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施瓦辛格的《终结者》,在十三年前,迷住了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施瓦辛格的《终结者》,在十三年前,迷住了我

是《终结者》征服了我,把我变成了一个影迷。

文/徐元

大约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和爸妈一起看了录相带《终结者》。真好看!机器人杀手!从未来回到现在!

机器人半张人脸、半张机械脸,一只红眼睛,他还把手上的皮肉切开,露出会动的、精钢的胳膊骨架——我被吓坏了——虽然程度及不上读幼儿园的时候,在姑妈家的楼下,搬着小板凳看《夜半歌声》的那一次。

我家在西南腹地的一个大工厂,典型的国营企业,厂区高度自给自足,影院、食堂、粮店、澡堂、图书馆、足球场,全有。父母喜欢看小说看电影,影院里有什么他们认为不错的新片,就会用饭盒装好午饭,带上我和姐姐,去看中午场。为什么要在中午下班时看?现在想来,大概因为晚上是属于电视的,比如《霍元甲》和《射雕英雄传》。

午间场看完,咂摸着剧情,从黑洞洞的影院走出来,日头正烈,恍如隔世。眯着眼,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他们回去上班,我们回去上学。

但是更多的电影,主要还是用录相机看的。一开始是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借来的“放相机”,只能放不能录,一些打打杀杀的香港功夫片和比如《神探亨特》这样的大部头,我大感兴趣,但一是看不太懂,二是要“做作业”和“去睡觉”。到今天,能回味的,只有那股猴子掰苞谷的兴奋劲儿。而且,很快“厂里”又开通了“闭路电视”,厂办台也开始没完没了放香港电影电视,周末更有两部港台或美国电影。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这个阶段最有印象,一直惠及今天的,一个是成龙的《奇迹》,一个就是阿诺的《终结者》。

再到小学六年级,影院贴出海报,美国科幻片《魔鬼终结者》。这是那个年代里的典型的电影海报:四张剧照拼成一大张,旁边是美术字写的片名。我抬着头,看着影院门口高高的玻璃橱窗,很激动:这个美国片,我看过,特别好看。

1984年的《终结者》,其实是一部低成本、独立制片的B级片,所以才有机会时隔若干年后在“进口分账”时代之前来中国上映

我要再看一次。

父亲本职是警察,但不知道为什么又是工会下设的“俱乐部”的干事,简单说,放电影的时候他经常在场,好像要帮忙剪票,散场了,几个人还要用水压很冲的粗水管子,清扫一地的瓜子皮。换来的报酬就是,我们家人看电影基本不用买票了。

《魔鬼终结者》上映时,他好像已经不大常去影院帮忙了。但是这一场,我求他把我领去。或许是时间有点晚,也或许是因为片子好,总之买票和不买票的观众坐得满满的。他先是从放映间帮我找了张椅子,坐到了中间某排的一侧。过了约摸半小时,在影厅工作的某位父亲的熟人,又指点我,坐到了第一排的正中间。

这是怎样的观影体验呢?须知,那个时候,影院就是礼堂式的大放映厅,座位极多,银幕极大,在今天,其实就是所谓的“巨幕”了。坐在第一排,我抬着头、张着嘴,目瞪口呆。

尾声处,明明已经完蛋、被烧得只剩金属骨架的机器人T-800,猛然暴起,再度扑向女主角萨拉·康纳——虽然三四年前已经看过,但我还是被吓得身子一挺,折叠椅砰的一声响,要不是有靠背挡住,我一定会摔到地上。

不过,最重要的是,上一回,我只看明白了机器人打架、开枪,最后坏机器人死了,男好人死了,女好人活下来了。而这一次,我才真正看懂:原来从未来回来的男主角,竟然就是“未来人类领袖”他爹!他把比自己还年轻的爸爸派回来,其实不但是保护妈妈,更是为了要让自己出生!乖乖,这是多诡异、多周密又多科幻的情节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影像经验不够,更不懂生理卫生,当然看不明白。

从1992年到今天,比刺激的动作戏更刺激我的,一直都是这个无懈可击的、科幻的、伦理的死循环悖论(后来在《终结者2》里,这一设定在继续:之所以终结者会被研究出来,就在于科学家们在1984年捡到了这个来自于2029年的机器人残存的一截断肢)。于我而言,这就是最早的,而且是最锐利的哲学启蒙,只要想一想,就觉得玄而又玄,妙不可言。

《终结者》系列的时间旅行设定,逻辑完满,自成一体,比很多同类电影都更高明

电影从此征服了我,我变成了一个影迷。

原载于《电影》杂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施瓦辛格的《终结者》,在十三年前,迷住了我

是《终结者》征服了我,把我变成了一个影迷。

文/徐元

大约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和爸妈一起看了录相带《终结者》。真好看!机器人杀手!从未来回到现在!

机器人半张人脸、半张机械脸,一只红眼睛,他还把手上的皮肉切开,露出会动的、精钢的胳膊骨架——我被吓坏了——虽然程度及不上读幼儿园的时候,在姑妈家的楼下,搬着小板凳看《夜半歌声》的那一次。

我家在西南腹地的一个大工厂,典型的国营企业,厂区高度自给自足,影院、食堂、粮店、澡堂、图书馆、足球场,全有。父母喜欢看小说看电影,影院里有什么他们认为不错的新片,就会用饭盒装好午饭,带上我和姐姐,去看中午场。为什么要在中午下班时看?现在想来,大概因为晚上是属于电视的,比如《霍元甲》和《射雕英雄传》。

午间场看完,咂摸着剧情,从黑洞洞的影院走出来,日头正烈,恍如隔世。眯着眼,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他们回去上班,我们回去上学。

但是更多的电影,主要还是用录相机看的。一开始是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借来的“放相机”,只能放不能录,一些打打杀杀的香港功夫片和比如《神探亨特》这样的大部头,我大感兴趣,但一是看不太懂,二是要“做作业”和“去睡觉”。到今天,能回味的,只有那股猴子掰苞谷的兴奋劲儿。而且,很快“厂里”又开通了“闭路电视”,厂办台也开始没完没了放香港电影电视,周末更有两部港台或美国电影。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这个阶段最有印象,一直惠及今天的,一个是成龙的《奇迹》,一个就是阿诺的《终结者》。

再到小学六年级,影院贴出海报,美国科幻片《魔鬼终结者》。这是那个年代里的典型的电影海报:四张剧照拼成一大张,旁边是美术字写的片名。我抬着头,看着影院门口高高的玻璃橱窗,很激动:这个美国片,我看过,特别好看。

1984年的《终结者》,其实是一部低成本、独立制片的B级片,所以才有机会时隔若干年后在“进口分账”时代之前来中国上映

我要再看一次。

父亲本职是警察,但不知道为什么又是工会下设的“俱乐部”的干事,简单说,放电影的时候他经常在场,好像要帮忙剪票,散场了,几个人还要用水压很冲的粗水管子,清扫一地的瓜子皮。换来的报酬就是,我们家人看电影基本不用买票了。

《魔鬼终结者》上映时,他好像已经不大常去影院帮忙了。但是这一场,我求他把我领去。或许是时间有点晚,也或许是因为片子好,总之买票和不买票的观众坐得满满的。他先是从放映间帮我找了张椅子,坐到了中间某排的一侧。过了约摸半小时,在影厅工作的某位父亲的熟人,又指点我,坐到了第一排的正中间。

这是怎样的观影体验呢?须知,那个时候,影院就是礼堂式的大放映厅,座位极多,银幕极大,在今天,其实就是所谓的“巨幕”了。坐在第一排,我抬着头、张着嘴,目瞪口呆。

尾声处,明明已经完蛋、被烧得只剩金属骨架的机器人T-800,猛然暴起,再度扑向女主角萨拉·康纳——虽然三四年前已经看过,但我还是被吓得身子一挺,折叠椅砰的一声响,要不是有靠背挡住,我一定会摔到地上。

不过,最重要的是,上一回,我只看明白了机器人打架、开枪,最后坏机器人死了,男好人死了,女好人活下来了。而这一次,我才真正看懂:原来从未来回来的男主角,竟然就是“未来人类领袖”他爹!他把比自己还年轻的爸爸派回来,其实不但是保护妈妈,更是为了要让自己出生!乖乖,这是多诡异、多周密又多科幻的情节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影像经验不够,更不懂生理卫生,当然看不明白。

从1992年到今天,比刺激的动作戏更刺激我的,一直都是这个无懈可击的、科幻的、伦理的死循环悖论(后来在《终结者2》里,这一设定在继续:之所以终结者会被研究出来,就在于科学家们在1984年捡到了这个来自于2029年的机器人残存的一截断肢)。于我而言,这就是最早的,而且是最锐利的哲学启蒙,只要想一想,就觉得玄而又玄,妙不可言。

《终结者》系列的时间旅行设定,逻辑完满,自成一体,比很多同类电影都更高明

电影从此征服了我,我变成了一个影迷。

原载于《电影》杂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