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比“流浪大师”更酷:涂鸦51年,王晶为他拍了部电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比“流浪大师”更酷:涂鸦51年,王晶为他拍了部电影

“九龙皇帝”绝对是港人的集体回忆。他代表了香港的文化符号,并启示人们重新思考艺术。

文 | 影徒

01

是“九龙皇帝”

1951年以前,曾灶财本不会想到去翻看族谱,可港英政府不知要干什么,竟把他在九龙唯一的房子给拆了。

曾灶财就是个寻常的普通人,生在广东肇庆最贫瘠的村庄。16岁时,生活窘迫,他只好跑到香港来赚钱,钱没赚多少,腿被压伤了。

他倾其所有,一瘸一拐,才换来这间房。

可以说,这个房子就是他的全部。这样莫名缘由地被拆,他完全接受不了。

绝望中的曾灶财无意间翻看了家族族谱,从此,他的一生,也被改变。

据记载,曾灶财世祖名曾广祯,是周朝首相,亦是香港秀茂坪地主,二世祖曾潮风是周朝驸马,家世显赫。

而他自己,是周朝皇族第三十五代皇位继承人,九龙是他祖先原本的封地。

曾灶财惊愕万分又倍感不满。

当下,港英政府无端拆了他的房子,让他失了土地又没了家。他便决心,一定要拿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

起初,他带着“铁证”找人理论,没人理他。

无奈之下,他开始走街串巷来捍卫主权。粗制的一支毛笔、价廉的一罐墨水从此成为了他最宝贵的捍卫工具。

他到处书写宣示自己的主权,誓要从英国人手中讨回自己的领地!

香港城一夜之间,密密麻麻布满了曾灶财自成一派的字。墙上、灯柱上、垃圾桶上、电箱上到处可见。

他用文字复写出族谱的证词,称自己为“九龙皇帝”,同时向港英政府宣泄质疑与不满。

02

51年的舍与得

起初路人认为他是疯子,并以“有毁公物”的理由举报他,曾灶财也多次因这满城涂鸦式的书写与市政人员发生争执,屡遭带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到警察局做客成了件常事。

因为始终没有相关特定法律可以约束他,也没有谁能夺下他手中的笔,他一次次在警察局里来了又走。

时间长了,他也便习惯了,甚至觉得有免费的牢饭吃倒也还算挺好。

他依然固执地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旺角,尖沙咀,湾仔,中环,九龙湾,观塘……遍布着他的“墨宝”。

终于,警察、保安包括他的妻子都无法再管他了,妻子愤然离他而去,与他断了联系。

只有清洁工人,会在身后默默地陪着他,并耐心等他写完,再把墙面刷干净。

而他也从不在意:“刷完,我再写就是了”。

这老而弥坚的曾灶财,执著于他的书写,没有丝毫要停手的意思。

就这样,一个人,一座城,一千公斤劣质墨汁,数十万小时的坚持。

一写,就是五十一年。

他的疯子形象已深入人心。无论旁人褒贬,他始终做自己。

渐渐地,有人被他的坚持所打动,也会有好奇的路人驻足并饶有兴趣地想看他在写些什么,他甚至还有了自己的第一批粉丝。

再后来,著名艺术评论家刘霜阳也对曾灶财赞赏有加,他这样评价曾灶财:

“他的书法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有儿童的天真趣味,但又不失笔触的厚重。结构严谨、朴拙、天真、自然,无法而为的书法风格,叫人百看不厌。”

1997年4月,在刘霜阳的帮助下,曾灶财在香港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个人书法展。有人说,这就是香港精神。

没过多久,曾灶财又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的封面,其涂鸦作品也于威尼斯双年展入选。

他成为了香港历史上唯一一个入选世界三大艺术展的人士,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

有记者来采访时问他:您说自己是九龙皇帝,如果您的坚持仍得不到认可,您会怎么办?

曾灶财带着满满的自信说:“那我就去联合国告啊。”

有了名气的曾灶财又被邀请去做品牌清洁剂的代言人,就连广告内容也为他量身而制:

该清洁剂可有效清除九龙皇帝遍布大街小巷的涂鸦。让人啼笑皆非。

到了97年香港回归时,“九龙皇帝”曾灶财的书法又成了香港文化的代表元素,承载了香港几代人的回忆。

无疑,他见证了香港文化的风风雨雨、衰落与繁荣。

导演王晶更以他为蓝本,拍摄了电影《流氓皇帝》。

Beyond也给这个邋遢老头写了一首歌曲,并在演唱会上高调宣布,要把这首《命运是你家》送给九龙皇帝。

世界潮流时事杂志《COLORS》也以曾灶财的涂鸦作品作为讲述言论自由主题文章的封面。

这以后,曾灶财的收入开始多了起来,也变得更加爱笑。

03

这皇帝 我不当了

曾灶财一生中最后一次握着他最熟悉的笔,是在养老院里。

这天,他颤颤巍巍地写下最后一句话:

皇帝我不当了,我让位吧。

让人看了泪目。

2004年,“九龙皇帝”住进医院,他再也没有力气写字了。

2007年7月的一天,报纸上传来了“九龙皇帝”因病“驾崩”的消息,香港各大媒体均大篇幅报道。

香港文化时事评论员梁文道认为:“九龙皇帝”绝对是港人的集体回忆。他代表了香港的文化符号,并启示人们重新思考艺术。

就连街头艺术家、嘻哈教父陈广仁也表示出对曾灶财的欣赏:

把街道当画布,他是第一个,而且很成功。

那一天,许冠杰穿上了印有曾灶财涂鸦作品的白色长袍,抱着吉他,弹唱起《天才白痴梦》:

人皆寻梦 梦里不分西东

片刻春风得意 未知景物朦胧

人生如梦 梦里辗转吉凶

寻乐不堪苦困 未识苦与乐同

天造之材皆有其用 振翅高飞无须在梦中

从前,有关于他的痴梦,在他离去后,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人们想要再去找寻的怀念。

他的反叛,他的坚持,以及他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也让无数人反思:究竟是他不正常还是当初的我们不正常?

我们会因为害怕主流对自己的信念投以异样目光,做出妥协让步,而“九龙皇帝”留下的,是他对信念的执著与坚持。

2007年,曾灶财和他半个世纪的故事慢慢拉下帷幕,他永远离开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比“流浪大师”更酷:涂鸦51年,王晶为他拍了部电影

“九龙皇帝”绝对是港人的集体回忆。他代表了香港的文化符号,并启示人们重新思考艺术。

文 | 影徒

01

是“九龙皇帝”

1951年以前,曾灶财本不会想到去翻看族谱,可港英政府不知要干什么,竟把他在九龙唯一的房子给拆了。

曾灶财就是个寻常的普通人,生在广东肇庆最贫瘠的村庄。16岁时,生活窘迫,他只好跑到香港来赚钱,钱没赚多少,腿被压伤了。

他倾其所有,一瘸一拐,才换来这间房。

可以说,这个房子就是他的全部。这样莫名缘由地被拆,他完全接受不了。

绝望中的曾灶财无意间翻看了家族族谱,从此,他的一生,也被改变。

据记载,曾灶财世祖名曾广祯,是周朝首相,亦是香港秀茂坪地主,二世祖曾潮风是周朝驸马,家世显赫。

而他自己,是周朝皇族第三十五代皇位继承人,九龙是他祖先原本的封地。

曾灶财惊愕万分又倍感不满。

当下,港英政府无端拆了他的房子,让他失了土地又没了家。他便决心,一定要拿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

起初,他带着“铁证”找人理论,没人理他。

无奈之下,他开始走街串巷来捍卫主权。粗制的一支毛笔、价廉的一罐墨水从此成为了他最宝贵的捍卫工具。

他到处书写宣示自己的主权,誓要从英国人手中讨回自己的领地!

香港城一夜之间,密密麻麻布满了曾灶财自成一派的字。墙上、灯柱上、垃圾桶上、电箱上到处可见。

他用文字复写出族谱的证词,称自己为“九龙皇帝”,同时向港英政府宣泄质疑与不满。

02

51年的舍与得

起初路人认为他是疯子,并以“有毁公物”的理由举报他,曾灶财也多次因这满城涂鸦式的书写与市政人员发生争执,屡遭带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到警察局做客成了件常事。

因为始终没有相关特定法律可以约束他,也没有谁能夺下他手中的笔,他一次次在警察局里来了又走。

时间长了,他也便习惯了,甚至觉得有免费的牢饭吃倒也还算挺好。

他依然固执地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旺角,尖沙咀,湾仔,中环,九龙湾,观塘……遍布着他的“墨宝”。

终于,警察、保安包括他的妻子都无法再管他了,妻子愤然离他而去,与他断了联系。

只有清洁工人,会在身后默默地陪着他,并耐心等他写完,再把墙面刷干净。

而他也从不在意:“刷完,我再写就是了”。

这老而弥坚的曾灶财,执著于他的书写,没有丝毫要停手的意思。

就这样,一个人,一座城,一千公斤劣质墨汁,数十万小时的坚持。

一写,就是五十一年。

他的疯子形象已深入人心。无论旁人褒贬,他始终做自己。

渐渐地,有人被他的坚持所打动,也会有好奇的路人驻足并饶有兴趣地想看他在写些什么,他甚至还有了自己的第一批粉丝。

再后来,著名艺术评论家刘霜阳也对曾灶财赞赏有加,他这样评价曾灶财:

“他的书法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有儿童的天真趣味,但又不失笔触的厚重。结构严谨、朴拙、天真、自然,无法而为的书法风格,叫人百看不厌。”

1997年4月,在刘霜阳的帮助下,曾灶财在香港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个人书法展。有人说,这就是香港精神。

没过多久,曾灶财又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的封面,其涂鸦作品也于威尼斯双年展入选。

他成为了香港历史上唯一一个入选世界三大艺术展的人士,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

有记者来采访时问他:您说自己是九龙皇帝,如果您的坚持仍得不到认可,您会怎么办?

曾灶财带着满满的自信说:“那我就去联合国告啊。”

有了名气的曾灶财又被邀请去做品牌清洁剂的代言人,就连广告内容也为他量身而制:

该清洁剂可有效清除九龙皇帝遍布大街小巷的涂鸦。让人啼笑皆非。

到了97年香港回归时,“九龙皇帝”曾灶财的书法又成了香港文化的代表元素,承载了香港几代人的回忆。

无疑,他见证了香港文化的风风雨雨、衰落与繁荣。

导演王晶更以他为蓝本,拍摄了电影《流氓皇帝》。

Beyond也给这个邋遢老头写了一首歌曲,并在演唱会上高调宣布,要把这首《命运是你家》送给九龙皇帝。

世界潮流时事杂志《COLORS》也以曾灶财的涂鸦作品作为讲述言论自由主题文章的封面。

这以后,曾灶财的收入开始多了起来,也变得更加爱笑。

03

这皇帝 我不当了

曾灶财一生中最后一次握着他最熟悉的笔,是在养老院里。

这天,他颤颤巍巍地写下最后一句话:

皇帝我不当了,我让位吧。

让人看了泪目。

2004年,“九龙皇帝”住进医院,他再也没有力气写字了。

2007年7月的一天,报纸上传来了“九龙皇帝”因病“驾崩”的消息,香港各大媒体均大篇幅报道。

香港文化时事评论员梁文道认为:“九龙皇帝”绝对是港人的集体回忆。他代表了香港的文化符号,并启示人们重新思考艺术。

就连街头艺术家、嘻哈教父陈广仁也表示出对曾灶财的欣赏:

把街道当画布,他是第一个,而且很成功。

那一天,许冠杰穿上了印有曾灶财涂鸦作品的白色长袍,抱着吉他,弹唱起《天才白痴梦》:

人皆寻梦 梦里不分西东

片刻春风得意 未知景物朦胧

人生如梦 梦里辗转吉凶

寻乐不堪苦困 未识苦与乐同

天造之材皆有其用 振翅高飞无须在梦中

从前,有关于他的痴梦,在他离去后,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人们想要再去找寻的怀念。

他的反叛,他的坚持,以及他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也让无数人反思:究竟是他不正常还是当初的我们不正常?

我们会因为害怕主流对自己的信念投以异样目光,做出妥协让步,而“九龙皇帝”留下的,是他对信念的执著与坚持。

2007年,曾灶财和他半个世纪的故事慢慢拉下帷幕,他永远离开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