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国宏观杠杆率7年来首次下降,但居民部门仍在加杠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国宏观杠杆率7年来首次下降,但居民部门仍在加杠杆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研究,2018年,我国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由2017年的244.0%下降到243.7%,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总杠杆率下降主要得益于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大幅下降。

2019年3月14日,南宁,在高表面铝合金把手制造商南南铝业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不停地在忙碌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在3月20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撰文指出,2018年,我国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出现了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包括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7年的244.0%下降到243.7%,下降了0.3个百分点。

文章称,2018年总杠杆率下降主要得益于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大幅下降。具体来看,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从2017年的158.2%下降至153.6%,全年下降4.6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由2017年的36.4%微升至37.0%,全年上升0.5个百分点;居民部门杠杆率由2017年的49.4%升至53.2%,全年上升3.8个百分点。

“2018年,除了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外,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力度较强,政府部门显性杠杆率略升但隐性债务增速趋缓,金融部门杠杆率进一步下降,结构性去杠杆的特征非常明显。”张晓晶在文章中指出。

在此之前,2008-2016年是我国快速加杠杆的时期,八年间杠杆率共上升9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超过12个百分点。2017年是去杠杆富有成效的开端,杠杆率增速有所放缓,全年微升了3.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在总杠杆率下降的同时,居民杠杆率增速依然较快,且上升趋势并未缓解。去年全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3.8个百分点,从2008年至2018年,居民部门杠杆率共上升35.3个百分点,年均增幅3.5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取得成效,其贡献主要在民营企业。2018年,国有企业总负债上升了16.0%,而民营企业为主的工业企业总负债仅上升了2.9%,结果就造成国企债务占整个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的比重在不断攀升。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估算,2018年,国企债务在非金融企业债务中的比例为66.9%,比2017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和2015年第二季度的较低水平相比,更是上升了10个百分点。

从政府部门来看,中央政府杠杆率从2017年的16.4%上升至16.5%;地方政府杠杆率由2017年的20.1%上升至20.4%,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从融资平台来看,2018年末,Wind所统计的城投债余额为7.7万亿,增长了5600亿元,同比增长8%,而2004-2016年全年的增长幅度都在1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

“城投债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速放缓反映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速的下降。”文章称,2019年,稳增长的压力难以消除,对于基建投资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倾斜和依赖都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预示着城投债市场在短期内可能仍会维持偏于宽松的政策环境。

文章最后表示,当前面临着内外部冲击以及下行压力加大挑战,需要在稳杠杆与稳增长之间取得平衡。因此,要坚持“稳中求进”,不可操之过急。

“稳住总杠杆,才能稳住总需求,这是面临内外部冲击以及增长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非常必要的做法。”文章称,这就需要中央政府加杠杆(如多发债),以及地方隐性债务的显性化(比如适当提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与专项债务限额),以改变过去主要靠居民部门加杠杆来稳住总杠杆的困局。

从中长期来看,要突出金融供给侧改革,消除传统体制的弊端,这包括推进无效特别是僵尸企业的破产重组,让市场清理机制发挥作用;硬化国企与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破除政府兜底幻觉;突出竞争中性,纠正金融体系的体制偏好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国宏观杠杆率7年来首次下降,但居民部门仍在加杠杆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研究,2018年,我国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由2017年的244.0%下降到243.7%,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总杠杆率下降主要得益于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大幅下降。

2019年3月14日,南宁,在高表面铝合金把手制造商南南铝业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不停地在忙碌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在3月20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撰文指出,2018年,我国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出现了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包括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7年的244.0%下降到243.7%,下降了0.3个百分点。

文章称,2018年总杠杆率下降主要得益于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大幅下降。具体来看,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从2017年的158.2%下降至153.6%,全年下降4.6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由2017年的36.4%微升至37.0%,全年上升0.5个百分点;居民部门杠杆率由2017年的49.4%升至53.2%,全年上升3.8个百分点。

“2018年,除了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外,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力度较强,政府部门显性杠杆率略升但隐性债务增速趋缓,金融部门杠杆率进一步下降,结构性去杠杆的特征非常明显。”张晓晶在文章中指出。

在此之前,2008-2016年是我国快速加杠杆的时期,八年间杠杆率共上升9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超过12个百分点。2017年是去杠杆富有成效的开端,杠杆率增速有所放缓,全年微升了3.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在总杠杆率下降的同时,居民杠杆率增速依然较快,且上升趋势并未缓解。去年全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3.8个百分点,从2008年至2018年,居民部门杠杆率共上升35.3个百分点,年均增幅3.5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取得成效,其贡献主要在民营企业。2018年,国有企业总负债上升了16.0%,而民营企业为主的工业企业总负债仅上升了2.9%,结果就造成国企债务占整个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的比重在不断攀升。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估算,2018年,国企债务在非金融企业债务中的比例为66.9%,比2017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和2015年第二季度的较低水平相比,更是上升了10个百分点。

从政府部门来看,中央政府杠杆率从2017年的16.4%上升至16.5%;地方政府杠杆率由2017年的20.1%上升至20.4%,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从融资平台来看,2018年末,Wind所统计的城投债余额为7.7万亿,增长了5600亿元,同比增长8%,而2004-2016年全年的增长幅度都在1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

“城投债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速放缓反映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速的下降。”文章称,2019年,稳增长的压力难以消除,对于基建投资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倾斜和依赖都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预示着城投债市场在短期内可能仍会维持偏于宽松的政策环境。

文章最后表示,当前面临着内外部冲击以及下行压力加大挑战,需要在稳杠杆与稳增长之间取得平衡。因此,要坚持“稳中求进”,不可操之过急。

“稳住总杠杆,才能稳住总需求,这是面临内外部冲击以及增长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非常必要的做法。”文章称,这就需要中央政府加杠杆(如多发债),以及地方隐性债务的显性化(比如适当提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与专项债务限额),以改变过去主要靠居民部门加杠杆来稳住总杠杆的困局。

从中长期来看,要突出金融供给侧改革,消除传统体制的弊端,这包括推进无效特别是僵尸企业的破产重组,让市场清理机制发挥作用;硬化国企与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破除政府兜底幻觉;突出竞争中性,纠正金融体系的体制偏好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