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影革命,电影院即将消亡或成为富人专享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影革命,电影院即将消亡或成为富人专享品

电影诞生之初,在电影放映上曾有两派之争,一派是主张影院观看,一派是主张个体观看,后来影院观看派胜利了,这当然是因为成本和观影效果的原因。但在今天,随着互联网和其它技术的发展,这两派之争,重新又摆到了世人面前。

作者:李小飞

科幻变为现实的时间,这个过程正在变得越来越短。90年代,《攻壳机动队》中所幻想的,人类通过植入脑部的芯片,达到大脑存储容量的延伸和人与人之间的即时网络通讯,在今天,已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而实际上成为事实——智能手机完全可以理解为是人的外脑,可以随时检索海量的信息,实现全球范围内多人的即时信息交换。只是它没有插进你的脑子里而已。

同样的,当十年前,刚刚进入人们视野的平民英雄贾樟柯,借媒体对影迷说出:“买一个DV,你就是导演”的豪言时,他所说的“导演”,还只是个人意义上的,即自己拍给自己和小范围亲朋看的导演(贾导自己补充道:“你不一定要拍什么作品,纪录自己,就纪录了时代”。)他显然想不到,十年后的今天,“买一个DV,你就是导演”,这句话并没有错,但这个“导演”已经成为了随时可以拍出传统意义上只有电影工厂才可以完成的电影(不只是小成本艺术电影哦),并且可以随时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全人类看并回收成本(可不需要千难万难的在三大电影节拿了金奖,才能给全球少数人看到哦)。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电影革命。

近来,一部叫《功之怒》的30分钟功夫科幻恶搞短片在网络上火爆,原因并不仅仅因为其经典CULT的古怪风格,对大量传统经典电影的致敬,更因为其拍摄过程的特别。这是一部通过网络众筹而得以拍摄的电影,瑞典青年大卫·桑德伯格在网上放出了他拍摄的一段预告片(即影片的开头部分)并发起众筹,结果众筹到了63万美元(交换条件仅为属名、在电影中扮演角色等),虽然没能达到100万的长片拍摄要求,但达到了短片要求,于是桑德伯格拍摄了这部30分钟的短片。

剧照图:功之怒

当然,《功之怒》并不是第一部众筹电影,2012年同样有点CULT的《钢铁苍穹》(也调侃了《奇爱博士》《帝国毁灭》等一批电影)的拍摄资金里就有众筹的的成分,中国年青导演也有不少通过众筹完成了自己的短片甚至长片计划,但区别是,《功之怒》是一部几乎完全符合工业大片标准的电影,而又有着工业电影所不具备的生猛鲜活气质(有美国媒体评论说:如果90年代拍《复仇者联盟》,也不过如此,但个人觉得《功之怒》比《复仇者联盟》真的好看百倍),而且,它彻底通过互联网把作品传播到了全世界。

我一直觉得电影是工业时代的艺术,而不是数字时代的艺术,因为电影的技术基础来自于19世纪的化学和机械学,当然在近几十年,电影被引入了数字技术,3D拍摄技术等,但真正巨大的革命正在发生。电影将彻底转变成数字时代的艺术,而催生它的就是互联网的革命。有了互联网的巨大发展,才真正可以实现人人都能制作电影,发行电影,只要你有电影才华,就可以把自己的电影瞬间推广给全世界,李阳的动画短片《李献计历险计》是他用业余时间自己拿电脑做出来的,才华横溢,后来被工业看中拍成长片反而烂得一塌糊涂。

剧照图:功之怒

《功之怒》的拍摄,大部分是在一间绿屋子里完成的,因为资金不足,只买的起一件警察服装,所以不得不在一场戏中,让三个演分别穿上警服表演,最后用电脑合成在一起。这个细节非常有意思:以前工厂用钱完成的事情,现在穷人都可以用时间来完成,因为计算机速度的提高,数字技术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之前就有过外国网友用几个人拍摄,加电脑特效,做出了并不比《拯救大兵瑞恩》逊色多少的诺曼底登陆场面。

还有最近叫兽易小星发了一条长微博,宣传其《万万没想到》电影版的计划,《万万大电影》当然会走传统电影的模式,但这个项目的成立,却奠基于当年一部超低成本的网络神剧,互联网所形成的巨大粉丝群和文化影响,这同样是中国互联网电影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剧照图:万万没想到

说说个人的看法吧,个人认为:电影院迟早会消亡(或者变成富人专享的奢侈品),在技术爆炸的今天,留给传统电影的很可能就是十年的时间,而在几年内,将会出现互联网电影与影院电影并存的情况。今天,电影还是在影院放映之后才卖给互联网版权,并且价格很低,但随着各种技术设备的完善,比如网络家庭影院,头盔式3D立体眼镜的完善,移动投影设备的普及,网络支付的方便与低廉,甚至视网膜投射技术,以及超出我们想象的各种东西,在家看电影的享受度将逐渐接近影院(而且没有影院的汗臭和噪音)。

互联网电影将在几年内和影院电影分庭抗礼,这时电影将分为两种,一种是影院的,满足的是社交、恋爱、家庭聚会的观影需要,还有一种是家庭的,满足的是宅男宅女,单身狗,一半左右的纯影迷,有条件的家庭或稳定情侣的观影需要,那时,我们将会看到,XX电影的宣传海报上会印着:X月X日于XX网零点首播,支持电视盒子、网络家庭影院、3D立体头盔,手机投影等方式观看。

说起来,电影诞生之初,在电影放映上曾有两派之争,一派是主张影院观看,一派是主张个体观看,后来影院观看派胜利了,这当然是因为成本和观影效果的原因,但在今天,随着互联网和其它技术的发展,这两派之争,重新又摆到了世人面前。

所以对于创作者来说,再也没有怀才不遇这样的说法,用传统眼光看电影的时代正在结束,电影革命,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简介:李小飞,作家、编导,著有《再弹一弦江湖曲》、网络节目《电影纵贯线》《中国功夫史》《鹦鹉说》等。

人间电影指南(微信:rjdy2014,微博:@人间电影指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影革命,电影院即将消亡或成为富人专享品

电影诞生之初,在电影放映上曾有两派之争,一派是主张影院观看,一派是主张个体观看,后来影院观看派胜利了,这当然是因为成本和观影效果的原因。但在今天,随着互联网和其它技术的发展,这两派之争,重新又摆到了世人面前。

作者:李小飞

科幻变为现实的时间,这个过程正在变得越来越短。90年代,《攻壳机动队》中所幻想的,人类通过植入脑部的芯片,达到大脑存储容量的延伸和人与人之间的即时网络通讯,在今天,已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而实际上成为事实——智能手机完全可以理解为是人的外脑,可以随时检索海量的信息,实现全球范围内多人的即时信息交换。只是它没有插进你的脑子里而已。

同样的,当十年前,刚刚进入人们视野的平民英雄贾樟柯,借媒体对影迷说出:“买一个DV,你就是导演”的豪言时,他所说的“导演”,还只是个人意义上的,即自己拍给自己和小范围亲朋看的导演(贾导自己补充道:“你不一定要拍什么作品,纪录自己,就纪录了时代”。)他显然想不到,十年后的今天,“买一个DV,你就是导演”,这句话并没有错,但这个“导演”已经成为了随时可以拍出传统意义上只有电影工厂才可以完成的电影(不只是小成本艺术电影哦),并且可以随时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全人类看并回收成本(可不需要千难万难的在三大电影节拿了金奖,才能给全球少数人看到哦)。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电影革命。

近来,一部叫《功之怒》的30分钟功夫科幻恶搞短片在网络上火爆,原因并不仅仅因为其经典CULT的古怪风格,对大量传统经典电影的致敬,更因为其拍摄过程的特别。这是一部通过网络众筹而得以拍摄的电影,瑞典青年大卫·桑德伯格在网上放出了他拍摄的一段预告片(即影片的开头部分)并发起众筹,结果众筹到了63万美元(交换条件仅为属名、在电影中扮演角色等),虽然没能达到100万的长片拍摄要求,但达到了短片要求,于是桑德伯格拍摄了这部30分钟的短片。

剧照图:功之怒

当然,《功之怒》并不是第一部众筹电影,2012年同样有点CULT的《钢铁苍穹》(也调侃了《奇爱博士》《帝国毁灭》等一批电影)的拍摄资金里就有众筹的的成分,中国年青导演也有不少通过众筹完成了自己的短片甚至长片计划,但区别是,《功之怒》是一部几乎完全符合工业大片标准的电影,而又有着工业电影所不具备的生猛鲜活气质(有美国媒体评论说:如果90年代拍《复仇者联盟》,也不过如此,但个人觉得《功之怒》比《复仇者联盟》真的好看百倍),而且,它彻底通过互联网把作品传播到了全世界。

我一直觉得电影是工业时代的艺术,而不是数字时代的艺术,因为电影的技术基础来自于19世纪的化学和机械学,当然在近几十年,电影被引入了数字技术,3D拍摄技术等,但真正巨大的革命正在发生。电影将彻底转变成数字时代的艺术,而催生它的就是互联网的革命。有了互联网的巨大发展,才真正可以实现人人都能制作电影,发行电影,只要你有电影才华,就可以把自己的电影瞬间推广给全世界,李阳的动画短片《李献计历险计》是他用业余时间自己拿电脑做出来的,才华横溢,后来被工业看中拍成长片反而烂得一塌糊涂。

剧照图:功之怒

《功之怒》的拍摄,大部分是在一间绿屋子里完成的,因为资金不足,只买的起一件警察服装,所以不得不在一场戏中,让三个演分别穿上警服表演,最后用电脑合成在一起。这个细节非常有意思:以前工厂用钱完成的事情,现在穷人都可以用时间来完成,因为计算机速度的提高,数字技术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之前就有过外国网友用几个人拍摄,加电脑特效,做出了并不比《拯救大兵瑞恩》逊色多少的诺曼底登陆场面。

还有最近叫兽易小星发了一条长微博,宣传其《万万没想到》电影版的计划,《万万大电影》当然会走传统电影的模式,但这个项目的成立,却奠基于当年一部超低成本的网络神剧,互联网所形成的巨大粉丝群和文化影响,这同样是中国互联网电影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剧照图:万万没想到

说说个人的看法吧,个人认为:电影院迟早会消亡(或者变成富人专享的奢侈品),在技术爆炸的今天,留给传统电影的很可能就是十年的时间,而在几年内,将会出现互联网电影与影院电影并存的情况。今天,电影还是在影院放映之后才卖给互联网版权,并且价格很低,但随着各种技术设备的完善,比如网络家庭影院,头盔式3D立体眼镜的完善,移动投影设备的普及,网络支付的方便与低廉,甚至视网膜投射技术,以及超出我们想象的各种东西,在家看电影的享受度将逐渐接近影院(而且没有影院的汗臭和噪音)。

互联网电影将在几年内和影院电影分庭抗礼,这时电影将分为两种,一种是影院的,满足的是社交、恋爱、家庭聚会的观影需要,还有一种是家庭的,满足的是宅男宅女,单身狗,一半左右的纯影迷,有条件的家庭或稳定情侣的观影需要,那时,我们将会看到,XX电影的宣传海报上会印着:X月X日于XX网零点首播,支持电视盒子、网络家庭影院、3D立体头盔,手机投影等方式观看。

说起来,电影诞生之初,在电影放映上曾有两派之争,一派是主张影院观看,一派是主张个体观看,后来影院观看派胜利了,这当然是因为成本和观影效果的原因,但在今天,随着互联网和其它技术的发展,这两派之争,重新又摆到了世人面前。

所以对于创作者来说,再也没有怀才不遇这样的说法,用传统眼光看电影的时代正在结束,电影革命,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简介:李小飞,作家、编导,著有《再弹一弦江湖曲》、网络节目《电影纵贯线》《中国功夫史》《鹦鹉说》等。

人间电影指南(微信:rjdy2014,微博:@人间电影指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