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流浪汉读书人沈巍走红:我们都有一个浪漫的流浪白日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流浪汉读书人沈巍走红:我们都有一个浪漫的流浪白日梦

理想受挫,向内寻求精神庇护的隐世生活,充满了传统趣味。这个趣味依然根植于当代社会深处。

文|咸肉刀B刀

抖音上有个流浪汉读书人走红。好事者透露,其名沈巍,今年52岁,熟读通史和经典。其形象,被描绘成为妻女车祸、家庭变故,心灰意冷的流浪汉。常常衣着褴褛,手捧书籍行走于上海弄堂小巷。

网传,沈巍是91届复旦高材生,曾任职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审计。1993年因倡导“垃圾分类”,每天捡拾收集废品,被看成脑子有“病”,从而被单位劝退病休。他的流浪生活已有20多年。

后有网友辟谣,经查复旦大学校友录,1991年入学的学生中没有沈巍此人。只有一名叫沈伟的硕士研究生,现执教于复旦大学。

不过,截止目前,除“因垃圾分类理念而丢工作的公务员”出自沈巍其口,其余均被认定为谣言,后有消息确认,大学毕业是真。倒是受红人效应,沈巍的流浪生活,变成了明星红地毯。

最新视频中,人群堵截沈巍,簇拥沈巍,让他无路可走,这让这个曾经远离人群的流浪者感到为难,他可能试图逃脱人流,高喊:“大家再这样,我就……”话未说完,声音又被人群淹没。

因此,对接下去沈巍能否继续流浪,保持内心安静,我持怀疑。当然,我对其身份没有兴趣,同样对其身具多少学问更没兴趣。感兴趣的是,沈巍走红背后大众的文化趣味。

这位新网红在视频中说:“我没有授权任何人进行任何直播,也没有任何人有权,所以大家不要给我任何资助,我不需要,我只想过自己的生活,我愿意过我自己艰苦的生活,这是我的追求”。

他同时声称:“不是求得别人可怜我,我根本不需要,只是希望别人尊重我”,这种独具人格和思想魅力的表述,加上其所具备的人气,颇具古代儒生的清淡和现代理想主义者的风采。

沈巍向大众展现出一个落魄但有才学的遁世读书人形象,一边流浪一边读书,倒符合朱子“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古风。

这种不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声,以节制且苦行僧式的生活,追求内心平静(或者说理想)的“自由”,让现代人向往。

尤其,儒家哲学依旧深埋骨里的中国社会。流浪汉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简直是中国读书人乌托邦式的个人生活再现。

中国读书人一般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入世的,强调伦理意义上的社会和家庭,以社会理想为己任,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修身、齐家”强调的是才学和服从,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他们认为“天下”像个大家庭。君是“父”,他们首先在家里服从权威的父;社会中要服从作为精神上父亲角色的“君”。

因此,知识分子的个体意识被淹没在对“君和父”的绝对服从的思维束缚重。理想的背面是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所承担的压力,及这种压力对“个人生活”的挤压,往往让人喘不过气来。

过于严密和苛刻的社会等级,让古代知识分子需要从其他地方寻找“自我”。因此,古儒生另一个世界是“出世”的,他们从老子和道家学说中寻找个体意识和情趣,安放有限的自由,强调遁世和逃离

读书人的流浪汉形象,很好的在两个世界中形成了一条道德式的逃离通道。逃离的原因是“垃圾分类”的理念被认为脑子有病。反物质崇拜和反名利的流浪汉形象,则使其知识分子身份得以道德式升华。

这里,无论是其逃离前的理想,还是逃离后的价值标准,都是儒家式的标杆。应该说,这种理想受挫,向内寻求精神庇护的隐世生活,充满了传统趣味。

这个趣味依然根植于当代社会深处。

房地产市场,虽然有官方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中国人的家庭情结和“居有其屋”的观念,仍是房价高企的文化原因。

甚至,刚刚不久前,中国科幻电影标杆《流浪地球》这种家国趣味,就被公认为是独特的中国美学。年轻人中对“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寻根,都说明传统人文情趣的根深蒂固。

可见,现代化中国社会中,现代伦理和美学,是表面人文的蒙娜丽莎微笑,那些看不见的旧伦理和旧传统交织的社会网络,更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个体意识的成长感到捉襟见肘。

所以,逃离正在发生。就像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的家庭成员,都来自传统家庭的逃离,某种意义上是传统家庭成员对传统责任的逃避,在现代社会压力下,不得不通过流浪来寻找自己。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虽然给了这些逃离成员一个“家庭”,让他们的流浪有落脚之处,但这种家庭显然不稳定,电影最后,小偷家庭分崩离析,意味着这些逃离的人依然需要继续流浪。

沈巍说:“就是这么简单的理念(垃圾分类),他们说我脑子有病,然后工作没了”。这种不满及不满后的自由流浪,暗合古儒生理想受挫后的隐世和“采菊东篱下”。

虽然沈巍这种形象的内在,缺乏古儒生宏大的社会理想为支撑,但放在现代社会,沈巍对个人、家庭,甚至社会责任的逃避和放弃,何尝不是所有人的理想。

这个意义上,沈巍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是这个依旧传统的社会所追求的。问题是基于来自社会、家庭和伦理的压力,我们缺乏这样的勇气。因此,这种流浪梦想仅能停留于口头、写作、童年、电影或白日梦。

我们“尊重”沈巍,是不是消费流浪汉之余的顾影自怜,“佩服”沈巍,是身处这个传统社会带来的压力,大抵可以通过可怜别人来可怜自己吧。

老狗对路人凶狠的“汪汪”声,不过是要求脖子上的绳子可以更长些,然后能在更大的空间里撒开蹄子。这就是那个童年开始的浪漫主义的自由流浪梦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流浪汉读书人沈巍走红:我们都有一个浪漫的流浪白日梦

理想受挫,向内寻求精神庇护的隐世生活,充满了传统趣味。这个趣味依然根植于当代社会深处。

文|咸肉刀B刀

抖音上有个流浪汉读书人走红。好事者透露,其名沈巍,今年52岁,熟读通史和经典。其形象,被描绘成为妻女车祸、家庭变故,心灰意冷的流浪汉。常常衣着褴褛,手捧书籍行走于上海弄堂小巷。

网传,沈巍是91届复旦高材生,曾任职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审计。1993年因倡导“垃圾分类”,每天捡拾收集废品,被看成脑子有“病”,从而被单位劝退病休。他的流浪生活已有20多年。

后有网友辟谣,经查复旦大学校友录,1991年入学的学生中没有沈巍此人。只有一名叫沈伟的硕士研究生,现执教于复旦大学。

不过,截止目前,除“因垃圾分类理念而丢工作的公务员”出自沈巍其口,其余均被认定为谣言,后有消息确认,大学毕业是真。倒是受红人效应,沈巍的流浪生活,变成了明星红地毯。

最新视频中,人群堵截沈巍,簇拥沈巍,让他无路可走,这让这个曾经远离人群的流浪者感到为难,他可能试图逃脱人流,高喊:“大家再这样,我就……”话未说完,声音又被人群淹没。

因此,对接下去沈巍能否继续流浪,保持内心安静,我持怀疑。当然,我对其身份没有兴趣,同样对其身具多少学问更没兴趣。感兴趣的是,沈巍走红背后大众的文化趣味。

这位新网红在视频中说:“我没有授权任何人进行任何直播,也没有任何人有权,所以大家不要给我任何资助,我不需要,我只想过自己的生活,我愿意过我自己艰苦的生活,这是我的追求”。

他同时声称:“不是求得别人可怜我,我根本不需要,只是希望别人尊重我”,这种独具人格和思想魅力的表述,加上其所具备的人气,颇具古代儒生的清淡和现代理想主义者的风采。

沈巍向大众展现出一个落魄但有才学的遁世读书人形象,一边流浪一边读书,倒符合朱子“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古风。

这种不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声,以节制且苦行僧式的生活,追求内心平静(或者说理想)的“自由”,让现代人向往。

尤其,儒家哲学依旧深埋骨里的中国社会。流浪汉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简直是中国读书人乌托邦式的个人生活再现。

中国读书人一般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入世的,强调伦理意义上的社会和家庭,以社会理想为己任,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修身、齐家”强调的是才学和服从,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他们认为“天下”像个大家庭。君是“父”,他们首先在家里服从权威的父;社会中要服从作为精神上父亲角色的“君”。

因此,知识分子的个体意识被淹没在对“君和父”的绝对服从的思维束缚重。理想的背面是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所承担的压力,及这种压力对“个人生活”的挤压,往往让人喘不过气来。

过于严密和苛刻的社会等级,让古代知识分子需要从其他地方寻找“自我”。因此,古儒生另一个世界是“出世”的,他们从老子和道家学说中寻找个体意识和情趣,安放有限的自由,强调遁世和逃离

读书人的流浪汉形象,很好的在两个世界中形成了一条道德式的逃离通道。逃离的原因是“垃圾分类”的理念被认为脑子有病。反物质崇拜和反名利的流浪汉形象,则使其知识分子身份得以道德式升华。

这里,无论是其逃离前的理想,还是逃离后的价值标准,都是儒家式的标杆。应该说,这种理想受挫,向内寻求精神庇护的隐世生活,充满了传统趣味。

这个趣味依然根植于当代社会深处。

房地产市场,虽然有官方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中国人的家庭情结和“居有其屋”的观念,仍是房价高企的文化原因。

甚至,刚刚不久前,中国科幻电影标杆《流浪地球》这种家国趣味,就被公认为是独特的中国美学。年轻人中对“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寻根,都说明传统人文情趣的根深蒂固。

可见,现代化中国社会中,现代伦理和美学,是表面人文的蒙娜丽莎微笑,那些看不见的旧伦理和旧传统交织的社会网络,更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个体意识的成长感到捉襟见肘。

所以,逃离正在发生。就像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的家庭成员,都来自传统家庭的逃离,某种意义上是传统家庭成员对传统责任的逃避,在现代社会压力下,不得不通过流浪来寻找自己。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虽然给了这些逃离成员一个“家庭”,让他们的流浪有落脚之处,但这种家庭显然不稳定,电影最后,小偷家庭分崩离析,意味着这些逃离的人依然需要继续流浪。

沈巍说:“就是这么简单的理念(垃圾分类),他们说我脑子有病,然后工作没了”。这种不满及不满后的自由流浪,暗合古儒生理想受挫后的隐世和“采菊东篱下”。

虽然沈巍这种形象的内在,缺乏古儒生宏大的社会理想为支撑,但放在现代社会,沈巍对个人、家庭,甚至社会责任的逃避和放弃,何尝不是所有人的理想。

这个意义上,沈巍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是这个依旧传统的社会所追求的。问题是基于来自社会、家庭和伦理的压力,我们缺乏这样的勇气。因此,这种流浪梦想仅能停留于口头、写作、童年、电影或白日梦。

我们“尊重”沈巍,是不是消费流浪汉之余的顾影自怜,“佩服”沈巍,是身处这个传统社会带来的压力,大抵可以通过可怜别人来可怜自己吧。

老狗对路人凶狠的“汪汪”声,不过是要求脖子上的绳子可以更长些,然后能在更大的空间里撒开蹄子。这就是那个童年开始的浪漫主义的自由流浪梦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