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智能、自然,看崇明如何建设世界级生态岛

“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湿垃圾创新处理方式、智能污水净后灌溉、湿地保护吸引鸟类”这些新标签让上海崇明这座伴水而生的小岛正成为国际先进生态发展思路集中呈现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世界级生态岛。

杨舒鸿吉 方卓然 · 评论(0)

  • 水是崇明发展的血脉和根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则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标准,崇明率先在全市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出水水质从“二级”提升至“一级A”。在陈家镇花漂村的公共绿地上,一座身披彩绘外衣、占地约10平方米的小型“集装箱”,静静伫立在花丛中,走近了闻不到异味,可听到轻微的设备运作声。这是上海电气环保集团为崇明定制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花漂村附近100多户农家每天所排放的约30吨生活污水。

  • 污水自动从进水口流入,经由生物处理、吸附除磷等一系列“动作”后,在出水口流出。智能化的运维管理系统,为无人值守的“集装箱”长期无故障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经受住冬季低温、春节负荷巨增的考验。同时覆盖全区的智能监管平台,则对这些“集装箱”进行数据自动集成、在线监控和水质实时监测。

  • 经过“集装箱”处理过的水流入取样井,方便有关人员观测水质与收集相关数据。虽然水质还未达到饮用的标准,但已经从“二级”提升至“一级A”,可以像普通自来水一样灌溉农田。

  • 陈家镇花漂村党支部书记张锴敏告诉界面新闻,正是因为农村生活污水无法像城市污水一样通过管网集中收集后进行处理,所以崇明才想出以村镇为处理单元,将镇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就近处理、达标排放的办法。

  • 而除了处理污水,在垃圾分类上,崇明也走在了前面。陈家镇裕安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已投入使用,居民在回收垃圾的同时还可以从手机中获得返现金奖励。崇明政府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工作的基础上,还建立生活垃圾综合管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2018年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系列规划正是基于“崇明经验”形成而来。

  • 鉴于崇明地广人稀的居民分布特点,2018年这里开始尝试以村镇为单位、建设湿垃圾处理点就地处置的办法。陈家镇裕安社区建设了崇明唯一一处建在居民区内的湿垃圾处理站。

  • 2018年9月,这座湿垃圾处理站投入试运行。湿垃圾经过强力粉碎、压榨脱水、高温烘干、生物发酵等一系列工艺转换,变废为宝,尾料经生态处理后再利用,成为有机肥,用于林带绿化。在这里,一日可处理湿垃圾0.5吨,完全实现小区内湿垃圾不过夜、日产日清、循环利用。

  • 在崇明三岛的广博土地上,除了68万常住人口之外,每年还会有近百万只“候鸟”经此迁徙,它们同样是崇明的居民。因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崇明是整个亚太地区候鸟迁徙的关键驿站。2013年至2018年,崇明开启东滩生态修复项目。

  • 修复项目完工当年,修复区内外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观测到的鸟类数量达83149只次,较2016年翻了两番,种类多达72种,东方白鹳、白头鹤、小天鹅、黑脸琵鹭等23种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回归东滩越冬栖息;修复区外侧滩涂发育良好,土著植物恢复远远好于预期。修复区内外呈现出苇荡摇曳、水清鱼跃、万鸟齐飞的自然美景。

更多图片报道

评论(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