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时间线】LinkedIn:一家“无趣”却有用的网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时间线】LinkedIn:一家“无趣”却有用的网站

LinkedIn到底是什么?你甚至很难用一句话讲清楚。对不同用户它似乎有不同用途:你能用它求职,也能用它求知,更能用它扩展人脉,挖掘二三度弱关系人脉所潜藏的机会,以期未来可能。

图片来源:CFP

最近,有几个以色列创业者在LinkedIn(领英)上主动添加李小敏为好友,有人跟她讲,可以把她的自媒体打造成3D效果。这让身为科技记者的李小敏感到新奇,而这件事的缘起也与LinkedIn有关。“有个给《以色列时报》写东西的人不知怎么回事,在LinkedIn上看了我的简历,我就加了他,然后他在LinkedIn上发了一些message推荐了我,就有那边的创业者加了我。”李小敏告诉《时间线》记者——我们当时就坐在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一家稍显冷清的咖啡馆里,远处一桌年轻人也在谈论着创业。

至少在职业身份上,LinkedIn很容易让人有种离世界很近的感觉。李小敏就是LinkedIn的重度用户,“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下有没有人加我,有哪些人看过我的履历,我之前发了Inmail给到的一些人有没有回复,我感兴趣的人说了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LinkedIn到底是什么?你甚至很难用一句话讲清楚。对不同用户它似乎有不同用途:你能用它求职,也能用它求知,更能用它扩展人脉,挖掘二三度弱关系人脉所潜藏的机会,以期未来可能。有人这样调侃道:做招聘牛的没它有社交属性,做社交牛的没它招聘能力强,做同样模式的没它有名,比它有名的没做这玩意儿。

好吧,但这还不能概括LinkedIn的全部——以及它试图创建的世界“经济图谱”的野心。

职业身份

毫无疑问,真实的职业身份是LinkedIn的基石。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LinkedIn则希望承担属于职业的那部分。简单地说,你可以通过LinkedIn建立的真实职业社交圈,彰显你关于工作的一切——你的职业生涯,已建立与待挖掘的人脉,对工作的理解,甚至与工作那一面相关的价值观——当你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后,就可以等待美好的事情发生,譬如更好的工作。如你所知,LinkedIn进入中国曾令不少国内招聘网站如临大敌,尽管LinkedIn一再宣称自己不是一家招聘网站,但在其搭建的职业社交平台上,第一个也是目前最赚钱的应用就是为企业提供招聘解决方案。

从用户角度,LinkedIn与招聘网站有何不同?用领英中国区总裁沈博阳的话说,“一位用户可以很骄傲地讲‘我是领英用户’,但很难想象他会很骄傲地告诉别人自己现在是某某招聘网站的用户——那只意味着他正在积极找工作。”事实上,调查显示,职场上只有10%-20%的人对目前工作状态不甚满意,寻求主动跳槽,其他80%-90%并不想主动换工作,但良禽择木而栖息,好工作找上门,也是不会拒绝的——这些“被动求职者”更可能在LinkedIn上迎来好运。

当然,就算是主动求职者,LinkedIn对社交的强调也会让你和公司处在信息更为对称的透明平台上。譬如,你可以在LinkedIn上为自己贴标签,其他人可以对你认可和推荐;你也可以搜索心仪公司HR和Boss的页面,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是否与其气味相投——相比于向陌生HR投简历或者HR从一大堆陌生简历中大海捞针,LinkedIn建立的求职者与公司以及整个行业领袖的密切联系,可以依据兴趣与技能更好地匹配供需关系。

举个例子,尽管没有“不准在LinkedIn上分享旅行图片、养生之道、小道消息、是中国人就转”等明文规定,但如约定俗成一般,几乎没人这么做,这里只有与职业相关的内容(当然了,若你在朋友圈屏蔽的人足够精准,也可以办成这件事,但谁又真正忍心这么干呢)。“好比你进了一家公司,这个公司企业文化就是这样,你符合它的调性就待下去,不符合待着也不舒服,过两天就走了。”李小敏说,用户更愿在LinkedIn分享专业知识和职场经验,这让其他人可以更加高效地了解你,而当你在分享行业信息的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传递你的价值理念,这无疑是招聘网站办不到的。

事实上,当鲜活且实时更新的个人——而非工业组织里固态的“螺丝”,成为连接这个广袤世界的节点,“个人品牌”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一份冰冷的个人简历。“个人简历的目的很简单,它是求职用的,而且一般用户不会愿意将它公开。用户在领英上的个人档案是对个人职业身份的展现,可以快速让一位陌生人了解你是谁以及双方有哪些共同的好友。”领英中国招聘负责人宣洋告诉《时间线》记者,“个人档案是公开透明的,同事、朋友、合作伙伴都能看到,这意味着很难作假,作假风险很大;简历是私密的,更容易受到利益驱使去作假。以前有报道说,中国的职业简历30%重度注水,70%轻度注水。”

连接世界

早在2008年,LinkedIn还没有推出中文版时,李小敏就已是注册用户。虽然她在LinkedIn上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身份,但直至今日,她用LinkedIn的目的也与“找工作”毫无关系。

“做(科技记者)这一行如果想站在高处俯瞰整个行业,就要在报道国内市场的同时对国外也保持高度关注。LinkedIn是我与国外创业者建立联系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我接触到的国外创业者一般都用LinkedIn,这在硅谷更是一张名片。”

由于职业的关系,李小敏对Kickstarter、Indiegogo这些众筹平台上的新产品非常关注,如若碰见感兴趣的,会在LinkedIn上直接搜索创始人的名字并私信约访,“百分之六七十对方会回复。”李小敏告诉记者。譬如,她成功采访过Consumer Physics公司的CEO,其产品SciO曾是Kickstarter上的明星产品。与此同时,如前所述,不少国外创业者看到了其媒体人的身份,也会主动向她介绍产品和业务。“通过LinkedIn,我了解到这些国外创业公司对中国兴趣极大,对于他们来说,LinkedIn是认识中国媒体的非常好的方式。”

当然,身为重度用户,李小敏对LinkedIn的使用不限于工作,平时看到有意思的人,她也会在LinkedIn上搜索此人过往。“之前有段时间我对NASA比较感兴趣,就搜索到了NASA的科学家Jonathan Trent,他发明了一项叫OMEGA的可再生资源新技术,后来还给我写了一封两千多字的信介绍了他正在做的事情、他的技术、他在TED大会上的演讲。他希望通过这项技术改变世界的强烈愿望,交流过程中,他表示多么希望这个技术能在中国实现,这让我很感动。”李小敏说,“通过LinkedIn,我感觉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做着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

不过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并不是免费的。为了看到感兴趣的人的完整履历,以及在没成功添加对方联系人的情况下向其发送站内信,李小敏“一咬牙”购买了高级用户,“一个月30多美元……希望以后可以便宜一些。”

在平时,李小敏也会在LinkedIn上看一些其他人分享的专业文章。其实不难想象,当LinkedIn累积了大量“优质用户”之后,自然就会变成一个知识分享平台,你可以在上面获得知识洞察与专业技能——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这可比研究NASA实际得多。

在一个(免费的)媒体内容与社交网络愈加难分彼此的共生关系里,这样的举措倒也不难理解,当整个社交环境中充斥着大量内容,“人格筛选”的作用无疑非常重要。

事实上,LinkedIn也希望通过与职业相关的原创内容黏住用户。早在2012年,LinkedIn就启动了一个名为“LinkedIn Influencer”的项目,邀请包括奥巴马、比尔盖茨等大批颇具影响力的人撰写各自专业的原创文章。领英中文版最近也上线了“领英洞察”专栏,邀请了国内各个领域有多年经验的企业高管和意见领袖撰文。

应对挑战

与分享内容的“单调”相呼应的是,不同于大多数社交产品的花枝招展,LinkedIn甚至没有丰富的图片与繁杂的互动。关于LinkedIn,最常用的形容词似乎是:无趣。“我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LinkedIn是全球最‘无聊’的三个网站之一。”李小敏说。

当然,无趣的后半句通常是另一个词:有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自2011年上市,LinkedIn可能是动荡最少的一支社交概念股。其实仔细想想,“无趣但有用”倒是个不算坏的评价,就像沈博阳所言,“‘有趣’的生意最危险……从BBS、校内、人人到开心网,再到微博、微信,一个比一个好玩,用户在不断赶时髦,追潮流。比如现在美国大红大紫的Facebook其实也有很强的危机感,因为担心90后00后觉得Facebook不时髦了怎么办,所以他们才花了190亿美元收购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从这个角度看,LinkedIn非常安全,但LinkedIn偏向实用工具型的定位,也让其相比于那些“有趣”的社交产品而言黏性不足。某种意义上,不少人更喜欢把LinkedIn当作数据和查询工具使用,“我周围人用LinkedIn频率很高的人比较少。”李小敏也坦言。不过,作为一家不太靠流量赚钱的数据驱动型公司,LinkedIn也许并不太在意这一点,毕竟优质的用户数据才是核心竞争力。

目前,领英中国的用户量超过了900万,这对于进入中国时间不长的LinkedIn来说算是个不错的成绩,但尽管属于垂直类社交产品,也与微信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人们还是愿意将两者拿来比较。

在领英中国看来,微信并不具有“名片”功能。“中国用户还处于职业社交的初级阶段。”领英中国向《时间线》表示,“中国用户目前将职业社交与生活社交放在一起,还没完全分开,后果是微信里既有朋友家人,又有同事和合作伙伴……很多时候你被拉到一个群,发现加你的人头像是一条狗,用户名是一个‘ID’,而不是一个名字,备注是一句心情或感悟。这个时候你没法判断对方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没法判断是否需要通过他的好友请求。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张领英名片,你就能判断是否要加对方为好友。”

关于“职业社交初级阶段”的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现象是:作为一个有着漫长农耕文明史的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甚至可以将“关系”两个字作为一种“文化输出”,所以,对于偏重线下职业社交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LinkedIn的产品逻辑似乎稍显“冰冷”。

在LinkedIn上,李小敏就会时不时收到一些职位推荐。“但说实话,尤其像媒体圈,大家都认识,没有必要通过这个找工作,所以找工作好像不太需要LinkedIn。”她告诉记者。

沈博阳也曾坦言,如果非要找出一个LinkedIn有可能在中国发展不如预期的原因,“那一定就是文化”。

经济图谱

你知道,人类可以繁衍至今,底层逻辑无外乎协作互利,而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也不断通过技术与他人相连接,试图延伸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毫无疑问,社交网络可以在人类最本质的特性上提供更大帮助,甚至可以将这个世界“助推”至更好的方向。

这也暗合了LinkedIn的最终愿景:为全球数十亿劳动力创造商业机会,进而创建首个“经济图谱”——事实上,李小敏,那几个以色列创业者,以及让李小敏感到新奇的NASA科学家,都是“经济图谱”的一部分。

在LinkedIn看来,当它不断吸纳包括人、工作、公司、技能、学校、信息这六大最基础的经济元素,将它们之间的联系数字化,将人们的工作、学历和技能以及对雇主的要求数字化,就会让人们更直观地看到人类各种经济元素变化的趋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若你是一个处于大四迷茫期的大学生,那么完全有理由去LinkedIn上瞅瞅你的学长学姐现在在干嘛,哪些行业、哪类职位在热招。若你因此设定了某些具体的职业目标,那么可以通过LinkedIn上对应的职业用户的资料信息了解与之匹配的职业技能,从而可以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学习。得益于平台上全面而真实的职场数据,LinkedIn成为了一家“数据报告公司”。其发布的《2014中国职场发展满意度报告》《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等报告,被作为新闻内容本身传播甚广。领英中国商务分析及战略总监王昱尧告诉《时间线》记者,“我们会根据自己平台的特色以及用户的需求来制作职场报告。比如媒体和用户特别关心的跳槽报告、总监晋升报告,用户会把自己每一段工作经历写在领英上,我们知道他们多少年跳一次槽,也能知道他们每一次职位变更,这使得我们能非常方便地通过数据去挖掘用户每一份工作的变化,转化为报告给职场人士作参考。”

倘若这张全球“经济图谱”得以完善,你就很难预测其最终影响,帮助劳动力市场流通更为顺畅?甚至降低潜在失业率?经济世界变幻莫测,谁知道呢。

不过至少可以肯定,一切尚需时间,职业社交绝对是个比拼耐心与韧性的行当——最好耐得住寂寞。

(此文在《时间线》2015年5月刊首发)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来源:时间线杂志(timelinemag)

原标题:LinkedIn:一家“无趣”却有用的网站

最新更新时间:06/05 18:0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领英

656
  • LinkedIn网络中断后恢复正常
  • AI搅动就业市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时间线】LinkedIn:一家“无趣”却有用的网站

LinkedIn到底是什么?你甚至很难用一句话讲清楚。对不同用户它似乎有不同用途:你能用它求职,也能用它求知,更能用它扩展人脉,挖掘二三度弱关系人脉所潜藏的机会,以期未来可能。

图片来源:CFP

最近,有几个以色列创业者在LinkedIn(领英)上主动添加李小敏为好友,有人跟她讲,可以把她的自媒体打造成3D效果。这让身为科技记者的李小敏感到新奇,而这件事的缘起也与LinkedIn有关。“有个给《以色列时报》写东西的人不知怎么回事,在LinkedIn上看了我的简历,我就加了他,然后他在LinkedIn上发了一些message推荐了我,就有那边的创业者加了我。”李小敏告诉《时间线》记者——我们当时就坐在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一家稍显冷清的咖啡馆里,远处一桌年轻人也在谈论着创业。

至少在职业身份上,LinkedIn很容易让人有种离世界很近的感觉。李小敏就是LinkedIn的重度用户,“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下有没有人加我,有哪些人看过我的履历,我之前发了Inmail给到的一些人有没有回复,我感兴趣的人说了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LinkedIn到底是什么?你甚至很难用一句话讲清楚。对不同用户它似乎有不同用途:你能用它求职,也能用它求知,更能用它扩展人脉,挖掘二三度弱关系人脉所潜藏的机会,以期未来可能。有人这样调侃道:做招聘牛的没它有社交属性,做社交牛的没它招聘能力强,做同样模式的没它有名,比它有名的没做这玩意儿。

好吧,但这还不能概括LinkedIn的全部——以及它试图创建的世界“经济图谱”的野心。

职业身份

毫无疑问,真实的职业身份是LinkedIn的基石。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LinkedIn则希望承担属于职业的那部分。简单地说,你可以通过LinkedIn建立的真实职业社交圈,彰显你关于工作的一切——你的职业生涯,已建立与待挖掘的人脉,对工作的理解,甚至与工作那一面相关的价值观——当你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后,就可以等待美好的事情发生,譬如更好的工作。如你所知,LinkedIn进入中国曾令不少国内招聘网站如临大敌,尽管LinkedIn一再宣称自己不是一家招聘网站,但在其搭建的职业社交平台上,第一个也是目前最赚钱的应用就是为企业提供招聘解决方案。

从用户角度,LinkedIn与招聘网站有何不同?用领英中国区总裁沈博阳的话说,“一位用户可以很骄傲地讲‘我是领英用户’,但很难想象他会很骄傲地告诉别人自己现在是某某招聘网站的用户——那只意味着他正在积极找工作。”事实上,调查显示,职场上只有10%-20%的人对目前工作状态不甚满意,寻求主动跳槽,其他80%-90%并不想主动换工作,但良禽择木而栖息,好工作找上门,也是不会拒绝的——这些“被动求职者”更可能在LinkedIn上迎来好运。

当然,就算是主动求职者,LinkedIn对社交的强调也会让你和公司处在信息更为对称的透明平台上。譬如,你可以在LinkedIn上为自己贴标签,其他人可以对你认可和推荐;你也可以搜索心仪公司HR和Boss的页面,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是否与其气味相投——相比于向陌生HR投简历或者HR从一大堆陌生简历中大海捞针,LinkedIn建立的求职者与公司以及整个行业领袖的密切联系,可以依据兴趣与技能更好地匹配供需关系。

举个例子,尽管没有“不准在LinkedIn上分享旅行图片、养生之道、小道消息、是中国人就转”等明文规定,但如约定俗成一般,几乎没人这么做,这里只有与职业相关的内容(当然了,若你在朋友圈屏蔽的人足够精准,也可以办成这件事,但谁又真正忍心这么干呢)。“好比你进了一家公司,这个公司企业文化就是这样,你符合它的调性就待下去,不符合待着也不舒服,过两天就走了。”李小敏说,用户更愿在LinkedIn分享专业知识和职场经验,这让其他人可以更加高效地了解你,而当你在分享行业信息的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传递你的价值理念,这无疑是招聘网站办不到的。

事实上,当鲜活且实时更新的个人——而非工业组织里固态的“螺丝”,成为连接这个广袤世界的节点,“个人品牌”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一份冰冷的个人简历。“个人简历的目的很简单,它是求职用的,而且一般用户不会愿意将它公开。用户在领英上的个人档案是对个人职业身份的展现,可以快速让一位陌生人了解你是谁以及双方有哪些共同的好友。”领英中国招聘负责人宣洋告诉《时间线》记者,“个人档案是公开透明的,同事、朋友、合作伙伴都能看到,这意味着很难作假,作假风险很大;简历是私密的,更容易受到利益驱使去作假。以前有报道说,中国的职业简历30%重度注水,70%轻度注水。”

连接世界

早在2008年,LinkedIn还没有推出中文版时,李小敏就已是注册用户。虽然她在LinkedIn上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身份,但直至今日,她用LinkedIn的目的也与“找工作”毫无关系。

“做(科技记者)这一行如果想站在高处俯瞰整个行业,就要在报道国内市场的同时对国外也保持高度关注。LinkedIn是我与国外创业者建立联系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我接触到的国外创业者一般都用LinkedIn,这在硅谷更是一张名片。”

由于职业的关系,李小敏对Kickstarter、Indiegogo这些众筹平台上的新产品非常关注,如若碰见感兴趣的,会在LinkedIn上直接搜索创始人的名字并私信约访,“百分之六七十对方会回复。”李小敏告诉记者。譬如,她成功采访过Consumer Physics公司的CEO,其产品SciO曾是Kickstarter上的明星产品。与此同时,如前所述,不少国外创业者看到了其媒体人的身份,也会主动向她介绍产品和业务。“通过LinkedIn,我了解到这些国外创业公司对中国兴趣极大,对于他们来说,LinkedIn是认识中国媒体的非常好的方式。”

当然,身为重度用户,李小敏对LinkedIn的使用不限于工作,平时看到有意思的人,她也会在LinkedIn上搜索此人过往。“之前有段时间我对NASA比较感兴趣,就搜索到了NASA的科学家Jonathan Trent,他发明了一项叫OMEGA的可再生资源新技术,后来还给我写了一封两千多字的信介绍了他正在做的事情、他的技术、他在TED大会上的演讲。他希望通过这项技术改变世界的强烈愿望,交流过程中,他表示多么希望这个技术能在中国实现,这让我很感动。”李小敏说,“通过LinkedIn,我感觉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做着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

不过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并不是免费的。为了看到感兴趣的人的完整履历,以及在没成功添加对方联系人的情况下向其发送站内信,李小敏“一咬牙”购买了高级用户,“一个月30多美元……希望以后可以便宜一些。”

在平时,李小敏也会在LinkedIn上看一些其他人分享的专业文章。其实不难想象,当LinkedIn累积了大量“优质用户”之后,自然就会变成一个知识分享平台,你可以在上面获得知识洞察与专业技能——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这可比研究NASA实际得多。

在一个(免费的)媒体内容与社交网络愈加难分彼此的共生关系里,这样的举措倒也不难理解,当整个社交环境中充斥着大量内容,“人格筛选”的作用无疑非常重要。

事实上,LinkedIn也希望通过与职业相关的原创内容黏住用户。早在2012年,LinkedIn就启动了一个名为“LinkedIn Influencer”的项目,邀请包括奥巴马、比尔盖茨等大批颇具影响力的人撰写各自专业的原创文章。领英中文版最近也上线了“领英洞察”专栏,邀请了国内各个领域有多年经验的企业高管和意见领袖撰文。

应对挑战

与分享内容的“单调”相呼应的是,不同于大多数社交产品的花枝招展,LinkedIn甚至没有丰富的图片与繁杂的互动。关于LinkedIn,最常用的形容词似乎是:无趣。“我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LinkedIn是全球最‘无聊’的三个网站之一。”李小敏说。

当然,无趣的后半句通常是另一个词:有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自2011年上市,LinkedIn可能是动荡最少的一支社交概念股。其实仔细想想,“无趣但有用”倒是个不算坏的评价,就像沈博阳所言,“‘有趣’的生意最危险……从BBS、校内、人人到开心网,再到微博、微信,一个比一个好玩,用户在不断赶时髦,追潮流。比如现在美国大红大紫的Facebook其实也有很强的危机感,因为担心90后00后觉得Facebook不时髦了怎么办,所以他们才花了190亿美元收购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从这个角度看,LinkedIn非常安全,但LinkedIn偏向实用工具型的定位,也让其相比于那些“有趣”的社交产品而言黏性不足。某种意义上,不少人更喜欢把LinkedIn当作数据和查询工具使用,“我周围人用LinkedIn频率很高的人比较少。”李小敏也坦言。不过,作为一家不太靠流量赚钱的数据驱动型公司,LinkedIn也许并不太在意这一点,毕竟优质的用户数据才是核心竞争力。

目前,领英中国的用户量超过了900万,这对于进入中国时间不长的LinkedIn来说算是个不错的成绩,但尽管属于垂直类社交产品,也与微信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人们还是愿意将两者拿来比较。

在领英中国看来,微信并不具有“名片”功能。“中国用户还处于职业社交的初级阶段。”领英中国向《时间线》表示,“中国用户目前将职业社交与生活社交放在一起,还没完全分开,后果是微信里既有朋友家人,又有同事和合作伙伴……很多时候你被拉到一个群,发现加你的人头像是一条狗,用户名是一个‘ID’,而不是一个名字,备注是一句心情或感悟。这个时候你没法判断对方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没法判断是否需要通过他的好友请求。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张领英名片,你就能判断是否要加对方为好友。”

关于“职业社交初级阶段”的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现象是:作为一个有着漫长农耕文明史的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甚至可以将“关系”两个字作为一种“文化输出”,所以,对于偏重线下职业社交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LinkedIn的产品逻辑似乎稍显“冰冷”。

在LinkedIn上,李小敏就会时不时收到一些职位推荐。“但说实话,尤其像媒体圈,大家都认识,没有必要通过这个找工作,所以找工作好像不太需要LinkedIn。”她告诉记者。

沈博阳也曾坦言,如果非要找出一个LinkedIn有可能在中国发展不如预期的原因,“那一定就是文化”。

经济图谱

你知道,人类可以繁衍至今,底层逻辑无外乎协作互利,而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也不断通过技术与他人相连接,试图延伸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毫无疑问,社交网络可以在人类最本质的特性上提供更大帮助,甚至可以将这个世界“助推”至更好的方向。

这也暗合了LinkedIn的最终愿景:为全球数十亿劳动力创造商业机会,进而创建首个“经济图谱”——事实上,李小敏,那几个以色列创业者,以及让李小敏感到新奇的NASA科学家,都是“经济图谱”的一部分。

在LinkedIn看来,当它不断吸纳包括人、工作、公司、技能、学校、信息这六大最基础的经济元素,将它们之间的联系数字化,将人们的工作、学历和技能以及对雇主的要求数字化,就会让人们更直观地看到人类各种经济元素变化的趋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若你是一个处于大四迷茫期的大学生,那么完全有理由去LinkedIn上瞅瞅你的学长学姐现在在干嘛,哪些行业、哪类职位在热招。若你因此设定了某些具体的职业目标,那么可以通过LinkedIn上对应的职业用户的资料信息了解与之匹配的职业技能,从而可以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学习。得益于平台上全面而真实的职场数据,LinkedIn成为了一家“数据报告公司”。其发布的《2014中国职场发展满意度报告》《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等报告,被作为新闻内容本身传播甚广。领英中国商务分析及战略总监王昱尧告诉《时间线》记者,“我们会根据自己平台的特色以及用户的需求来制作职场报告。比如媒体和用户特别关心的跳槽报告、总监晋升报告,用户会把自己每一段工作经历写在领英上,我们知道他们多少年跳一次槽,也能知道他们每一次职位变更,这使得我们能非常方便地通过数据去挖掘用户每一份工作的变化,转化为报告给职场人士作参考。”

倘若这张全球“经济图谱”得以完善,你就很难预测其最终影响,帮助劳动力市场流通更为顺畅?甚至降低潜在失业率?经济世界变幻莫测,谁知道呢。

不过至少可以肯定,一切尚需时间,职业社交绝对是个比拼耐心与韧性的行当——最好耐得住寂寞。

(此文在《时间线》2015年5月刊首发)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来源:时间线杂志(timelinemag)

原标题:LinkedIn:一家“无趣”却有用的网站

最新更新时间:06/05 18:0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