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经久不衰的法国电影银幕记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经久不衰的法国电影银幕记忆

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一度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这跟雨果、德彪西、柯罗有一定的关系。但实际上,那个时候的法国和现在的法国最大的共通点,就是成为时尚的风向标。那么,法国有哪些经久不衰的法国电影呢?

文|赛人

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法国一度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这跟雨果、德彪西、柯罗有一定的关系。具体说到某个人的话,应是拿波仑·波拿巴。这个背景并不显赫的小个子,让全世界长久地对这个以盛产香水和葡萄酒的国度,长期地保持瞩目。

但实际上,那个时候的法国和现在的法国最大的共通点,就是成为时尚的风向标。这时尚不仅包涵吃穿二字,也引领着欧洲和新崛起的美洲大陆,怎样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怎样发音,以及发音时,面部肌肉该作出怎样的配合。西风东渐时,当时的国人说的最多的自然是好肚油肚,而一旦你舌尖上跳动的是崩住崩住(法语:你好),无疑会引来更多的侧目。

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弘一大师在日本时,就曾易装出演过根据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小说改编的《茶花女》。这是中国戏剧的开端。

说回到电影,目前可查的中国第一次的电影放映,是在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推出举世震惊的《火车到站》之后的第二年,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人看的最多还是法国电影。随着一战后,作为协约国之一法国的战败,同盟国之列的美国的崛起。人们开始喜欢看美国电影,这个习惯,因多种原因保留至今。

中国电影受美国、前苏联和日本的电影最为深重,分别对应于经济、政治和战争。而法国电影很多时候,只是看看而已。既有文化上的疏离,又有法国电影本身,对于电影本性的挖掘与国人审美习惯的差异相关。

1964年,中法建交。虽然在法国之前,中国就已与瑞典建交,但中法两国的牵手,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点,标志着两个不同阵营的国度能保持一定的求同存异。传闻戴高乐一度准备访华,由于其身高近两米,外交部为他的出行和下榻作了极为精心的准备。在此之前,中法关系,就已趋良好的态势。

一个重要的标志,是1959年的儿童节,在中国上映的一部具幻想和童话气息的影片《风筝》。这部中法合拍片,法方导演是罗歇•比果,这是他第一次当导演。中方导演是曾执导《五朵金花》的王家乙。是部政宣味颇重的,讲中法两国的友谊从娃娃开始抓起的影片。虽然分别在北京和巴黎取景,但两国的风味除了地理标识外,均不够鲜明。

2014年,大概是为了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菲里普·弥勒执导了完全以中国为背景的《夜莺》,这部影片过于乐观,强调自然景观对人心的洗礼,两代人恩怨竟通过隔代人的天真无邪便能轻松化解,使得这部影片沦为另一种靠标准的微笑来通行的――外交辞令。

《夜莺》:第一部在全法国最卖座的中小成本投资的非商业类型的中国国产影片并代表中国内地参与了201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年底,另一部全程在中国拍摄的影片《狼图腾》也在千呼万唤中得以公映。导演让·雅克·阿诺对中国一直抱有热情。他的《兵临城下》在公映过译为《大敌当前》,完全在意料之中的,战壕里的欢爱被删除。而他另一部影片《情人》则让梁家辉迎来了他电影生涯的第二个春天。阿诺的很多影片都有些“少儿不宜”,而《狼图腾》太过绿色。跟《夜莺》一样,都对大自然有种大而不当的礼赞。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关于法国电影的记忆。

1,电影节的宠儿与法国大明星

1956年,只有34分钟的《红汽球》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短片奖。好几年的暑假,都通过电视看过这部影片,第一次和一群大人在那看,大人比孩子们更容易进入这个其实充满童趣的影片,他们很快就耐住了性子。就像那孩子跟着那红汽球经过蛋糕店、学校、公交车和小小的阳台。看这部电影的大人们跟着这孩子的身影,而楞住了神。那时候,电视里没什么可看,能有一个就不错了。

《红气球》:获1957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项及1956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最佳短片奖。

我是看几遍才喜欢这电影的,记不清了。只记得它好像没什么台词,有的话也不提供什么有效的信息量。当看到无数红汽球升起来的时候,不是什么愿景再现,而是更浩淼的幻觉在并不倔强却依然自由的蓬勃生长。侯孝贤翻拍的那一版,我也并不抵触,只是觉得它有时候不必那么安静。

与《红汽球》同年,在戛纳大放异彩的影片《静静的世界》。是第一部摘下金棕榈的纪录片,也在国内公映过。当年看时,年纪太小。片中的大海和课本描述不大一样,没有那么蓝。但它的导演,是我多年后的大爱,也是我最喜欢的法国导演,路易•马勒。当时,很多同学家的墙上,都挂着波姬•小丝的一张剧照。那是这个小美人在《雏妓》中的扮相。而导演正是路易•马勒。

同样是在电视上观摩过他的两部杰作《再见吧,孩子们》和《拉孔齐•吕西安》。后者因为直面德据时期,法国人的种种不抵抗作为,无论是官方,还是他的同仁,以至民间,都没有给他好脸色。为此,他离开了他的祖国。

而他的战友弗郎索瓦•特吕弗执导的《最后一班地铁》,就有些为法国当时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去涂脂抹粉了。这部影片在国内公映过,我看的那场,有不少人中途离席。其实片子不闷,女一员卡特琳娜•德纳芙虽青春不再,但还算养眼。我喜欢其中的三角关系,德纳芙在两个男人之间的摆荡,表明了法国人在感情上的随和,也表示了他们容易妥协的一面。那部影片的男一号杰拉尔•德帕蒂约,大概算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法国面孔之一。他的戏路之宽,放到全世界也是极为罕见的。他太会演戏了,致使他的表演常常仅仅是表演。他在莫里斯•皮亚拉的电影中,要好一些。又是在电视上,我看到他出演的《警察》,他被苏菲•玛索出演的嫌疑犯所吸引。他的大鼻子和宽下巴,展现出一个大男人色厉内茬后,又不乏疲倦的忧伤。

第一次看到德帕蒂约,是在笑声不断的电影院里,放映的是《糊涂警官》。法国这个极能出产色艺双绝的女明星的地界,在中国人这儿,拥有普遍知名度的。还是那些男性面孔,阿兰•德龙和让•保罗•贝尔蒙多,在活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银幕上的双子星。两人都被称为硬汉,虽然阿兰•德龙长地如此美艳不可方物,也因他出演的《佐罗》和《黑郁金香》,成为国人心中首屈一指的法国大侠。他到长城旅游时,曾被他的影迷围堵达数小时之久。连累到替他代言的童自荣,也一跃成为最知名的配音演员之一。

贝尔蒙多出演的影片与国人会晤的次数更多,大多质素平平,像现在极不争气的尼古拉斯•凯奇。都有些冒险家的派头,都有点粗中有细,对女人都有点粗鲁,但女人偏偏就吃他这一套。他出演的《王中王》,竟把希特勒的姐姐迷地智商和情商都高度下降,这个四肢粗大的女人其实是由男人扮演的。影片其实受刘别谦的《你逃我也逃》影响颇重。我一度以为贝尔蒙多就是一个二流明星,直到看了他出演的《筋疲力尽》和《狂人比埃洛》。才知此君实际相当了得。这二位在国内红极一时,却是他们在本土日薄西山之刻。

而最为国人熟悉的法国面孔还非这二位型男,而是法国著名喜剧演员,路易•德•费奈斯。他出演的《虎口脱险》,创下了票房纪录,近几年,才被《欢迎来到北方》打破。他的角色大多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倒霉蛋,既使他没有丰富的肢体和夸张的面部表情,他的五短身材往那一杵,就能有取之不尽的喜感。我没有数过他有多少部影片在国内公映过。记得在录相厅,我还看过他演的一部略带色情意味的,和女机器人胡来的影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国内上映的不少法国电影,都是根据名著改编的。像钱拉•菲利浦出演的《红与黑》,有一版的于连,竟是赵忠祥为其代言。而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其电影版更为国人所熟悉。后者的女主角吉娜•罗洛勃丽吉达,名字那么拗口,少年时的我,为了她惊人的美貌,还是把她记住了。片中的那句“活该她倒霉,活该我倒霉”的台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一个神甫准备霸占一吉普赛女郎时的内心独白。钱拉•菲利浦和吉娜•罗洛勃丽吉达还搭挡过一部名叫《勇士的奇遇》的影片。还有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铁面人》和《黑郁金香》。

2、三部印象最深刻的法国电影

那个年代,我印象最深的法国大银幕记忆,有三部。先说《恐惧的代价》,这部影片将戛纳的电影大奖(那时还没有金棕榈)和柏林的金熊全部收入囊中,这在世界影坛上是独一份。

恐惧的代价: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法国影片之一,在当年A级电影节还不互相排斥的年代,该片连获柏林和戛纳两个电影节的最高大奖。

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是位能与希区柯克媲美的悬念大师,而在这部紧张到让人的呼吸和心跳都一并收紧的影片里,并没有离奇的情节,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粗犷而破败的生命力之上。细致、深沉而又缓慢,却又能将观众牢牢地控制在银幕之前。克鲁佐不像希区柯克对人的潜意识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对顽强的生存意志,生发出一丝冰冷的叹息。一个很奇特的观影现象,是当这部声画关系处理地极为精当的影片,毫无声息时。能容纳千人的电影院,也一样鸦雀无声。人们看着主人公一步步地向死亡靠近。这部影片的主演伊夫•蒙当,这位著名歌手,与梦露传过蜚闻的表演大家,是我最喜欢的法国演员之一。

《红圈》是一部当时极为新鲜的犯罪片,伊夫•蒙当也有份出演。这部声源极少的影片,每一次的响动,都给人带来一种颇为古怪的兴奋感。梅尔维尔的这部杰作,很多人称之为纯电影,在我看来,这也是一场纯而又纯的犯罪。它不提供那些具社会背景的强大动机,而以精准的细节展现犯罪的全过程,犯罪的目的脱去了社会化的捆绑,而变地极为单一,人像高级动物般控制着自己的身体。整部影片几乎不流露出任何感情,而以一种来历不明的占有欲与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外部世界的欲夺欲取,产生了极为微妙的呼应。

最后要说的是《老枪》,这部具人文品格的影片在当年的中国,主要还是以它的杀戳感带来了极为强烈的反响。《老枪》是法国凯撒奖的第一任得主。双向的叙事线,所建构的回环效应,有着令人唏嘘的时我不再。战争的破坏,不仅破坏了一个“和美”的家庭,而葬送了有可能持续发展的放纵的机会。这是影片最值得回味之处,妻子放纵着自己的身体,丈夫放纵着妻子的放纵,可这一切,在战争即将结束的前夕,全都随着烧焦的尸体,一并葬送掉了。菲力普•努瓦雷和罗密•施奈德这两大主演,也是国人所熟悉的面孔。虽然前者的名字,大部分人一时叫不上来。

对于现在的,更广泛的国人而言,要想在大银幕上,不借助影展,去看到如此丰富而别致的法国电影,应是多少年、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为此,我感恩于那个真正属于看电影的年代。

作者简介:

赛人,资深电影策划人,曾任《电影世界》杂志副主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经久不衰的法国电影银幕记忆

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一度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这跟雨果、德彪西、柯罗有一定的关系。但实际上,那个时候的法国和现在的法国最大的共通点,就是成为时尚的风向标。那么,法国有哪些经久不衰的法国电影呢?

文|赛人

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法国一度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这跟雨果、德彪西、柯罗有一定的关系。具体说到某个人的话,应是拿波仑·波拿巴。这个背景并不显赫的小个子,让全世界长久地对这个以盛产香水和葡萄酒的国度,长期地保持瞩目。

但实际上,那个时候的法国和现在的法国最大的共通点,就是成为时尚的风向标。这时尚不仅包涵吃穿二字,也引领着欧洲和新崛起的美洲大陆,怎样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怎样发音,以及发音时,面部肌肉该作出怎样的配合。西风东渐时,当时的国人说的最多的自然是好肚油肚,而一旦你舌尖上跳动的是崩住崩住(法语:你好),无疑会引来更多的侧目。

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弘一大师在日本时,就曾易装出演过根据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小说改编的《茶花女》。这是中国戏剧的开端。

说回到电影,目前可查的中国第一次的电影放映,是在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推出举世震惊的《火车到站》之后的第二年,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人看的最多还是法国电影。随着一战后,作为协约国之一法国的战败,同盟国之列的美国的崛起。人们开始喜欢看美国电影,这个习惯,因多种原因保留至今。

中国电影受美国、前苏联和日本的电影最为深重,分别对应于经济、政治和战争。而法国电影很多时候,只是看看而已。既有文化上的疏离,又有法国电影本身,对于电影本性的挖掘与国人审美习惯的差异相关。

1964年,中法建交。虽然在法国之前,中国就已与瑞典建交,但中法两国的牵手,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点,标志着两个不同阵营的国度能保持一定的求同存异。传闻戴高乐一度准备访华,由于其身高近两米,外交部为他的出行和下榻作了极为精心的准备。在此之前,中法关系,就已趋良好的态势。

一个重要的标志,是1959年的儿童节,在中国上映的一部具幻想和童话气息的影片《风筝》。这部中法合拍片,法方导演是罗歇•比果,这是他第一次当导演。中方导演是曾执导《五朵金花》的王家乙。是部政宣味颇重的,讲中法两国的友谊从娃娃开始抓起的影片。虽然分别在北京和巴黎取景,但两国的风味除了地理标识外,均不够鲜明。

2014年,大概是为了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菲里普·弥勒执导了完全以中国为背景的《夜莺》,这部影片过于乐观,强调自然景观对人心的洗礼,两代人恩怨竟通过隔代人的天真无邪便能轻松化解,使得这部影片沦为另一种靠标准的微笑来通行的――外交辞令。

《夜莺》:第一部在全法国最卖座的中小成本投资的非商业类型的中国国产影片并代表中国内地参与了201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年底,另一部全程在中国拍摄的影片《狼图腾》也在千呼万唤中得以公映。导演让·雅克·阿诺对中国一直抱有热情。他的《兵临城下》在公映过译为《大敌当前》,完全在意料之中的,战壕里的欢爱被删除。而他另一部影片《情人》则让梁家辉迎来了他电影生涯的第二个春天。阿诺的很多影片都有些“少儿不宜”,而《狼图腾》太过绿色。跟《夜莺》一样,都对大自然有种大而不当的礼赞。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关于法国电影的记忆。

1,电影节的宠儿与法国大明星

1956年,只有34分钟的《红汽球》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短片奖。好几年的暑假,都通过电视看过这部影片,第一次和一群大人在那看,大人比孩子们更容易进入这个其实充满童趣的影片,他们很快就耐住了性子。就像那孩子跟着那红汽球经过蛋糕店、学校、公交车和小小的阳台。看这部电影的大人们跟着这孩子的身影,而楞住了神。那时候,电视里没什么可看,能有一个就不错了。

《红气球》:获1957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项及1956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最佳短片奖。

我是看几遍才喜欢这电影的,记不清了。只记得它好像没什么台词,有的话也不提供什么有效的信息量。当看到无数红汽球升起来的时候,不是什么愿景再现,而是更浩淼的幻觉在并不倔强却依然自由的蓬勃生长。侯孝贤翻拍的那一版,我也并不抵触,只是觉得它有时候不必那么安静。

与《红汽球》同年,在戛纳大放异彩的影片《静静的世界》。是第一部摘下金棕榈的纪录片,也在国内公映过。当年看时,年纪太小。片中的大海和课本描述不大一样,没有那么蓝。但它的导演,是我多年后的大爱,也是我最喜欢的法国导演,路易•马勒。当时,很多同学家的墙上,都挂着波姬•小丝的一张剧照。那是这个小美人在《雏妓》中的扮相。而导演正是路易•马勒。

同样是在电视上观摩过他的两部杰作《再见吧,孩子们》和《拉孔齐•吕西安》。后者因为直面德据时期,法国人的种种不抵抗作为,无论是官方,还是他的同仁,以至民间,都没有给他好脸色。为此,他离开了他的祖国。

而他的战友弗郎索瓦•特吕弗执导的《最后一班地铁》,就有些为法国当时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去涂脂抹粉了。这部影片在国内公映过,我看的那场,有不少人中途离席。其实片子不闷,女一员卡特琳娜•德纳芙虽青春不再,但还算养眼。我喜欢其中的三角关系,德纳芙在两个男人之间的摆荡,表明了法国人在感情上的随和,也表示了他们容易妥协的一面。那部影片的男一号杰拉尔•德帕蒂约,大概算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法国面孔之一。他的戏路之宽,放到全世界也是极为罕见的。他太会演戏了,致使他的表演常常仅仅是表演。他在莫里斯•皮亚拉的电影中,要好一些。又是在电视上,我看到他出演的《警察》,他被苏菲•玛索出演的嫌疑犯所吸引。他的大鼻子和宽下巴,展现出一个大男人色厉内茬后,又不乏疲倦的忧伤。

第一次看到德帕蒂约,是在笑声不断的电影院里,放映的是《糊涂警官》。法国这个极能出产色艺双绝的女明星的地界,在中国人这儿,拥有普遍知名度的。还是那些男性面孔,阿兰•德龙和让•保罗•贝尔蒙多,在活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银幕上的双子星。两人都被称为硬汉,虽然阿兰•德龙长地如此美艳不可方物,也因他出演的《佐罗》和《黑郁金香》,成为国人心中首屈一指的法国大侠。他到长城旅游时,曾被他的影迷围堵达数小时之久。连累到替他代言的童自荣,也一跃成为最知名的配音演员之一。

贝尔蒙多出演的影片与国人会晤的次数更多,大多质素平平,像现在极不争气的尼古拉斯•凯奇。都有些冒险家的派头,都有点粗中有细,对女人都有点粗鲁,但女人偏偏就吃他这一套。他出演的《王中王》,竟把希特勒的姐姐迷地智商和情商都高度下降,这个四肢粗大的女人其实是由男人扮演的。影片其实受刘别谦的《你逃我也逃》影响颇重。我一度以为贝尔蒙多就是一个二流明星,直到看了他出演的《筋疲力尽》和《狂人比埃洛》。才知此君实际相当了得。这二位在国内红极一时,却是他们在本土日薄西山之刻。

而最为国人熟悉的法国面孔还非这二位型男,而是法国著名喜剧演员,路易•德•费奈斯。他出演的《虎口脱险》,创下了票房纪录,近几年,才被《欢迎来到北方》打破。他的角色大多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倒霉蛋,既使他没有丰富的肢体和夸张的面部表情,他的五短身材往那一杵,就能有取之不尽的喜感。我没有数过他有多少部影片在国内公映过。记得在录相厅,我还看过他演的一部略带色情意味的,和女机器人胡来的影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国内上映的不少法国电影,都是根据名著改编的。像钱拉•菲利浦出演的《红与黑》,有一版的于连,竟是赵忠祥为其代言。而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其电影版更为国人所熟悉。后者的女主角吉娜•罗洛勃丽吉达,名字那么拗口,少年时的我,为了她惊人的美貌,还是把她记住了。片中的那句“活该她倒霉,活该我倒霉”的台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一个神甫准备霸占一吉普赛女郎时的内心独白。钱拉•菲利浦和吉娜•罗洛勃丽吉达还搭挡过一部名叫《勇士的奇遇》的影片。还有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铁面人》和《黑郁金香》。

2、三部印象最深刻的法国电影

那个年代,我印象最深的法国大银幕记忆,有三部。先说《恐惧的代价》,这部影片将戛纳的电影大奖(那时还没有金棕榈)和柏林的金熊全部收入囊中,这在世界影坛上是独一份。

恐惧的代价: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法国影片之一,在当年A级电影节还不互相排斥的年代,该片连获柏林和戛纳两个电影节的最高大奖。

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是位能与希区柯克媲美的悬念大师,而在这部紧张到让人的呼吸和心跳都一并收紧的影片里,并没有离奇的情节,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粗犷而破败的生命力之上。细致、深沉而又缓慢,却又能将观众牢牢地控制在银幕之前。克鲁佐不像希区柯克对人的潜意识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对顽强的生存意志,生发出一丝冰冷的叹息。一个很奇特的观影现象,是当这部声画关系处理地极为精当的影片,毫无声息时。能容纳千人的电影院,也一样鸦雀无声。人们看着主人公一步步地向死亡靠近。这部影片的主演伊夫•蒙当,这位著名歌手,与梦露传过蜚闻的表演大家,是我最喜欢的法国演员之一。

《红圈》是一部当时极为新鲜的犯罪片,伊夫•蒙当也有份出演。这部声源极少的影片,每一次的响动,都给人带来一种颇为古怪的兴奋感。梅尔维尔的这部杰作,很多人称之为纯电影,在我看来,这也是一场纯而又纯的犯罪。它不提供那些具社会背景的强大动机,而以精准的细节展现犯罪的全过程,犯罪的目的脱去了社会化的捆绑,而变地极为单一,人像高级动物般控制着自己的身体。整部影片几乎不流露出任何感情,而以一种来历不明的占有欲与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外部世界的欲夺欲取,产生了极为微妙的呼应。

最后要说的是《老枪》,这部具人文品格的影片在当年的中国,主要还是以它的杀戳感带来了极为强烈的反响。《老枪》是法国凯撒奖的第一任得主。双向的叙事线,所建构的回环效应,有着令人唏嘘的时我不再。战争的破坏,不仅破坏了一个“和美”的家庭,而葬送了有可能持续发展的放纵的机会。这是影片最值得回味之处,妻子放纵着自己的身体,丈夫放纵着妻子的放纵,可这一切,在战争即将结束的前夕,全都随着烧焦的尸体,一并葬送掉了。菲力普•努瓦雷和罗密•施奈德这两大主演,也是国人所熟悉的面孔。虽然前者的名字,大部分人一时叫不上来。

对于现在的,更广泛的国人而言,要想在大银幕上,不借助影展,去看到如此丰富而别致的法国电影,应是多少年、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为此,我感恩于那个真正属于看电影的年代。

作者简介:

赛人,资深电影策划人,曾任《电影世界》杂志副主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