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城市美学地图 | 3月香港,当艺术让城市发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城市美学地图 | 3月香港,当艺术让城市发光

除了一年一度的巴塞尔艺术展,展厅之外的香港能够给你的也许更丰厚。

记者 | 李烨

每年的3月都是艺术界最热闹的时候,不少重要的艺术事件、开年大展在3月拉开帷幕,亚洲范围内的 “艺术季” 则是从一年一度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开启 —— 3月去香港看展,也是越来越多艺术爱好者年度行程上最具仪式感的开跑按键。

展厅之外的城市一如既往地匆忙热闹,又有些不同,除了作为亚洲创意、艺术中心持续不断地引入国际作品外,近年来的香港也在试着将目光收回,重新检视复杂历史留下的文化脉络,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他们重新激活。今年的 “香港艺术节” 除了超过一个月的艺术文化活动、 1700 位来自海外及本地的艺术家、166 场演出 (歌剧、音乐、戏剧及舞蹈) 之外,香港旅游局也也联合整座城市的艺术、设计资源,推出香港艺术月项目,顺着这条线索重新打开香港,也许它给你的,远比艺术本身更丰厚。

每年春季,全球最重要的艺术盛事 ——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都会汇聚来自全球的顶级艺廊,用数千张作品让整座城市沸腾起来。作为巴塞尔艺术展在亚洲的延伸,也吸引了中国台湾、中国内地和日本、新加坡等地的艺术爱好者前往。

于3月29日至31日举办的第七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有36个国家的242间艺廊参展,半数以上来自亚洲及亚太地区,更有21间初次亮相的艺廊令人期待。作品涵盖雕塑、绘画、装置及摄影等领域,并包括“亚洲视野”、“艺术探新”、“艺聚空间”等专区和系列讲谈活动。​​​

同期,备受关注的 ART CENTRE 也将于 2019 年 3 月 27 日至 31 日第五度载誉回归香港中环海滨活动空间,并于 3 月 26 日举办贵宾预览及艺博会开幕夜。已成功举办5年的 Art Central 今年吸引了全球逾百间艺廊加入,在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为来宾带来了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及研讨讲座等缤纷节目。 

         ​          

第十四届亚洲当代艺术展将于 2019 年 3月 29日至 4月 1日在香港港丽酒店再度举行,展 览汇聚来自亚洲、欧洲、南北美洲等逾 80 家画廊,一众当代艺术大师及新晋艺术家齐聚于 此艺坛盛会。展览于周五 3月 29日下午以独家银联贵宾优先预览及银联贵宾预览揭开序幕, 周六始开放予公众人士入场,展期至周一 4月 1日。 

亚洲当代艺术展致力于发掘并展示优秀而特色各异的艺术家与其作品,同时希望营造轻松 愉悦氛围,以便宾客能近距离欣赏艺术品。 

 

艺术节联动全城,维多利亚港也继六年前展出荷兰艺术家 Florentijn Hofman 的“大黄鸭” 之后,再次作为公众装置艺术展出地参与其中。 3月 22日 到 31日期间,知名当代艺术家 KAWS 的“KAWS : HOLIDAY”世界巡回展览携迄今为止最大型的卧姿艺术作品——总长37米的COMPANION 登陆维多利亚港畔,此次也是 COMPANION 首次推出灰色版。

摄影 / NKCHU isn: @nk7

此外,KAWS 本人也将在 3月 22日出席香港站开幕活动。

摄影 / NKCHU isn: @nk7
摄影 / NKCHU isn: @nk7

 

也许是警匪片的印象太过深切,或者是香港本身复杂的身世让人们多了许多对“江湖”的想象,去年 5 月底,历经 12 年修复开放的 “大馆” 一面世便成为香港最受瞩目的文艺新地标。这栋由上世纪中期监狱营房修复而成的古建筑群与瑞士建筑事务所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 Herzog&de Meuron)新建的建筑体有机地联结、围合出总面积 13600 平方米的文化、艺术和展演空间,历史与当代的脉搏借此打通。

大馆的前身,是落成于1864 年、英国皇家海军登陆香港后建造的前中区警署建筑群,也是香港早期的司法重地。 包含后维多利亚风格的前中区警署、域多利监狱和希腊复兴建筑风格的前中央裁判司署。建筑群修复项目由香港赛马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合作牵头,经过12年陆续完成共 16 栋的全部修复工作。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 Herzog&de Meuron) 改造的 JC Contemporary 当代艺术空间与JC Cube —— 一个用于表演艺术、电影放映、教育活动等的礼堂建筑也以立面单元结构致敬原有建筑群落。

两座新建筑都采用100%再生铸铝的立面单元系统,内部则大面积地使用粗粝的混凝土,以保持新旧建筑之间历史感的流动。  

两座建筑物之间则以一个带顶棚的室外阶梯进行连接,阶梯本身也将承接户外活动和现场表演,与监狱空地、阅兵场的表演空间相通,让音乐、舞蹈和电影激活这个沉寂 12 年的城市地标。

 

1970年代,香港纺织业盛极一时,其就业人口一度达到全港就业人口的43%;但其后制造业式微北移,众多厂房工厦空置。有64年历史的香港南丰纺织厂也不例外,2008年宣布结业后,原有厂房变成货仓。其中,作为现存的本地纱厂遗址——南丰纺织四至六厂历时4年完成活化工程,并将于年底开幕。 南丰纱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则通过“纱厂絮语”等展览,呈现了香港纺织业黄金时期的辉煌成就。

正值香港艺术季,为庆祝六厂正式开幕,也顺势推出了包括 17 位当代艺术家及创作单位参展的开馆大展《掀起生命的布局》。

开幕展作品之,刘窗,《经济特区》

展览之外,南丰纱厂建筑及厂区本身作为城市记忆,也在葡萄牙艺术家 Alexandre Farto(又名Vhils)的再创作之后更具观赏价值。Vhils 将首次大型室外创作落地于此,将南丰纱厂的历史切片绘制在厂房外墙上,以此向昔日的纺织业工人致敬。

香港青年艺术协会也作为合作方邀请到六位本地艺术家完成了系列壁画,从不同角度记录这一段历史。                 ​                  

 

但凡去过香港的人应该都对这里密集的建筑物与狭窄街巷印象深刻,但也是这些略显逼仄的公共空间催生了香港无处不在的街头涂鸦艺术。

Vhils 作品

除了上文提到的 Vhils 之外,还有许多在香港工作、生活的国外艺术家将涂鸦当作与这座城市交流的方式,中环苏豪及西营盘一带的壁画也逐渐成为过港游客了解香港街头文化的一个切口。

作为曾经的纺织产业聚集地,深水埗 也聚集了许多富有历史文化的老店,年轻艺术家通过小店铁闸涂鸦,为富有特色的店家量身打造了“铁闸艺术”,将店主个性或店铺故事娓娓道来,并由此发起“城巿闸志” 社区艺术计划。

自2016年启动至今,“城巿闸志” 已经在湾仔、上环及西营盘举行了一连串活动,包括委约艺术家根据本土特色店舖的口述故事创作二十道铁闸作品、艺术教育活动、文化导赏、展览以及推出手机应用程式等,促进人与社区的紧密关系。  

铁闸得以重生,访客也有更多机会走入本土传统手工艺店铺, 了解手艺承传及人文情怀。这些店铺的主人谱写了整片街区的样貌,在岁月的打磨中和整条街道的气质互相沾染,相互塑造。然后,他们的样子被艺术家以另一种方式还原,店铺、街道和成为他们各自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一部分。

这些自由、先锋的作品附着在原本老旧的墙面、贴满租屋广告的转角处,与路边摊热腾腾的烟火气相互对撞,又在这种怪诞的张力之下生出自然、亲厚。也许市井气终究是香港的底色,它并没有随着上层领域的飞速攀升而褪色,反而在相互糅杂中显得愈发迷人。

想要寻找歇脚处,除了咖啡馆、茶餐厅之外,听戏也是难得被香港人延续至今的雅好。如果在短暂停留的一两日想要感受纯正的戏曲魅力,西九文化区东侧,广东道、柯士甸道交界处的戏曲中心是最便捷的选择。戏曲中心的建筑外观以传统中国彩灯为灵感设计而成,内部设有一个1,073个座位的大剧院、200个座位的茶馆剧场、8 间专业排演室和演讲厅,为地下的中庭也常年开放以供举办展览、市集,让听戏、逛展变成和吃早茶一样稀松平常的日常存在。

 

 

 

 排版/设计:mimimi_ 

 实习生:AZ 

 图片来源:香港旅游发展局、各机构官网 

 封面用图:摄影 / NKCHU isn: @nk7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城市美学地图 | 3月香港,当艺术让城市发光

除了一年一度的巴塞尔艺术展,展厅之外的香港能够给你的也许更丰厚。

记者 | 李烨

每年的3月都是艺术界最热闹的时候,不少重要的艺术事件、开年大展在3月拉开帷幕,亚洲范围内的 “艺术季” 则是从一年一度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开启 —— 3月去香港看展,也是越来越多艺术爱好者年度行程上最具仪式感的开跑按键。

展厅之外的城市一如既往地匆忙热闹,又有些不同,除了作为亚洲创意、艺术中心持续不断地引入国际作品外,近年来的香港也在试着将目光收回,重新检视复杂历史留下的文化脉络,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他们重新激活。今年的 “香港艺术节” 除了超过一个月的艺术文化活动、 1700 位来自海外及本地的艺术家、166 场演出 (歌剧、音乐、戏剧及舞蹈) 之外,香港旅游局也也联合整座城市的艺术、设计资源,推出香港艺术月项目,顺着这条线索重新打开香港,也许它给你的,远比艺术本身更丰厚。

每年春季,全球最重要的艺术盛事 ——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都会汇聚来自全球的顶级艺廊,用数千张作品让整座城市沸腾起来。作为巴塞尔艺术展在亚洲的延伸,也吸引了中国台湾、中国内地和日本、新加坡等地的艺术爱好者前往。

于3月29日至31日举办的第七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有36个国家的242间艺廊参展,半数以上来自亚洲及亚太地区,更有21间初次亮相的艺廊令人期待。作品涵盖雕塑、绘画、装置及摄影等领域,并包括“亚洲视野”、“艺术探新”、“艺聚空间”等专区和系列讲谈活动。​​​

同期,备受关注的 ART CENTRE 也将于 2019 年 3 月 27 日至 31 日第五度载誉回归香港中环海滨活动空间,并于 3 月 26 日举办贵宾预览及艺博会开幕夜。已成功举办5年的 Art Central 今年吸引了全球逾百间艺廊加入,在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为来宾带来了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及研讨讲座等缤纷节目。 

         ​          

第十四届亚洲当代艺术展将于 2019 年 3月 29日至 4月 1日在香港港丽酒店再度举行,展 览汇聚来自亚洲、欧洲、南北美洲等逾 80 家画廊,一众当代艺术大师及新晋艺术家齐聚于 此艺坛盛会。展览于周五 3月 29日下午以独家银联贵宾优先预览及银联贵宾预览揭开序幕, 周六始开放予公众人士入场,展期至周一 4月 1日。 

亚洲当代艺术展致力于发掘并展示优秀而特色各异的艺术家与其作品,同时希望营造轻松 愉悦氛围,以便宾客能近距离欣赏艺术品。 

 

艺术节联动全城,维多利亚港也继六年前展出荷兰艺术家 Florentijn Hofman 的“大黄鸭” 之后,再次作为公众装置艺术展出地参与其中。 3月 22日 到 31日期间,知名当代艺术家 KAWS 的“KAWS : HOLIDAY”世界巡回展览携迄今为止最大型的卧姿艺术作品——总长37米的COMPANION 登陆维多利亚港畔,此次也是 COMPANION 首次推出灰色版。

摄影 / NKCHU isn: @nk7

此外,KAWS 本人也将在 3月 22日出席香港站开幕活动。

摄影 / NKCHU isn: @nk7
摄影 / NKCHU isn: @nk7

 

也许是警匪片的印象太过深切,或者是香港本身复杂的身世让人们多了许多对“江湖”的想象,去年 5 月底,历经 12 年修复开放的 “大馆” 一面世便成为香港最受瞩目的文艺新地标。这栋由上世纪中期监狱营房修复而成的古建筑群与瑞士建筑事务所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 Herzog&de Meuron)新建的建筑体有机地联结、围合出总面积 13600 平方米的文化、艺术和展演空间,历史与当代的脉搏借此打通。

大馆的前身,是落成于1864 年、英国皇家海军登陆香港后建造的前中区警署建筑群,也是香港早期的司法重地。 包含后维多利亚风格的前中区警署、域多利监狱和希腊复兴建筑风格的前中央裁判司署。建筑群修复项目由香港赛马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合作牵头,经过12年陆续完成共 16 栋的全部修复工作。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 Herzog&de Meuron) 改造的 JC Contemporary 当代艺术空间与JC Cube —— 一个用于表演艺术、电影放映、教育活动等的礼堂建筑也以立面单元结构致敬原有建筑群落。

两座新建筑都采用100%再生铸铝的立面单元系统,内部则大面积地使用粗粝的混凝土,以保持新旧建筑之间历史感的流动。  

两座建筑物之间则以一个带顶棚的室外阶梯进行连接,阶梯本身也将承接户外活动和现场表演,与监狱空地、阅兵场的表演空间相通,让音乐、舞蹈和电影激活这个沉寂 12 年的城市地标。

 

1970年代,香港纺织业盛极一时,其就业人口一度达到全港就业人口的43%;但其后制造业式微北移,众多厂房工厦空置。有64年历史的香港南丰纺织厂也不例外,2008年宣布结业后,原有厂房变成货仓。其中,作为现存的本地纱厂遗址——南丰纺织四至六厂历时4年完成活化工程,并将于年底开幕。 南丰纱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则通过“纱厂絮语”等展览,呈现了香港纺织业黄金时期的辉煌成就。

正值香港艺术季,为庆祝六厂正式开幕,也顺势推出了包括 17 位当代艺术家及创作单位参展的开馆大展《掀起生命的布局》。

开幕展作品之,刘窗,《经济特区》

展览之外,南丰纱厂建筑及厂区本身作为城市记忆,也在葡萄牙艺术家 Alexandre Farto(又名Vhils)的再创作之后更具观赏价值。Vhils 将首次大型室外创作落地于此,将南丰纱厂的历史切片绘制在厂房外墙上,以此向昔日的纺织业工人致敬。

香港青年艺术协会也作为合作方邀请到六位本地艺术家完成了系列壁画,从不同角度记录这一段历史。                 ​                  

 

但凡去过香港的人应该都对这里密集的建筑物与狭窄街巷印象深刻,但也是这些略显逼仄的公共空间催生了香港无处不在的街头涂鸦艺术。

Vhils 作品

除了上文提到的 Vhils 之外,还有许多在香港工作、生活的国外艺术家将涂鸦当作与这座城市交流的方式,中环苏豪及西营盘一带的壁画也逐渐成为过港游客了解香港街头文化的一个切口。

作为曾经的纺织产业聚集地,深水埗 也聚集了许多富有历史文化的老店,年轻艺术家通过小店铁闸涂鸦,为富有特色的店家量身打造了“铁闸艺术”,将店主个性或店铺故事娓娓道来,并由此发起“城巿闸志” 社区艺术计划。

自2016年启动至今,“城巿闸志” 已经在湾仔、上环及西营盘举行了一连串活动,包括委约艺术家根据本土特色店舖的口述故事创作二十道铁闸作品、艺术教育活动、文化导赏、展览以及推出手机应用程式等,促进人与社区的紧密关系。  

铁闸得以重生,访客也有更多机会走入本土传统手工艺店铺, 了解手艺承传及人文情怀。这些店铺的主人谱写了整片街区的样貌,在岁月的打磨中和整条街道的气质互相沾染,相互塑造。然后,他们的样子被艺术家以另一种方式还原,店铺、街道和成为他们各自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一部分。

这些自由、先锋的作品附着在原本老旧的墙面、贴满租屋广告的转角处,与路边摊热腾腾的烟火气相互对撞,又在这种怪诞的张力之下生出自然、亲厚。也许市井气终究是香港的底色,它并没有随着上层领域的飞速攀升而褪色,反而在相互糅杂中显得愈发迷人。

想要寻找歇脚处,除了咖啡馆、茶餐厅之外,听戏也是难得被香港人延续至今的雅好。如果在短暂停留的一两日想要感受纯正的戏曲魅力,西九文化区东侧,广东道、柯士甸道交界处的戏曲中心是最便捷的选择。戏曲中心的建筑外观以传统中国彩灯为灵感设计而成,内部设有一个1,073个座位的大剧院、200个座位的茶馆剧场、8 间专业排演室和演讲厅,为地下的中庭也常年开放以供举办展览、市集,让听戏、逛展变成和吃早茶一样稀松平常的日常存在。

 

 

 

 排版/设计:mimimi_ 

 实习生:AZ 

 图片来源:香港旅游发展局、各机构官网 

 封面用图:摄影 / NKCHU isn: @nk7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