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间,中瑞思创发布公告,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00万股,发行价格为50元/股,募资不超过6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支付收购医惠科技剩余30.8583%股权转让款。自此,公司因筹划上述重大事项的停牌期结束。6月3日,中瑞思创复牌封一字板,报23.32元。
这份定增预案中,50元/股的发行价格相比中瑞思创停牌前21.2元的股价溢价136%,A股市场上也曾出现苏宁电器、徐工科技、振华港机等为数不多的几例溢价增发,溢价幅度10%-30%不等。此次中瑞思创刷新了这项A股历史记录。
界面新闻记者对与中瑞思创同一时间发布公告的上市公司做了粗略统计,发布增发预案的企业共有22家,其中已基本确定发行价格的有11家,除了中瑞思创,其他10家均以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90%定价发行。
按照惯例,股票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市场参考价的90%,市场参考价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中瑞思创此次非公开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日(2015年6月3日),停牌前一个月,公司股票价格在20元/股左右徘徊,最高不超过25元/股,因此本次股票的发行价格理论上也应在该水平。
如此高溢价,中瑞思创原有的股东们自然乐见,但定增认购对象们到底怎么想?预案显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西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易方达工商银行中瑞思创定增1号资产管理计划、方振淳等共3名特定投资者。全部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界面新闻记者致电易方达基金,询问其高溢价参与认购的逻辑,但公司以涉及具体上市公司为由婉拒回答。
有市场观点指出,定增价格较停牌前市价翻番,或许体现了中瑞思创新老股东间的博弈。在牛市的大格局下,创业板指数已经从公司2月初停牌时的不到1700点左右涨至目前的3900点,由于控股股东路楠需回避表决,公司将定增发行价定于50元/股,也是避免现有股东利益被过度摊薄,提高预案在股东大会通过的概率。
4月29日,中瑞思创首次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医惠科技100%股权,交易作价10.87亿元。收购具体将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收购医惠科技69.1417%股权,合计支付现金6.48亿元,公司拟采用银行贷款3.98亿元和自有资金2.5亿元支付;第二步,收购医惠科技剩余30.8583%的股权,支付现金4.39亿元,为降低财务风险,公司拟采用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支付。
同日,中瑞思创发布其控股股东、董事长路楠的减持计划,其相关公告称,为服务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促成公司本次收购上海医惠实业有限公司等股东持有的医惠科技100%股权的交易,路楠先生向医惠实业等16名交易对方协议转让所持有的部分中瑞思创股份。他将共计减持2126万股。
不同于发行股份完成收购,中瑞思创此举将并购重组的一般程序解构为购买资产、股权转让两步。据了解,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重组属于在企业层面发生,根据授权情况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即可实现重组;对企业股权的重组由于涉及股份持有人变化或股本增加,一般都需经过有关主管部门(如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审核或核准,涉及国有股权的还需要经国家财政部门的批准。
绕过上述环节,上市公司的扩张之路似乎掌握了更多主动权,大股东也通过减持获益不菲,可谓一举两得。
业内人士指出,大股东“表态”以及关联方参与是弱市下实施溢价增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不能承诺什么,但大股东、关联方毕竟对公司更有底气,他们的入场无疑为市场树立信心。中瑞思创重组标的及未来长远业务规划或许是资本信心来源。
据预案显示,收购医惠科技股权,目的是可以实现上市公司在智慧医疗产业方向上的延伸,使得上市公司具备提供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能力。医惠科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从医疗对象、数据信息、医疗流程入手,通过智能感知医疗对象、标准化处置医疗流程以及利用互联互通技术绑定对象和流程,以达到提高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目标。公司2013年和201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83亿元和2.10亿元,净利润为4204.19万元和4489.65万元。重组完成后,2015-2017年业绩承诺为每年考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9500万元和12000万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