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抖音、快手上线防沉迷,会如何?
待贫道给你一一解析:
在任何一个内容平台上,三俗、洗稿和夸张的讹传往往都是最容易达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一股势力,没有之一。
短视频上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快手的三俗之强,一度引起舆论公愤,而抖音上的短视频,也随着时间推移,在逐步出现从趣味化变为“低俗玩笑”的风味。
从有趣到恶搞,由恶搞变低俗,本来就是一线之隔,而为了流量,很多内容制作者都拼了,只是拼向更没底线。
怎么破?姿势来了
据媒体报道,3月28日消息,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这是网络短视频领域首次尝试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
最为关键的是,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受限、服务功能受限、在线时长受限,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
一言以蔽之,青少年未来在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已经占了流量的大头),将在防沉迷体系下,所获得的内容与耗费的时间,都将进入“健康模式”。
但这并不是防沉迷的全部。这一个技术把关式的关卡,更大的意义在于对三俗内容的截留。
青少年用户本身是短视频的主力增长用户,他们的需求决定了短视频内容的走向。换言之,之前的抖音、快手中,青少年受众是“核心受众”。于是,风向就来了。
效果一:累计40分钟就要下线
于是乎,在刷抖音的这短暂时间里,将不再漫无目的的乱刷,在有效时间内获取有效内容的需求将成为核心用户的核心诉求。
或许有人会说,那三俗的一样有可能是部分用户的心头好啊。别急,第二个体验来了。
效果二:首屏精品内容推荐
按照官方的说法,抖音提示称精选了一批教育类、知识类内容呈现在首页。
换言之,编辑推荐将替代信息流的算法模式,而是更多的用精品内容和有用内容来强植入。对于青少年来说,唾手可得的好内容,也同样抓人。
剩下的,就是在这样的流量倾斜下(官方推荐和核心用户集群),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利益导向。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乐意看、黏住看,也为了让编辑乐意选、经常选。过去内容创作者变着花样去迎合暗黑心理的大脑,都会转向精品内容。
效果三:用户无法进行充值、打赏等操作
这个效果的直接好处是解决了青少年在“烧钱”上的社会问题,但另一方面,也让内容创作者有了新的姿势。
无论是何种垂直领域的短视频,大多面对的用户群体还是全年龄层的,而在青少年处无法获得打赏,却可以靠精品内容获得流量,反之又会提升其内容在全年龄层面的展示,进而获得收益。
这也使得精品化内容会逐步以青少年领域和其他年龄层皆可获益的方式,逐步压制后续只是在其他年龄层扩散的三俗内容,在流量上形成碾压,也势必在其他年龄层占据更多的“位置”。
位置即影响,而这种正能量的精品内容一旦形成势力,短视频防沉迷所取得的效果也就不再仅仅限于青少年,而是整个短视频领域的正本清源和良币驱逐劣币了。
或许,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你说呢……
作者系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