,氛围好,连住商品房的亲戚都说我们这里建设得很好看。”

昔日的“垃圾三村”早就变成了“花园三村”。

梅陇三村居民把湿垃圾变成肥料后种出绿色蔬菜。摄影:范剑磊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谈及经验,催生梅陇三村“变形记”的党总支副书记(上任书记)尚艳华说:“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大家应该一起努力,垃圾分类不是为别人而做,而是为我们自己来做,为我们这个国度体现全民综合素养来做的。”

陈新垠指出,垃圾分类的第一步是宣传动员,但全民动员起来之后可能遇到瓶颈。“如果没有相应的加工坊,老百姓的兴趣可能会变淡,光物质激励还不够,大家的分类习惯养成之后,还要形成垃圾处理的循环链、技术迭代。所以我们经常带居民去参观垃圾处理的末端,看到了厨余加工,居民自己也得到了肥料、绿色食品等。”

她建议,除了宣传,社区还要多开发、引进一些环保实践课程,通过动手来提升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把环保做成一种文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