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个人意见】《波西米亚狂想曲》:花一张电影票的钱,看一场跨时代的演唱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个人意见】《波西米亚狂想曲》:花一张电影票的钱,看一场跨时代的演唱会

观影前请熟悉《波西米亚狂想曲》,以便在结局处与其他观众大合唱。

本文涉及少量剧透,请谨慎阅读。

回顾奥斯卡的颁奖历程,传记片似乎尤其受到评委的青睐。《公民凯恩》、《辛德勒名单》、《莎翁情史》、《巴顿将军》、《美丽心灵》、《钢琴师》等传记电影屡获提名和奖项。第91届奥斯卡也是如此,《波西米亚狂想曲》最终收获了最佳男主、最佳剪辑、最佳音效、最佳音效剪辑四个奖项,饰演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默丘里的拉米·马雷克更是成为2019年颁奖季最佳男主角的大赢家。该电影已于3月22日在国内上映。

传记片是历史人物与现代电影艺术,真实与虚构结合的产物。它既有跌宕起伏的动人情节,又符合观众对于窥探名人生活的猎奇欲望。但由于电影的时长限制,创作者无法涵盖主人公生命中的繁琐进程,只能筛选最具个人魅力和性格特征的片段进行着重描述。

在《公民凯恩》中,导演奥逊·威尔森打乱故事情节和时间的节奏,用分割、离散、跳跃的方式进行讲述,并用长镜头记录人物命运的高光时刻。此后,大部分的传记片也延续了《公民凯恩》的剪辑特点,通过经典片段加时空闪回的方式营造现实与回忆时空交错的感觉,用一个或多个主题贯穿影片始终。如对抗之于《宾虚》,复仇之于《角斗士》,宫廷和战争之于《勇敢的心》。

《公民凯恩》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编剧安东尼·麦卡滕就是制作典型传记片的老手。出自他手下的《万物理论》和《至暗时刻》都是剪辑工整、故事主线明确的类型电影,二者也是颁奖季的大热门,

与这些传记片相比,《波西米亚狂想曲》稍显得有些不同。它抛弃了“大事记”的传记片模式,在整体叙事上遵从时间顺序,对弗雷迪·默丘里的人生,以及皇后乐队的成立,进行了非常高还原度的讲述。影片从弗雷迪当机场搬运工开始,到Live Aid公益演唱会结束,其中展现了主角弗雷迪创作歌曲的过程、饱受争议的情感经历、误入歧途的迷茫以及病痛之后的重新振作。

但由于展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前期部分故事情节显得琐碎、潦草。观众对于这些一笔掠过的剧情印象不深,对于皇后乐队的“突然走红”感到意外。这或许是由于编剧对于弗雷迪跌宕起伏的人生难以取舍,但即使有些瑕疵,《波西米亚狂想曲》也是一部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佳作。

弗雷迪的蜥蜴造型

在《波西米亚狂想曲》中,大量的皇后乐队原声音乐不仅作为背景,也作为一种渲染氛围、构建情节的重要元素贯穿全片。从《Killer Queen》到《Bohemian Rhapsody》,从《We Will Rock You》到《We Are The Champions》,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除了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也适时地配合了剧情的逻辑与走向。《Doing Alright》对应了弗雷迪作为希思罗搬运工的生存处境,《Keep Yourself Alive》是乐队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Love of My Life》放置在弗雷迪与玛丽·奥斯汀感情的转折点,《Bohemian Rhapsody》中的歌词“再见各位,我得走了,得离开你们去面对真相”则预示了弗雷迪最终的宿命。

在观影过程中,观众有时会分不清自己是沉浸在电影中,还是为皇后乐队和弗雷迪·默丘里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如果是皇后乐队的歌迷,或许还会为主创团队对场景还原的高要求而感动。片尾长达20分钟的“Live Aid”演唱会片段,大到沸腾的人海、汗水淋漓的乐队其他成员,小到弗雷迪·默丘里的每一次挥拳,钢琴上的可乐和啤酒,都力图真实还原当年的舞台场景。当然,这也得益于皇后乐队成员布莱恩·哈罗德·梅、罗杰·泰勒,弗雷迪生前的私人助理Peter Freestone的保驾护航,他们对拉米在电影中的造型、服装、道具、演唱会动作进行了严格把关。

“Live Aid”演唱会片段几乎是1:1还原​

但《波西米亚狂想曲》作为传记片最大的魅力,还在于它对于主人公命运沉重和悲剧性的刻画。它脱离了对皇后乐队和弗雷迪本人的虔诚处理,将其还原成一个集平凡和伟大为一身的人。影片中不仅呈现了弗雷迪在音乐上的杰出天赋,也描绘了他的撕裂家庭、性格缺陷、矛盾关系,以及最终面对困境时的奋起。

到了最终的演唱会部分,弗雷迪在生命的倒计时刻燃烧自己,屏幕前的观众仿佛在欣赏一个非凡天才的独幕剧。熟悉歌曲的观众会跟着哼唱,为这位天才鼓掌、唏嘘。当节奏减缓,弗雷迪与时代、命运抗争的辉煌人生即将谢幕,观众也会默默走出影院,重新回到平凡的生活中去。

神还原的手势

作为一部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并非没有虚构的成分。片中对真实故事进行的最大改编,是将弗雷迪确诊艾滋病这一事件放在Live Aid公益演唱会之前。这一处理让弗雷迪的命运悲剧性得到深化,但也显得模式化和刻意。此外,影片还着重强化了弗雷迪身上的双性恋、印度裔标签,这让不少影评人和乐迷感到不满。《卫报》的影评人Steve Rose甚至表示:“《波西米亚狂想曲》致敬了舞台上的Freddie,但却从未接近真实的他。”

将弗雷迪的个人形象简单化,放弃了进一步剖析他的复杂性和舞台魅力,这也是《波西米亚狂想曲》上映后给广大乐迷留下的小小缺憾。但不论是皇后乐队、弗雷迪本身还是音乐的加成,观众和粉丝还是值得花一张电影票的钱,看一场跨时代的演唱会。

推荐指数:强烈推荐,如果你置身万达IMAX和杜比厅,还将获得置身于舞台下千万人群中的震撼感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个人意见】《波西米亚狂想曲》:花一张电影票的钱,看一场跨时代的演唱会

观影前请熟悉《波西米亚狂想曲》,以便在结局处与其他观众大合唱。

本文涉及少量剧透,请谨慎阅读。

回顾奥斯卡的颁奖历程,传记片似乎尤其受到评委的青睐。《公民凯恩》、《辛德勒名单》、《莎翁情史》、《巴顿将军》、《美丽心灵》、《钢琴师》等传记电影屡获提名和奖项。第91届奥斯卡也是如此,《波西米亚狂想曲》最终收获了最佳男主、最佳剪辑、最佳音效、最佳音效剪辑四个奖项,饰演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默丘里的拉米·马雷克更是成为2019年颁奖季最佳男主角的大赢家。该电影已于3月22日在国内上映。

传记片是历史人物与现代电影艺术,真实与虚构结合的产物。它既有跌宕起伏的动人情节,又符合观众对于窥探名人生活的猎奇欲望。但由于电影的时长限制,创作者无法涵盖主人公生命中的繁琐进程,只能筛选最具个人魅力和性格特征的片段进行着重描述。

在《公民凯恩》中,导演奥逊·威尔森打乱故事情节和时间的节奏,用分割、离散、跳跃的方式进行讲述,并用长镜头记录人物命运的高光时刻。此后,大部分的传记片也延续了《公民凯恩》的剪辑特点,通过经典片段加时空闪回的方式营造现实与回忆时空交错的感觉,用一个或多个主题贯穿影片始终。如对抗之于《宾虚》,复仇之于《角斗士》,宫廷和战争之于《勇敢的心》。

《公民凯恩》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编剧安东尼·麦卡滕就是制作典型传记片的老手。出自他手下的《万物理论》和《至暗时刻》都是剪辑工整、故事主线明确的类型电影,二者也是颁奖季的大热门,

与这些传记片相比,《波西米亚狂想曲》稍显得有些不同。它抛弃了“大事记”的传记片模式,在整体叙事上遵从时间顺序,对弗雷迪·默丘里的人生,以及皇后乐队的成立,进行了非常高还原度的讲述。影片从弗雷迪当机场搬运工开始,到Live Aid公益演唱会结束,其中展现了主角弗雷迪创作歌曲的过程、饱受争议的情感经历、误入歧途的迷茫以及病痛之后的重新振作。

但由于展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前期部分故事情节显得琐碎、潦草。观众对于这些一笔掠过的剧情印象不深,对于皇后乐队的“突然走红”感到意外。这或许是由于编剧对于弗雷迪跌宕起伏的人生难以取舍,但即使有些瑕疵,《波西米亚狂想曲》也是一部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佳作。

弗雷迪的蜥蜴造型

在《波西米亚狂想曲》中,大量的皇后乐队原声音乐不仅作为背景,也作为一种渲染氛围、构建情节的重要元素贯穿全片。从《Killer Queen》到《Bohemian Rhapsody》,从《We Will Rock You》到《We Are The Champions》,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除了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也适时地配合了剧情的逻辑与走向。《Doing Alright》对应了弗雷迪作为希思罗搬运工的生存处境,《Keep Yourself Alive》是乐队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Love of My Life》放置在弗雷迪与玛丽·奥斯汀感情的转折点,《Bohemian Rhapsody》中的歌词“再见各位,我得走了,得离开你们去面对真相”则预示了弗雷迪最终的宿命。

在观影过程中,观众有时会分不清自己是沉浸在电影中,还是为皇后乐队和弗雷迪·默丘里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如果是皇后乐队的歌迷,或许还会为主创团队对场景还原的高要求而感动。片尾长达20分钟的“Live Aid”演唱会片段,大到沸腾的人海、汗水淋漓的乐队其他成员,小到弗雷迪·默丘里的每一次挥拳,钢琴上的可乐和啤酒,都力图真实还原当年的舞台场景。当然,这也得益于皇后乐队成员布莱恩·哈罗德·梅、罗杰·泰勒,弗雷迪生前的私人助理Peter Freestone的保驾护航,他们对拉米在电影中的造型、服装、道具、演唱会动作进行了严格把关。

“Live Aid”演唱会片段几乎是1:1还原​

但《波西米亚狂想曲》作为传记片最大的魅力,还在于它对于主人公命运沉重和悲剧性的刻画。它脱离了对皇后乐队和弗雷迪本人的虔诚处理,将其还原成一个集平凡和伟大为一身的人。影片中不仅呈现了弗雷迪在音乐上的杰出天赋,也描绘了他的撕裂家庭、性格缺陷、矛盾关系,以及最终面对困境时的奋起。

到了最终的演唱会部分,弗雷迪在生命的倒计时刻燃烧自己,屏幕前的观众仿佛在欣赏一个非凡天才的独幕剧。熟悉歌曲的观众会跟着哼唱,为这位天才鼓掌、唏嘘。当节奏减缓,弗雷迪与时代、命运抗争的辉煌人生即将谢幕,观众也会默默走出影院,重新回到平凡的生活中去。

神还原的手势

作为一部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并非没有虚构的成分。片中对真实故事进行的最大改编,是将弗雷迪确诊艾滋病这一事件放在Live Aid公益演唱会之前。这一处理让弗雷迪的命运悲剧性得到深化,但也显得模式化和刻意。此外,影片还着重强化了弗雷迪身上的双性恋、印度裔标签,这让不少影评人和乐迷感到不满。《卫报》的影评人Steve Rose甚至表示:“《波西米亚狂想曲》致敬了舞台上的Freddie,但却从未接近真实的他。”

将弗雷迪的个人形象简单化,放弃了进一步剖析他的复杂性和舞台魅力,这也是《波西米亚狂想曲》上映后给广大乐迷留下的小小缺憾。但不论是皇后乐队、弗雷迪本身还是音乐的加成,观众和粉丝还是值得花一张电影票的钱,看一场跨时代的演唱会。

推荐指数:强烈推荐,如果你置身万达IMAX和杜比厅,还将获得置身于舞台下千万人群中的震撼感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